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报道了丽江山慈姑应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能增加土壤温度、湿度,提高丽江山慈姑出苗率、存苗率和植株净光合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增产16%。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均有利于马铃薯的出苗生长、提高薯块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77%、稻草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18%;此外,地膜覆盖栽培的单株薯重和商品薯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植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植、秸秆覆盖栽培4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植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无论是从马铃薯的出苗状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较为明显,较平种垄植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4.
宁夏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作、秸秆覆盖栽培共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作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在马铃薯的出苗情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为明显,较平种垄作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5.
冬种马铃薯6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菜用鲜食和出口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的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黑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天常规栽培,共6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露天常规栽培相比增产明显,分别达到了48.16%和35.50%;而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18.77%、11.97%和8.57%。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明确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在门源地区增产和抑制膜下杂草生长效果,进行了田间示范观察。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出苗、生长及产量结果与白色地膜覆盖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与常规栽培不覆盖地膜相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植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植、秸秆覆盖栽培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植栽培效果最好,较平种垄植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掌握露地栽培与地膜覆盖栽培不同方式种植辣椒的效果,探索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对辣椒长辣七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保湿保肥作用,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最高,为13 607.69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86.2%;其次为黑色地膜覆盖栽培,产量为8 292.31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74.4%。  相似文献   

9.
丽江山慈姑秋水仙碱HPLC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HPLC法测定丽江山慈姑鳞茎不同部位及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越西县野生居群秋水仙碱含量。结果表明:丽江山慈姑地上部分基本不含秋水仙碱,鳞茎秋水仙碱含量由外及内依次降低,其中外膜质层为0.134%和鳞茎外层为0.171%;22个野生丽江山慈姑居群中,丽江红岩(GS01)含量最高,达0.61%,永胜板桥乡(GS22)最低,为0.13%,平均秋水仙碱含量为0.40%。  相似文献   

10.
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露地花生栽培技术的试验、花生覆膜栽培技术在不同地力、不同土质地块、不同厚度地膜的试验情况,分析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花生栽培增产和在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土质类型及使用不同厚度地膜的增产效果的差异,并集成一套花生地膜覆盖增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春种胡萝卜采取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与地膜覆盖栽培的相比较,收获期早12d,增产34.0%。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提高,抽薹率下降,肉质根膨大期处于适宜的生长季节。单位面积收益,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每667m2达2031.9元,比地膜覆盖多768.9元,收益增加60.8%。故生产上宜推广地膜覆盖加盖小拱棚栽培,既增产增收又为复套种提供了更长的生育时间。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作用。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增产效果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两个播期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生殖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花育22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Ⅰ:地膜覆盖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Ⅱ:露地栽培,5月13日播种;处理Ⅲ:地膜覆盖,5月20日播种;处理Ⅳ:露地栽培,5月20日播种.[结果]与传统露地栽培方式相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提前7d播种,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开花数、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显著增加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提前播期,较正常播期露地栽培增产925.9 kg/hm2,较正常播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209.1 kg/hm2.[结论]吉林省花生采取地膜覆盖栽培,适期播种,能有效解决气温低影响花生生长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地膜覆盖栽培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地膜覆盖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地膜覆盖可提早成熟5 d左右,增产效果明显,较露地栽培增产1 331.94 kg/hm~2,增幅为17.3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露地栽培,探索不同种植技术对中药莪术(莪术、郁金)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产量效益最好、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次之、露地栽培最差。地膜覆盖栽培2011、2012年莪术产量分别为14 701.49、15 104.48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23.6%、19.8%;郁金产量分别为25 985.07、31 395.52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26.0%、27.3%。地膜覆盖栽培莪术+郁金净效益分别为521 432.6、612 074.2元/hm2,比露地栽培净增效益28.8%、28.4%;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产量和效益较地膜覆盖栽培下降。因此,地膜覆盖栽培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96~1997年的试验研究,掌握了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点,大豆覆膜增温、保墒效果明显,增产效果显著。确认了大豆地膜覆盖栽培在查哈阳农场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甘薯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效应,在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了甘薯栽植前后覆盖透明膜或黑膜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地温及甘薯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春甘薯地膜覆盖栽培,以栽后覆透明膜或栽前覆黑膜增产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不同的种植区域增产幅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积温不足的高寒山区和干旱少雨地区,地膜玉米增产效果比较显著。要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必须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9.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新技术,应用得当,增产效果显著。近年来,盐碱地植棉面积不断扩大。地膜覆盖在盐碱地植棉上应用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据各地试验示范结果,比不盖膜棉田增产39.2—61.0%。盐碱地棉花地膜覆盖的栽培特点是:(一)施足底肥,精细整地盐碱地棉田施肥,以优质农家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切不可施用老房土、硝土、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栽培由于具有增温保墒等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已在生产上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覆盖栽培实践经验和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提高花生地膜覆盖效果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广大农民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