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79-6-16是以云南大叶茶为母本、福鼎大白茶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并经系统选育程序育成的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茶树新品种(命名为湘茶研2号)。1988-1996年的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表明,其产量高,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11.6%,抗寒和抗旱性均较强;内含成分丰富,一芽二叶春梢氨基酸3.29%、茶多酚21.6%、水浸出物36.9%;制茶品质优异,尤其是制绿茶品质突出。制红碎茶颗粒紧结尚重实,香气鲜尚浓,汤色红亮,滋味鲜尚浓;制烘青绿茶白毫满披,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  相似文献   

2.
从"保靖黄金茶群体"中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特早生高氨基酸优质绿茶茶树品种黄金茶2号。经多年试验表明,黄金茶2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ck)早7~9天;产量高,比对照增产3.94%;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38.59±2.63%、氨基酸5.44±0.42%、茶多酚17.45±3.09%、咖啡碱3.85±0.73%;制绿茶品质优,适制毛尖、高档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黄金茶2号于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3.
杭茶19号是从银猴(♀)和福鼎大白茶(♂)人工杂交后代中,经单株选择、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茶树新品系。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杭茶19号为早生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每667 m2一芽一叶鲜叶产量平均为44.55 kg,略低于福鼎大白茶;茶多酚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抗旱、抗寒性强,病虫害抗性强;制红、绿茶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4.
杭茶14号是从红云和平云10号人工杂交后代中,经单株选择—系统选种育成的茶树新品系.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杭茶14号为早生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一芽一叶鲜叶2年平均产量472.5 kg/hm2,较福鼎大白茶低33.5%;茶多酚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抗寒性和抗旱性弱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  相似文献   

5.
对黄金茶群体进行单株选拔,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茶树新品种黄金茶168号。多年试验结果表明,黄金茶168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平均早14.7 d;产量高,比对照增产17.96%;内含物丰富,春季一芽一叶水浸出物38.42%、氨基酸4.86%、茶多酚18.73%、咖啡碱4.08%;适制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  相似文献   

6.
正中茶108(国品鉴茶2010013),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成的茶树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级茶树新品种鉴定。中茶108为特早生品种,一芽一叶期与一芽二叶期分别比特早芽种龙井43早2~10天和2~4天,比福鼎大白茶分别早5~16天和5~8天。制绿茶品质优,含氨基酸4.29%,高于双对照种,茶多酚23.9%,咖啡碱4.2%,酚氨比5.69。中茶108也是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  相似文献   

7.
磐茶1号是从群体种木禾种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的新品种.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春茶一芽一叶期比福鼎大白茶稍晚.春茶产量比福鼎大白茶高76.6%,比龙井43高99.6%.适制多种名优茶,品质优.制烘青绿茶,外形紧结略卷曲、嫩绿带翠显毫,汤色浅嫩绿清澈明亮,香气高鲜显花香,滋味甘醇鲜爽,叶底肥嫩较嫩绿明亮.抗寒性中等,...  相似文献   

8.
湘茶研14号是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4号属灌木型、中生种、中叶类;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披针形,叶色绿,叶身平,叶质中,叶面微隆,叶缘平,叶尖急尖;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春茶样2年平均水浸出物含量37.12%、茶多酚23.58%、氨基酸3.58%、咖啡碱4.97%。制绿茶品质优,汤色黄绿明亮,嫩栗香高长,滋味鲜醇;制红茶汤色红浓明亮,有甜香。湘茶研14号生长势强,产量较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扦插繁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对黄金茶群体进行单株选拔,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茶树新品种保靖黄金茶1号.多年试验结果表明,保靖黄金茶1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ck)平均早19天;产量高,比对照增产24.45%;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春季一芽一叶水浸出物41.04%,氨基酸7.47%,茶多酚18.40%,咖啡碱4.29%;适制毛尖、高档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保靖黄金茶1号于201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0.
用HLPC法检测了光照敏感型新梢白化茶品种‘御金香’春梢生物碱、儿茶素类、氨基酸类和光合色素类化合物含量,并以温度敏感型新梢白化茶品种‘白叶1号’和常规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结果显示,‘御金香’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和‘白叶1号’;儿茶素类总含量显著低于‘福鼎大白茶’和‘白叶1号。光照敏感新梢白化茶‘御金香’和温度敏感型新梢白化茶‘白叶1号’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但叶绿素a和叶绿素b、β-胡萝卜素、黄体素和新黄质等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低于‘福鼎大白茶’。‘御金香’呈现黄色叶片的白化现象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含量低,而并非类胡萝卜素含量高所致。  相似文献   

11.
扶晓  郭桂义  杨洁  高俊峰 《茶叶》2005,31(1):42-44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凫早2号在江北茶区信阳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5天,为早生种,生长势强,鲜叶产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抗性良好,适制绿茶,品质优良,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凫早2号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略早,为早生种,产量低于对照,抗性强,适制绿茶,品质优异,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陈中泽  谢继金 《茶叶》2005,31(2):95-96,112
春茶开采期与乌牛早相当或比乌牛早迟1~2天,属于特早TG茶树品种;单位面积树冠的春茶芽叶萌发密度和产量略高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春茶的茶多酚含量低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酚/氨比明显低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是加工扁型和单芽名优绿茶的优质品种."香山早1号"茶树品种对倒春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3.
陈宁  王岳飞 《茶叶》2018,(1):10-12
以‘福鼎大白茶’和当地‘黄花山大叶种’为对照,对‘舒茶早’在皖南山区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5天,比当地‘黄花山大叶种’早4-6天,为早生种,生长势强,抗性好,适合制绿茶,适于皖南山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东茗1号发现于新昌县东茗乡东茗村,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法育成茶树新品种,为灌木型、直立、早生种,生长势弱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但春茶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7.4%,春茶经济效益好。春茶一芽二叶茶样平均约含氨基酸4.8%、茶多酚19.4%、咖啡碱3.1%,水浸出物49.1%,适制烘青和扁形名优绿茶,所制干茶外形优,烘青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扁形茶品质达到龙井43水平。根据田间调查结果,东茗1号表现为抗茶小绿叶蝉,高抗茶炭疽病,且较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具有更强抗性,适宜在浙江杭州、浙东茶区及相似生态条件和生产茶类的地区种植。东茗1号目前正在申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中。  相似文献   

15.
“凌云5号”是从“凌云白毛茶”中经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通过多年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平均含水浸出物49.6%、茶多酚22.3%、氨基酸3.5%、咖啡碱4.3%;适制绿茶、红茶和六堡茶,制绿茶花香显、滋味清爽甘鲜,制红茶甜花香高长、滋味鲜浓,制六堡茶陈香纯正、滋味浓醇;第1、第2生长周期亩产鲜叶439.01kg、449.88kg,分别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12.82%、7.3%;抗寒性和抗旱性强,抗茶炭疽病。“凌云5号”是高产、优质、高抗的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金萱’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通过系统选种程序选育出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选育代号2011-4-8-1)。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芽叶绿带浅紫,茸毛中,发芽密度中;花瓣白色,质地薄,子房有茸毛;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茶茶多酚平均含量为23.74%(>20%),属茶多酚含量略高的优良茶树种质资源。制绿茶香气清香带花香,滋味尚鲜醇;制红茶香气花香持久,滋味甜醇带花香,综合评分高于对照‘槠叶齐’。抗寒性、抗旱性强,扦插繁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新选育的丹凤、红叶1号、红叶2号、红叶14号等4个高花青素茶树新品种属乔木型或小乔木型,早芽种,生长势强,幼嫩芽叶呈紫红色,芽叶较粗壮,持嫩性强。产量高,品比试验2年平均每667m2年产鲜叶120.1~129.0kg,比云大淡绿对照种高10.9%~19.7%,1芽2叶生化成分含量丰富,花青素含量1.59%~2.70%,高于常规绿茶对照种云大淡绿15~26倍。适制高花青素型保健绿茶,成品茶外形乌紫润亮,汤色深紫红色,香气高长持久呈果香型,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紫红明亮,具有特殊香味,品质综合评分比对照种高2.7~6.0分,新品系栽培适应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闵彩云  贾尚智  金孝芳  陈勋  石亚亚  毛迎新 《茶叶》2010,36(4):208-209,212
以龙井43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采用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品比试验育成茶树新品种20-3-2。经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结果,20-3-2一芽一叶期、制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CK)相仿;氨基酸含量4.1%;鲜叶产量比CK增产72%;抗性强。  相似文献   

19.
鄂茶1号是由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用茶树剥花授粉技术,以福鼎大白茶种为母本,梅占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199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茶树品种审定,2003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力强;成叶深绿,叶形长椭圆,富光泽,叶质柔软;芽叶黄绿,茸毛中等;生长势旺,节间较长,一芽三叶百芽重91.5g;育芽能力和芽叶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一叶开采期在4月上旬。一芽二叶干茶含氨基酸3.0%、茶多酚28.8%、咖啡碱3.4%、儿茶素总量18.8%,酚氨比适中,制绿茶外形紧结细嫩,色泽深绿,汤色绿亮,清香独特,滋味清爽,叶底黄绿明亮。全国区试期间平均产量比福鼎大白茶种高99.8%,具有优质、高产、遗传性状稳定、移栽成活率高、抗逆性强、成园快、扦插出圃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茶树杂交种茗科4号参加2003~2009在贵州湄潭点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茗科4号适制绿茶;种植成活率高,株成活率达98.96%;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早芽种;发芽密度大;树高与树幅超过对照种,成园快;产量高,比福鼎大白茶平均增产35.0%;感官品质水平与福鼎大白茶相当。适宜在贵州绿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