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棉花育苗移栽经历了3叶以下的小苗移栽,4叶左右的中苗移栽,发展到5~7叶的大壮苗移栽。据18个点的调查,大壮苗移栽增产显著,一般比中苗增产9~16%,比  相似文献   

2.
大壮苗移栽是我国油菜增产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在油菜生产中,培育大壮苗将预留苗床由原来的1:3—4提高到1:6—7,从而导致高脚苗、弯根苗和弱苗大量发生,移栽素质较差的秧苗,抗逆能力弱,产量低。为此,我们采用国产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ET,对壮苗增产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不同移栽时期对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重点研究玉米不同移栽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时期对玉米叶龄、生长时期都有明显影响。4月20日移栽比4月24日和4月28日移栽叶龄增加1.0。抽雄期提早4~6 d。最佳移栽时期为5 cm土层温度稳定10~12 ℃时期。这个时期移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在棉花春播育苗工作中要坚持“正确选种、安全下种 ,提高质量、育足壮苗”的指导思想 ,围绕“套栽棉4叶 1心 ,麦后棉 6叶 1心”的壮苗指标 ,狠抓关键和薄弱环节 ,提高春播育苗水平 ,为大田生产打好坚实的基础。1 适期播种适期播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生长季节 ,播期的确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回升情况和移栽时间而定 ,露地播种一般要求棉田土壤 5厘米处的温度稳定在 12℃以上 ,预计 5~ 6天内不会显著下降 ,出苗时气温可达 16℃以上即可播种 ;塑膜营养钵育苗移栽一般要求土壤 5厘米处土温稳定在 8℃以上 ,气象预报有连续晴好天气的基础上抢晴播种。…  相似文献   

5.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一项保温早熟增产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措施不够配套,本文从应用技术角度,以培育壮苗全苗,促进早熟高产为目的,就提高出苗率、防止死苗、缩短缓苗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马超  汪萍  张生蓉 《中国棉花》2008,35(12):28-29
温室大棚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的探索,对新疆农二师恶劣、缺水条件下发展棉花产业有着重大意义.育苗移栽可以避开早春低温和霜冻危害,使棉花生育进程提前,延长有效结铃期,克服直播棉保苗困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实现全苗种植,使本地区棉花种植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本团经过近3年的试验和示范,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最终做到真叶3~4片,苗高15~20 cm,子叶完整,茎叶无病斑,叶色深绿,茎粗叶肥,红茎占50%以上的壮苗指标,也为育苗移栽技术的各项配套措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麝香百合花梗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品种优良、植株健壮、刚开花的麝香百合,取得较佳花梗作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中,在MS 6-BA 2mg/L NAA0.1mg/L的培养基中分化效果最好,可诱导花梗外植体分化、增殖,形成小鳞茎或芽;在MS KT0.1mg/L NAA0.2mg/L中增殖最快,增殖次数以3~4次最佳;经生根壮苗后进行常规炼苗,移栽至盆中,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麦后直播和裸苗移栽早熟棉生长动态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相同种植密度(9.00万株·hm^(-2))下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在麦后直播和麦后裸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的营养与生殖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早熟棉9月下旬的单株根干物质质量明显低于麦后移栽棉,但地上部(茎和叶)干物质质量、叶面积及叶面积系数却明显高于麦后移栽早熟棉;并且,麦后直播早熟棉在8月中下旬的蕾数、9月下旬的铃数显著高于麦后移栽棉。这表明麦后直播棉在中后期的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仍然旺盛,导致其霜前子棉率低,总子棉产量显著低于麦后移栽棉。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恩施烟区适宜的白肋烟移栽方式,开展了膜下大塘小苗移栽、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井窖式小苗移栽、井窖式壮苗移栽等4种移栽方式对白肋烟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田间生长发育差异较小,烟叶综合经济性状、感官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以井窖式小苗移栽较优。因此,在恩施烟区850m左右的海拔条件下,适合实施井窖式小苗移栽。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讷河县永丰乡永丰村农民刘明,1988年6亩纸筒育苗移栽甜菜喜获丰收,总产27.170t,纯收入2947.50元。平均单产4528.3kg/亩,具体经验如下:1.纸筒苗一定要健壮他所移栽的幼苗,株高5~6cm,叶4~5片。子叶下轴0.1~0.4cm,叶色浓绿,根系白嫩发达,全部达到了健苗的标准。为保证移植成活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中熟品种湘油15号为对照,2010~2011年在长沙对3个早熟油菜材料杂1613、005和G7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材料比中熟品种现蕾、初花和终花都早,具有苗期短、蕾薹期和角果发育期长的特点。各油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早熟材料苗期越短,功能叶片中的GA3含量越高,ABA的含量越低。营养生长期,各个早熟材料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湘油15号低;生殖生长期,仅杂1613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早熟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期均低于对照湘油15号,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湘油15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3):275-280
Abstract

Increase in seedling vigor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early-maturing spring wheat with a limited growth period. The importance of coleoptile tillers in increasing seedling vigor has been suggested. However, most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eoptile tillers have been made with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varieties and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eoptile tillers among early-maturing varieties of wheat under field conditions. We observed large differences among varieties in the percentage of plants with coleoptile tillers, ranging from 5.6% in Haruyutaka to 60.1% in Bandouwase. The percentage of plants with coleoptile tiller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leaves developed on the main stem. The dry weight of the plants with coleoptile tillers was heavier than that without coleoptile tillers (by 34.8% in Fukuwase komugi). However, in some varieties, the dry weight of the plants with coleoptile tiller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plants without coleoptile tillers. The increase in dry weight per plant seemed to be achieved by the production of either a few heavy tillers or many light tillers.  相似文献   

13.
以蝴堞兰带节花梗为外植体,在改良MS(其中大量元素量减半,其余全量,下同)附加10 mg/LBA、1 mg/L NAA、20 %CM的培养基上,经4-6周的培养,每个外植体可长出2-3株小苗,小苗叶片长至2 cm左右后,又以无菌小苗叶、叶柄及茎段为外植体,在1/2 MS+10 mg/L BA+10 mg/L AD+1 mg/L GA+30 mg/L苹果酸+1 g/L蛋白胨+10 %香蕉汁的培养基诱导原球茎;香蕉汁可以减少原球茎的褐死现象并促进原球茎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蔬菜育苗基质中合理的配施磷酸氢二铵可以为油菜毯状苗的生长提供所需的磷和氮。通过在常规蔬菜基质中施用不同量的磷酸氢二铵,测量油菜毯状苗生长过程中的生物量、存苗数、叶面积、绿叶数、总叶数、株高、根颈长和根颈直径等指标发现:施用磷酸氢二铵可以显著增加油菜的存苗数、生物量、叶面积、绿叶率和根颈直径,降低生长期间的死苗率。对施用量与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单株叶面积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标准水稻育秧盘培育油菜毯状苗时,最适磷酸氢二铵施用量为每盘6 g左右。  相似文献   

15.
假臭草浸提液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假臭草浸提液处理的玉米幼苗根系活力进行测定,并通过生物活性作用响应指数RI(response index)研究假臭草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在假臭草浸提液浓度分别为0.0125g(FW)/mL(A1)、0.025g(FW)/mL(A2)、0.05g(FW)/mL(A3)时,对玉米根系影响的RI平均值分别为-0.1675、-0.3033、-0.4706,假臭草浸提液浓度越大,RI值随之越大;假臭草新鲜茎叶(B1)、新鲜根系(B2)、烘干茎叶(B3)及烘干根系(B4)组织浸提液对玉米根系影响RI平均值分别为-0.5251、-0.2651、-0.2379、-0.2272;不同浓度及不同组织浸提液交互作用间,在0.05g(FW)/mL(A3)浓度下,假臭草新鲜茎叶组织对玉米根系影响的RI平均绝对值最大(RI=-0.8949),在0.0125g(FW)/mL(A1)浓度下,假臭草新鲜茎叶组织对玉米根系影响的RI平均绝对值最小(RI=-0.1252)。假臭草浸提液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浓度越高,其化感作用越强,茎叶组织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比根系浸提液的强,新鲜假臭草组织的化感作用比烘干组织的强。  相似文献   

16.
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的适宜秧龄与品种鉴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8个高产杂交中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秧龄和品种对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5 d秧龄处理的秧苗素质、秧块状态和栽插质量较高,8个品种能获得8.23 t/hm~2的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55和35 d秧龄处理;供试品种中,Ⅱ优498较适宜大苗机插,45 d秧龄条件下可获得9.52 t/hm~2的高产,其次为川香9838,早熟组合中优448的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套利用穴盘育苗一次性收获生产早熟菜薹的实用技术,包括品种要求、选地作畦、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技术环节,为北方菜心市场填缺补淡、新鲜上市及蔬菜产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Hg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小麦品种807为材料,分析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6-BA对Hg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1 HgCl2处理后,小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6-BA能够提高Hg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小麦幼苗叶片的POD、SOD活性和AsA、GSH含量,降低脱氢抗坏血酸(DHA)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提高小麦幼苗叶片的AsA/DHA和GSH/GSSG比值,从而缓解Hg2+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叶面喷施10mg·L-1 6-BA对缓解小麦幼苗Hg2+胁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用改进的叶浸提法和田间共生鉴定法,比较分析了从124份不同来源水稻种质中初步筛选的27份化感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叶浸提液对莴苣的抑制效果明显大于稗草;对稗草和莴苣根长的抑制效果大于苗高和发芽势;叶浸提液法与田间共生法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叶浸提液对稗草发芽势的抑制指数与田间共生对稗草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稗草种子发芽势可作为测试水稻种质化感效应的重要指标。田间水稻苗高与叶浸提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和田间共生对稗草苗高和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水稻苗高较高的种质较苗矮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效应。珍珠42、沙粘1、六月早、青团2号、红脚粘2和地谷的化感效应突出,对稗草的平均综合抑制指数分别为0.56、0.47、0.45、0.45、0.41和0.39,可作为强化感种质提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