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棉花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棉花秸秆回收还田技术与装备的特点,综合考虑新疆棉花种植模式以及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要求,研制出了基于新型自适应摆动尾轮与螺旋排列刀轴刀片结构的4JH-220型秸秆粉碎还田机,实现了秸秆粉碎还田的机械化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装备结构合理、工作平稳、性能可靠。经检测,茎秆粉碎长度合格率达97.3%,留茬高度仅为71mm,抛撒不均匀度为15.6%,工作幅宽为2.2 m,生产率达到0.7 hm2/h,相关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棉花秸秆粉碎还田后难以进行地膜回收及回收的地膜含杂率高等问题,设计出可将粉碎后棉花秸秆进行侧抛的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后的棉花秸秆被抛送至接膜行的"垄沟"内。介绍了侧抛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对其进行田间试验,并阐述其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
卧式和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在新疆机采棉秸秆粉碎还田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其结构形式多样。新疆使用的卧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都采用单刀轴结构,用皮带传动,可以粉碎还田4行和6行棉花秸秆;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按照切割刀盘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切割刀盘和双切割刀盘两种结构,用皮带或齿轮传动,可以粉碎还田2、4、6和8行棉花秸秆。两种类型的还田机都满足了新疆机采棉种植模式的秸秆粉碎还田的需要,但是作业质量不稳定,粉碎质量受秸秆含水率影响严重,需要在切割刀的耐磨性、切割粉碎室的结构和传动系统上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和秸秆切割粉碎质量。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新疆得到了广泛的种植,棉秸秆粉碎一般在棉花收获后进行,季节性强,如果棉秸秆不能及时处理,将影响棉田的秋耕冬灌作业。为此,设计了一种一次作业即可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并与残膜回收机联合作业的二次抛送式棉秸秆粉碎还田机,并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抛送装置、粉碎装置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的最优值。田间试验表明:还田机在秸秆粉碎刀棍转速为2400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4~6km/h时,棉秸秆掉落率的平均值为9.52%,棉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5.24%,满足了棉秸秆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1JH-3.0宽幅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湖北省农机部门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机械化技术,积极开展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湖北省日前已拥有秸秆还田机1万多台,到9月中旬,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已达500万亩。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地区棉花秸秆粉碎还田后,回收的地膜含杂率高等问题,设计双侧输出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采用理论计算、三维设计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作业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Y型双线双螺旋配置的秸秆粉碎装置可对棉花秸秆进行有效粉碎,作业速度6.8km/h时,棉杆平均粉碎长度为123.8mm,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8.7%,平均留茬高度73.2mm,留茬高度变异系数为9.5%;秸秆输送装置可及时有效的将粉碎后的棉花秸秆输送至地膜两侧"垄沟"内,秸秆双侧输出量变异系数为11.2%,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有关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原因、优点和增产机理,指出了做好玉米秸秆的基本条件和农艺要求,揭示了当前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技术问题和现状,提出了改变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与还田技术的发展潜力,阐述了秸秆粉碎还田后,给土壤及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优越性;并对秸秆粉碎还田的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3种秸秆还田机系列(1)4Q系列锤爪型秸秆切碎还田机。该系列机是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见图1),它与功率为18.4kW~73.4kW拖拉机配套,全悬挂作业,可将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玉米、高粱、棉花和麦类秸秆粉碎铺撒。其中4Q—15B型增强型秸秆切碎机采用了高密度锤爪排列,粉碎效果更好,作业效率更高。该系列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名列榜首,是秸秆还田的理想机具。主要技术数据见表1。(2)4QR系列秸秆切碎还田机。该系列机是一种既适于切碎麦稻类软质秸秆又适于切碎玉米等硬质秸秆的秸秆还田机…  相似文献   

11.
秸秆粉碎还田机甩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一种有效、直接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而甩刀是秸秆粉碎还田机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零件,直接影响秸秆粉碎质量和整机性能.通过对秸秆粉碎还田甩刀的形状、速度、数量、排列、耐磨性及刀辊平衡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与分析,指出其存在主要问题,为设计与改进秸秆粉碎还田机提供了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秸秆、根茬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利用机械将田间的秸秆、根茬粉碎直接还田的技术,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是两项可以独立运用的技术组成,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和根茬粉碎还田技术,这两项技术无论在还田工艺还是还田机具的工作原理方面都是不同的。但是,由于这两项技术有粉碎还田培肥地力的共同点,一般将其作为一项技术,下面在论述技术的作用和意义方面将其作为一项技术来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技术发展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机械化旱作农业和保护性耕作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在全国的实施,以秸秆直接粉碎、就地铺撒为主要特征的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范围由最初的玉米、高粱作物逐步扩大到小麦、水稻、葵花、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技术方式也由秸秆粉碎铺撒后翻耕入土,发展到地表就地覆盖,后续免耕播种等多  相似文献   

14.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及机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增施有机肥的有效措施,可以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阐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工艺路线与操作要点,介绍与该项技术配套的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常见类型与结构,分析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促进其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也实现了机械化。本文主要介绍了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机械化的方式、工艺路线、作业方法和机械化要点,对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机械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玉米秸秆整株深埋还田技术原理该技术是指玉米成熟后 ,人工摘掉果穗 ,将生长在田间的玉米秸秆利用秸秆梳压耕翻复式机组 ,一次进地完成秸秆梳压并耕翻深埋于沟底的一种新型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它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 ,省去秸秆粉碎、耙茬 (或施耕灭茬 )等项作业工序 ,减少机具投入 ,降低了作业成本 ,提高了作业质量 ,促进了农作物持续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二、整株秸秆深埋还田的技术优势1 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 ,整株秸秆深埋还田时测定秸秆含水率为71 2 6 % ,而秸秆粉碎后若延迟 4天耕地 ,秸秆含水率仅为 13 89%。整株还田秸秆青绿 ,含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在全国各地发展很快,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解决秸秆焚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该技术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秸秆粉碎还田量过大而造成部分秸秆不能有效掩埋,二是秸秆粉碎还田机只能粉碎地表秸秆,而不能破除地表以下根茬,影响播种。这两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了解决这两大难点,河南省鄢陵县农业机械厂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研制出了4JFM-60/100新型玉米秸秆粉碎灭茬还田机。该机与13.2~18.4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用三角皮带传输动力,使纵刀轴上的秸秆粉碎刀以1700r/min速度旋…  相似文献   

18.
国内典型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着重论述了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技术及装置、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双轴灭茬技术及机具、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技术及联合机具、棉秆粉碎收获技术及机具、秸秆切碎灭茬还田技术及机具、反转灭茬技术及机具和水旱两用埋茬耕整技术及机具等国内几种典型的秸秆还田机具的结构特点、适用范围、使用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现将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技术该项技术属于免耕播种的范围 ,其作业工艺流程是 :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硬茬播种→喷施除草剂。使用的主要机具为江西南昌旋耕机厂生产的 1JQ - 15 0 (C/D)型甩刀式秸秆还田机和山东德州华北农机厂生产的 4J系列秸秆还田机械。其作业主要由三项环节组成 :小麦秸秆粉…  相似文献   

20.
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撤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新乡市从1989年开始试验实施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1993年初具规模。1993年~1996年连续三年对机械秸秆粉碎还田地块观察测试,秸秆还田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