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涪江流域(射洪境内)面源污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评估射洪县水体环境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期为当地水环境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源强系数法和输出系数法,从涪江流域射洪县30个乡镇、6种污染源角度分析了农村面源污染物的入河量,并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了各乡镇的负荷比。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其入河量为1 443.9t;太和镇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所占污染比例为63.3%,其他乡镇的主要污染源均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染,所占比例均高于50%;30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的总等标污染负荷量超过100t,可见研究区内面源污染严重,主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染源,污染物入河量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需根据不同污染物的贡献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古蔺河流域古蔺县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准确估算古蔺河流域古蔺县境内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输出负荷,确定出农田地表径流、畜禽养殖和农村居民生活污染中TN,TP输出量对水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输出系数法,对研究区内三种污染源和两种污染物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得到以下结果:研究区内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输出总量为4 051.14t/a。其中TN负荷量为3 738.50t/a,TP为312.64t/a。从污染源角度分析,农田地表径流、畜禽养殖和农村居民生活三种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16.57%,37.97%,45.45%。从污染物角度分析,TN,TP两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70.51%和29.49%。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生活和畜禽养殖污染是研究区内最主要的污染源,TN负荷量远大于TP为主要污染物,根据研究区的水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梅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为实例,采用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流域内的各污染源和各类污染物做计算和对比.研究表明,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其主要污染源,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1.94%,TP是其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48.69%,为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玉舍水库流域进行调查,将污染源划分为纸厂河、木柯河、箐口河、库周流域区四个区,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水库最主要污染物及最主要的污染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舍水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水库周边,其次为纸厂河流域,二者之和占总污染物的81%。各污染物中以营养物质氮磷为主,其中TN最多,占总量的48%,其次为TP,占总量的22%。通过评价,有针对性地对水库水资源进行保护及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保山市农业污染源排放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全面掌握环境污染状况,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国务院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是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保山市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基本掌握了全市农业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治理、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琼江流域(安居段)的水质情况,准确评估该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重点治理乡镇等,为当地水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研究区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且将输出系数法和源强系数法相结合,从安居区21个乡镇、5种污染源、3种污染物角度分析了其面源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水质较差,水体丰水期的水质劣于枯水期;流域面源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源为城镇居民区污水、农田地表径流及畜禽养殖场;污染物主要为氨氮(NH_3-N),其次为总磷(TP);安居镇、拦江镇和西梅镇则是对研究区污染贡献较大的乡镇。研究区面源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差异,应根据其分布情况和特征,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及治理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某溶剂化工场地为例,利用英国污染地块水文地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了该场地地下水污染物对场地内及周边水环境的影响。比较了稳态和非稳态地下水溶质迁移模型(Ogata Banks、Domenico、Time variant Domenico)对污染物在自然衰减条件下从污染源向场地边界迁移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该场地的地下水中苯、乙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氯仿超过了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但场地内污染物对场地边界地下水的潜在环境风险基本可以忽略。Ogata Banks与Domenico模型对于污染物在含水层的自然衰减下的迁移模拟表明污染物在30 m内的迁移过程中浓度下降较快,在30 m外的迁移过程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且衰减不明显。Domenico模型计算较为简洁,在风险评估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敏感性分析表明合规点至污染源距离x、含水层容重ρ、含水层孔隙度n、有机碳含量foc、有机碳分配系数Koc、水力传导系数K、水力梯度i均影响污染物在含水层的自然衰减迁移过程,通过精细化水文地质调查获取上述参数将有助于提高风险评估结果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及其全过程削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城市地表径流是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的第二大污染源,也是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源。随着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点源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地表径流污染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产生的过程、污染特征、影响因素、污染物类型及其来源,并从径流量、污染物和径流总量等3个层面,以及从污染物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3个环节全方位地探讨了城市径流污染的削减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土壤和沉积物中烃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与识别标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沉积物中烃类污染物的来源十分复杂,其输入方式主要包括矿物油直接输入、大气颗粒物沉降、通过水介质输入、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及天然有机质生物化学降解产物等。不同来源的烃类污染物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可根据这些差别判识环境中烃类污染物的来源。介绍了不同污染源的烃类污染物中正构烷烃、类异戊间二烯烷烃、单甲基取代支链烷烃、烷基环己烷、甾萜烷烃及芳香烃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综合评述了不同污染源的分子标志物特征及主要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0.
在洱海流域蔬菜种植区域选择代表性较强的试点,设置蔬菜地表径流监测点,获取蔬菜种植区域的农田污染物流失系数,构建污染物负荷测算方法,为大理州种植业污染源调查数据测算以及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污水灌溉作物受害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杰  张乃明 《农业环境保护》1994,13(3):132-134,136
本文调查了发生在山西省原平县的一起污染事故,对作物伤害症状,相关污染源水质,受害区土壤及地下水多种污染物进行了全面监测,通过对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污灌水中铵态氮严重超标是造成小麦死苗,玉米缺苗的主要原因,为事故的妥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综合评价不同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是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源头预防的重要依据。采用"等标污染法"计算了2007年山东省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中总氮、总磷2种污染物的流失量,以及全省17个地市3种污染源中2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全省总氮流失量以化肥贡献率最高,而总磷流失量以畜禽粪便所占比例最大,畜禽粪便、化肥、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中营养元素流失量分别占总流失量的49.3%、42.6%、8.1%;山东省总氮等标污染负荷略高于总磷,不同地市间差异较大,化肥与畜禽粪便以潍坊市最高,而临沂市生活排污等标污染负荷最大,2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均以潍坊市最高;3种污染源中以畜禽粪便对山东省水环境的影响强度最大,生活排污、化肥、畜禽粪便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例为1:4:7;受等标污染负荷与水环境总量的共同影响,山东省不同地市间等标污染指数差异明显,等标污染指数以德州市最高,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在威胁最大,其次为聊城、菏泽、滨州、泰安。应针对各区域不同的重点污染源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降低其对水资源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于旦洋  王颜红  丁茯  陈欣  王镜然 《土壤通报》2021,52(4):1000-1008
根据土壤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源解析方法,对于判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归纳近十年国内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的研究进展,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重金属对常用的污染源解析方法进行汇总,在阐述各种源解析方法优势和局限的基础上,重点就主成分分析法(PCA)、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法(APCS-MLR)、单一与多参数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特点进行了比较。在明确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面临的挑战的同时,指出联合应用多种源解析方法、多参数同位素示踪法是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研究对其污染物总量控制具有现实意义。采用输出系数法计算年投放量和年入河量,对年入河量进行按月分配,通过河流输入—输出平衡关系计算研究河段的月自净水量。结果表明: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中Ⅲ类水质的要求,泾河流域陕西段总氮全年超标,流域内各污染源的总氮投放量均需削减,削减总量达到3 191.891 1t;按照污染源削减量分配结果,土地利用类型是总氮污染削减量最大的(1 294.239 6t),而畜禽养殖是削减比例最大的污染源(47.76%)。从污染源的时间分配来看,降水量大的丰水期是污染物削减量最大的时期,各污染源的削减量随着降水径流的增大而增大,说明降水径流是造成泾河流域陕西段总氮污染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15.
萩芦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输出系数法和等标负荷法对萩芦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研究,选取总氮( TN)、总磷( TP)两个重要污染物指标,对流域内各乡镇及主要污染源的TN、TP负荷进行估算,并运用GIS软件Mapinfo绘制专题地图。结果表明,萩芦溪流域各乡镇TN等标排放量为江口镇>三江口镇>庄边镇>新县镇>萩芦镇>大洋乡>白沙镇,主要污染源为农村人口、畜禽养殖和耕地;TP等标排放量为三江口镇>江口镇>新县镇>梧塘镇>白沙镇>庄边镇>萩芦镇,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农户分类的农村环境污染识别方法并用于实地研究。以经济活动类型、地理位置为基础,将农户分为典型种植户、典型养殖户、种养结合户、城郊农户4大类,并细划这4大类的污染类型,具体包括农户生活、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乡村旅游;识别各类型农户生产与生活全过程的污染源与污染强度,如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等;统计区域内污染状况,通过估算污染源的贡献率,定量识别重点污染源与重点污染物;引入等标污染负荷率及水质指数,识别区域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类型。应用此方法在河北省曲周县进行实地研究,识别出曲周县重点污染物为TN,重点污染源为农业种植;农村环境引起的地表水TN污染指数为1.26,已经造成地表水TN超标;将曲周县10个乡镇污染类型分3类,种植养殖污染型、农业种植污染型和综合污染型。识别结果为有效控制不同区域农村环境污染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类型复杂,来源不明,底数不清,导致防控措施不力。采用综合调查法对4个库区县(区)2007年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运用排污系数法测算污染物负荷量,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与源解析。结果显示,湖北省三峡库区2007年农业面源TN、TP和COD的排放/流失总量分别为2918.08、346.22、12461.10t.a-1;主要污染物是TN和TP,其等标污染负荷量分别为5836.16、3462.20m3.a-1,两者等标污染负荷比和为91.80%;库区内主要农业污染源是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56.08%和34.37%,而农村生活污染源只有7.99%;4个县(区)污染负荷的比重为夷陵区〉巴东县〉秭归县〉兴山县。因此,针对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策略:防控的污染物主要是TN和TP,防控的重点源为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防控的重点区域为夷陵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来源,采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法与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水库水质特征。结果表明:所监测的3个断面水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总氮的输入,农业面源营养流失是水库的主要污染源。发现污染源并有效的治理可以显著提高水库水环境质量,有效指导水环境修复。  相似文献   

19.
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与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与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汉江水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和等标负荷估算法,对汉江流域荆门段的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分析和负荷估算,包括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得出了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在所有污染源中,农村生活、畜禽养殖、降雨、土地利用和城镇径流是5个主要的面源污染源;该地区各市县总氮和总磷污染负荷与COD和氨氮污染负荷的输出量的排序均表现为:钟祥市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各类污染源总氮贡献率排序为:农村生活农业用地畜禽养殖降雨非农业用地;各类污染物总磷贡献率排序为: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降雨。[结论]总体来说,河流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农村污染物未经处理排放或处理措施不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入河系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考虑降雨影响因子的输出系数模型,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水文资料和GIS技术,估算北京市2013年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总磷负荷。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总磷负荷与年径流模数的相关关系,计算北京市2013年五大水系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总磷入河系数。结果表明:2013年北京市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负荷为17 859.586 0 t,总磷负荷为3 089.559 0 t;从污染源类型来看,2013年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总磷负荷较高的均为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分别占污染物负荷总量的45.9%、27.7%和83.5%、15.4%;2013年潮白河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入河系数最高,永定河农业面源污染物总磷入河系数最高,北运河农业面源总氮和总磷污染负荷最高,分别为12 859.577 5和2 291.547 1 t,其次为潮白河及永定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