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在门头沟区林下谷子示范中,春播谷子张杂3产量表现最好,亩产484.3 kg,夏播谷子冀谷35产量表现最好,亩产440.8 kg。7月20日、21日连续大雨导致部分夏播谷子绝收。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吉县谷子种植面积2万亩,在全县19个乡镇均有分布。2009年从甘肃引进谷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集雨、保墒、增温、增光、通风的作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谷子亩产在350~450kg,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28%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的49个谷子品种进行筛选试验,通过观察生长期情况和统计产量构成条件,筛选出适合郑州市栽培的谷子品种豫谷18号,平均亩产为369.4 kg,其次为冀谷19号,平均亩产为367.1 kg。  相似文献   

4.
1特征特性1.1超早熟。张家口市农科院在2002~2006年连续5年在坝上地区进行超早熟谷子品种生产、区域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超早熟1号等6个超早熟谷子新品种在位于坝上海拔1400m的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和位于海拔1600多m坝头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间需有效积温1550℃左右,一般亩产150~200kg,亩产量最高可达300kg以上。  相似文献   

5.
油葵适应性强, 耐旱,出油率高,油质好,是一种优质健康食用油。因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了邢台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葵一般亩产约260kg,平均市场价5.5元/kg,亩产值1 430元;谷子也是耐旱作物,夏播平均亩产250kg,平均市场价4元/kg,亩产值1 000元。油葵—谷子轮作亩产值2 400多元,效益可观。因此, 油葵-谷子轮作,是调整种植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杂交谷子生产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全国杂交谷子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一般增产量在30%~50%。目前,"张杂谷"在京津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15个省市、自治区都已有种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40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200 kg,为我国增产粮食8亿kg。从目前生产状况看,杂交谷子最高亩产达843 kg,一直被视为低产作物谷子的历史将被改写。文章以详实的数据阐述了我国杂交谷子的研发历程及生产现状,以及总结在多年各地种植经验基础上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科技示范促进吕梁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的蓖麻、大豆、谷子、花生、向日葵5种作物中筛选出适宜吕梁山区种植的13个品种,在吕梁市进行为期2年的示范展示。示范田蓖麻、大豆、谷子、花生、向日葵的亩产分别在162kg、141kg、233kg、359kg、及171kg以上,供示范的所有品种增产率均在13%左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展示、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8.
谷子生产过程中,“间苗难、除草难”是长期困扰谷子生产发展的技术难题,间苗、除草2个环节,耗费大量人工,制约了谷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在主推谷子品种懒谷7号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宜谷子的“一免三改”技术体系。“一免”指的是免人工间苗、采用化学间苗技术,“三改”指改普通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普通药剂拌种为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改大播量播种为适时适量播种等技术的简称。经过2年试验、7年大面积推广,“一免三改”技术在淄博市谷子生产中获得成功,推广期间懒谷7号亩产达到350.6 kg,亩增产37.4 kg,农民增收574元/亩。  相似文献   

9.
<正>长谷4号(又名165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所选育的适宜山西省中晚熟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2006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是采用阴天旱做母本、晋谷21做父本并回交,逐代水旱交替选育、优中选优而成。本县2008~2009年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从2010年开始推广,至今累计推广2.9万亩,平均亩产量310 kg,最高亩产可达353 kg。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干旱瘠薄地,优质小杂粮高产高效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促进本地区谷子生产健康稳步发展,2010年选取了12个谷子品种在东邵渠镇大石门村开展栽培试验,力图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密云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品种金谷2401籽粒产量为214.59 kg/亩,长谷35籽粒产量(403.80 kg/亩)在参试品种中最高,比对照品种金谷2401增产94.61kg,增产率达88.17%.大同14亩产最低,为206.68 kg/亩,比对照亩减产3.96 kg,减产率为3.69%.通过对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可知,长谷35、长杂39及刘谷系列(1、2、3)表现较好,适宜在密云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承德谷子农家种情况,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9-2010年搜集到48个品种,于2011年进行田间种植,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测产.结果表明:48个谷子品种以黄谷、纺锤型穗为主,主茎高主要集中在130~160 cm,穗长集中在25 cm左右;生育期大部分为110~120 d,产量在649.5~5 512.5 kg/hm2,其中产量>4 500 kg/hm2的品种有9个;生育期、主茎高、产量品种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12.
<正>丰润区石各庄镇刘辛庄村梁小慧共流转和承包土地700多亩。其中每年种植200亩小麦,下茬种植谷子,每亩小麦平均亩产515 kg,小麦2.4元/kg,每亩收入1 236元,每亩种子化肥等成本为926元,亩效益310元。谷子亩产455 kg,亩产小米337.5 kg,5.6元/kg,每亩收入1 890元,每亩种子化肥等成本为926元,亩效益964元,两茬合  相似文献   

13.
锦谷20谷子新品种是锦州农业科学院和河北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联合选育。在2014年辽宁省杂粮备案品种试验中,平均亩产291.25 kg,比对照朝谷13增产7.06%,增产显著,排名第4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系方法,以不育系A2作母本,以抗除草剂(拿捕净)品系2053作父本,培育的两系谷子杂交种"张杂谷9号",2008年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品种鉴定。做一季栽培,在掌握栽培特性和水肥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最高亩产可达到250kg,比常规谷子可增产100kg。  相似文献   

15.
"越糯2号"是绍兴市农科所以"Z94-207///越糯1号/黑宝//嘉育29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糯新品种.1998年经绍兴、诸暨、嵊州市农科所联合鉴定,平均亩产535kg,较对照"浙852"增产13.2%.1999~2000年参加绍兴市早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417、519.85和471.43kg,较对照"嘉育948"分别增产5.3%、6.52%和9.4%.两年区试增产均达极显著标准.1999年在绍兴县东湖农场示范种植110亩,实产为370~420kg,2000年扩大到275亩,平均亩产440.6kg.其中该场周国根农户种植44.63亩,平均亩产483.5kg.东湖镇独树园区许夏牛农户种植42亩,平均亩产450kg.皋埠镇孟家葑村吴玉富农户种植13.7亩,平均亩产510kg,其中2.5亩,亩产达550kg以上.于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河北省阜平县兴农马铃薯合作社在阜平镇大道村试种上茬地膜覆盖马铃薯、下茬露地谷子种植模式获得成功。实现了马铃薯亩产2 100 kg、谷子亩产280 kg的较高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马铃薯栽培技术1.1选用优种和配方施肥1.1.1选用优种。选择高产、稳产、抗病的荷兰15号等脱毒品种。1.1.2配方施肥。播前取土化验,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谷子抗旱、耐瘠,在旱作农业、节水农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谷子籽粒小,在适宜的温度下,耕层土壤含水量为9%~15%时,谷子吸收本身重量26%的水分即可发芽,而高梁、玉米、小麦发芽分别需要吸收本身重量40%、48%、45%的水分.二是谷子耗水量少、水利用率高.每生产1kg粮食,谷子需水257kg、玉米需水369kg、小麦需水510kg,玉米和小麦分别是谷子的1.44倍、2倍.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无霜期70~110d,主要粮食作物为莜麦和春小麦,平均产量1500~2250kg/hm^2。杂交谷子具有高产、节水、优质等特点,2010年张家口市杂交谷子种植面积达到了5.35万hm^2,平均产量为4695kg/hm^2,如果杂交谷子可以在坝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兴化市于1987年引进苏棉1号进行试验示范种植.1989年将苏棉1号确定为兴化市抗病棉推广品种,已累计推广26万亩,占抗病棉面积的82%.4年来种植苏棉1号百亩丰产方11个,累计面积1320亩,平均亩产101kg.1991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昌荣镇瞿沈村9组105亩丰产方(均为大麦后棉)仍然获得107.3kg/亩的好收成.经几年试验示范,形成了苏棉1号亩产100kg栽培模式.苏棉1号亩产皮棉100kg产量结构为:密度3200~3400株,单株成铃19~21个,亩总铃6.8~7万个,单铃重4~4.2g,衣分36~37%.主要栽培技术路线是:培育大壮苗,深沟高垄,增加密度,早促早发,防病治虫.  相似文献   

20.
冀西北春谷子“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冀西北春谷子生产上合理的施肥量,指导该区谷子生产合理施肥,采用田间试验法,在蔚县选择代王城镇大水门头村等肥力水平不同的10个试验点进行了春谷子“3414+1”肥料效应试验,并建立了肥料施用量与谷子产量在高肥力水平时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以及在高、中、低肥力水平时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明确了蔚县不同肥力地块春谷子最高产量施肥量和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的范围。结果表明:春谷子最高产量时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高肥力土壤195~225、60~90、75~105 kg/hm2,中肥力土壤150~180、60~90、60~75 kg/hm2,低肥力土壤150~165、45~75、60~75 kg/hm2;经济最佳产量时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高肥力土壤150~180、45~75、60~90 kg/hm2,中肥力土壤135~150、45~75、45~60 kg/hm2,低肥力土壤135~150、45~75、0~4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