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对羽衣甘蓝成色机理中植物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7种国内外观赏羽衣甘蓝为材料,进行内外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进行比较,分析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结果 表明,在生长期,观赏羽衣甘蓝外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内叶的变化无规律性,且外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大于内叶.不同品种之间、同一品种的外叶与内叶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叶、内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外叶为下降趋势,内叶为上升趋势.在幼苗期至转色期,观赏羽衣甘蓝叶绿素a/b比值为2.53~3.31,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为0.11~0.30.在观赏期、抽薹期,观赏羽衣甘蓝外叶的叶绿素a/b比值小于3,内叶的比值大于3,内叶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均大于外叶.通过探究观赏羽衣甘蓝叶片生长期光合色素变化规律,为羽衣甘蓝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并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做出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对羽衣甘蓝成色机理中植物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7种国内外观赏羽衣甘蓝为材料,进行内外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进行比较,分析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结果 表明,在生长期,观赏羽衣甘蓝外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内叶的变化无规律性,且外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大于内叶.不同品种之间、同一品种的外叶与内叶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叶、内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外叶为下降趋势,内叶为上升趋势.在幼苗期至转色期,观赏羽衣甘蓝叶绿素a/b比值为2.53~3.31,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为0.11~0.30.在观赏期、抽薹期,观赏羽衣甘蓝外叶的叶绿素a/b比值小于3,内叶的比值大于3,内叶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均大于外叶.通过探究观赏羽衣甘蓝叶片生长期光合色素变化规律,为羽衣甘蓝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并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做出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根据观赏向日葵特征特性及多年制种经验,从种子质量控制、制种区域选择、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辅助授粉、病虫害管理、收获与储存等方面总结提出了观赏向日葵杂交种龙赏葵 5 号优质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为生产高质量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观赏羽衣甘蓝,又称叶牡丹,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变种,二年生草本观叶植物.其观赏期从12月至翌年4月,长达3~4个多月.羽衣甘蓝的观赏品种多,叶片形态美观多变,色彩绚丽如花.其中心叶片颜色尤为丰富,整个植株形如牡丹,故又称为"叶牡丹".  相似文献   

5.
彩色甜椒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甜椒由于其色泽亮丽、果形美观、观赏和食用价值高,正逐渐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特色蔬菜.随着彩色甜椒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用种量也在不断增加,现将其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切花羽衣甘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羽衣甘蓝原产欧洲,为十字花科甘蓝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观赏期长。羽衣甘蓝的观赏品种很多,叶片形态美观多变,色彩绚丽如花。其中心叶片颜色尤为丰富,整个植株形如牡丹。羽衣甘蓝极耐寒、耐霜冻、生长势强、易于栽培,作为切花上市后备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7.
旨在通过大量羽衣甘蓝品种植株特性及开花结实特性比较试验,筛选优秀品种,明确当前羽衣甘蓝的制种途径,为羽衣甘蓝的品种选择及育种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引种、分离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可对引种后代种子进一步利用,创新资源。以搜集引进的国内外28份不同类型羽衣甘蓝新品种为试材,进行田间综合性状及开花结实特性的比较。当前国内羽衣甘蓝品种和国外品种相比,在综合特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部分品种甚至超越国外品种,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但在部分品种方面还存在差距,应认识到不足。28份材料中,有20份可育、8份不育,其中不育品种中有6份来自国内京研系列品种。表明当前羽衣甘蓝制种途径主要采用自交不亲和途径,国内已率先利用雄性不育途径。研究结果可为羽衣甘蓝品种选择和育种工作者引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生产上常用的棉花杂交制种有一般杂交制种和不育系杂交制种两种.由于一般杂交制种技术需人工扒花去雄,费时费工,制种成本高,现在生产上常采用不育系杂交制种.其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垦区杂交棉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二师三十三团开展棉花杂交制种工作已多年,累汁制种面积达到28 hm2,单产达到3 300 kg/hm2.随着棉花杂交制种面积的不断扩大,提高棉花制种质量和产量是棉花杂交制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30多年历史,1996年被列为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种子产业是宁都县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一项高效产业,曾为县乡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宁都县制种基地农户对杂交水稻制种积极性不高,制种面积难落实,种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中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蒙受损失.在分析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优质生产措施,将对把甘肃河西走廊建设成全国玉米杂交制种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的环境因素 1.1 气候环境 尽管河西走廊为玉米杂交制种适宜种植区,但年度间的气候变化也会给玉米杂交制种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在河西走廊恶劣的天气已经成为影响玉米杂交制种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杂交玉米的制种环节出现的恶劣气候环境主要有冻害天气、干热风、降雨、沙尘等.  相似文献   

12.
保证杂交玉米制种质量和提高单位面积制种产量,是目前杂交玉米制种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和制种实践,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配套技术措施。一、杂交玉米制种的质量控制 1.建立杂交玉米繁种、制种体系。各级种子公司应狠抓杂交玉米种子的专业化生产,逐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品种试验、原种(包括玉米自交系和不育系等品系)生产、  相似文献   

13.
在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纯度高低、生长的好坏、保苗株数的多少、雄穗花粉量的多少、花粉质量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杂交玉米制种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应加强父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羽衣甘蓝又叫叶牡丹、花包菜,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观赏期从12月至翌年4月。隆冬季节,百花凋零,而羽衣甘蓝却用续纷的彩叶,装点着庭园和花坛。 羽衣甘蓝的观赏品种很多,叶的变态就有皱叶、不皱叶和深裂叶之分;按高度又可分高生型和矮生型;从色彩来说,边缘叶有黄绿色、深绿色、翠色等。它的中心叶片颜色尤为丰富,有玫瑰红、淡黄、纯白、肉色等。由于其耐寒且叶色鲜艳,所以是冬季及早春重要的花坛布置材料。 羽衣甘蓝原产西欧,养成了耐寒的习性。要使羽衣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们选择具有杂交制种隔离条件好、种子成熟早、昼夜温差大等优越生态环境的山东省泰安市郊区建立了制种基地,进行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杂交制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种技术不够成熟是制约杂交小麦实现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省1997年以来的制种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不育系的制种特性是建立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云南以选育具有优良制种特性的不育系为重点,将温光敏两系法制种程序简单的技术优势与优良不育系选育、组合筛选、制种栽培技术以及云南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建立了一套较简易、高效、实用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即父母本同期分播、分收+人工辅助赶粉+常规小麦高产繁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杂交小麦制种这一技术瓶颈问题,为杂交小麦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以及种子市场的竞争力.为此,笔者对如何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提出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粒数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就贵州两系杂交油菜制种隔离区的选择与布局、栽培技术、母本结实率研究、可育株拔除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对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开平 《种子》2011,30(11)
概述景谷县滇型杂交粳稻制种,提出实现景谷县滇型杂交粳稻制种高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