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蔬菜大棚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山东省寿光和泰安两地的蔬菜大棚土壤为供试材料,探讨了大栅土壤酶活性与土训理化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调查区大棚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土壤理化性状因子也有一定相关性,确定了影响大棚土壤四种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土壤理化性状因子,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冀中冲积平原潮土中低产土壤的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状况进行了研究;运用动态聚类方法对土壤酶活性评价土壤肥力的可行性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土壤酶活性总体可作为评价潮土肥力的综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棕壤耕地面积点173.3余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与夏玉米,采用的灌溉模式有15种,对不同灌溉模式下的土壤水状况用土壤有效水指数法进行了研究。计算出各模式下土壤月初有效水含量及土壤供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降雨年份及干旱年份,现有灌溉模式的土壤在4、5月份供水不足。多雨年份夏玉米不需灌溉,冬小麦仍需灌溉3次,灌溉定额以225mm为最佳。正常降雨年份夏玉米生育期内需灌水两次,灌溉定额以10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能量学观点,对山东、浙江沿海潮土及滨海盐渍土进行了不同土水势条件下,土壤持水性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0.02mm物理性粘粒与土壤盐分含量是影响土壤持水性的主要因素。其中,30~50kPa吸力下,土壤盐分含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豫北潮土区在小麦 玉米轮作周期内不同施钾水平上作物的产量效应与土壤钾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施钾后不仅提高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而且也很快向缓效钾方向转化,转化量随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大。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速效钾及缓效钾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化为缓效钾的肥料钾比土壤原有缓效钾更易释放,有效性较高。施钾对小麦、玉米都有显著增产效果,以小麦、玉米2 季各施钾素200 kg/hm2 左右为宜,不仅可获理想的作物产量,而且可有效地提高土壤钾素含量和供钾水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褐土和潮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可行性,并与开氏法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了河北省不同肥力水平褐土和潮土麦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可使褐土和潮土浸提液中加入的有机态氮(尿素和EDTA)和铵态氮的回收率达95.33%~100%,与开氏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0.99.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得河北省2大土类不同肥力水平麦田土壤微生物量氮为1.80~66.76 mg/kg,其中褐土为6.39~66.76 mg/kg、潮土为1.80~20.98 mg/kg.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主要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黑龙江省土壤水资源和土壤水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土壤水资源非常丰富,全省约有900多亿立方水,是地下水资源的4~4.5倍。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水资源有很大差异:黑土、草甸土等土壤水资源较丰富,每亩为180~200立方;风砂土土壤水资源最少。每亩为40~60立方;其它土壤为每亩160~170立方.土壤水资源存在土壤水库内,土壤水库类型可分为散水型土壤水库、贮水型土壤水库、隔水型土壤水库和渍水型土壤水库.  相似文献   

10.
采取吸附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对潮土和褐土的供钾特性及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潮土的固钾能力远高于褐土,其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释放量和释放速率不及褐土,供钾能力相对较弱。(2)潮土施钾效果明显优于褐土,钾肥利用率相对较高,即每施入1公斤K2O,潮上增产小麦5.8kg,揭土增产小麦4.1kg。因此,生产上应将有限的钾肥资源优先分配到施钾效果明显的潮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