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工业》2002,23(6):56-56
泌乳牛的一个泌乳期大体上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后期和干乳期。由于乳牛各阶段生条件、生产性能、采食特点等不同,对饲养理的要求也不同。目前乳牛的饲养方法主要有常规饲养法、预支饲养法、预支饲养法和挑战饲养法。1常规饲养法青饲料、粗饲料和副料满足乳牛的维持营养需要,精饲料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乳牛每产3千克奶喂给1千克混合精料,这种按奶给料的饲养方法称为乳牛的常规饲养法。它适合于体况正常的处于泌乳中后期的乳牛。2预支饲养法从母牛产后15~20d开始,在吃足着、粗、副料的前提下,在按奶给料满足维持…  相似文献   

2.
泌乳牛的一个泌乳期大体上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后期和干乳期。由于乳牛各阶段生理条件、生产性能、采食特点等不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同。目前乳牛的饲养方法主要有常规饲养法、预支饲养法和挑战饲养法。1常规饲养法青饲料、粗饲料和副料满足乳牛的维持营养需要,精饲料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乳牛每产3kg奶喂给1kg混合精料,这种“按奶给料”的饲养方法称为乳牛的常规饲养法。它适合于体况正常的处于泌乳中后期的乳牛。2预支饲养法从母牛产后15~20d开始,在吃足青、粗、副料的前提下,在按奶给料满足维持和泌乳实际营养需要的基…  相似文献   

3.
成牛乳牛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生理机能效益的发挥。它对母牛的毓率、泌乳量、利用年限的长短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按成牛乳牛不同的生产阶段和生理状态,在饲养管理上可分为三期,即围产期、泌乳期和怀孕后期。一、乳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怀孕母牛产前15天至产后21天为围  相似文献   

4.
泌乳牛的一个泌乳期大体上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后期和干乳期。由于乳牛各阶段的生活条件、生产性能和采食特点等不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同。目前饲养乳牛的方法主要有常规饲养法、预支饲养法和挑战饲养法3种。  相似文献   

5.
泌乳牛的一个泌乳期大体上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后期和干乳期.由于乳牛各阶段生理条件、生产性能、采食特点等不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同.目前乳牛的饲养方法主要有常规饲养法、预支饲养法和挑战饲养法.……  相似文献   

6.
泌乳早期是整个泌乳期产乳量不断上升 ,达到最高峰的阶段 ,高产乳牛约 40~ 60天。此期的饲养管理对乳牛的健康和繁殖非常重要 ,更是获取高产的关键。在泌乳早期母牛消化机能弱 ,抗病力差 ,特别是高产乳牛最易发生各种代谢疾病和消化障碍 ,对饲养管理要求很高 ,也最难饲养。在这一时期 ,高产乳牛营养需要量大而食欲较差 ,食入营养不能满足营养需要而出现严重的营养负平衡 ,母牛动用体内的营养贮存产乳 ,体重下降。一般高产牛此期约减重 35~ 40kg ,高者可达 90kg。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使产后日泌乳量迅速增加 ,使高峰期的日产量更高 ,为以…  相似文献   

7.
<正>泌乳牛的泌乳期大体上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后期和干乳期。由于乳牛各阶段的生活条件、生产性能和采食特点等不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同。1常规饲养法青饲料、精饲料和副料可满足乳牛维持营养的需要,精饲料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乳牛每产3kg奶应喂给1kg混合精料,这种"按奶给料"的饲养方法称为乳牛的常规饲养法。该种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成乳牛阶段包括泌乳期和干奶期,母牛泌乳期又可分为围产期(产前产后各15 d)、泌乳盛期(产后16~100 d)、泌乳中期(产后101~200 d)和泌乳后期(产后201 d至干奶);母牛干奶期为干奶至分娩的一段时间。笔者现将上述各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泌乳盛期是指母牛开始泌乳后21天至2个月左右(高产牛可延续到3个月),此期乳牛的乳房水肿消失,体况恢复正常,代谢强度逐渐提高,泌乳机能逐渐增强,是泌乳高产的关键时期。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不仅可提高这一阶段的产乳量,而且对提高整个泌乳期的产乳量也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影响乳牛产乳量及乳汁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牛的产乳量和乳品质量受到乳牛内部和外界环境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年龄、胎次、泌乳期、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挤乳方法和气候条件等。在生产实践中,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因素与产乳量及乳汁质量之间的关系,使各因素高度协调地作用于生产性能,才能使泌乳性能极大地提高。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牛其产乳量差异很大,一些原始品种年泌乳量仅几百千克,而育成品种则高达几千千克,有的上万千克。就目前我国饲养的乳牛来看,唯有中国系黑白花乳牛泌乳性能最好,而且遗传性稳定,因此应选择遗传优势突出的黑白花乳牛作为生产母牛。…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乳牛泌乳量受环境、气候影响很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生产损失。我们在总结乳牛阶段饲养基础上进行饲养工艺的创新——乳牛季节饲养法。探讨乳牛季节饲养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过渡和转移,制定不同季节日粮营养标准,采取不同季节技术措施,提高了适应季节的应变能力,三年来,从而使北郊乳牛群体获得泌乳性能稳定,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母牛产犊后开始产乳至下次干乳这段时间称为泌乳期,一般泌乳期为10个月。泌乳期的饲养管理可分为3个阶段,即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后期,各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不同,日粮营养水平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母牛分娩后开始产奶至干奶为止,称为一个泌乳期,一般为305d,根据母牛在产后不同时间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的规律以及体重和产奶量都有不同的变化.乳牛具有很强的泌乳性能,对饲料,尤其是青粗饲料的转化利用效率是最高的饲养乳牛,已成为我国家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泌乳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产奶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干乳期是指泌乳母牛产犊前两个月人为地控制不让奶牛产奶的时期.乳牛干乳期饲养得好坏,对下一个泌乳期的产乳量影响很大.经实验证明,没有干乳期母牛的产乳量是有干乳期母牛产乳量的70%左右.干乳期的具体饲养可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成年乳牛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生理机能效益的发挥。它对母牛的繁殖率、泌乳量、利用年限的长短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泌乳母牛的阶段饲养法就是按照不同的泌乳阶段给予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因为这种方法符合泌乳母牛的生理生产需要,所以能够在保证奶牛体质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我场自1988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实行阶段饲养法。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乳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15d以内的母牛,这一阶段乳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能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1 围产期母牛的管理技术1.1 让母牛及早适应产房环境 在母牛临产前15d左右,将产房用2%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铺上清洁的垫草,将临产母牛后躯和外阴部用2%~3%来苏儿溶液抹洗干净,用毛巾擦干,将牛转入产房,使母牛及早适应产房的环境。如果是专业户饲养或饲养乳牛头数少,没有设计产房,也要按照上述方法为母牛准备生产的床位,让母牛提早适应。1.2 产房卫生工作 产房内要每1d打扫两次,及时更换污浊垫…  相似文献   

18.
1泌乳曲线 母牛分娩开始产奶,到干奶期前的整个泌乳期内,其每月的泌乳量呈规律性变化,将泌乳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用图解曲线的方式表示,该曲线称为泌乳曲线。泌乳曲线包括每个月的泌乳量随月份变化规律曲线,每个月平均日泌乳量升降的规律曲线,每胎的泌乳量随胎次变化规律曲线等三种形式。乳牛第一胎后泌乳量逐渐上升,在3-5胎内达到终生泌乳量的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一般高产牛上升幅度大,曲线在高峰期较平稳,下降缓慢。所以,泌乳牛产后如泌乳量迅速升高,达到最高峰并在高峰期能维持高产的时间较长,泌乳曲线较平,下降慢,则总产较高。饲养管理上应采取适当措施,促进产量迅速上升,尽量发挥其生产潜力,并维持其平稳下降。通过泌乳曲线的分析可知乳牛各阶段饲养管理情况,另外在乳牛选种工作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妊娠母牛是肉牛养殖的一个重点,其饲养管理的好坏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母牛产后泌乳性能的发挥,以及母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因此,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工作。母牛的整个妊娠期也要分阶段饲养,不同的妊娠阶段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饲养管理,除此这外,掌握好妊娠母牛的鉴定方法对于母牛养殖来说也非常的重要,这样可以确定母牛是否配种成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乳用青年母牛白第一次产犊后即称为泌乳母牛或成年母牛,此后将进入泌乳——干奶——再产犊——再泌乳的循环阶段。母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一般持续280~320d,国际通行标准按305d计算。奶牛泌乳期的长短因品种、年龄、胎次、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饲养管理好坏不仅关系到本胎次的产奶量和是否能再次正常发情,而且对今后的产奶量和使用年限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