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黑龙江水产》2001,(2):22-22
1、鸡——猪——鱼 用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作物的良好肥料,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物链,达到了粮增产,猪鱼饲料成本下降的目的。 2、牛——鱼 将野草、稻草或牧草经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经发酵后喂鱼,然后再清塘泥作农田肥料。通常情况下,2头牛的粪可饲料1亩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2.
沛县栖山镇蒲庄村农民刘吉华.利用闲置上地种草养羊,羊粪喂鱼,摸索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刘吉华是个养鱼专业户,拦河养鱼近30亩,每年收入在2万多元。1997初、在县多管局的指导帮助下.他从中科院兰州畜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引进了耐寒、耐采割、再生能力强、营养价值高的黑麦草、美国牧草王、苏丹草等优质牧草.在自己的果园地及沟、渠、坡等闲置地15亩上试种.并一举成功,亩产量在2万斤以上,填补了该县无专用牧草、冬季缺青的空白。这几种牧草宜制作高档青贮饲料和晒制优质干草是草食家畜、草鱼的优等饲料、粗蛋…  相似文献   

3.
衡阳市西湖蔬菜社有357户,1,617人,菜地150亩,鱼塘390亩(其中成鱼塘180亩、鱼种塘40亩,夏花池170亩),以经营蔬菜为主,结合开展养鱼、养猪、栽培湘莲等多种经营,特别是种菜、养猪、养鱼(即以菜脚叶喂猪、猪粪喂鱼、塘泥肥菜地)三结合搞得较好,使三者构成一个新的统一关系,充分挖掘生产力,互相促进生产,因而生产迅速发展,增加了收入。该社虽人多地少,平均每八不到一分地,但1957年每户平均收入543元,最高的达1,870元。  相似文献   

4.
菜鱼结合好     
怎样处理好城镇菜地的用水与废莱。李继平同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经验。沅陵县凉水井镇枫香坪村李继平在县畜牧水产局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离县城近交通方便的优势,用550平方米(约0.83亩)稻田种菜喂鱼,几年来连续取得了好收成,总收入达1.5万元以上。盖了一栋新房子,还购置了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自行车等消费品。1987年,截至10月15日止,仅仅这0.83亩田的种菜喂鱼收入  相似文献   

5.
宿根黑麦草(简称黑麦草)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禾本科多年生牧草,具有高产、优质、易种、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亩产量可达到1.3~2万斤。用宿根黑麦草喂鱼,其饲料系数仅为20,且养出一斤草食性鱼,还可附带增产鲢、鳙鱼0.37斤。因此,种植一亩宿根黑麦草,可转化成草鱼650~1.000斤,以及鲢、鳙鱼240~370斤。所以,宿根黑麦草对养鱼业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是草鱼、鳊鱼、团头鲂等鱼类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6.
咨询服务台     
水库投放茶麸喂鱼应注意什么? 问:我们从贵刊1 983年第3期中看到广西部分水库用茶麸喂鱼的增产经验报道后,结合我地的情况,1984年收集了21万多斤茶麸,在水库进行茶麸喂鱼。我库养鱼水面200多亩,平均水深11米。在喂茶麸前,先施入了400余担猪牛粪,水的透明度40厘米左右。5月12~14日共投茶  相似文献   

7.
我场渔业队共有鱼塘97.75亩,其中鱼苗鱼种池19.84亩,成鱼塘77.91亩,饲料地2亩,专业职工五人。1987年承担邵阳市蔬菜畜牧水产局下达的百亩连片成鱼高产试验和配合饲料喂鱼试验。两个项目在同一片池塘进行,现将我们的试验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场所就是渔业队77.91亩渔池,共12口。投放老口鱼种4412.6公斤,其中草鱼2505.6公斤,鲢鱼822.6公斤,其他鱼种(鳊、鲤)1084.4公斤。平均每亩投放老口鱼种56.64公斤。投放春片鱼种15674尾,其  相似文献   

8.
鱼油对幼鼠血清总脂、总胆固醇及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权  黄志斌 《水产学报》1992,16(3):222-228
本实验是选用雌雄两性的幼鼠,按随机区组法分成三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豆油、鱼油和鱼油浓缩物。喂养4周后,发现喂鱼油和鱼油浓缩物的两组幼鼠血清总脂和总胆固醇含量低于喂豆油组的(P<0.05)。脂肪酸分析表明:喂鱼油及喂鱼油浓缩物组幼鼠的脑、肝、脾和肾组织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明显比喂豆油组的高。相反,喂豆油组的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四烯酸却比喂鱼油及喂鱼油浓缩物组的高。三组的体重增长率、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及脏体比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广西玉林地区南木、金田等乡镇,用黄连须根、板兰根防治草鱼肠炎、烂鳃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发病塘用药前,先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用量为第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公斤溶化成石灰乳全塘泼洒,然后按每亩水面用黄连须根50克,板兰根100克,加水2.5公斤熬煮成药液,再将药液煮大米,稻谷等饲料(或将药液泡浸大米,稻谷等饲料,让药液渗透到饲料里去)喂鱼,一般连喂二次,病情较重者,连喂3—4次。如江口镇三布村蔡荣章的3亩成鱼塘,水深1米,放有17~20厘米草鱼种450尾,1936年5月22日草  相似文献   

10.
《淡水渔业》1974,(9):F003-F003
广东省石碣公社唐洪大队利用180亩池塘混养雄性非洲鲫鱼(每亩放200-400尾)。采取池边建立猪圈、厕所等办法,用人粪、猪粪及其他饲料喂鱼。自1971年开始混养以来,获得塘鱼增产,平均亩产上千斤,比未混养非洲鲫鱼前增产22%。  相似文献   

11.
饲料费一般约占养鱼总开支的70%,节省饲料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现简介省料的5种方法: 1.以草代料。每亩水面种4分田的优质牧草,种一次草可割几茬。以牧草喂鱼,可少用或不用饲料。牧草一般可亩产5吨,平均每25公斤青料长1公斤鱼,而且鱼食青料不易得病。2.诱蝇育蛆。夏季在鱼塘水面安装数盏6瓦灯泡,每盏电灯每晚可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星火”计划项目——推广大面积渔用牧草种植高产技术。自1988年实施以来,已在杭州、绍兴、嘉兴等7个地(市)和30个县(区)推广种植。目前已推广种植了2万多亩优质渔用牧草,超过原计划35.6%推广的品种除苏丹草、俄勒岗黑麦草、  相似文献   

13.
南方几种鱼用高产饲草的栽培与利用(下)三、矮象草矮象草是美国于1986年选育而成,是一种适合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优良禾本科牧草,目前许多热带、亚热带国家开始引种。1987年从美国引入我国试种效果良好,一些专业户种植喂鱼获得好的效果。其特点是适口性...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9)
昌宁县大田坝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涵盖全镇6个村137个组4 080户。实施禁牧补助3.74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3.79万亩,牧草良种补贴面积0.675万亩,多年生牧草更新0.284万亩。享受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0.675万户。2011-2015年项目实施以来,共计投入资金57.325万元,落实了草原保护建设制度,推动了大田坝镇草原生态环境改善、草牧业发展,加快了生产方式转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一种测定仪对一龄鲑鳟鱼类的大麻哈鱼氨排泄测定来确定鱼对饵料蛋白的需要量。经过10多天用蛋白含量限定在35%、40%和45%的饵料喂鱼试验。在蛋白限定在35%(偏低)和40%(适合)两种饵料喂鱼结果观测,氨排泄比率没有明显差别,而用蛋白含40%和45%(偏高)两种饵料喂鱼结果看氨排泄比率差别明显增加。在鱼体平均增重上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的渔用牧草种植,自六十年代引进以来,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全市1987年春播苏丹草面积3,500亩,秋播黑麦草面积达1万余亩。为了进一步推广种草养鱼,杭州市参加了由省水产局、省科委组织的、省淡水所负责的“大面积渔用牧草种植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不少养鱼户探索用猪粪、沼液、沼渣喂鱼的方法.都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用这些方法喂鱼起码有很大好处,特别是用猪粪养鱼。一是刚排出的粪便污染小,营养丰富。可供鱼直接食用,鱼爱吃,易消化,肥水快。二是猪粪投喂方便,不会腐烂变质.猪粪利用率高,成本低。为此,深受渔业养殖户的喜爱.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2004-2005年我们承担了县科技局下达的“山区池塘无公害主养草鱼高产技术”课题项目。主要采取草鱼注射冻干细胞弱毒疫苗和“三联”疫苗提高成活率;推广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从传统的粗养型向精养型、集约化养殖发展;推广种植牧草,利用荒地、冬闲田、池埂种植黑麦草、象草、苏丹草等优质草喂鱼,补充淡季青饲料不足。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浙江德清干山公社共257户,1003人,有整半劳动力576个。全社有水田973亩,桑地亩570,鱼塘335亩,菱塘62亩。58年180亩成鱼塘,亩产800斤,155亩鱼种塘产鱼种132万,成活率88%—95%,规格都在5寸以上,水产生产收入53,921元(包括鱼菱)占总收入的34%。另处农田、蚕桑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5.9%及30.1%,因此这是以水稻,水产、蚕桑三者为主要生产的社,还相互起着促进作用,如夏季,蚕沙、糠麸可以喂鱼,多季,塘泥可以肥田、肥桑,同时增大了鱼池蓄水量。资金调剂方面,冬季鱼的收入可以用于农田肥料、增添农具等,夏季蚕桑的收入又可用作鱼苗  相似文献   

20.
五大连池市水域辽阔、池塘众多,最大养殖水体山口湖的水域面积10万亩。但山口湖和池塘草鱼产量增幅缓慢,主要是自然鱼用牧草的产量制约了鱼类生长。两年来,我们利用池塘堤埂种植鱼用牧草,获得成功,草鱼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