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竹乡益阳”景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采用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园内与自然景区相间布置,园中无明显的轴线。因地制宜的自然式手法组织庭园空间,园中有园,变化多端。以竹、石、采、亭、桥、小品造景的竹园景观,景色秀美宜人。  相似文献   

2.
王瑞强 《林产工业》2023,(10):99-100
<正>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运用国画元素和古典园林意境,注重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表达,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手法,将自然、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而运用国画元素和古典园林意境的手法创造出来的中国古典园林,独有一种幽静、雅致、古朴、自然的环境氛围,使人们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在本文中,将探讨纪录片《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中的国画元素与古典园林意境共通之处,为优化园林设计理念,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因"与"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巧于因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之一。文章试结合实例从历史沿革、审美层次等方面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北园林造园风格浅析张谷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是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的造园风格主要分南、北两方。南方园林主...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钟灵毓秀的大地山川,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可以说,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众多瑰宝之一,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古典园林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相似文献   

6.
试析中国式园林中的"小中见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式园林中人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对比,探讨了“小中见大”这种艺术创作手法的妙处,分析了它对现代中国式园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河国家湿地公园是现代城市公园的典型代表,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方法,分析该湿地公园山石、植物、水体、建筑小品等造园四要素的特点,及其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造园思想的体现,讨论“天人合一”思想应用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以及建安文学、田园诗文、书法绘画都影响了园林的创作。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美学思想的转变的关键,走到“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更高的美的境界。魏晋美学为中国古典园林确立了思想基础, “天人合一”思想真正运用于园林中,中国园林真正形成了自然山水园的风格,形成了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基础。同时对后世园林以及当代园林的发展都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是通过人对大自然的感知体验为基础而创造的,是以人的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审美空间,通过散点流观的欣赏方式,达到了自然与人物我合一的诗意境界。本文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体验式景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创造手法,指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设计方法,以达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试用“气韵生动”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郭娜  高宇  胥辉 《山东林业科技》2008,38(3):104-105
从“气韵生动”这一绘画美学理论的特殊视角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阐述了“气”和“韵”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具体体现。说明“气韵生动”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一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古典园林为对象,从自然、文化、哲学三方面分析两者对于意境的不同追求。在自然方面,中国园林的意境表达重山水性而日本园林重海岛性;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的山水诗画对园林意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日本则以其茶道文化影响最为突出;哲学作为决定性的因素作用于园林意境营造,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而日本则以禅宗思想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纵观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园林,建筑都是一项基本的造园要素,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更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整个园子的重中之重。园林建筑,是人与自然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媒介,为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提供空间,也是人获得自然园居乐趣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源远流长,其艺术魅力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反映了中华民族先进的自然观、审美观和哲学思想。正确了解并恰当欣赏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历史之美、形象之美和意境之美,对于今后的园林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园林与书法都是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文章在"异质同构"这一审美文化心理基础上,探索园林与书法展现出来的具而有象、象意并存的形态美,以及以形传情、形神皆备的意境美。借此研究来丰富审美文化的解读方式,促进艺术间的互进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中国传统园林实践并不少见,但很少发现有相应的文章论述中国传统园林的法理.本文拟结合实例并配合一些看法来论述中国传统园林的理法,诸如中国园林所追求的境界、相体合宜,构园得体、巧手因借,精在体宜、有真为假,做假成真、诗情画意等,并将这些写入到了园林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吴晞 《绿色科技》2021,(7):26-28
以热爱武汉市中山公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服务游客为初心,以“肩负着保护好公园原有园林景观的同时完善局部景观”为使命,以打造精致、细致、极致、卓越的生态园林为目标,以绣花式园林管理为措施,大力改善公园游园环境、优化园林景观效果、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管养水平,深入推进“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为全面提升中山公园的服务品质,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让“老公园”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为纠正植物学专著对传统名花“绣球”和“粉团”的错误考订,恢复它们的本来面目,进行了文献考证和实物比对。结果表明,《中国植物志》中的粉团Viburnumplicatum Thunb.实乃典籍中的绣球;而该书的绣球Hydrangeamacrophylla(Thunb.)Ser.,才是真正的粉团(该种曾称“八仙花”,更谬甚)。本文还对它们混淆的根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渔”也以不同形式隐含于古典园林之中,目前缺少两者相关的系统研究。对鱼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概括,并从观赏娱乐对象、文化寓意、生态功能、意境营造、放生对象等方面研究了鱼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应用方式。继而从造园主题、舫等园林建筑营建、沧浪意象的造景主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渔。最后,对古典园林中鱼和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运兴 《广东园林》2007,29(5):13-14
在中国古典园林四大构成要素中,石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历史发展和传统山水审美的角度,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背景,就置石的艺术手法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9.
张超  刘晓荣 《广东园林》2007,29(3):17-20
散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置石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本文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和传统园林,对散置石的布局原则、置石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以此指导园林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以第六届园博会竹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中复合形、复合路径、池岛结构、中心水面、凸角物体这5种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相关的图示化分析,总结竹园实现传统园林时间设计目标的现代化途径,认为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不仅适用于传统园林,同时对于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