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肥在改良盐渍土中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盐渍土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的过程中,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物理化学行为方面研究有朵肥改良盐渍土的机理。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而且能提高盐渍土的脱盐,抑盐能力,增加土壤胶体盐分的吸附能力,降低盐分在土壤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盐分在亚热带不同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及其差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合理评价再生水灌溉盐分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盐溶液淋溶亚热带土壤流出液盐分变化规律及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差异,该文采用定水头入渗法,模拟不同浓度钠盐溶液淋溶黏性潮土、沙性潮土、红壤、紫色土、水稻土等5种亚热带地区土壤,并观测土壤流出液电导率(EC)和pH值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高浓度盐溶液对黏粒含量较高的红壤、紫色土、黏性潮土的穿透能力弱于黏粒含量较低的水稻土和沙性潮土。同等浓度水平处理达到相同的穿透程度,酸性土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能承受更多的低质水量。2)盐分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主要由土壤理化性质决定,土壤黏粒含量、交换性铝含量会显著减缓盐分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而土壤粉粒含量、EC、pH值以及交换性钙、镁含量会促进盐分在土壤中的迁移。盐分更容易穿透碱性土壤(黏性潮土和沙性潮土)而流出,碱性土壤流出液相对EC最大变化速率比酸性土壤高36%。基于Boltzmann函数拟合表明,入渗水盐浓度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模型参数有显著影响(P<0.05)。3)土壤化学性质受入渗液盐分浓度的影响程度不仅与土壤本身的化学性质有关,也与土壤质地中的粉粒、黏粒含量有极显著的关系(P<0.01)。各浓度盐溶液对碱性土壤的pH值影响不明显,对酸性土壤的pH值影响较大,其流出液pH值减少1.6~2.6个单位,其中红壤的pH值变化最大,其次为紫色土。入渗液EC高于4.77 dS/m的处理对土壤流出液的稳定pH值影响增幅不明显。因此,利用低质水灌溉时要依据土壤理化性质合理限定水中盐浓度。  相似文献   

3.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NPK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的有机质、腐殖质和活性腐殖质含量,其中胡敏酸、富里酸也相应地增加,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能提高土壤腐殖质的胡/富比值。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土壤耕层(0-20m),而且影响耕层地下层次,但以0-60cm土层的效果显著,且以潮土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 NPK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的有机质、腐殖质和活性腐殖质含量 ,其中胡敏酸、富里酸也相应地增加 ,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能提高土壤腐殖质的胡 /富比值。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土壤耕层 (0~ 2 0 m) ,而且影响耕层以下层次 ,但以 0~ 6 0 cm土层的效果显著 ,且以潮土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硅钙钾镁肥(SCPM)及引入柠檬酸的复混肥(CA-SCPM)在酸性红壤和石灰性潮土上的养分供给和酸碱度调节能力。硅钙钾镁肥添加量设置为6 g/kg,硅钙钾镁肥与柠檬酸(CA)的比例为88%∶12%。与对照处理相比,培养至150 d时,SCPM肥及CA-SCPM肥提高红壤pH值约1.16个单位,提高潮土pH值约0.19个单位。SCPM、CA-SCPM两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红壤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水溶性钙镁硅及有效硅含量;SCPM、CA-SCPM两个处理提高了潮土速效钾、有效硅及水溶性硅含量,却降低了潮土交换性钙镁、水溶性钙镁含量。CA对两种土壤养分有效性无明显影响。SCPM肥在红壤上的改良效果,体现在其提高pH值、盐基离子以及有效硅含量;在潮土上的积极效果主要表现在速效钾和有效硅含量的提高,将CA引入SCPM肥后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宋建利  石伟勇 《土壤通报》2006,37(1):200-202
对城市垃圾经高温高压水解处理后,发酵腐熟而成的垃圾肥的养分质量状况及其对盆栽小白菜植株体内养分及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此种垃圾处理技术生产的有机肥能使小白菜植株体内氮磷钾含量都有一定的增加,其中氮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同时还可以提高小白菜植株体内钙、镁、硼、铁等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供应力等也相应提高,酸性土壤pH值增加,土壤趋向中性。  相似文献   

7.
三种施肥模式对石灰性土壤培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的石灰性潮土上进行 ,在氮、磷、钾固定用量和比例的基础上 ,选定全施有机肥、全施化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三种处理。结果表明 ,这三种施肥模式都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有机肥在提高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方面效果明显优于无机肥 ,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也高于无机肥 ,但是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增加效应上不如无机肥大。无论是有机肥中的钾还是无机肥中的钾 ,对土壤全钾的贡献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是在土壤速效钾方面 ,无机肥中的钾对其影响大于有机肥中的钾。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是提高石灰性潮土土壤肥力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土壤理化性质对铝电极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开军  吴汮 《土壤学报》1994,31(3):269-266
本文系统研究了土壤的某些主要理化性质对铝电极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土壤松紧度,土壤盐分及土壤pH对铝电极电位都有明显影响。在土壤饱和水后和饱和水前的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则出现一个很大的电位突降。在同一含水量情况下,电位与土壤容重呈明显的线性反相关。土壤盐分浓度的增高能导致电位的负偏。同时在不同土壤中,盐分的作用也各相同。可变电荷土壤盐分的加入对电位的影响比较明显,从土壤pH的影响可以区分出  相似文献   

9.
垃圾肥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垃圾肥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圾肥年施用量超过150t/hm^2,土壤中上述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无明显的规律性,基本趋势是随着垃圾散量的增加而增加,连续多年施用垃圾肥后,白菜和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含量与对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苏北沿海滩涂盐土上油葵盐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立洲  隆小华  刘玲  李青  李洪燕  孙磊  刘兆普 《土壤》2009,41(5):801-805
2008年在江苏沿海海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油葵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①土壤盐分含量在2.9 ~ 3.6 g/kg时对油葵籽粒产量影响不大,但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在5.9 ~ 6.8 g/kg时,油葵籽粒产量显著下降.随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茎叶生物产量、根生物产量、株高与籽粒产量变化趋势相似.随着N肥和P肥使用量的增加,油葵籽粒产量显著增加,油葵茎叶和根生物产量与株高随着N肥和P肥使用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与籽粒产量变化相似.②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N和P效应越明显,油葵茎粗、盘直径、盘重、茎叶重和根重在不同土壤盐分含量下,随着施N、P量的增加,其变化趋势与油葵主茎高度的变化趋势相似.③各处理措施均能影响油葵籽粒产量,经方差分析,土壤盐分含量、N肥施用量、P肥施用量、盐肥交互作用、NP肥交互作用均呈极显著关系,从处理间区别看,影响油葵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盐分含量,N肥和P肥次之.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含量,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三种土壤耕层稳结态腐殖质和潮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三种土壤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单施有机肥或化肥也能提高潮土耕层三种结合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施肥还可以提高三种土壤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不同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以下简称垃圾堆肥)施入这膛田土壤后,土壤理化性状、作生长效应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等情况。阐述了垃圾堆肥对土壤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为制定垃圾堆肥施入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詹其厚  陈杰  周峰  黄辉 《土壤通报》2006,37(6):1041-1047
本研究基于黄淮海平原多个变性土剖面分层土壤样品的土壤理化性状分析数据,对其肥力特征、生产性能以及培肥改良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结果表明,机械组成中粘粒含量高、质地粘重、土壤结构和孔隙性差是变性土主要物理性状特征,受其影响,土壤表现出耕作性能差、蓄水能力弱、保水性能不强等特点;化学性状主要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不高、质量差,土壤氮素水平仍较低,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异加大,土壤速效钾含量缓慢降低,土壤CEC含量较高,土壤保肥性能强,但供肥性能较差等特点。这些性状特点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适耕期短,易受旱、涝(渍)灾害的危害,土壤有效养分低、营养失调,钙质结核影响土壤蓄水能力和水分运行以及作物根系生长等方面。指出:(1)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2)合理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3)改进耕作、灌溉技术,调控土壤水分状况等是培育变性土肥力质量、提高土壤生产性能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和无机肥对盐碱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度盐碱滩涂围垦的土地上,添加不同量的生物炭(0、3、6、9 hm~(-2)),在玉米不同生育期施加无机肥,对照CK不施肥,研究土壤在不进行作物种植下的性状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重度盐碱土地土壤物理性状变差,施用无机肥加剧了土壤的退化程度;在未种植作物条件下,生物炭添加没有对降低土壤容重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没有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团聚体组成分析显示生物炭用量在3 t hm~(-2)时土壤中2 mm团聚体增加最多;雨季时雨水淋洗显著降低土壤0~20 cm土层盐分,生物炭用量越大土壤盐分淋洗效果越明显;八月份和九月份时随着雨季结束,地下水位升高、太阳辐射增强加速了盐分在表层土壤的积聚,生物炭添加能有效抑制盐分在表层的积累,但无机肥添加又阻碍了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质含量,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三种土壤耕层稳结态腐殖质和潮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三种土壤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单施有机肥或化肥也能提高潮土耕层三种结合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旱地红壤和红性水稻土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施肥还可以提高三种土壤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柳树新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盐分胁迫下柳树2个无性系的盆栽试验,发现盐分对苗木的成活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苗高、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都呈下降趋势;盐分的存在同样影响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盐分浓度与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着线性负相关关系,与脯氨酸含量之间存在着抛物线形相关关系。土壤中盐分的增加不仅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土壤自身的物理、化学性状也产生不良效应。,同时还测定了盆栽土壤中土壤葡糖苷酶和土壤天冬酰胺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两种酶的活性都随土壤中盐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说明盐分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肥力状况都产生了抑制作用。参试的2个柳树无性系中,W1的耐盐能力强于W2。  相似文献   

17.
对主要类型土壤1757个耕层土样速效硼含量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成土母质硼的丰度及含硼矿物的稳定性是土壤速效硼含量的决定因素,土类间的相关系数(r)表现为棕壤0.71>水稻土0.586>褐土0.42=潮土0.42>砂姜黑土0.37。土壤速效硼含量与常年降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硼的吸附量与土壤pH值、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而土壤碳酸钙对硼的吸附则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EMI的小泊湖退化湿地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磁感应(EMI)、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和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研究小泊湖退化湿地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土壤表观电导率(ECa)和0—40cm土壤盐分含量呈线性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小泊湖湿地土壤表观电导率的变化可以用以反映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土壤盐分具有强空间相关性[C/(C0+C)0.5],其空间分布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高斯模型(R2=0.98)插值土壤盐分表明,土壤盐分空间分布与退化湿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放牧活动强烈的退化区域土壤盐分相对较高,说明小泊湖湿地退化后土壤盐分含量高于未退化湿地,土壤盐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湿地退化的程度,可为湿地退化防治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8,他引:46  
以24年(19812~004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探讨了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增施秸秆外,增施化肥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但同时增施化肥和秸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在提高有机质复合量方面,施用化肥的效果好于施用秸秆,而有机-无机肥结合效果较单一施用秸秆或化肥都要高;随秸秆或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机质的复合度逐渐降低,但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可以提高有机质的复合度。有机-无机结合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单施秸秆肥和单施化肥均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而化肥的增产幅度远远大于秸秆肥,有机-无机结合的增产幅度在同等施肥量下较单独施用秸秆或化肥的产量都要高。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结合较单一施用秸秆肥或化肥能更有效地提高潮土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0.
李小刚 《土壤学报》2001,38(4):498-505
调查研究了甘肃景电灌区盐化土壤的吸湿系数和凋萎湿度及其与土壤全盐、电导率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盐分对土壤吸湿系数具有显著影响 ,盐土的吸湿系数可达 1 7 93%~ 38 30 % (重量含水量 )。随着土壤全盐量的降低 ,物理性粘粒含量对吸湿系数的影响逐渐增大。盐分组成对盐土和盐化土壤的吸湿性影响很大 ,氯离子 >钠离子 >镁离子≥钙离子 >硫酸根离子。盐分对土壤凋萎湿度的影响也达极显著水平 ,但凋萎湿度不如吸湿系数对盐分敏感。盐分离子组成对凋萎湿度的影响与其对吸湿系数的影响相似 ,氯离子>钠离子 >硫酸根离子 >镁离子 >钙离子。根据凋萎湿度与吸湿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凋萎湿度与物理性粘粒含量、全盐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本文提出了预报盐化土壤凋萎湿度的三种模型 ,经检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