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月中旬琼海市中原一带由于阴雨、低温的影响,常较大面积发生菠萝凋萎病,发病株率 50%左右,重病园高达 90%。经济损失一般 25%~ 30%。  菠萝凋萎病又名菠萝根腐病,当地叫“菠萝瘟”,此病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等地均有发生。1症状  地上部症状表现为发病初期基部叶片变黄发红,皱缩,失去光泽,叶缘向内卷曲,以后叶尖干枯,叶片凋萎,植株停止生长。随着病情发展,由根尖腐烂发展到根系的部分或全部腐烂,植株枯死。病原,多数人认为病害是由菠萝粉蚧传带的病毒侵染所致。2发病条件  1)气候因素。一般高温、干旱…  相似文献   

2.
菠萝病害     
凡有菠萝种植的地方,粉蚧萎蔫病Mealybug wilt就可能是主要病害。病害同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brenipes Beardsley和菠萝红粉蚧D.brevipes Cockerell伴随发生,尽管病害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最近的一份报道指出,从萎蔫的菠萝植株中发现了病毒颗粒。很多国家防治此病害的效果极差。粉蚧萎蔫病一旦在菠萝上发生,防治困难。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菠萝粉蚧Dysmicoccusbrevipescockerell,又名菠萝洁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是菠萝的重要害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粤、桂、琼、台、闽等省(区)。该虫有群集的特性,主要在植株的根及地下茎部位群集。根部多集中在距头茎5~15cm的根段;地下茎及中老叶腋内中成蚧较多;地上叶腋内以幼蚧为主。低温胁迫会导致菠萝粉蚧从植株向四周转移。蚂蚁是田间菠萝粉蚧的指示昆虫。田间该粉蚧年发生2次高峰:3月下旬~5月出现小高峰,9~11月呈持续高峰。除不利天气影响外,大部分时间低龄蚧均占60%~85%,说明其世代重叠严重。夏秋季抽查有粉蚧危害的田块,菠萝果实…  相似文献   

4.
正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brevipes(Cockerell)是我国菠萝凋萎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防治该虫是控制菠萝凋萎病的有效途径。该虫在我国为孤雌生殖,遗传结构简单,根据COI序列差异可分为3个基因型,即南宁型、琼海型及万宁型(He et al.,2012)。随着菠萝种苗及果实的调运,不同基因型菠萝灰粉蚧在果园可能混合发生。为探索该虫不同基因型之间是否存在种群竞争,及这种竞争与其分布的关系,本  相似文献   

5.
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琴芬 《植物医生》2009,22(1):30-31
通过多年田间观测和调查,花生在整个生长期中,其病虫害都有发生和为害,对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在盘县,花生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茎腐病、锈病、青枯病、病毒病、花生蚜虫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方式的转变,玉米品种选育加快,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玉米病虫害发生一直呈加重趋势,一些次要病虫害在全国范围或局部地区为害不断加重,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生产上还出现了一些新发病虫害,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本文总结了我国玉米重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并对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目前生产上的重要病虫害如亚洲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以及黏虫为害加重并将持续发生;土传病害玉米茎腐病、穗腐病等危害将持续加重;风险性叶斑病玉米大斑病、南方锈病等仍在流行,未来不可忽视;还需关注未来危害性具有上升趋势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娜 《植物医生》2012,(3):29-31
豫西南桂花树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叶枯病、煤污病、黄化病、红蜘蛛、粉虱、袋蛾、介壳虫等。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以及生产实践经验,总结豫西南桂花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2,15(1):31-31
菠萝凋萎病又名菠萝根腐病 ,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 ,当地群众称为“菠萝瘟”。此病害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发生 ,海南省近期菠萝生产发展很快 ,引种、运种频繁防疫工作不好 ,栽培时对种苗处理不够 ,因而此病发展很快 ,发病率高。据了解琼海市中原一带有些菠萝园的发病株率高达50 %~90% ,菠萝园地发病率达60%以上。经济损失一般为25 %~30 %不等 ,甚至有个别地块毁种改种。1症状不同菠萝品种所表现的症状略有差异。但一般来看 ,发病初期植株基部叶片变黄发红、皱缩、失去光泽 ,叶缘向内卷曲 ,以后叶尖干枯、叶片凋萎、植株…  相似文献   

9.
冯荣扬 《植物保护》1988,14(4):50-50
菠萝洁粉蚧[Dysmicocus brevipes(Cockerell)]是近年雷州半岛菠萝主要害虫之一,过去发生较少,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85年秋,海康县的国营金星农场和收获农场发现该虫大量危害,一般园平均虫株率为25%左右,严重的在90%以上。该虫多奇生于菠萝植株的茎基部、根部和果实的缝隙  相似文献   

10.
花椰菜黑腐病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椰菜在闽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是秋、冬季蔬菜种植的主栽品种。近年来,菜田复种指数普遍提高,加之生态条件改变和境外大量引种及广泛种植,又随着连作年限时间的延长,花椰菜黑腐病在闽南地区主产区的植株发病率越来越高,为害日趋加重,且黑腐病为害期长,在花椰菜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严重年份发病率高达60%~80%,直接影响花椰菜的商品球的产量和品质及留种园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给花椰菜的菜用生产和留种生产造成极大为害,  相似文献   

11.
洪海林 《植物医生》2010,23(6):25-26
<正>在花生生产中,有许多病害为害花生,造成花生品质下降,产量减少。花生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病毒病和线虫病等。笔者现介绍它们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基腐病和茎腐病是近年来影响玉米生产的病害,在江苏以茎腐病的发生较普遍。两种病害的症状有些相似,但前者为害茎基,后者主要在玉米拔节期以后为害植株的中部,引起茎腐。玉米基腐病是由腐霉菌 Pythium aphanidermatum 引起的。玉米茎腐病是细菌性病害,本文报导病原细菌鉴定方面的研究结果。玉米茎腐病的病组织中分离到的菌株,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蚧虫是进口水果中最重要害虫类群。厦门口岸截获的检疫性蚧虫主要有大洋臀纹粉蚧、南洋臀纹粉蚧、新菠萝灰粉蚧,一般性蚧虫有橘臀纹粉蚧、椰圆盾蚧、芒果白轮蚧等。携带蚧虫较多的水果有火龙果、番荔枝、莲雾和菠萝等。本文详细介绍了重要蚧虫的分布与为害、传播途径和检疫方法,以期为一线口岸检疫查验提供指导,严防检疫性蚧虫随水果传入。  相似文献   

14.
对德宏柠檬产区柠檬园树体冠层和土壤耕作层橘臀纹粉蚧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橘臀纹粉蚧每年7至10月在柠檬树地上冠层部分形成一个为害期,4月和6月在地下耕作层根部形成两个为害高峰,于橘臀纹粉蚧低龄期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玉米耕葵粉蚧是玉米的新害虫 ,目前已在河北省邢台、保定、廊坊、唐山等地发生为害 ,并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 1 999年廊坊市的永清县、安次区、固安县、香河县发生为害严重 ,造成大面积夏玉米苗期叶片叶脉发黄 ,幼苗生长缓慢或枯萎 ,植株矮小细弱 ,甚至枯死。 2 0 0 0年 7月初部分夏玉米地块已出现被害 ,受害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耕葵粉蚧属粉蚧科粉蚧属。在廊坊市 1a发生 3代 ,以第二代为害夏玉米最为严重。第二代发生期为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此时正值夏玉米幼苗期 ,耕葵粉蚧卵开始孵化 ,若虫聚集在夏玉米茎根基部和近地面叶鞘内吸取汁液…  相似文献   

16.
菠萝黑腐病,又称软腐病、心腐病或果腐病,是采后菠萝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真菌Thielaviopsisparadoxa(deseyn·)V·Hohn引起。广州栽培的卡因菠萝,采后果实在常温下贮运易因黑腐病引起腐烂、变软、发黑和变质,严重时,贮藏14d后发病率高达50%~60%。栽培上打顶会在发育果实上留下伤口,为黑腐病菌入侵提供途径,是采后波萝黑腐病发生危害的重要原因。采后菠萝经SF蜡乳剂处理与12℃低温贮藏,可显著减少黑腐病,同时减少采后黑心病的发生;多菌灵、仲丁胺或苯来特等杀菌剂与赤毒素GA3混合浸果处理,亦能显著控制菠萝黑腐病。但赤毒素GA3150mg/L…  相似文献   

17.
土壤酸碱度、空气湿度对菠萝心腐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与大田试验结合的方法,通过加湿器和石灰人工制造不同的空气湿度、土壤pH环境,研究了菠萝心腐病在不同空气湿度、土壤pH水平下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菠萝心腐病在空气相对湿度50%~100%范围内均可发病。其中,叶片接菌处无棉花保湿时RH 90%~100%条件下接菌5 d后病斑扩展至叶片边缘,6 d后发病率为100%;RH 70%~90%条件下接菌6 d后开始出现叶片软腐,发病率为93%;而RH 50%~70%条件下接菌后6 d病斑仍局限在叶片中部,发病率为63%。叶片接菌处有棉花保湿时,菠萝心腐病更加容易发病,但不同空气湿度下菠萝心腐病发病差异不明显。土壤酸碱度对菠萝心腐病发生的影响有差异。室内盆栽人工接菌后7、14d,碱性土壤(pH=8.46)菠萝心腐病发病率分别为68%、95%,而对照(土壤pH 5.93)发病率分别为25%和40%;大田自然条件下酸性土壤地块(土壤pH 5.64),在8~10月菠萝心腐病自然发病率为1.79%~2.84%,高于拌施石灰的地块(pH=7.78)自然发病率(0.57%~1.12%)。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困扰,该文介绍果实熟腐病、根腐痛、蒂腐病、溃疡病、褐斑病、花腐病、叶蝉、吸果夜蛾、蝙蝠蛾和根结线虫病等猕猴桃常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县是全国沙田柚生产基地县,目前已种植沙田柚12万亩。在为害沙田柚的各种害虫中,最主要的是蚧类,经近年的调查鉴定,主要种类有红圆蚧、褐圆蚧、矢尖蚧、糠片蚧、黑点蚧、吹绵蚧、堆粉蚧等,其中分布最广、发生为害最严重的是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Maskell)]。它以幼蚧和雌成蚧终生固定在沙田柚的枝条、叶片和果实上吸食汁液,特别是为害内膛挂果枝条致枯死而严重影响挂果。红圆蚧一般在3年生树龄以上的柚树上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粉蚧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鑫  彭洪波 《植物医生》2009,22(3):43-44
湿地松粉蚧 Oracella acuta (Lobdell) Ferris .又称为火炬松粉蚧。属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Coccoidea),粉蚧科(Pseudococcidae),是为害我国南方林区的外来入侵昆虫。湿地松粉蚧原产地为美国.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从得克萨斯州到大西洋沿岸各州。1988年初,湿地松粉蚧随美国进境的一批湿地松穗条侵入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林区.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湿地松粉蚧的形态特征、为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综述。为湿地松粉蚧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