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新技术》2009,(6):4-5
一、政府大力引导扶持 马铃薯在云南省宣威市的种植已有上百年历史。这里昼夜温差大,四季温差小,生产区多分布在海拔1900~23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土壤多为偏酸性红壤,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这里气候冷凉。生产的马铃薯带病少、退化慢、品质优、味道好,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作物,喜凉、喜光、喜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而泾源县农业资源的特点是:水热低欠,气候冷凉,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含钾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旱发生频率高,降雨多集中在7-9月,正好与马铃薯需水高峰期吻合.  相似文献   

3.
1 赤峰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10℃有效积温1500~3300℃,无霜期90~140d.年降雨350~400mm,且雨热同季,多集中在6-8月,与马铃薯生长高峰期吻合,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合成,完全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全市现有耕地974万hm2,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熟化程度高,有西拉沐沦河等河流流经我市,沿河两岸地下水资源丰富.丰富的土地资源、特有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力资源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优越条件,适宜不同熟期不同类型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4.
庄河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海洋气候,每年有丰沛的雨水,本地区具有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等特征,在本市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下,使这里的种植方式介于单季作与双季作之间。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马铃薯种植政策的倾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上,使得近年来,庄河市马铃薯种植产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结束多年"薯贱伤农"的历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马铃薯畅销,给我国的甘肃省定西市打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虽然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经济落后,但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雨季降水相对充足,正好适合种植高质量的马铃薯。过去,定西人靠马铃薯填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结束多年"薯贱伤农"的历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马铃薯畅销,给我国的甘肃省定西市打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虽然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经济落后,但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雨季降水相对充足,正好适合种植高质量的马铃薯。过去,定西人靠马铃薯填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种薯繁育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产业是近年来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由于民乐县地处沿山冷凉灌区,海拔高,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病虫危害轻,马铃薯种植发病率底,加之土壤土层深厚、肥沃、保水能力强,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由原来的3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5万亩,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种薯生产企业来这里安家落户,繁育生产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大西洋、陇薯3号、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高原地区气候冷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马铃薯病虫害少,具有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通过分析马铃薯生产的效益、种薯生产的现状和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青海省应该将马铃薯种薯产业作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并针对其障碍因素给予了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1黑龙江垦区马铃薯产业的优势a.地理优势黑龙江垦区地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土质类型为黑钙土,土壤有机质丰富,马铃薯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b.技术优势北大荒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部门于2005年开始引进各地高淀粉、高产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淀粉加工的专用高淀粉优良品种。为适应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加工专用品种选育,推广了优良品种脱毒种薯繁育、旱作节水、病虫害综合防控、科学配方施肥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北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发展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因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营养全面等特点,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黑龙江省具有中温带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土质肥沃等优越自然条件,成为马铃薯生产的大省,且又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迅猛发展,黑龙江省的加工用马铃薯生产异军突起,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1.
榆阳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和干物质的积累,是马铃薯种植适宜区域。通过因势利导,按区域布局,引进优良品种、推广脱毒种薯和马铃薯集成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开发企业(公司及示范园区)在马铃薯生产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种薯脱毒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把榆阳区打造成马铃薯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榆阳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和干物质的积累,是马铃薯种植适宜区域。通过因势利导,按区域布局,引进优良品种、推广脱毒种薯和马铃薯集成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开发企业(公司及示范园区)在马铃薯生产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种薯脱毒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把榆阳区打造成马铃薯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地处晋西北偏关县东南山区的尚峪乡,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5-7℃,无霜期120天,全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这里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发展马铃薯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该乡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突出马铃薯这一主导产业,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占到总播种面积的50%,单产由过去的1000千克提高到现在的2100多千克,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总结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我市后山地区(达茂旗和固阳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也是我市农牧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之一.该地区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气候冷凉,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其独有的自然条件与马铃薯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基本吻合,所生产的种薯和商品薯享誉全国及东南亚市场.2001年,包头市农牧业局适时提出"北增薯、南增草、城郊增加保护地"的指导意见,在包头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旗(县)、乡(镇)、村各级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示范、引导,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高涨,播种面积逐步扩大,单产不断提高,薯业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专业村(户)和加工企业,并逐步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格局,马铃薯已成为后山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寻甸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薯农种植经验丰富,气候适宜,产量比其他种植地区高,品质好.在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从事马铃薯推广工作实际,进一步探讨寻甸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引进优质新品种及脱毒种薯基地建设;集成多项节能高产栽培技术用于生产;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拓展马铃薯营销市场;引导组织马铃薯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定西市地处甘肃中部,通称陇中,是省会兰州的东大门,辖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和岷县1区6县,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6.99万人。这里位于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高延伸区的交汇地带。主要气候类型有两种,大部分属半湿润半干旱区,少部分为半湿润区。属于海拔高、气候冷凉。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马铃薯植株光合产物的合成和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7.
乌拉特中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高原西部丘陵地区,地域辽阔,属大陆干旱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全旗总耕地面积105.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2亩。由于马铃薯具有适应性强、抗旱、产量效益高,营养全面,加工产业链长等特点,所以马铃薯成为该旗第三大粮食作物,如何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成为该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为克旗)是一个半农半牧区,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和内蒙古高原的汇接地段.全旗总面积20673km2,总人口25万人,实有耕地面积6.8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2.8万hm2.克旗的气候条件较为冷凉,年平均气温在2.5~2.8℃,≥10℃有效积温1900~2800℃,无霜期95~125d,昼夜温差较大,年降雨300~350mm,且雨热同季,多集中在6-8月,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年日照2600~2900h.种植的主要作物是马铃薯、玉米、小麦和其他杂粮豆类等.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在贵阳举行的"201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暨贵州马铃薯文化节"上,中国及来自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马铃薯专家认为,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马铃薯产业合作潜力大.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马铃薯产业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和美国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两国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上却存在着很大不同.从成本投入上看,中国的马铃薯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单产水平较低、缺乏专用加工型品种以及加工马铃薯产品种类少等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鉴美国经验,从科研投入、加工及行业标准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