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研究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T1010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的作用,评价T1010调整土壤环境性状生态效应的潜力,采用土壤稀释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数,土壤称重法测定物理性状,无机化学反应法测定土壤中主要化学指标含量,结果表明:T1010促进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生长,与土壤处理前相比,固氮菌数量最大提高6.04倍,比对照提高58.02%;T1010抑制其他真菌的生长,比初始值下降52.99%,比对照下降79.47%;T1010改良物理性状,比重、容重比对照下降,总孔隙度趋近50%;水解氮、有机质比对照提高,与T1010的增殖正相关,有效磷比对照降低,与T1010的增殖负相关;T1010处理组侧根数比常规化肥处理组增加144%,立枯病感病指数降低36.36%。T1010具有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微生物群体量、促进化学物质的可溶性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潜在、有效的土壤改良菌株。  相似文献   

2.
黄绿木霉T1010对不同土壤层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土壤中施用土壤生态改良剂黄绿木霉T1010,在樱桃番茄生长过程中定期定点取土样测定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黄绿木霉T1010能促进土壤中其他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在20~30cm土壤层,樱桃番茄生长盛果期,黄绿木霉T1010制剂处理组土壤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群落数量分别比初始值提高2.00,1.61,7.14倍,比对照处理组提高0.80,0.88,1.63倍。黄绿木霉T1010是真菌,施入土壤后其他真菌不再增加。樱桃番茄后期,20~30cm土壤层真菌数量比初始值下降4.78%,比对照下降66.85%。应用黄绿木霉T1010制剂后,樱桃番茄花期、果期提前,果实整齐均匀,感病指数降低36.36%,侧根数比常规化肥处理组增加144%,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黄绿木霉T1010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壤中施用黄绿木霉T1010,于樱桃番茄生长过程中定期取土样测定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黄绿木霉T1010能促进土壤中其它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在樱桃番茄盛果期,黄绿木霉T1010制剂处理组土壤细菌群落数量比初始值提高3.27倍,比常规肥料处理组提高76%;在盛果期,黄绿木霉T1010制剂处理组放线菌数量比常规肥料处理组提高1.32倍;黄绿木霉T1010制剂施人土壤后有些种类真菌数量有所下降;黄绿木霉T1010在土壤中生长,也促进了固氮菌的繁殖,与土壤处理前相比,在樱桃番茄苗期、盛花期、盛果期固氮菌数量分别提高0.91、4.19、6.98倍,盛果期比常规化肥处理组提高65%。应用黄绿木霉T1010制剂后,樱桃番茄花期、果期提前,果实整齐均匀,立枯病感病指数降低36.36%,侧根数比常规化肥处理组增加1.44倍,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黄绿木霉T1010(Trichoderma aureoviride1010)制剂处理日光温室番茄连作土壤,探索其在耕层土壤中的定殖动态,进而研究其对日光温室耕层土壤容重和水稳性团聚体等重要结构性状的影响,为应用黄绿木霉T1010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试验于2007年8月至12月安排在山东省寿光市多年连作种植番茄的日光温室中进行,以常规生产区为对照,设黄绿木霉T1010和1/2黄绿木霉T1010两个处理,对照和处理各重复4次.结果显示:随着检测时期的推移,黄绿木霉T1010处理的日光温室耕层土壤黄绿木霉T1010定殖指标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2007年9月1日、10月1日、11月15日和12月27日四个检测时期分别比对照提高106.6%、232.71%、279.4%、300.8%;水稳性团聚体(>0.25 mm)数量指标也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四个检测时期分别比对照提高36.5%、44.8%、51.4%、63.7%;容重检测指标则存在下降趋势,四个检测时期分别比对照降低2.5%、7.7%、8.3%、11.5%.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土壤水穗性团聚体数量与黄绿木霉T1010定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905,土壤容重与黄绿木霉T1010定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160.可见,黄绿木霉T1010可在日光温室耕层土壤中长期存活,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有效促进番茄根系的发育,进而促进番茄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生物质炭作为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的各个时期,添加调理剂处理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均比未添加调理剂的对照处理高。宏基因组分析表明,添加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于对照,且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27.6%和34.6%。由此可知,植烟土壤中添加土壤调理剂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维护土壤微生物平衡,从而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生物质炭作为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的各个时期,添加调理剂处理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均比未添加调理剂的对照处理高。宏基因组分析表明,添加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于对照,且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27.6%和34.6%。由此可知,植烟土壤中添加土壤调理剂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维护土壤微生物平衡,从而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酸性植烟土壤固氮菌群落和丰度的影响,从固氮微生物角度为改良剂的筛选及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单因素随机试验,设4个改良剂处理,分别为硅钙钾镁(T1)、白云石粉(T2)、硅钙钾镁+生物炭(T3)和白云石粉+生物炭(T4),以不施用改良剂为对照(CK)。烟叶旺长期进行烟株农艺性状调查并采集根际土壤样品,以nifH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应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的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施用不同改良剂普遍提高了烟株农艺性状及土壤p H、有机碳含量和C/N。施用改良剂可显著提高土壤固氮菌nifH基因丰度(P<0.05,下同),T1、T2、T3和T4处理分别较CK提高2.97、3.32、4.68和3.81倍。施用改良剂也提高了土壤固氮菌群落α多样性,且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以T3处理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固氮菌丰度、Chao1和ACE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在门水平上,共获得5个类群,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类群。改良剂施用对固氮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优势门和属发生变化,硅钙钾镁+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放线菌门、蓝藻门、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碳、硝态氮和C/N是驱动固氮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硅钙钾镁+生物炭混施处理对缓解土壤酸化、改善烟田环境、促进烟株生长及提高固氮菌nifH基因丰度、群落α多样性和优势类群相对丰度效果显著,适合在酸性植烟土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和客土技术对植烟酸性白沙泥田的改良效果,为烟叶产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技术措施。【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用秸秆和紫色土(T1,CK)、仅秸秆还田(T2,3 000 kg·hm-2)、仅掺紫色土(T3,225 m3·hm-2)和秸秆还田(3 000 kg·hm-2)+掺紫色土(225 m3·hm-2)(T4)4个处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和客土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烟叶产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和客土方式均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T2和T4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38%和2.12%;土壤质地由黏壤土(CK)转变为壤土(T2)和粉砂壤土(T3、T4)。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T3处理的pH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T1处理增加了1.43和19.98 mg·kg-1;对土壤化学性状的改良效果以T4处理最好,其植烟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T1处理的1.21、1.26和1.28倍(p0.05)。秸秆还田和客土方式都促进了烟草生长,提高了烤烟经济效益和品质,以秸秆还田+掺紫色土处理(T4)烟叶的经济性状、C3F等级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价质量最优,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比T1处理提高了35.04%、20.64%和38.59%。【结论】秸秆还田+掺紫色土协同处理改良酸性植烟土壤效果最好,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从而实现酸性白沙泥田的改良和烟草的提质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多数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存在氮肥用量过多成效甚微的问题。为探讨减少氮肥用量且施加固氮菌剂对烤烟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设置减半氮肥(对照CK)、施全量氮肥(T2)、减半氮肥配接种固氮菌剂(T3)共3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减氮配施固氮菌对不同品种烤烟农艺性状、生物量、叶片养分含量、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T2、T3处理下烤烟的株高、茎粗、叶长、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表现为T2>T3;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在T2和T3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T3>T2,真菌数量则表现为T2>T3,其中NC102、KRK26在T3处理下细菌数量比T2分别多44.77%、22.65%;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多33.81%、31.77%;真菌数量比T2分别少19.28%、15.54%。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细菌与叶片全钾、全氮、全磷、株高、叶长、叶宽、茎生物量等均显著正相关,说明不同烤烟在不同处理下的农艺性状、生物量、叶片养分含量、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见...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生物质炭作为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的各个时期,添加调理剂处理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均比未添加调理剂的对照处理高.宏基因组分析表明,添加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于对照,且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27.6%和34.6%.由此可知,植烟土壤中添加土壤调理剂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维护土壤微生物平衡,从而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黄绿木霉T1010防治辣椒根腐病茄镰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T1010对辣椒根腐病菌茄镰孢(Fusarium solani) F5的作用,明确菌株T1010防治辣椒根腐病的生防机制。对峙培养法测定T1010对F5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拮抗形态,盆栽及日光温室试验测定T1010对F5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T1010生长速度快,2.99天菌丝长满培养皿,F5 11.41天满皿,T1010竞争作用抑制F5生长,抑菌率为83.28%;T1010生长于F5菌落上并产孢,覆盖率为95.67%。盆栽试验T1010+F5处理组,土壤中T1010群体数量为6.285×105 cfu/g,F5为0,辣椒根、茎内无T1010和F5;F5处理组,土壤中F5种群数量为6.385×104 cfu/g,辣椒根、茎内有大量F5。T1010+F5处理组辣椒出苗率高、发病率低、辣椒株高、根长分别是F5处理组的1.81、4.38倍;日光温室小区试验,与多菌灵处理组比较,土壤撒播T1010制剂的辣椒感病指数大大降低(只有2.61),辣椒侧根数大幅度提高,是多菌灵处理的1.75倍,产量提高了24.61%。黄绿木霉T1010拥有多种生防作用,150 kg/hm2在日光温室防治辣椒根腐病应用效果显著,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比较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综合分析评价土壤肥力质量,探索更加合理的配肥模式,为核桃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共设置5种配肥模式: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T1);3)化肥配施有机肥(T2);4)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T3);5)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T4)。在核桃成熟期,对不同配肥模式下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测定0~60 cm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模式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T4处理的土壤全N、全P含量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处理,在20~3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硝态N、有效P、速效K含量最高,分别是CK处理的1.60、1.31、1.49、1.27倍(P<0.05);在50~60 cm土层,T1处理的土壤硝态N含量最高,较T4处理高了29.67%(P<0.05);在10~20 cm土层,T1处理的土壤铵态N含量最高,是CK处理的1.43倍(P<0.05);在20~3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p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30~4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EC值最高,是CK处理的1.11倍(P<0.05)。2)在5~4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N、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4)在0~5、5~1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肥力质量得分为正,且高于下层;T4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得分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处理。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可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提高土壤的整体养分水平,防止N素损失及P、K的固定,具有提高土壤肥力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绿木霉T1010对日光温室耕层土壤酶活性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黄绿木霉T1010(Trichoderma aureoviride 1010)制剂处理日光温室番茄连作土壤,以常规生产区为对照,设黄绿木霉T1010和1/2黄绿木霉T1010两个处理,通过对土壤酶活性比色法测定,研究其对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应用黄绿木霉T1010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酶活性不同,其中纤维素酶、几丁质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小顺序为:黄绿木霉T1010〉1/2黄绿木霉T1010〉CK;蔗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的处理是1/2黄绿木霉T1010;对照处理的土壤中葡聚糖酶活性最高。ANOVA分析,除葡聚糖酶和蛋白酶,其他各处理酶活性差异显著。可见,黄绿木霉T1010对土壤中酶活性有一定调节作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有效促进番茄根系的发育,进而促进番茄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东三岔矿区农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调查,并筛选出6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结果表明:该矿区农田土壤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镉和铅,微生物种群受到明显抑制,矿区土样pH(6.78±0.78),有机质含量(0.83±0.06)%,非金属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菌株J3于30℃摇床培养5 d后的发酵液排油直径达(5.4±0.58)cm,对总Pb含量为400,800和1 200 mg/kg的土样处理48 h后,有效态Pb含量分别提高了44.12,145.04和179.76 mg/kg,显著高于CTAB和对照处理。经薄层层析,判断发酵液含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经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J3为Serratiasp.。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施用腐熟秸秆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梯度腐熟秸秆对植烟土壤容重、含水率、速效养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腐熟秸秆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含水率具有显著作用。在移栽后30 d,T3土壤容重达到最低值1.07 g/cm3,比对照降低了13.01%。②随着腐熟秸秆施用量的增加,植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供应量显著提高,其中T2、T3效果显著优于对照。③腐熟秸秆可以提高植烟土壤脲酶、纤维素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45 d,土壤脲酶活性达到最大值,T2、T3脲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6.29%、21.86%;在30 d,纤维素酶活性都达到最大值,T2、T3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2.67%、111.83%;在60 d,土壤蔗糖酶活性达到最大值,T3土壤蔗糖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29.23%;在45 d,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达到最大值,T3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25.71%。综合来看,施用腐熟秸杆对改善植烟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酶活性有积极作用,T3(11 250 kg/hm2)可以作为河南烟区腐熟秸秆参考量。  相似文献   

16.
底栖鱼类对水田土壤微生物的扰动效应(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底栖鱼类泥鳅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生理群)的扰动效应。[方法]通过田间定位定量试验,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进行分析。[结果]试验水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养鱼水田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水田,分别达到显著(P〈0.05)、极显著(P〈0.01)、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养鱼水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明显高于对照水田,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养鱼水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也高于对照水田,但并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底栖鱼类促进了土壤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生长,抑制了反硝化细菌和反硫化细菌的繁殖。[结论]底栖鱼类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和生理群具有重要影响,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和生化活性,有助于增加土壤N、P、S等养分元素的供给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日光温室条件下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化学性状以及番茄植株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肥一体化处理的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低于膜下沟灌处理,但细菌与真菌的比值(B/F)较高;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秸秆提高了真菌、放线菌的菌数,降低了B/F值;土壤调理剂增加了放线菌数,减少了真菌数,提高了B/F值。(2)水肥一体化、秸秆、土壤调理剂均减缓了土壤的酸化,水肥一体化减少了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累积并且显著地降低了硝态氮在土壤剖面的残留和累积。(3)水肥一体化抑制了番茄植株前期的过快生长,但后期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水肥一体化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G+M)比膜下沟灌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M)增产21.90%,水肥一体化处理的水分生产力、氮肥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均高于膜下沟灌处理,有机肥减半后,水分生产力有所下降,且大大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但对经济效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