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扎米叶叶片愈伤组织与胚状体诱导及其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扎米叶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及胚状体诱导,并探索扎米叶离体培养分化途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NAA0.2mg/L+6-BA0.4mg/L,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MS+2,4-D0.5mg/L+6-BA0.5mg/L。试验结果表明,离体培养中3种分化途径,即先芽后根、先根后芽、根芽同时发生均在扎米叶的组织培养中发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赤霉素对于西洋参种胚生长的效应与三种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效果。结果表明:①培养基中GA3为2 mg/l是西洋参种胚离体预培养的最佳浓度;②茎尖、茎段与根段诱导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差异性;③茎段最易形成愈伤组织,诱导速度快,且出愈率整体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的西洋参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系.[方法]以裂口的西洋参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激素对西洋参种胚脱分化启动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分析其体胚发生过程.[结果]不同激素对西洋参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当培养条件为MS+2,4-D0.5mg/L+ 6-BA 1.0 mg/L+ NAA 1.0 mg/L+ IBA 0.5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6.4%;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西洋参体胚发生过程中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清晰可见.[结论]该研究为西洋参快繁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沙棘胚状体诱导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基因型、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激素浓度对沙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胚状体分化的影响,为体胚发生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种子经5d暗培养后在(14L∶10D)h·d-1的光周期下培养15d,获得的无菌试验材料,并将种胚的各个结构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用子叶和下胚轴以L9(34)正交设计进行胚性愈伤组织培养条件优化以及胚状体分化诱导。[结果]试验范围内,中国沙棘种子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由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种子培养20d所得的无菌子叶连带0.2cm下胚轴是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分化的良好材料。[结论]最适合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1/3 MS+6-BA0.5mg·L-1+IBA 1.0mg·L-1,诱导率可达75.9%;诱导胚状体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3 MS+IBA 0.05mg·L-1+KT 0.1mg·L-1+6-BA 1.0mg·L-1,分化率可达66%。  相似文献   

5.
以3种不同基因型的成熟胚和茎尖两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对它们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成熟胚和茎尖愈伤诱导率相关,但两种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不同,茎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普遍比成熟胚的好;两种外植体的愈伤分化率差异明显,成熟胚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为2.13%,茎尖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可达21.2%。  相似文献   

6.
龙牙(木忽)木叶柄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体细胞胚状体,并发育成完整植株。初代培养以MS BA NAA培养顶芽,当芽萌发后取幼嫩叶柄在含有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将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成熟的体细胞胚状体经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7.
百合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试验以东方百合(Oriental hybrids)"bernini"的花柱、花丝、花瓣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探讨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胚状体发生及植株的再生状况。结果表明,三种外植体均能诱导愈伤组织,花柱和花瓣诱导的愈伤组织为绿色致密的非胚性组织,而花丝诱导的愈伤组织为黄色疏松的胚性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继续培养一个月可发生胚状体。花丝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以及分化速度均高于花柱和花瓣。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盐酸硫胺素的浓度为4mg·L~(-1))+2,4-D2mg·L~(-1)+水解乳蛋白300mg·L~(-1);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KT0.1mg·L~(-1)+BA 0.5mg·L~(-1)+NAA 1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mg·L~(-1)。  相似文献   

8.
苦瓜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3种苦瓜的上胚轴、下胚轴、子叶、真叶和茎尖等外植体接种于脱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将结构致密,乳白色或淡绿色,表面呈球状或瘤状突起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再分化培养基上,45 d后,部分愈伤组织陆续分化形成胚状体。将胚状体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可形成根系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成熟稻胚在含2,4-D的MS培养基上产生胚性愈伤组织以及在胚性愈伤组织表面形成许多瘤状突起的原胚状体,组织学研究表明在诱导培养的不同时期,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产生单核胚性细胞、2细胞、4细胞、多细胞及球形胚。随后移到不含2,4-D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胚性愈伤组织产生与水稻合子胚结构相似的成熟体细胞胚状体。结果表明:2,4-D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必要激素,但抑制球形胚的发育成熟。不同激素处理结果:Br明显抑制植株再生。研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生长分化过程中不同激素处理Br抑制氧化物酶活性;体细胞胚状体在形成、成熟阶段,酶活性及酶带相应增强和增多;当胚状体萌发形成植株时,酶活性及酶带相应下降和减少,随诱导培养时间延长植株再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西农1376和小偃22两个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对授粉后不同时间段幼胚进行脱分化、再分化培养,分析不同胚龄的小麦离体胚培养特性。结果表明,胚龄22d时,西农1376和小偃22胚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频率最高,胚龄26d胚发芽率最高,胚龄16d愈伤组织再分化率最高。在小麦离体胚组织培养中,胚龄是影响小麦胚离体培养特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甘蔗不同基因型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甘蔗心叶的组织培养,研究了11个甘蔗基因型的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用200mg/L的PVP溶液浸泡外植体(心叶)20min,明显降低了诱导培养过程中中外植体的褐化率,同时大大提高了各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11个甘基因型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外植体的褐化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愈伤组织的增殖率,愈伤组织的分化率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提高桔梗组织培养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MS和N6为基本培养基,配制成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培养基,以桔梗的叶片、茎段和根段为外植体,探索通过诱导胚状体直接分化出小苗的路子.结果表明:在添加0.5 mg/L NAA和1.0 mg/L 6-BA的MS和N6培养基上,以叶片为外植体时,能诱导胚状体并直接分化出小苗;以茎段为外植体时,部分细胞团通过胚状体直接分化出小苗,另一部分细胞团中长出愈伤组织;以根段为外植体时只长出愈伤组织;在添加不同浓度2,4-D的培养基上只长出愈伤组织,不直接分化出小苗.  相似文献   

13.
龙牙忽木叶柄培养诱导性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体细胞胚状体,并发育成完整植株。初代培养以MS+BA+NAA培养顶芽,当芽萌发后取幼嫩叶柄在含有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将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成熟的体细胞胚状体经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接种方式和光照条件对小麦“小堰22”和“豫麦49”幼胚培养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式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特性有显著影响,胚芽朝上立放的接种幼胚其愈伤组织再分化率最高,胚芽朝下立放的接种幼胚其愈伤组织再分化率最低;光照对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特性的影响显著,暗培养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再分化效率高于强光和散光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再分化效率。提出在相同条件下,选择小麦幼胚胚芽朝上立放的接种方式,进行幼胚暗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强光照诱导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高效的小麦离体幼胚培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葡萄胚珠诱导成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葡萄几个品种胚珠愈伤组织的诱导、再分化,以胚状体发生途径实现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以葡萄的胚珠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的2,4-D与6-BA的MS、B5和NN-1969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以NN+2,4-D0.5mg/L+6-BA1.0mg/L培养基最佳,诱导率为84.1%,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9.5%;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含NAA0.03mg/L和6-BA0.5mg/L的NN培养基中,胚状体诱导率为6%~15%;胚状体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中的成苗率为0%~20%。  相似文献   

16.
对5个小麦亲本双列杂交的分析表明,小麦未成熟胚的离体培养反应是受到复杂遗传控制的,其基因作用以加性为主。在研究的性状上,愈伤组织分化率这一主要性状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力。各性状的杂种 F_1的表现不尽一致,合子胚提早萌发率和根诱导率两性状表现了较大的杂种优势,而愈伤组织分化率则表现倾低亲遗传。在愈伤组织诱导率、合子胚提早萌发率、愈伤组织分化率、体细胞胚数目Ⅱ等性状上存在着正反交差异,杂种 F_1的表现受杂交组合方向的影响。对于愈伤组织分化率和体细胞胚数目两性状,其高值与隐性效应相联系,低值与显性效应相联系,低值呈部分显性。相关分析得出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愈伤组织分化率无相关,分化率高者其愈伤组织容易出现提早萌发现象,同时也易于获得产生的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黄瓜高频胚状体再生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长春密刺、Q8和14-1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材料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分别取14-1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愈伤组织和胚状体产生情况;以14-1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4个不同基因型中,欧洲温室型黄瓜种质14-1可诱导出胚状体。在4种外植体类型中,14-1的子叶节可以高效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其诱导率分别为100.0%和34.1%。激素及其质量浓度组合也会影响胚状体的诱导,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以MS+1.5mg/L 2,4-D为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其对14-1子叶节的诱导率为100%;在分化培养阶段,MS+0.1mg/L 2,4-D+0.5mg/L KT+0.2mg/L IAA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14-1的出胚率为62.5%。显微形态观察发现,黄瓜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包括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期胚等时期,这些胚可以发育成正常小植株。【结论】14-1的子叶节经诱导培养基MS+1.5mg/L 2,4-D和分化培养基MS+0.1mg/L 2,4-D+0.5mg/L KT+0.2mg/L IAA培养后,可高效产生胚状体,并可萌发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18.
玫瑰组织培养及胚状体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茎尖、腋芽作外植体,研究了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产生条件和方法。在冬、春两季采取休眠枝条并在GA_3溶液中萌芽做为外植体,可减少杂菌对培养基的污染,愈伤组织诱导率也相应有所提高。可以DL一半胱氨酸配合抗坏血酸+柠檬酸+PVP抑制外植体伤口的褐变。G和Ms两种基本培养基比较研究G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Ms。培养基中按1:2比例加入NAA和6—BA有利于愈伤组织产生,逐渐减少NAA的含量和比例同时提高蔗糖浓度,可以促进愈伤组织分化为胚状体。在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分化时,要求不断地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培养基的酸碱度以5.5—6.0为宜。培养温度在23℃左右,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数12—14小时最好。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业科学》2013,(2):81-83
研究了GA3与6-BA对于西洋参种胚生长的效应方式与效应程度。结果表明:(1)GA3与6-BA对西洋参种胚的形态建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GA3与6-BA通过效应于西洋参种胚形态进而影响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形成,Ⅰ型茎的膨大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II型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黄瓜高频胚状体再生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长春密刺、Q8和14-1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材料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取14-1品种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愈伤组织和胚状体产生情况;以14-1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4个不同基因型中,欧洲温室型黄瓜种质14-1可诱导出胚状体。在4种外植体类型中,14-1的子叶节可以高效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其诱导率分别为100.0%和34.1%。激素及其质量浓度组合也会影响胚状体的诱导,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以MS+1.5 mg/L 2,4-D为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其对14-1子叶节的诱导率为100%;在分化培养阶段,MS+0.1 mg/L 2,4 D+0.5 mg/L KT+0.2 mg/L IAA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14-1的出胚率为62.5%。显微形态观察发现,黄瓜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包括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期胚等时期,这些胚可以发育成正常小植株。【结论】14-1的子叶节经诱导培养基MS+1.5 mg/L 2,4-D和分化培养基MS+0.1 mg/L 2,4-D+0.5 mg/L KT+0.2 mg/L IAA培养后,可高效产生胚状体,并可萌发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