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阐述张掖蔬菜良种繁育产业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是进一步加大对蔬菜良种繁育基地的政策扶持力度;扶持建设蔬菜良种繁育产业核心基地;建设蔬菜良种基地区域性病虫害检测中心;加大良种繁育基地环境保护力度;建设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种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毕节市酒用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全市酒用高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明确了产业发展的优势,并从强化良种选育、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品牌创建、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酒用高粱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基地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固原市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2003年自治区第一次固原工作会议将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固原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从品种选育、引进、脱毒薯生产及种薯基地建设、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加工销售等方面给予大量资金投入和政策性支持,使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了品种引进选育、脱毒原原种生产、良种繁育、种薯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夏艳阳  陈杰  左璐  陈星霖  雷书彦 《种子》2022,(11):144-148
紧盯湖北省种业振兴、粮食安全战略,服务优质稻米等九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通过了解当前湖北省各地区县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基地建设发展的瓶颈,并提出对策建议。湖北良繁基地建设已进入种业“国家队”,良种繁育体系已初步形成,部分品种良种供应充足,但仍存在主粮作物良种繁育对外依存度高、国家级良繁基地基础设施水平偏低,水产苗种应对风险能力较弱、海南南繁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诸多短板。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加大投资力度、示范引领、实施品牌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加快提升湖北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种子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为山西种业发展必须围绕"深化种子体制改革、狠抓品种创新,推进种业重组,强化种子管理"的思路,重点支持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优良新品种推广、龙头企业发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五个关键环节,才能提高竞争力,进而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目前海南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着用种供需矛盾、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公共服务平台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今后的发展对策是加强组织领导;依托项目,加大种业投入力度;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和种子生产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提供育种科研平台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汉中油菜发展历程及汉中油菜产业在自然条件、耕作水平、制种条件、观光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其在规模小、比较效益较低、机械化水平不高、良种良法普及率不高、根肿病蔓延较快等方面的不足,从加大政策扶持、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科研投入、促进农旅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团队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汉中油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汉中油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高粱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粱以其抗旱、耐盐碱、产量高等栽培特点,成为内蒙古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蒙古自治区高粱育种研发现状及高粱种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在高粱品种选育、专属品种研发、种子科研主体和育种平台等方面的困境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创新生物育种平台、提高育种技术、引进科研人才、建设高粱种子生产繁育基地、打造高粱育种核心企业等对策,为推动高粱种业快速发展、推进种业振兴建设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9.
"九五"、"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种子工程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在全国全面实施.各省陆续建设了农作物种子改良中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作物种子良种繁育基地、国家救灾备荒储备库等.大大改善了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对我国种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贵州甘蔗新良种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贵州甘蔗新良种的更新换代需要为目标,以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核心,以先进适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为依托,以甘蔗良种基地产业化发展措施为手段,切实加强贵州甘蔗良种的引(育)筛选、试验示范、综合鉴定、繁育推广、技术培训、参观学习、辐射带动等多功能配套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使贵州甘蔗新良种的推广应用逐步达到试验示范统一、评价标准一致、品种结构合理、栽培技术配套、供求关系协调之目的,并引导贵州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向产业化集约经营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贵州甘蔗生产的良种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粱产业工程技术研究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解决制约中国高粱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工程技术问题,通过研究分析高粱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并剖析高粱产业工程技术研究的现状问题,进而探讨高粱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研究对策,针对性的提出7个对策:高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高粱育种种质资源创新;专用高粱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研发;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高粱深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旨在推动中国高粱产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翔宇  李海  梁海燕  宋晓强  张知 《种子》2021,(1):134-137
依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在山西省晋北糜黍主产区,通过"三圃"制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单株选择—株行圃选择—株系圃选择—原种圃繁殖),通过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良种繁育模式运作,确保了糜子新品种繁育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在推广上,通过科研+种业公司+农资服务部的合作推广模式,实现了技术支撑、生产保障和基层推广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剪秋罗种子催芽及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剪秋罗种子发芽率不高的问题,以剪秋罗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种子新旧、播种基质以及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剪秋罗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碱和不同时间处理剪秋罗萌动种子诱导多倍体。通过形态鉴定、气孔鉴定以及细胞学鉴定变异植株。结果表明:存放1年的剪秋罗种子发芽指标均优于当年新种子,当年种子可能具有初生休眠特性。以150 mg/L的GA3预处理存放1年的剪秋罗种子24 h并播种于培养皿中能获得最高的发芽势(76.33%)和最高的发芽率(85.33%)。经过秋水仙碱处理的种子普遍存活率低,但每个处理浓度下都获得了变异植株,秋水仙碱浓度0.1%为筛选出的最适诱导浓度。变异植株表现出了与对照植株在形态上、气孔分析上和细胞学检测上的差异。经鉴定,初选出1株多倍体。研究为培育剪秋罗多倍体新品种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60Co-γ射线辐照高粱的生物学效应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4种不同剂量300、600、900、1200Gy的 60Co-γ射线辐照3个高粱材料654、ICSV111/1022和BTx623的干种子,调查辐照对M1 代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对不同供试材料的适宜诱变剂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低剂量辐射(300Gy)对高粱的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大于300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OD、CAT、POD活性则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本研究表明,M1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SOD、CAT、POD活性的变化均可反映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不同材料耐受辐照的能力有所差异,ICSV111/1022>654>BTx623。高粱适宜的辐射诱变剂量因材料而异,变幅在300~700Gy之间。  相似文献   

15.
肉苁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构成肉苁蓉种子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其对种子产量的影响,采用相关、通径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肉苁蓉花部主要形态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与种子产量显著相关的7个构成因子为有效果数(X1)、总果数(X2)、单果种子数(X3)、花序长(X4)、大苞片长(X5)、结实率(X6)和花数(X7);其中有效果数(X1)对种子产量(Y)的直接效应最大,最优回归方程为:Y=-8.721+0.0919X2+0.00954X3。结果表明,肉苁蓉单株种子产量可以通过果数和单果种子数进行预测,打顶、增加授粉量以及选育种子高产品种等措施有助于种子产量的提高。研究结果为制定肉苁蓉的育种目标和栽培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SSR分子标记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高度多态、共显性、保守性、且仅需少量的DNA、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稳定可靠等优点,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简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上的DNA提取方法、引物开发、PCR反应体系、扩增后检测方法优化上的进展及其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的鉴定、功能基因和QTLs的定位、标记辅助育种和品种、杂种、突变体、亲缘关系的鉴定及种子纯度的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从而为相关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2083为试材,SSA-1为无融合生殖系对照,三尺三为有性系对照,采用去雄鉴定其自主结实率;杂交后代测验,鉴定其无融合生殖频率;以及与胚胎学鉴定方法相结合,对高粱兼性无融合生殖系208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83在与其他品种杂交形成真杂种的同时,也能自主结实,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性质;其自主结实率为10.48%,比  相似文献   

18.
赵燕燕  习岗 《作物学报》2018,44(5):783-789
采用50 μg mL-1的蛋白质合成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 (actinomycin D, AMD)、100 μg mL-1的蛋白质合成翻译抑制剂环己亚胺(cycloheximide, CHM)和650 μg mL-1的呼吸抑制剂NaN3处理萌发高粱种子, 研究了高粱种子萌发过程中自发光子辐射和LED诱导的延迟光子辐射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 高粱萌发过程中的自发光子辐射强度与种子鲜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3121), AMD和CHM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萌发过程中高粱鲜质量的增长, NaN3几乎完全抑制了鲜质量的增长, 表明高粱萌发过程中的自发光子辐射强度可以作为萌发状况的信号, RNA/DNA合成反应是高粱萌发过程中自发光子辐射的来源之一, 呼吸代谢是其主要来源。高粱萌发过程中的延迟光子辐射特征可用动力学参数初始光子数、相干时间和延迟光子辐射积分强度定量表达, 通过对延迟光子辐射积分强度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实时、灵敏和无损伤的了解和判断高粱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系统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不同含盐量的田间自然土下甜高粱耐盐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盐碱地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甜高粱的产业化种植,为甜高粱耐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以‘六环美迪’、‘醇甜1号’和‘辽甜1号’3个甜高粱品种的种子为材料,同时选择了0.43 g/kg、2.88 g/kg、4.06 g/kg、6.10g g/kg 4个含盐量不同的田间自然土,进行了甜高粱耐盐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为0.43 g/kg、2.88 g/kg时,对甜高粱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抑制;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甜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株高降低,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土壤含盐量为4.06 g/kg、6.10g g/kg时,甜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均低于60%。通过分析发芽期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幼苗株高,表明3个甜高粱品种的耐盐性存在一定差异。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耐盐范围为土壤含盐量0~2.88 g/kg,土壤含盐量达到4.06 g/kg以上,甜高粱种子萌发受到盐胁迫抑制作用。3个甜高粱品种耐盐强弱顺序为:‘六环美迪’>‘醇甜1号’和‘辽甜1号’。  相似文献   

20.
PEG-6000和盐碱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对逆境胁迫比较敏感,为探讨干旱胁迫与盐碱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影响的不同机制,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溶液模拟盐碱胁迫,分析比较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对干旱、盐碱胁迫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50 mmol·L^-1)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升高,表现出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低浓度的PEG-6000和NaHCO3处理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等萌发指标,中高浓度的PEG-6000、NaCl和NaHCO3处理均显著抑制种子的各类萌发指标,不同浓度的PEG-6000、NaCl和NaHCO3处理均显著影响种子的干物质转移和早期幼苗生长,其中NaHCO3胁迫影响最大,PEG-6000胁迫影响次之,NaCl胁迫影响最小。本研究结论可为干旱和盐碱地区提高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