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对7个不同秋眠级的苜蓿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进行株高、鲜干比、茎叶比、再生速度等植物学性状分析,目的是为引黄灌区苜蓿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更优质、更高产的苜蓿品种。研究结果表明,7个供试品种在2011-2013年间均可安全越冬,其中皇冠、4020、4010三个品种因其产量较高、茎叶比较小、粗蛋白含量高、再生速度较高,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研究不同收获高度对苎麻饲草生产性能的影响和苎麻全株常规营养成分,对7份苎麻资源在40、60、80、100、120cm 5个处理水平下的饲草产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产量表现较好的3份材料进行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Ca)含量及体外消化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60、80cm两个处理水平下,苎麻全年鲜草产量达最高值,在此范围内收获作为饲用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最大;苎麻营养成分中粗蛋白(CP)含量高达21%,营养价值高,粗纤维(CF)含量2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36%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26%,含量适中,且体外消化率较高,为83%。综上,可以得出,苎麻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可以作为家禽家畜的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77份裸燕麦品种籽粒品质等相关性状进行测定,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测定指标进行分类比较,并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籽粒性状在青海表现良好的裸燕麦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燕麦品种千粒重变异系数最高为49.29%,籽粒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分别为12.23%和9.83%;千粒重与籽粒长度、宽度和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含水率与粗蛋白、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灰色关联分析表明77份裸燕麦品种籽粒性状综合评价较高的3个品种分别为5号(0.679)、73号(0.676)和26号(0.649);3)供试燕麦性状聚类分析表明,77份裸燕麦品种可被分成6个类群,其中类群Ⅵ中综合评价前10的品种占70%,包括综合评价较高的3个品种(5号、73号和26号),可考虑作为优异燕麦品种的选择区域。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育出优质、高产、低香豆素的白花草木樨新品种,在前期完成第一次轮回选择的基础上,开展了25份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的第二次轮回选择,在甘肃省榆中县和临泽县进行产量、品质、香豆素含量等农艺性状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间株高、干重、纤维、香豆素含量等性状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变异(P<0.05),且干重、株高、茎粗等性状在两地点间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P<0.05),根据基因型方差预测干重与株高的遗传增益增加百分比分别为4.3%和2.6%。相关性分析表明,茎粗与干重、株高有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粗蛋白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反映出各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和25份半同胞家系在各性状上的表现,聚类分析将25份家系分为4个组,其中第4组具有较高的干重、粗蛋白和最低的香豆素含量。通过对25份半同胞家系的第二次评价将为白花草木樨新品系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苎麻饲用资源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湖南农业大学苎麻资源圃内筛选出生长势强、发蔸力好的30份优异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种质资源作为试验材料,收获头麻后,在株高50~60 cm时进行刈割,每次刈割测定生物学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综合生物学产量与粗蛋白含量结果,初步筛选出适宜饲用的种质为巫山线麻,收获头麻后,6次生物学总产量达22 215 kg/hm2,粗蛋白含量为25.43%。这为解决南方高蛋白饲料缺乏提供了可能,且苎麻生物学产量高,在南方适应性强,是一种优良的高蛋白牧草,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重庆地区麻园老化,产量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本试验组从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引入九个苎麻品种,分别从农艺性状、阶段和整体生长速率对其在渝西地区的适应性以及营养成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九个苎麻品种在渝西地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兴仁苎麻和三穗黄平麻的农艺性状表现更为突出,兴仁苎麻叶面积和单株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 05),且其叶片数最多,平均为25. 33片;圆麻2号的平均生长速率最大,达到4. 37cm/d,阶段性生长速率最快,达6. 2cm/d,兴仁苎麻次之;营养成分中,贞丰好麻和兴仁苎麻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 79%、20. 77%,饲用营养价值最高。综合衡量各品种的适应性表现和营养成分,得出兴仁苎麻和圆麻2号更适合在渝西地区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30个非秋眠和半秋眠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筛选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蔬菜型紫花苜蓿品种。结果显示:根据播种第2年春季3次刈割紫花苜蓿再生苗的累积产量、累积株高和茎叶比,将30个紫花苜蓿品种划分成为4类,前两类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比较低,不具有作为高产蔬菜栽培利用的价值;对第3和第4类17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口感、粗蛋白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WL656、GTBR PLUS和丰叶721三个再生能力强、产量和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紫花苜蓿品种,适宜作为蔬菜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8.
德胜香梨系四川地方品种。1981年从浙江农科院园艺所引入嫁接在国家果树种质武汉砂梨圃,1982年定植在圃内,1984年进入结果期。通过十多年来的观察、鉴定、评价,该品种质优、丰产、稳产,叶片高抗梨黑斑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安徽、四川等南方省市均可栽培。1主要性状1.1植物学特征树势旺盛,树姿半开张。1-3年生枝黄褐色,树干灰褐色。1年生枝皮孔圆形或椭圆形,无茸毛、枝软。叶片长12.8cm、宽7.3cm,叶色浓绿、有光泽,叶片革质、平展或反转,叶背无茸毛,叶尖渐尖或长尾尖,叶基圆形,叶缘细锯齿,…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沧州市的几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干草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分枝数>粗纤维含量>单株产量>株高>茎叶比>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各性状对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株高>分枝数>粗纤维含量>粗脂肪含量>茎叶比>干草产量>单株产量;各性状对粗纤维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干草产量>株高>分枝数>茎叶比>粗蛋白>单株产量>粗脂肪.试验结果为优质高产苜蓿品种的引种与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掘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各地区100份青稞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以田间调查数据的平均值作性状比较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低,株高、千粒重、穗长的变异系数中等,单穗粒重受环境影响的变异系数大;100份青稞品种(系)可分为3大类,第Ⅰ类共2份材料,其特点是株高较高,千粒重较高,穗长中等,单穗粒重较高,全生育期中熟的品种(系);第Ⅱ类共11份材料,植株矮小,千粒重中等,穗长最小,单穗粒重最小,全生育期较早的品种(系),第Ⅲ类中的87份品种(系)大多是株高中等,千粒重较小,单穗粒重中等,穗长最高,全生育期最晚的品种(系)。西藏地区青稞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可为今后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年生苜蓿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其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2份一年生苜蓿为材料,对生育期和外部形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分析,并对形态类型加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一年生苜蓿的茎为直立或匍匐,茎高在7.0~30.7cm,3出羽状复叶,种子为黄色、肾形。生育期在95—140d,从生育天数可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2)一年生苜蓿种内变异很大,其中主茎长度和自然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3.0%和42.9%。其次是叶长和叶宽,变异系数分别为33.3%和30.0%。而第2主茎长度变异系数是27.6%,伸展长度变异系数22.1%;(3)对一年生苜蓿在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的生长状况的比较发现,一年生苜蓿更适应于干旱地区的生长;(4)一年生苜蓿的主茎长度越长,第2主茎长度越长,自然高度越高,伸展长度越长,叶长和叶宽也越长;(5)通过形态类型的聚类分析,可将一年生苜蓿分为3个类型,直立型,匍匐型和低矮型。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Xiangzhu-3)和“多倍体1号”(Tri-1)饲用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为“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作为饲用作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刈割高度设3个水平,分别是40 cm(D1)、70 cm(D2)和100 cm(D3);氮肥设置3个水平,分别是每次施氮0 kg/hm2(N1)、92 kg/hm2(N2)和138 kg/hm2(N3)。通过测定各处理饲用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败蔸率,对不同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处理的苎麻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和刈割高度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刈割高度是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和粗纤维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湘苎3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刈割高度决定,而多倍体1号粗蛋白含量主要由氮肥用量决定。其交互作用对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影响显著。在相同刈割高度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以N2处理最高,粗纤维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氮肥用量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粗蛋白、钙和磷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和粗纤维含量随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多次刈割会引起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不同程度的败蔸。在本试验条件下,湘苎3号和多倍体1号最适合的刈割高度是70~100 cm,氮肥用量是92 kg/hm2。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利用30个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筛选出适合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营养品质,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30个供试品种分成4个类群并分析总结每一类群的主要特性。结果表明:1)以渝青3号和曲辰9号为代表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表现为生物产量和干草产量较高,穗位高较高,持绿性表现较好,但营养品质低于粮饲通用型玉米。2)以屯玉661和先玉1225为代表的粮饲通用型玉米表现为干草产量低,但淀粉含量较高,其超过30%。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茎重和穗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评价结果,曲辰9号、晋单65、先单405为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禾本科饲草的生产性能,试验选用20种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材料,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试验地进行田间种植,对其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丹草Late BMR、大力士以及苏丹草的PACF8421和健宝4个品种(品系)未能完成其生育期;青贮玉米的株高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苏丹草中农26837的株高最低,只有191 cm;高丹草中Enorma和Bra-sero的分蘖能力最强,单株分蘖数分别为37.00,31.50个/株,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高丹草Big Kahuma的鲜草产量高,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均较强。苏丹草中Enorma的分蘖能力最强,茎叶比最小,抗病性最强。综合比较,在20种饲草品种中高丹草Big Kahuma和苏丹草Enorma宜作为黑龙江地区青饲、青贮的禾本科饲草品种。  相似文献   

15.
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干旱棚田间全生育期模拟干旱法,对9个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品质性状、光合及生理指标进行了抗旱性分析,并用抗旱指数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各品种的产草量、株高、茎数、茎叶比和粗蛋白质含量,成穗率和鲜干比略自增加,光合指标降低,抗旱指数顺序为冬牧70>冀饲2号>冀饲1号>中饲828...  相似文献   

16.
新疆狗牙根农艺性状及利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新疆具有代表性的7份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材料的12项农艺性状进行初步研究表明,新疆狗牙根种内差异大,具有培育优良新型牧草或草坪品种的潜力,其中C5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叶片大、草产量高,C1植株矮小、茎秆及叶片纤细、颜色深绿,其余材料居中;通过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合加权综合评价结果,初步将新疆狗牙根划分为3个类型,即草坪草牧草兼用型(包括喀什狗牙根、新农一号狗牙根、C4、C3)、草坪型(C1、C2)、牧草型(C5),为今后新疆狗牙根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放牧强度对新麦草生产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华北农牧交错带,进行新麦草人工草地划区轮牧试验。结果表明,中牧区新麦草的分蘖数增多,叶面积增加迅速、再生速度加快,精蛋白质含量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中牧区有利于提高新麦草的产草量和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金皇后’(Medicago sativa‘Golden empress’),多花黑麦草‘盛宴’(Lolium multiflorum‘Feast’)和紫羊茅‘传奇’(Festuca rubra‘Legend’)和‘派尼’(Festuca rubra‘Pernille’)为材料,以含0,30,60,90,120 mg·L-1 HgCl2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沙培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汞胁迫对4个草种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胁迫浓度的升高,4个品种的出苗率、株高、干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PS 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却呈上升趋势;4个草种的耐汞性及对汞敏感的指标类型存在明显差异;中低浓度汞胁迫(30~60 mg·L-1)下,各草种的出苗率、叶面积、株高、干重、根系活力较对照降幅较小;汞胁迫浓度大于90 mg·L-1时,各草种的测定指标均开始急剧变化,出苗率、株高、干重、叶面积、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S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4个草种幼苗期耐汞性强弱依次为:‘派尼’>‘金皇后’>‘盛宴’>‘传奇’。本研究可为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时在植物材料选择方面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21份引进褐色中脉高粱(Sorghum bicolor)不育系材料的农艺性状与SRAP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MP17的茎粗、叶宽最大,分别为29.97 mm和9.88cm;BMP20的茎叶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材料(P0.05)。SRAP标记方法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64条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6.5%,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49。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086~0.977。聚类分析显示,遗传距离为0.488时,供试材料分为3类。研究结果表明,所引进的BMR饲草高粱不育系材料遗传基础较窄。  相似文献   

20.
21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在河南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法对21个玉米品种(每个玉米品种5个重复)进行分区组种植,以研究其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抗倒伏性和品质,及其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以京科青贮932、伟科106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抗倒伏性能。2)伟科106、京科青贮932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含量,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较低,品质较优。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生物学产量与籽粒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选用绿叶多和绿叶重、茎重和茎粗、穗部产量均优且有一定植株高度的品种有利于获得高产;粗蛋白与粗脂肪、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从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品质、抗倒伏性能和农艺性状方面综合考虑,京科青贮932和伟科106表现最佳,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品种在河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