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老陈醋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醋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远在夏商时代的殷高祖武丁为聘请一位才子作他的宰相,就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之说。其意是,假若做甜酒,就用那关键的曲和蘖;若做羹汤,就用那必不可少的盐和醋(在古代梅亦称酸“梅”,醋也)。这位“人才”,当时就隐居在山西平陆县境内的一个名为“圣人洞”的地方。可见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山西人就学会了酿醋并懂得用“梅”调和食物了。  相似文献   

2.
徐州2962 “徐州2962”,是江苏省徐州地区农科所用“叶考拉”作母本“徐州32331”作父本,杂交育成。1985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冬至     
《新疆农垦科技》2013,(12):24-24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相似文献   

4.
再谈贵州古濮、苗人对茶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家骝 《贵州茶叶》2009,37(4):38-40
原始社会时期,在川、贵、滇交界处的山区少数民族已开始采用植物做饮料的同时采用茶叶,是“直接食用,生煮羹饮”或“简单晒干收藏的加工”无从查考。但这里聚居的巴、濮两大部落不仅对当地早期文化、农业生产.而且在茶叶利用、加工栽培都有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庆阳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在这里生活过,并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使庆阳成为岐黄故里。远在夏代,周先祖不口率族人来到庆阳“孝民稼樯”,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史称“周道之兴有此始”。悠久的历史演绎,使庆阳这块热土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国内独有的风味名吃,而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菊花隽美多姿,傲寒凌霜,人们习惯上把菊与梅、兰、竹合称为四君子,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最富民族色彩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亚灌木植物,春生夏茂,在重阳节前后开花,又有“节花”之称。菊花在全国各地都有生长,与人们劳动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很早我们祖先就把菊花制成菊花羹、菊花糕食用或菊花酒、菊花茶饮用。菊花作为观赏花卉,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礼记·月令》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古时农历每年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时,菊花盛开,全国上下士庶人等都登高聚会,饮菊花酒,赏菊赋诗,以畅秋兴。菊花傲霜而晚香,被人们喻作不为恶势力所屈服,贞守晚节的人品精神。古往今来,无论是诗词书画、文学作品、工艺制品、装饰图案,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处可见菊花的风韵,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的菊文化。  相似文献   

7.
“葱”是中国现代餐饮行业常见的调味品与食材,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葱是何时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记载的葱共有哪些?这些问题,到目前依然未知。本项研究从2000年前的周朝相关历史文献开始,逐一整理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文献中出现的“葱”,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结合现代的植物形态学与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葱”有关的植物名称共24个,并确定了其中21个名称所对应的原植物的科学名称。对葱属植物的研究,首次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说明,早在1500年前的唐代,中国先民已经明确而清晰地认识到“葱”的“药食同源”现象;同时,该项研究也首次从植物学的角度,探讨了“葱”与“五荤三厌”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已有4600多年人工种植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大豆叫“菽”,与谷子、玉米、小麦、水稻合称“五谷”。同时,中国的豆腐烹饪也居世界之首,享誉全球,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看,大豆食品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大豆不但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大豆养育了中华民族“.近代科学发现,养育中华民族的大豆功效成分主要存在于豆粕之中,高温豆粕是大豆油脂加工业产量最高的产品,能否将高温豆粕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是振兴中国大豆油脂加工业.……  相似文献   

10.
谷物杂粮的复配技术及其营养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以谷物为主的饮食习惯已经沿袭了数千年,并且是先有杂粮,后有主粮,杂粮是我们祖先最早的食物来源。如谷子,又称粟,古人称之为稗,“稗为百谷之长”。从人类饮食历史来看,粮谷类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谷物杂粮主要包括谷类(稻米、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大麦、燕麦、荞麦等)、  相似文献   

11.
介绍5份高抗薯瘟病的甘薯种质张允刚郭小丁邬景禹(江苏徐州甘薯中心221121)甘薯瘟病是我国南方薯区的毁灭性病害,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发病轻的损失2~3成,重则7成以上甚至绝收。“八五”期间,徐州甘薯中心对300余份甘薯种质进行薯瘟病鉴定,筛选出...  相似文献   

12.
徐州553:是江苏省徐州农科所以三个优质棉亲本和二个高产亲本通过复合杂交,于1984年育成的达到“六五”优质棉育种攻关目标的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中棉所7号×岱字棉16)F_1×[(徐州124×山农350)F_2×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的祖国。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饮茶历史距今当有三、四千年,最初只作为药用,到春秋时代,有用茶叶作羹饮,西晋时张载《登成都楼诗》“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之句,可知晋朝时茶叶已有药转为饮料。长期以来,茶成为一种文化而已入史册,不仅在中国,而且广  相似文献   

14.
超高产小麦品种徐州25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高产小麦品种徐州25的选育刘世来,陈荣振,董继丰,冯国华,夏善保,王奎荣,周兴根,王来花(江苏省徐州农科所221121)徐州25是徐州农科所1992年育成的产量8250~90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适宜江苏、安徽淮北地区及河南中、北...  相似文献   

15.
沈瑞 《保鲜与加工》2006,6(6):44-44
羹类食品是最易被人类消化吸收的食品之一,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与日本对羹类食品开发生产呈方兴未艾之势,但我国的食品行业在这一领域几乎还是空白。  相似文献   

16.
小麦徐州24中后期生理特性的研究⒇王来花周兴根夏善保(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221121)徐州24是徐州市农科所1983年用大穗大粒品系徐州7904-13-2-2作母本,矮秆、抗病品种矮孟牛作父本杂交,连续多年选育而成。199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17.
浅析茶艺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丙娟 《贵州茶叶》2008,36(1):26-27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发现茶叶并饮用以来,茶文化就融人了中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不断发展、升华。茶艺是茶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古老的中华茶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汇了古今茶文化的精典。泡茶可修心养性,品茶如品昧人生,无论是俗世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雅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始终无可取代。  相似文献   

18.
唐黎标 《贵州茶叶》2005,33(2):24-26,30
在中华民族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中,中国茶文化是一支奇葩。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形式,而且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尤其是中国茶文化中所体现的儒、道、佛各家的深刻哲理和思想精髓,至今仍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平 《种子》1999,(4):40-40
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是今后棉花生产发展的新途径。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核心是生产杂交种子,人工杂交制种是当前生产杂交种子的主要手段,其技术比较简单,群众容易掌握。为生产优质高产杂交棉种子,必须正确掌握好以下几点。1选好对路组合杂交组合优势的强弱,对杂种后代增产起决定性作用。我地一般选用“中杂028”杂交棉种,它的主要优点:一是二代杂种优质高产抗病,与“徐州553”相比,增产15.7%,纤维长,色泽白,品质优,抗黄枯萎病;二是“中杂028”正反交的杂种优势相近。2培青壮苗和地膜覆盖移栽一般…  相似文献   

20.
王春华 《贵州茶叶》2005,33(1):26-27
茶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也可谓“国饮”,而擂茶则是茶文化中的“出土文物”,也是茶作为“国饮”具有极大历史生命力的一种延伸。自古以来,擂茶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唐诗宋词中多有描叙,作家汪曾棋,也曾书一擂茶诗“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金华,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加上擂茶古老的传说,更使这枝茶文化中的奇葩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