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种源朱砂根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进行朱砂根选育,试验比较了11个种源朱砂根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朱砂根的农艺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性状变异系数在9.52%~50.26%,选择潜力大。其中每穗果数、果穗数、叶距、果百粒重、分枝数、冠高比、果柄长、茎粗、果穗长的变异系数大,冠径、干高、株高、叶宽、叶长宽比、果纵径、叶柄长、果横径、叶长的变异系数小;(2)株高与干高、叶距与叶柄长、果纵径与果横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的排序结果,株形性状上选择广西南宁、江西吉安种源,叶部形态上选择福建漳平种源,果实观赏性上选择福建漳平、四川都江堰、浙江松阳种源,所有性状综合评价选择福建武平、浙江开化、江西会昌种源。  相似文献   

2.
白菜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11份白菜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菜主要相关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单株叶重>叶宽>叶柄下宽>株高>开展度>叶长>叶柄长>叶柄厚>叶柄上宽>叶数.因此,在白菜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把单株叶重、叶宽、叶柄下宽和株高作为选育的重点性状,并结合其他性状进行综合筛选.  相似文献   

3.
玛咖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了11个不同海拔高度下玛咖的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从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序可以看出,与鲜根重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依次是膨大根粗、茎粗、叶宽、叶柄长、覆盖面积、叶长、功能叶小叶数、根数、总叶数、膨大根长、主根长、茎长。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从与鲜根重关联密切的前3个性状来看,膨大根粗与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关联密切;茎粗与膨大根粗、总叶数、叶柄长、茎长、叶宽和叶长关联密切;叶宽与覆盖面积、主根长、膨大根粗、叶长和膨大根长关联密切。对于膨大根粗和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是主导因素,对于叶宽,覆盖面积、主根长和膨大根粗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了11个不同海拔高度下玛咖的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从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序可以看出,与鲜根重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依次是膨大根粗、茎粗、叶宽、叶柄长、覆盖面积、叶长、功能叶小叶数、根数、总叶数、膨大根长、主根长、茎长。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从与鲜根重关联密切的前3个性状来看,膨大根粗与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关联密切;茎粗与膨大根粗、总叶数、叶柄长、茎长、叶宽和叶长关联密切;叶宽与覆盖面积、主根长、膨大根粗、叶长和膨大根长关联密切。对于膨大根粗和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是主导因素,对于叶宽,覆盖面积、主根长和膨大根粗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糯玉米(Zea mays L.var.ceratina Kulesh)单株产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且各性状之间也会互相作用. 以广东省选育的15个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调查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穗位叶宽、茎粗、果穗长、秃尖长、果穗直径、穗行数、行粒数、轴粗、鲜苞质量和鲜穗质量共1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中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与鲜穗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表现为:果穗长>轴粗>叶片数>穗位叶宽>株高. 在糯玉米品种选育时,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等可作为关键选育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6.
范小勇  刘国道  虞道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51-10053
[目的]研究山蚂蝗属植物的外部性状并探讨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AS(6.0)和SPSS(10.0)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所测性状变异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并计算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结果]植株自然高度的变异系数高达104.97%;叶长、叶宽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6.34%和33.51%;千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5.13%;果荚粒数、荚果长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06%、24.99%、21.08%和20.35%;中央小叶柄长度、叶柄长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0.39%和58.24%;中央小叶长度与中央小叶宽度、叶柄长度与中央小叶宽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0和0.5790;株高与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小叶叶柄长度、叶柄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88、0.6897、0.5156、0.6954;种子长度与千粒重、种子宽度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0.8745和0.8293;株高与荚果长、叶柄长与荚果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96和0.6059。[结论]该研究为山蚂蝗属种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罗汉果主要性状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个罗汉果无性系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14个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以及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果重、主要性状与甜苷V含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播种至开花日数呈显著相关,与果膨大速度、果横径、果纵径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对单果重直接贡献较大的是果横径、果纵径和授粉至成熟H数;甜苷V含量与果肉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总糖含量、总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对甜苷V含量直接贡献较大的是果膨大速度、单果重和水浸出物含量。高产罗汉果优良品种的选育在重点关注果横径和果纵径的同时,也应对果膨大速度和播种至开花H数进行选择。高甜苷V罗汉果优良品种的选育应对各性状进行综合考察,加强选择总糖含量、总苷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高及果纵径/横径比值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68份附子株系为研究对象,对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子根数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株高除与茎粗及叶柄长不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花枝数几乎与所有地上部分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平均根长、子根数、最大子根质量、子根质量极差均与单株产量有正相关关系。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子根质量极差、最小子根质量、子根数、株高、叶长、茎粗、平均根粗、鲜叶数、平均根长、叶柄长、花枝数、总叶数、叶宽、花穗长、叶柄宽、最大子根质量。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关联系数在0.950 0及其以上的株系有40个,涵盖了所研究株系的大多数;公顷产量在22.5 t以上的有11个株系。研究结果可为附子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优于大田管理的条件下,以22份小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从而确定影响小豆单株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除了荚长,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荚长的变异系数最小,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大;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顺序为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荚长>百粒重;经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农艺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直接作用大小为单株荚数>百粒重>株高>荚长。综合考虑,小豆单株获得高产应选择单株荚数多、百粒重适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凹叶厚朴不同种源苗期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育苗的凹叶厚朴优良种源.以21个种源的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并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开展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不同种源间的苗期性状除平均根径外,其它性状均有显著差异,苗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7%~48.76%,除地径、总根长和平均根径外其余性状遗传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与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平均根茎、叶总酚含量、茎总酚含量、全株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地径与茎生物量、总根长、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年降水量与地径、总根长、平均根径呈显著相关,平均根径与纬度、经度呈显著相关,年日照时数与苗期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生长的优良种源,即江西九江庐山、浙江杭州淳安、浙江丽水景宁、湖北黄冈蕲春、湖北恩施5个种源.  相似文献   

11.
考察研究了南川5个乡镇共110份白芷单株的株高、茎粗、冠幅、茎生复叶数和叶片长等15个相关性状,并进行了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平均变异系数为16.68%;其中冠幅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为28.52%,其次是叶柄长、主根长、根干重等;变异系数较小的为折干率,为5.87%。研究结果表明,白芷群体间的分化较大,植株性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该研究为白芷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和食用品质影响的主次关系,以24个甜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宽、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单穗净鲜重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对鲜穗食用品质进行了室内蒸煮、品尝与鉴定,并与单穗鲜净重和食用品质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单穗净鲜重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穗长穗位叶宽穗行数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面积穗位高株高秃尖长,食用品质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位叶宽秃尖长穗位叶面积穗长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粗穗行数株高。在甜玉米高产优质育种中,要注重对果穗长且粗、穗位叶宽且面积较大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区核桃楸结实性状种源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白山14个核桃楸种源的结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核桃楸种源结实性状的种源变异规律,分析了空间地理变异和地形因子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不同种源的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宽等差异显著,其中单株产量差异最为明显,其变异系数高达36.12%,而干果质量、干果长和干果宽变异较小,变异系数的范围为2.25%~6.67%。PCA分析表明,PC1综合反映了核桃楸的果实产量、干果质量和树木高生长信息;而PC2则综合反映了果实表型性状和径生长信息,如干果长、干果宽和胸径。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变量对核桃楸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长、干果宽、树高和胸径空间变异的解释量为13%~69%;地形变量对单株产量、干果宽、树高和胸径解释量范围为19%~24%;空间变量对PC1和PC2的解释量分别为33%和24%,地形变量对PC1和PC2的解释量分别为52%和66%。结实性状与地形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干果宽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显示,种源组II中核桃楸单株产量最高,是最优的果实种源组;种源组III中核桃楸单株产量最低、平均胸径值最高,是最优的木材种源组。因此,在林业实践中应根据最终的培育目标来选取合适的种源。   相似文献   

14.
以18个多花黄精种源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农艺性状和药用有效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除根茎长外,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等农艺性状及其根茎多糖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叶面积与其根茎长、根茎粗、根茎鲜质量均呈正相关,根茎多糖含量与株高、地径、根茎粗均呈负相关;多花黄精不同种源间没有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除株高外,多花黄精不同种源的其他农艺性状与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遗传方差均小于其环境方差,遗传变异系数也均小于其环境变异系数;除株高和根茎多糖含量外,其他性状的遗传力均比较低;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筛选出石门壶瓶山、沅陵火场、安化仙溪、溆浦低庄和恩施咸丰等5个多花黄精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5.
为指导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玉米育种与生产,对18个早熟玉米品种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穗位高次之,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穗位高、穗长与穗粗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穗粗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橡胶草种质苗期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理统计软件对12份橡胶草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份橡胶草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叶形指数、叶柄长变异系数均较大,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在1.86~1.99,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叶片长、叶缘类型与其它性状之间相关性较大,其中叶片长与叶片宽、叶形指数、叶柄长及叶缘类型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缘类型与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脉颜色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2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综合评价发现,Ⅱ类群的3份材料(206-1、208-1、214-1)表现显著优于Ⅰ和Ⅲ类群,可作为橡胶草育种的优选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杂种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相关性,为杨树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方法  以美洲黑杨不同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测定了9个杂交组合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并通过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了解美洲黑杨杂种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性状间遗传互作,并依此开展美洲黑杨优良杂交组合的联合选择。  结果  杂交组合间3个生长性状与5个叶片性状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苗高、地径、材积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的家系遗传力均达0.8以上,受强度遗传控制,遗传变异系数为8.6%(叶长)~31.13%(材积),有利于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与苗高、地径、材积间均达极显著正遗传相关(P<0.01)。相关遗传进度分析表明:除叶形指数、侧脉夹角和叶宽基距外,其他叶片性状对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进度和间接选择效率较高。通径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对材积的直接遗传控制作用较大,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和叶周长通过苗高和地径对材积产生较大的间接遗传控制作用。利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开展美洲黑杨9个杂交组合的生长与叶片性状联合选择,选出3个速生优质的杂交组合(B106×NL15、S3239×NL15、NL447×SY2),材积遗传增益达26.90%。  结论  美洲黑杨杂交组合子代1年生苗的3个生长性状和5个叶片性状均存在丰富变异,遗传互作显著;苗高和地径对材积的直接作用最大,5个叶片性状对材积也产生较大的间接控制效应。综合指数选择法能有效地选出速生优质杂交组合,材积遗传增益较高,杨树遗传改良效果较好。表8参18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杏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指导作用,在测试指南研制过程中,通过调查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以及衍生性状果实纵径/横径、果实侧径/横径、叶片长度/宽度、叶片长/叶柄长的变异及分布情况,确定了这些性状的分级取值区间,探讨了分级标准。为进一步制定杏DUS测试指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