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4种不同粗饲料类型对科尔沁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Ⅳ组受配率、受胎率、产犊率均高于其他3组,Ⅳ组发病率最低,分别较Ⅰ组降低12.86%,较Ⅱ组降低5.36%,较Ⅲ组降低0.55%.Ⅳ组犊牛成活率高于Ⅰ组、Ⅱ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Ⅱ组显著低于Ⅰ组(<0.05),Ⅲ组显著低于Ⅱ组(<0.05),Ⅲ组、Ⅳ组...  相似文献   

2.
选择不同日粮类型肉牛养殖户14户,参试生长母牛48头,参照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设计不同饲粮组合类型及日粮配方.随机分为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按规范化全株玉米青贮十氨化麦草等多元化日粮进行科学饲养,Ⅳ组、Ⅴ组和Ⅵ组(对照)按传统的"有啥喂啥"方法饲喂,同期进行饲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平均头日增重效果均比Ⅳ组、Ⅴ组和Ⅵ组(对照)有明显提高(P<0.05,P≤0.01),显示了肉牛标准化科学饲养的优势效益.试验Ⅰ组、Ⅱ组、Ⅲ组饲粮组成类型及日粮配方为较理想的肉牛繁殖母牛日粮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青贮对妊娠驴期疆岳驴体重、体尺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妊娠期疆岳驴母驴(10月龄)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全株玉米青贮占日粮粗饲料比例为0(对照组)、25%(试验Ⅰ组)和50%(试验Ⅱ组)但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相近的3种饲粮,试验期102 d,其中预试期12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随着饲喂时间的增加,各组妊娠驴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都呈增加趋势;体重与胸围极显著相关(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繁殖率和产驹驴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30%和20%。驴驹初生重、管围和胸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重和胸围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都略低于对照组;而体高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长试验Ⅱ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饲喂生产母驴可以用全株玉米青贮作为粗饲料来源,日粮中添加占粗饲料25%~50%的全株玉米青贮对生产母驴体重和体尺虽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繁殖性能;母驴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全株玉米青贮需考虑能量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用花生藤粉饲喂繁殖獭兔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花生藤晾干后粉碎制成颗粒对繁殖獭兔进行饲喂试验,试验期60d,从繁殖獭兔妊娠至仔兔断奶。试验分6个组,对照组Ⅰ只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添加20%、25%、30%、35%的花生藤粉。结果表明:试验Ⅱ、Ⅲ、Ⅳ组的产仔数、窝均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和仔兔断奶重与对照组I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V组与对照组Ⅰ差异显著(P(0.05)。在繁殖獭兔日粮中添加30%的花生藤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选择中国荷斯坦奶牛138头,研究了不同预混料对提高奶牛繁殖性能及预防产后疾病的影响.按相似配对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结果表明,本试验研制的奶牛预混料均可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并降低产后繁殖疾病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极显著地缩短了奶牛产犊后初次发情时间和产后空怀天数,提高了1次配种受胎率和2次配种受胎率,降低了产后瘫痪、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显著减少了每头牛妊娠需要的输精次数;试验Ⅱ组的各项繁殖性能指标均优于试验Ⅰ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Ⅱ组的肢蹄病发病率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其余产后疾病指标,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草药饲料制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其在哺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头经产母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母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料,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5%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0%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5%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Ⅳ组为基础日粮+0.04%强力霉素,研究中草药饲料制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母猪的窝产仔数、健仔率和10日龄仔猪日增重显著提高,母猪恶露的排出率显著提高。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能促进母猪的子宫恢复。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初生猪黄白痢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药制剂能增强新生仔猪及母猪的抗病力,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以添加1%中草药制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对1986-2008年贵州省余庆、息烽、大方、三都、关岭5个县捕获的3059只褐家鼠(雌鼠1573只,雄鼠1486只)体重统计表明,褐家鼠平均体重为(108.30±49.00)g,雌、雄鼠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根据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褐家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体重小于或等于60.0 g;亚成年组(Ⅱ):60.1~110.0 g;成年Ⅰ组(Ⅲ):110.1~160.0 g;成年Ⅱ组(Ⅳ):160.1~210.0g;老年组(Ⅴ):210.0g以上.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平均怀孕率为46.60%,平均胎仔数为7.00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1.49%.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不同地区之间种群年龄组成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发酵物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妊娠80 d左右的大约克妊娠母猪20头,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给予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0 g/t丁酸梭菌、基础日粮+50 g/t凝结芽孢杆菌、基础日粮+5000 g/t酿酒酵母发酵物,...  相似文献   

9.
选择不同日粮类型肉牛养殖户10户,参试生长母牛36头,参照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设计不同全株玉米青贮饲粮组合及日粮配方.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按规范化全株玉米青贮+氨化麦草等多元化日粮进行科学饲养,Ⅳ组(对照)按传统的"有啥喂啥"方法饲喂,同期进行了饲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平均每头日增体质量效果均比Ⅳ组、(对照)有明显提高(P<0.01).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全株玉米青贮饲粮组合及日粮配方为较理想的肉牛生长母牛日粮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E对黄鳝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梯度设计方法,将维生素E设6个添加水平,分别为Ⅰ0mg/kg、Ⅱ50mg/kg、Ⅲ125mg/kg、Ⅳ200mg/kg、Ⅴ275mg/kg、Ⅵ350mg/kg,试验期共175d,以雌鳝性腺系数、产卵力、孵化率以及各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等指标作为判据,研究了VE对雌鳝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料中VE含量的增加,Ⅰ、Ⅱ、Ⅲ、Ⅳ组雌鳝性腺系数、产卵力和孵化率显著提高,Ⅴ、Ⅵ组则提高不显著,卵中VE的含量反映了饲料中VE的含量。雌鳝卵巢中SOD活性,Ⅳ、Ⅴ和Ⅵ组比Ⅰ、Ⅱ和Ⅲ组显著降低;相应地,MDA含量Ⅳ、Ⅴ和Ⅵ组显著低于Ⅰ、Ⅱ和Ⅲ组。Ⅰ、Ⅱ和Ⅲ组雌鳝卵巢中SOD活性较高,但因饲料中抗氧化性的VE缺乏或不足,引发卵子脂质过氧化,MDA含量显著升高,导致卵质低下,从而影响了卵子孵化。以上结果表明,雌鳝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能有效地改善雌鳝的繁殖性能,其最适添加量为200mg/kg。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本地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质量(113.5±7.1) kg的本地黄牛1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处理Ⅰ为仅喂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处理Ш与处理Ⅳ为在饲喂粗饲料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按每千克代谢质量30 g给每头本地黄牛补给CR的试验组.处理Ⅱ在给牛只投给混合粗饲料前3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Ш在投给混合粗饲料后2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Ⅳ将处理Ш的CR分3次等量补饲.试验结果为:处理Ⅱ的平均日采食混合粗饲料(ADRI)以及平均日增重(ADG)与不补饲CR的处理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Ш的ADRI与ADG显著增加,料重比(ADMI/ADG)显著降低(P<0.05).处理Ⅳ的ADG较处理Ш组的又有显著增加(P<0.05),而ADMI/ADG降低.本研究表明,CR作为能量添补饲料,用于本地黄牛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来调控 CR的瘤胃降解速率,使之同稻草与苜蓿混合粗饲料的相似,并使得能氮能够同步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工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寻找适宜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较好人工饲料配方,为其室内饲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不同的人工饲料营养成分及配比,经过预试验,从配制的9种人工饲料中选出4种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较好的配方,通过测定存活率、发育历期、幼虫质量、蛹质量、成虫寿命、生殖力等指标,观察不同配方饲料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取食配方Ⅳ的试虫存活率、幼虫质量、蛹质量、雌虫寿命、成虫生殖力、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等指标均较取食配方Ⅰ、配方Ⅱ、配方Ⅲ的试虫显著提高(P<0.05),发育历期、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在供试的4种人工饲料中,按照配方Ⅳ配制的人工饲料适宜梨小食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可用于梨小食心虫的实验室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西藏白绒山羊妊娠后期日粮适宜的能量和蛋白水平,本研究以24只体况良好的妊娠母羊作为试验用羊,日粮营养水平参照NRC(2007)标准(ME:2. 77 Mcal/d; CP:160 g/d)的85%、95%、105%和115%设计,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Ⅳ组试验羊末期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Ⅲ组试验羊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 0. 05); Ⅲ组和Ⅳ组试验羊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 0. 05); Ⅳ组试验羊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 0. 05),Ⅳ组试验羊粗蛋白、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Ⅲ组试验羊粗蛋白、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 0. 05); Ⅳ组和Ⅲ组试验羊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Ⅲ组试验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Ⅳ组试验羊血清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 05); Ⅳ组试验羊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Ⅲ组试验羊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 0. 05); Ⅳ组试验羊血清促黄体素和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 05),Ⅲ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 Ⅳ组和Ⅲ组试验羊初乳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 Ⅰ组和Ⅳ组试验羊均出现流产情况,Ⅱ组和Ⅲ组试验羊均无流产情况发生;产活羔数以Ⅲ组最高为13只,羔羊初生体重Ⅳ组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 0. 05)。由此可得,妊娠后期西藏白绒山母羊日粮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为DE:2728 kcal/kg; CP:12. 29%。  相似文献   

14.
探求微量元素硒和钴对母獭兔繁殖性能和泌乳力的影响,提出繁殖母兔日粮中这两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量。将体况相同健康空怀母兔随机平均分组,每组10只,Ⅰ、Ⅱ和Ⅲ组日粮中硒添加量分别为0.09、0.18和0.27 mg/kg,Ⅰ、Ⅳ和Ⅴ组日粮中钴添加量分别为0.5、1.0和1.5 mg/kg。饲喂51 d后,测定试验母兔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质量、泌乳力等指标。随着硒添加量的增加,獭兔的繁殖性能及泌乳力各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繁殖性能差异并不显著(P>0.05),泌乳力差异显著(P<0.05);低水平钴的添加有助于提高繁殖性能与泌乳力,但高水钴的添加使獭兔繁殖性能与泌乳力降低,但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母兔繁殖性能和泌乳力方面,日粮中硒和钴的最优添加量分别为0.27 mg/kg和1.0 mg/kg。  相似文献   

15.
选择妊娠后期杂交母牛105头,按相似配对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3个组,研究放牧饲养条件下补饲微量元素、维生素复合预混料对提高肉牛繁殖性能及预防产后疾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微量元素、维生素复合预混料可显著缩短母牛产犊后初次发情时间和空怀天数13.40、12.09 d(P<0.01),1个情期受胎率和2个情期受胎率相应提高了12.86%、18.58%,产后瘫痪、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发病率大幅降低,每头牛妊娠需要的输精次数显著减少(P<0.05)。  相似文献   

16.
黑线姬鼠是大方县农田害鼠优势种之一.为摸清黑线姬鼠繁殖参数的年龄和季节变化情况,对贵州省大方县2008—2020年稻田、旱地鼠情调查中捕获的270只黑线姬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性比为1.06,平均怀孕率为28.78%,平均胎仔数为5.4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9.39%,平均繁殖指数为0.81;幼年组性未成熟,不参与繁殖,亚成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均可参与繁殖,不同年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均不断增加,成年Ⅱ组和老年组为主要繁殖群主体;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存在显著差异,冬季无繁殖个体,繁殖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秋季,而春季和秋季为主要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17.
牛卵巢黄体类型与卵泡生长发育关系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牛卵巢不同黄体类型和各级卵泡生长发育状况的组织学观察 ,探讨了不同黄体类型对各级卵泡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1)不同类型黄体之间 ,黄体功能的强弱不同 黄体功能由强至弱依次为圆锥状型 (Ⅰ型 )、火山口状型 (Ⅱ型 )、蘑菇状型 (Ⅲ型 )、扁平片状型 (Ⅳ型 )、表面无黄体型 (Ⅴ型 ) 2 )黄体类型对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 Ⅴ型腔前卵泡总数和有腔卵泡总数与Ⅰ、Ⅱ、Ⅲ、Ⅳ型的腔前卵泡总数和有腔卵泡总数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Ⅰ、Ⅱ型之间差异不显著 Ⅲ、Ⅳ之间差异显著 ,Ⅰ、Ⅱ型与Ⅲ、Ⅳ型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3)黄体类型对各级卵泡平均直径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省温岭市2011—2019年农田黑线姬鼠的繁殖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共捕获黑线姬鼠407只,其中,雌鼠217只,孕鼠51只,总胎仔数247只。种群总性比为1.14,不同月份性比有一定变化,其中,12月雌雄数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的性比表现为亚成年组(3.34)>幼年组(2.44)>成年Ⅰ组(0.95)>老年组(0.36)>成年Ⅱ组(0.34),雌雄性比有一个从年轻雌性占优到年老雄性占优的转移变化;平均怀孕率23.50%,总繁殖指数0.61,平均胎仔数4.84只,全年均有孕鼠,且有2个繁殖高峰,分别为4和9月,不同年龄组的怀孕率随年龄递增,幼年组无繁殖能力,老年组与成年Ⅰ组的平均胎仔数与繁殖指数较高。因此,在防治上,可将每年的4和9月定为黑线姬鼠的防治适期;在预测防控上,要重点关注成年Ⅰ组及老年组两者数量在种群中的占比,以避免黑线姬鼠种群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96羽海兰灰蛋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试验期为28 d.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Ⅳ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DHA复合添加剂为2%、4%和8%.旨在探讨蛋鸡饲粮中添加DHA复合添加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期,第Ⅱ~Ⅳ组与第Ⅰ组相比,蛋鸡的平均产蛋率和平均料蛋比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蛋质量极显著提高(P<0.01).2)在整个试验期,平均蛋形指数第Ⅱ、Ⅲ、Ⅳ组与第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1、2周,平均哈氏单位第Ⅳ组显著高于第Ⅰ组(P<0.05),试验第3周平均哈氏单位第Ⅳ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第3、4周,平均DHA含量第Ⅱ、Ⅲ、Ⅳ组极显著高于第Ⅰ组(P<0.01),且第Ⅳ组含量最高.从整体上看,饲粮中添加DHA复合添加剂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改善鸡蛋品质;从该试验结果来看,建议蛋鸡饲粮中添加8%DHA复合添加剂为宜.  相似文献   

20.
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种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余庆县2000~2008年51只黑腹绒鼠(雌鼠21只,雄鼠30只)以体重指标划分种群年龄,根据体重频次分布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黑腹绒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体重小于或等于18.0g;亚成年组(Ⅱ)18.1—23.0g;成年Ⅰ组(Ⅲ)23.1~28.0g;成年Ⅱ组(Ⅳ)28.1~33.0g;老年组(Ⅴ)33.0g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之间体重、胴体重、体长、尾长具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是种群繁殖的主体,平均怀孕率为68.42%,平均胎仔数为2.31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1,67%。种群年龄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