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对柑橘溃疡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化学药剂,通过室内平皿菌落计数法,检测了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7%多宁可湿性粉剂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5种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毒力测定表明: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7%多宁可湿性粉剂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对柑橘溃疡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265.71、93.86、162.89、127.61、38.62μg/mL。根据EC50值分析,72%农用硫酸链霉素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最强,20%噻菌铜悬浮剂次之,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的效果最差,其抑制作用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噻菌铜悬浮剂>77%多宁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6,(2):90-91
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5d,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对柑橘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为86.17%,显著或极显著优于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2000倍液,且对柑橘生长安全、低毒、低残留,是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为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杀菌剂。【方法】采用纸碟法与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相结合,研究53.8%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乳剂及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等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清水)和杀菌剂对照(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3.8%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乳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33%春雷·喹啉铜悬浮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均能极显著地抑制链霉菌的生长和降低马铃薯疮痂病田间发病程度,抑制率为51.88%~57.19%;53.8%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和20%噻菌铜悬乳剂能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33%春雷·喹啉铜悬浮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3%噻霉酮微乳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生产上可选择53.8%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乳剂、33%春雷·喹啉铜悬浮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交替或混合使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  相似文献   

4.
甘薯茎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19种和1种生防菌剂,采用抑菌圈法,对甘薯茎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又以0.3%四霉素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杀菌剂,而2%宁南霉素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大蒜油乳油、30%王菌铜微乳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克)可湿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开展了魔芋软腐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魔芋软腐病可以优先使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田间防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在室内测定该病菌对1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选择其中9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对硫酸链霉素水剂(AS)、氢氧化铜w=53.8%水分散粒剂(WG)、农用硫酸链霉素w=72%可溶性粉剂(SPX)3种药剂的敏感性强,其EC50达到18.72~23.79mg/L,为高度敏感;其次为氢氧化铜w=46.1%水分散粒剂(WG)、中生菌素w=3%可湿性粉剂(WP)、盐酸四环素有效成分(AF)、施纳宁w=45%水剂(AS)、叶枯唑w=20%WP、链·土霉素w=90%AF、三氯异氰尿酸w=85%SPX、乙酸铜w=20%WP、加瑞农w=47%WP 9种药剂,其EC50为61.98~131.53mg/L,为中度敏感;而噻霉酮w=1.5%水乳剂(EW)、喹啉酮w=33.5%悬浮剂(SC)、壬菌铜w=30%微乳剂(ME)、铜大师w=86.2%WP和噻菌铜w=20%SC 5种药剂敏感性略差,其EC50为208.1~317.38mg/L,为低度敏感。9种杀菌剂田间试验防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氢氧化铜w=46.1%WG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效最好,平均防效达到87.6%;其次为农用链霉素w=72%SPX、中生菌素w=3%WP和叶枯唑w=20%WP,防效分别达到74.7%、69.0%和64.0%,噻霉酮w=1.5%EW的防效为51.6%;而以噻菌铜w=20%SC、壬菌铜w=30%ME及喹啉酮w=33.5%SC的防效均较差,仅为23.9%~35.1%,与对照药剂施纳宁w=45%AS的防效略低或相当。说明,氢氧化铜、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及噻霉酮均可作为陕西目前及今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较理想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7.
水稻细菌基腐病防治药剂筛选和田间防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杯碟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和其中4种药剂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12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商品推荐的最高有效成分用量时,20%噻菌铜悬浮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和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等抑菌效果相对较佳。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防效较好在737%以上,而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孕穗期也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治芫荽软腐病,对其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及其药敏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芫荽软腐病病原菌在37℃条件下,土壤pH为7时导致芫荽植株发病加速。在药剂筛选试验中,通过抑菌圈法可知,7种试验药剂中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0%噻菌铜悬浮剂均有明显抑菌作用。其中,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0.031%;其次为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最小抑菌浓度为0.06%。  相似文献   

9.
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30%松酯酸铜乳油、33.5%喹啉铜悬浮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和十八烯酸植物油助剂共11种药剂进行柑橘溃疡病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7%春雷?王铜600倍液+80%乙蒜素2000倍液春梢防效为74.07%、秋梢防效为81.84%、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30%松酯酸铜800倍春梢防效为74.98%,秋梢防效为71.19%、3%噻霉酮3000倍+80%乙蒜素2000倍+十八烯酸植物油1300倍春梢防效为74.26%,秋梢防效为75.11%,试验得出的3种药剂组合防效和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的春梢防效75.71%、秋梢防效83.37%相当,在生产上可以用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求高效环保的理想的药剂,为柑桔溃疡病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抑菌圈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果试验。【结果】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毒力最强的是"32%唑酮·乙蒜素乳油",EC50为0.9512μg/ml;其次是"2%春雷霉素水剂",EC50为22.1449μg/ml;而"4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次之,EC50分别为446.2117μg/ml、2099.1205μg/ml和2302.8969μg/ml。田间药效试验"32%唑酮·乙蒜素乳油"、"2%春雷霉素水剂"防治效果最好,两种药剂与"4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防治效果差异显著,"32%唑酮·乙蒜素乳油"与"4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差异极显著;"4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差"差异不显著。【结论】"唑酮·乙蒜素"和"春雷霉素"与其它药剂防治效果差异显著,防效达90%以上,在柑桔溃疡病可持续防治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几种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的药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16-19417
[目的]筛选出对柑橘溃疡病有较好防效的杀菌剂。[方法]选用77%多宁600倍、80%金纳海600倍、3%克菌康800倍、77%多宁600倍+柔水通3 000倍、80%金纳海600倍+柔水通3 000倍、3%克菌康800倍+柔水通3 000倍液等单、混剂,进行田间药效测定。[结果]所有参试药剂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效均达48.00%以上,而添加农药增效剂后的防效显著高于单剂(P〈0.05),其中以80%金纳海600倍+柔水通3 000倍和3%克菌康800倍+柔水通3 000倍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效最好,其对叶部溃疡和果实溃疡的防效分别达77.00%和79.00%以上。[结论]80%金纳海600倍+柔水通3 000倍和3%克菌康800倍+柔水通3 000倍2种混剂在田间表现良好,推荐在生产上用于柑橘溃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防治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的有效有机药剂,以清水为对照,工农-16型背负手摇喷雾器喷雾,以咪鲜.松、代森铵和叶青双作比较,对比研究了硫酸铜钙、噻菌铜、四霉素、春雷霉素与王铜混配剂、水胆矾和两水硫酸钙结合体等5种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硫酸铜钙、噻菌铜防治效果较好,与咪鲜.松相当,四霉素、春雷霉素与王铜混配剂(加瑞农)、水胆矾和二水硫酸钙结合体防治效果较差,低于代森铵和叶青双;首次对上述药剂的抗雨水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加瑞农、咪鲜.松抗雨水能力最强,其次是硫酸铜钙、水胆矾和两水硫酸钙结合体,噻菌铜、四霉素效果较差,代森铵、叶青双最差。试验中各处理均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13.
柑桔溃疡病菌在武汉地区越冬期适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栽种易感病的脐橙苗实测法和以供检材料的浸提液或高速离心浓缩浸提液针刺接种脐橙叶片的致病性检测方法,对柑桔溃疡病菌在武汉地区越冬期的适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溃疡病菌在武汉地区主要病株的病斑内越冬,也有少量能以潜伏侵染的方式在病株的未显症叶片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病原菌不能在田间的病落叶、土壤和杂草上越冬。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疆加工型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 的部分生物学特征,并采用室内平板抑菌和盆栽试验对6种杀菌剂的防病效果进行了测定和筛选.结果表明,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为BPA培养基.25~30℃为适宜生长温度,最适温度为28℃.适宜在 pH6.5~8.0环境中生长,最适 pH 值为7.病原菌在1% NaCl浓度下生长良好,大于4% NaCl 生长受抑制.供试药剂的室内平板抑菌效果为:可杀得2000>乙酸铜>链霉素>志信101>红星-2氢氧化铜>志信2000,可杀得2000和乙酸铜的EC50值分别为5.954 mg/L和7.439 mg/L.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发病前保护性喷施各药剂的防病效果(43.34%~80.84%)优于发病后治疗性施药(12.35%~49.54%),其中可杀得2000和红星-2氢氧化铜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稀释法对从赣南柑橘园采集的土样进行微生物分离,获得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共52株,其中真菌3株、细菌27株、放线菌22株。进一步通过皿内实验筛选到1株对柑橘炭疽病菌和溃疡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且效果稳定的放线菌株ML27,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和抑菌机理初探。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72.15%,对溃疡病菌的抑菌圈为2.05 cm;其抑菌机理主要是对真菌的细胞壁产生影响,对细菌的菌体具有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但防控技术研究较少。采用含毒介质法评价了3种常用杀菌剂对不同来源的29个病菌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净刹(80%乙蒜素EC)和农用硫酸链霉素(72%硫酸链霉素SP)敏感性较高,而对可杀得贰仟(53.8%氢氧化铜WG)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建议生产中使用乙蒜素和硫酸链霉素对该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8种根部淋施杀菌剂对节瓜枯萎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施药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62.5 g/L精甲.咯菌腈种衣剂1 500倍和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对节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50.5%、18.3%和8.2%,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 7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和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1 500倍对节瓜枯萎病没有表现出防效。因此,对节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其次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定了68%精甲霜灵·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8.7%烯酰·吡唑酯(凯特)水分散粒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7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的毒力,并将7种药剂组成9个药剂组合,进行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70%代森锰锌及杀毒矾外,其余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在0.017~0.243 mg/L之间;田间试验各药剂组合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其中代森锰锌+克露+安克+克露、代森锰锌+克露+凯特+克露、代森锰锌+克露+金雷+克露、代森锰锌+安克+金雷+安克、代森锰锌+安克+凯特+安克等5个组合对晚疫病防效均达90%以上,增产率13.92%~18.54%,每667 m2增加纯收入660~905元.根据药剂的防效和增收效果,提出防治广东冬种马铃薯晚疫病药剂交替使用组合方法为:前期使用代森锰锌保护剂,发病期间使用克露+金雷+克露、安克+金雷+安克、安克+凯特+安克.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防治柑橘黑点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通过市场调研,挑选出11种防效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中,24%腈苯唑悬浮剂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1.089×10-3μg/mL;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种杀菌剂EC50值范围为0.099~0.954μg/mL,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EC50值在1~20μg/mL之间;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抑菌作用最差,EC50值达到1530.718μg/mL。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山东济南商河保护地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黄单胞菌属地毯草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