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前言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常见和重要肿瘤性疾病,由血清1型疱疹病毒(MDV)所引起。血清1型疱疹病毒与鸡的非致瘤性的疱疹病毒(血清2型)以及火鸡的疱疹病毒(HVT,血清3型)在抗原性上有亲缘关系。血清1型MDV中有四种致病型:温和型(m)、...  相似文献   

2.
前言马立克氏病是常见于鸡的一种重要的肿瘤病,该病由血清1型疱疹病毒引起。这些病毒与鸡和火鸡的非致肿瘤性疱疹病毒(分别为血清2型和血清3型)有关(火鸡的病毒也称为“火鸡疱疹病毒”,即HVT)。在血清1型病毒中,现已确认了4种致病型:温和型(mild)、...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疾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对鸡危害很大,据报道,全世界养鸡业由MD所造成的损失每年约9亿美元。自7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鸡的MD。但近年来,各种因素引起的MD免疫失败屡有发生,并已导致免疫抑制。现就MD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阐述如下。一.MD的流行特点!病毒与细胞结合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有三个血清型,即血清1型一强毒致瘤型;血清D型一无毒不致瘤型;血清皿型一火鸡疱疹病毒(H…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Ⅰ型活疫苗BJM939传代试验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张健伟杨彦明周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为了控制鸡的马立克氏病(MD),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3种血清型都被制成了疫苗。尽管无毒力的血清Ⅲ型病毒即火鸡疱疹病毒(HV...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的现状及其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知良 《中国家禽》1998,20(8):39-4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我国于1973年首次发现MD,1978年开始生产用于预防MD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对有效地控制MD起了很大作用。鸡马立克氏病毒(MDV)1967年发现至今已有30年,由于病...  相似文献   

6.
禽痘病毒(FPV)和火鸡疱疹病毒(HVT)重组表达MDV抗原已研制成功。试验结果表明MPV血清1型B糖蛋白(gB1)是一个有效的免疫原,它对遗传敏感的鸡尤为重要,它能够产生保护免疫。但FPV-gB1重组疫苗免疫的效果能被MDV母源抗体削弱。另外还建立...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疾病(MD),是由血清Ⅰ型疮疹病毒(MDV)引起的鸡肿瘤病,在抗原性方面,I型毒与鸡的非致瘤疤疹病毒(血清Ⅱ型)和火鸡疤疹病毒(血清皿型)(HVT)密切相关。在血清Ⅰ型MDV中有4种病变型:弱毒型(m)、强毒型(v)、超强毒型(vv)和新近发...  相似文献   

8.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肿瘤病,其病原马立克氏病病毒(简称MDV)属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该病对鸡的危害极大,主要引起鸡体消瘦、产蛋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及继发其他传染病。马立克氏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但可通过正确使用疫苗和加强综合防疫加以预防。目前市场上疫苗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1)强毒细胞致弱毒株(如CVI988马立克液氮苗);(2)火鸡疱疹病毒马立克冻干苗(HVT);(3)双价苗(如HVT+CVI液氮苗);(4)免疫促进素ACM1+HVT冻干苗混合使用。MD疫苗…  相似文献   

9.
马立克氏病(MD)是一类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家禽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科学工作者已经对该病及病毒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血清学可分为:对鸡致病的1型以及另外两组从鸡和火鸡的自然病例中分离到的非致瘤性的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是危害养鸡业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市自从推广应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预防MD以来,曾收到很好的效果。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市蛋鸡业的发展,鸡群数量不断增加,用HVT冻干苗预防MD,常有免疫失败发生,给蛋鸡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防制蛋鸡MD,成为养鸡户与孵化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我市MD流行情况,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进口液氮CVI988MD疫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MD流行情况及危害11不管是用…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血清型Ⅱ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疫苗株(Z4、SB1)、血清Ⅲ型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株(FC126)及二价疫苗(Z4+FC126、SB1+FC126)免疫鸡群,用琼脂扩散试验(AGPT)检查各鸡群MDV强毒攻击后不同时期的羽囊抗原。结果,二价苗能使试验鸡羽毛囊强毒排出高峰推迟,排毒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广西鸡马立克氏病病原学和防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外周神经麻痹和脏器、肌肉、皮肤肿瘤为特征。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第一个能用疫苗来预防的传染性肿瘤病。因此,对该病的研究不仅是兽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同时具有比较医学上的意义。70年代美国学者Witter氏首先从火鸡分离出火鸡疱疹病毒(HVT)并用于预防MD,曾使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着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毒力不断增强,出现了超强毒(VVMDV)和超超强毒MDV(VV+MDV),自然疫源不仅存在于鸡、鹌鹑,而且引…  相似文献   

13.
鸡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马立克氏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并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预防MD,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生了MD免疫失败。现就MD免疫失败原因与防制对策阐述如下。1 MD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1.1 疫苗质量不佳 最初规定每只鸡的免疫剂量为1000个蚀斑形成单位,…  相似文献   

14.
以人工合成的针对血清I号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A抗原基因(gA)部分序列的两端寡聚核苷酸为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引物,分别对马立克氏病病毒血清I型(京-1株,MD11/75C株);2型(SB-1株);3型(火鸡疱疹病毒的FC126株)毒株和GA株BamHI B片段的PACY184克隆重组质粒DNA进行基因扩增反应及其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引物不仅对MDV1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而且由此引物引导  相似文献   

15.
制备2批抗火鸡疱疹病毒(HVT)血清,无菌检验合格,与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和Reo无交叉中和反应。蚀斑减少试验结果表明当病毒含量为10个、5个羽份/0.1ml时,中和后尚有一些蚀斑存在。病毒含量为3.3羽份/0.1ml或更低时,中和后未见典型蚀斑存在  相似文献   

16.
于魁 《中国家禽》2000,22(1):18-19
将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接种于鸡胚卵黄囊、然后检查绒毛尿囊膜(CAM)上病毒痘斑(以下简称“痘斑”)生长情况,以此作为HVT疫苗免疫前效力检测的手段,得到满意效果。1材料与方法1.1MD强毒(vMDV)分离自本公司某鸡场严重感染MD鸡的血液,经原北京农业大学鉴定为一株vMDV。历年采购的国产和进口HVT疫苗30批次,分甲、乙、丙3组进行观察。1.2经血清学检查(MD-AGP)并证明无MD抗体的种鸡所产种蛋,按常规方法,孵育到4~5d的鸡胚用于接种;卵黄囊接种已稀释好的HVT疫苗,每份HVT疫苗分1,2…  相似文献   

17.
免疫鸡群发生马立克氏病的原因分析王守江(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局)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肿瘤性的传染病。近年来,MD广为流行,随着MD病毒强毒株的出现,MD的发生似有增强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接种过火鸡疱疹痛毒(HVT)...  相似文献   

18.
马立克氏病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保护和协同作用@盘宝进马立克氏病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保护和协同作用盘宝进编译郑儒标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的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增生性疾病,MDV包括三个血清型:血清1型是鸡源性致病株及其致弱株,血清2...  相似文献   

19.
鸡马立克氏病单价活疫苗免疫效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农业部南京药械厂和三家外国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的4种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实验室制备的CVI988细胞结合苗和HVT细胞结合苗等6种鸡马立克氏病(MD)单价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白来航鸡,8日龄时用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GA株攻击,同时以Z4+FC126双价活疫苗作对照,进行免疫效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种MD单价活疫苗均能使免疫鸡群获得对vMDV攻击的免疫保护力,免疫效力强弱顺序依  相似文献   

20.
致病性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污染与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克氏病( Marek’s disease,MD)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病毒性肿瘤性传染病。MD经羽毛囊排毒,空气传播,传染力极强,是鸡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致病因子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virus,MDV),属疱疹病毒科成员,根据其嗜淋巴细胞性相似于γ-疱疹病毒,而其基因组结构却相似于α-疱疹病毒[1]。 MDV按其致病性和血清学反应不同分为三个血清型:血清I型(MDVI)包括致瘤致病性的强毒株(如 HPRS- 17、GA、Md/5、BJ-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