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瘟是猪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已遍及全世界,急性型死亡率高达80%~90%。1猪瘟发生原因①猪舍通风不好,保温、排粪、排尿设备不良,圈舍湿度大;②猪瘟病毒自然感染引起发病或造成亚临床感染;③由于疫苗效价低及不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猪体不能产生足够保护力;④母  相似文献   

2.
猪瘟(CSF)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传染病之一,是我国目前强制免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做好猪瘟免疫是制定猪场免疫程序的基础.近年来,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猪瘟疫苗质量、免疫程序不当和猪瘟野毒持续感染母猪将其野毒传播给仔猪造成免疫失败等因素外,其他猪病病原感染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效力也构成影响[1-4].由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已有报道[5-8],而由猪圆环病毒(PCV)感染是否猪瘟免疫有影响还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母猪繁殖障碍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现将母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的防制措施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猪瘟(繁殖障碍型)(1)猪瘟流行时及时淘汰病重猪,对可疑猪群和假定健康群用猪瘟疫苗4~8倍量紧急接种,要求一猪一针。并可对仔猪实施超前免疫;在仔猪断奶后3~5天二免,用4倍量;70日龄三免,用4倍量。(2)发生繁殖障碍的猪场及时淘汰阳性种猪,种公猪每年2次免疫猪瘟疫苗,每次4倍量;母猪配种前30天用猪瘟疫苗4~8倍量免疫注射。2猪细小病毒对此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在母猪配种2个月后接种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可以预防;在此病流行地区将后…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4,(11):147-148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发病无季节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一旦发生即呈毁灭性打击,严重地威胁养猪业的发展。2012年8月,我县某猪场因猪瘟疫苗保管不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引起猪场断奶仔猪发生猪瘟。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某猪场存栏350头,有生产母猪50头,6只经产母猪生产有4255日龄仔猪65头,均在28  相似文献   

5.
猪的免疫是养猪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但并不是经过免疫注射的猪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笔者长期在基层牧场工作,在实践中常常因各种因素与操作方法的不妥而使免疫失败,暴发传染病,给猪场造成较大的损失。原因包括母源抗体、疫苗质量、疫苗选择不当(疫苗血清型的差异)、猪群中有寄生虫病(尤其是弓形体或附红细胞体等血液寄生虫影响)、某些疾病发生时产生免疫功能不全、受到某些疾病的早期感染、怀孕猪胎盘带毒(病毒如猪瘟、伪狂犬病和繁殖呼吸综合征等);操作方法方面,如态度粗暴使猪产生应激、疫苗保管与使用不当、疫苗剂量过大、过小产…  相似文献   

6.
<正>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感染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多年来,我国广泛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该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散发病例仍有发生。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效果不确实。制定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在母源抗体效价高时接种疫苗,一部分疫苗抗原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达不到抗原刺激阈值,因  相似文献   

7.
某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乳兔苗,接种仔猪后出现死亡病例。从疫苗(79105批)中分离出非疫苗株猪瘟病毒,定名为79105株猪瘟病毒。这株病毒的某些特性与标准猪瘟强毒株不同:毒价低,接种非免疫仔猪后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来,国内时有注射了猪瘟疫苗仍然发生猪瘟的情况,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常规免疫失败的原因 (1)猪瘟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当,例如给怀孕早期的母猪注射疫苗,或在7~10日龄时免疫。 (2)疫苗质量问题,由于在疫苗运输或贮藏中温度过高或因疫苗失去真空致使疫苗失  相似文献   

9.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美国IDEXX公司的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某规模猪场的36头断奶母猪在猪瘟疫苗免疫前、免疫后30 d及部分抗体不合格猪加强免疫后30 d的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的跟踪监测,以对生产母猪的抗体水平和免疫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91.7%的断奶母猪在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且阻断率低于45%的母猪免疫后增幅较大,阻断率高于70%的母猪免疫后增幅不明显。随后对免疫后抗体仍为阴性的母猪进行猪瘟疫苗的加强免疫,并在加强免疫后30 d进行采血检测,结果表明,对该部分母猪即使进行猪瘟疫苗的加强免疫,抗体水平仍未能上升。由于在猪场实际生产中检测抗体比检测病毒容易,所以可以只进行抗体检测,淘汰无抗体反应或抗体水平异常低下的种猪,对于种猪群的净化、提高种猪群抗体水平的整齐度和规避仔猪发生免疫失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的高度传染病 ,以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坏死变化为特征 ,发病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主要采取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 ,进行大面积、高密度免疫注射 ,使该病的发生得以大面积控制。但是在临床上 ,许多猪接种疫苗后 ,猪瘟病仍时有发生 ,出现免疫失败 ,在个别地方呈流行出现死猪 ,特别是仔猪、架子猪居多 ,使养猪户遭受损失。1 免疫失败的原因1 1 冷藏设施不健全。由于猪瘟冻干苗需要低温保存 ,而疫苗从生产厂家出来至兽医手中 ,需经过生产厂冻库 ,厂家运输到市…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应用猪瘟病毒疫苗防制猪瘟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如果疫苗运用不当,免疫效果将会受到影响。为此,提出防制猪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1仔猪是防制猪瘟的重点对象经过猪瘟弱毒疫苗免疫过的母猪生下的仔猪,可由母乳获得母源抗体,从而使仔猪产生被动免疫。据有关资料记载,这种母源抗体在仔猪生后20日龄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猪瘟防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它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给养猪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是养猪业的大敌。目前猪瘟在我国广大散养农户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在少数规模化猪场仍有发病的报道,特别是在免疫过的猪群中发病,包括初生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发病死亡,怀孕母猪及后备猪发病死亡、怀孕母猪流产和死胎等。本文就规模化猪场猪瘟防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及建议。1 猪瘟发生的原因1.1 防疫制度不健全,引进猪未进行认真检疫隔离,对外来人员进猪场未进行认真管理。1.2 猪舍通风不好,保温、排粪、排尿设备不良,圈…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猪病毒性疾病,家猪死亡率接近100%。它是一种长片段双链DNA病毒,并主要在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也是唯一一种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成员。这种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野猪以及某些节肢动物。ASFV储存宿主不发病并不断传染病毒。如果没有有效的疫苗,家养猪的感染可引起致命的出血性发热。识别ASFV毒力相关基因以及研究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应答机制被认为是开发疫苗的关键步骤。此外,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途径也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养猪生产中 ,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在免疫注射时应做到四不免五注意。四不免妊娠期的母猪不免 :因猪瘟疫苗是活疫苗 (弱毒 )能通过母猪的胎盘 ,引起仔猪死胎、产生木乃伊和产后非典型猪瘟 ,同时易发生免疫应激性流产。正在发病的猪不免 :此时免疫增加应激加重病情的发展 ,重则引起死亡。刚断奶的仔猪不免 :由于刚断奶仔猪受母源抗体的干扰 ,达不到可靠的免疫效果。刚分圈、阉割的仔猪不免 :分圈、阉割对仔猪是一种应激 ,此时免疫可加重应激因素 ,继发其他病。五注意注意疫苗的有效期和稀释后使用时间 :未稀释的猪三联苗 (猪瘟、丹毒、…  相似文献   

16.
正1)不要给病猪注射疫苗。猪群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免疫的成功率,当猪群已感染了某种传染病时,注射疫苗不但达不到免疫目的,反而会导致猪只死亡,或造成疫情扩散。2)不要给怀孕母猪注射疫苗。疫苗是一种弱病毒,可引起母猪流产、早产或死胎。对繁殖母猪,最好在配种前1个月注射疫苗,这样既可防止母猪妊娠期内因接种疫苗而引起流产,又可提高出生仔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猪瘟疫苗)或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以下简称猪三联苗)实施预防注射之后,在指定的疫苗免疫期内,某些地区仍有不同程度的猪瘟病例出现。为查明母源抗体对免疫力产生的影响,选50~60日龄猪作为临界线的免疫日龄进行了试验。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仍在中国广泛流行。接种疫苗是防控该病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为了查清山西省规模化种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情况,课题组采用ELISA试剂盒,对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465头哺乳猪、456头保育猪、436头育肥猪、419头母猪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查明了哺乳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0.11%,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0.57%,育肥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0.22%,母猪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9.69%,证明被检猪群免疫抗体不理想,尤其是保育猪抗体水平较低。同时对12个规模化种猪场,4类不同免疫方法免疫猪瘟疫苗的133头哺乳猪、110头保育猪、105头育肥猪、135头母猪进行了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乳猪在吃奶前超免猪瘟高效细胞苗6头份,21日龄时二免猪瘟高效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三免猪瘟高效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1 d跟胎免疫效果最好,使保育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89.29%,有些猪场使用该方法免疫后,使保育猪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生长发育逐渐走向正常;而采用仔猪在断奶后28日龄至35日龄时首免猪瘟普通细胞苗4头份,60日龄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2头份,母猪产后28 d跟胎免疫的方法效果最差,不宜推广应用。通过对山西一些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的调研,基本查清了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效果和最佳免疫方法,可为养猪场防控猪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不典型和不显症状的病程。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毒所致感染则可能不被觉察。由于猪瘟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给养猪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是养猪业的大敌。目前猪瘟在我国广大散养农户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在少数规模化猪场仍有发病的报道,特别是在免疫过的猪群中发病,包括初生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发病死亡,怀孕母猪及后备猪发病死亡、怀孕母猪流产和死胎等。本文就规模化猪场猪瘟防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及建议。一、病原猪瘟是由黄病毒科(Flav…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生产实践证明,现时的猪场中,因猪瘟防疫失败造成的损失仍较为严重。1发病情况2008年7月,本市某猪场,共养生猪450头,其中繁殖母猪50头,40日龄的仔猪260头,60~150日龄育肥猪140头。仔猪与育肥猪在35日龄时注射过猪瘟疫苗一次,该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