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场的常见病,治疗的药物有多种,为探讨药物的治疗效果,试验选9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牛,随机分3组,每组30头牛,第1组(用1次4%聚维酮碘+用2次5%土霉素溶液),第2组(用1次4%聚维酮碘+用2次宫得康),第3组(用3次4%聚维酮碘);子宫灌注给药,3次给药为1疗程。1个疗程后,各组治愈率为23.3%、40.0%、26.7%,有效率为60.9%、72.2%、50%;2个疗程后,各组治愈率为70.0%、83.3%、63.3%,有效率为86.7%、93.3%、86.7%,结果表明:2个疗程对奶牛子宫内膜炎都有较好的效果,以第2组(4%聚维酮碘+宫得康)效果最好,但少数患有子宫内膜炎的牛2个疗程仍难以治愈。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免疫机制,试验采用给患有明显子宫内膜炎症状的奶牛早、晚各灌服宫炎散1次,连用7 d,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IgA、IgG和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用药后第5天和第7天,治疗组血清IgA、IgG含量极显著高于疾病组(P0.01);用药后第1天,治疗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用药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极显著低于疾病组(P0.01);血清TNF-α含量在用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均极显著低于疾病组(P0.01)。说明中药复方制剂宫炎散能够增强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免疫防御机能,调节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物对高产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改进的采胚管,对奶牛子宫内灌注抗菌药物,进行子宫内膜炎的治疗。结果表明,应用碘伏和宫净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土霉素、碘甘油和洁尔阴。应用经碘伏、金霉素、宫净和洁尔阴治疗的奶牛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土霉素、碘甘油治疗的奶牛。应用洁尔阴冲洗液注入发情奶牛的子宫内,10~12h后进行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了解聚维酮碘凝胶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用药的最佳方式,本试验选择193头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炎患牛,分成以聚维酮碘凝胶处理的治疗组和以金霉素和土霉素处理的对照组。治疗组分三个浓度梯度和两次处理给药。以探讨两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凝胶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8.0%和86.3%;金霉素对照组分别为66.1%和33.9%;土霉素对照组分别为71.9%和31.2%。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治疗组内各剂量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了临床用药的最佳剂量和方式,即子宫灌注100 mL聚维酮碘凝胶,隔天一次,连用2次,对于不同病情的子宫内膜炎都能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TTC法检测44例经过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子宫内膜炎荷斯坦奶牛。其中,41例采用子宫内灌注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土霉素、金霉素和庆大霉素;每个病例治疗1~5次不等,3例采用静脉注射,主要药物有磺胺嘧啶钠和头孢噻啶。结果表明,31例经土霉素子宫内灌注的奶牛,停药后第24h所采的奶样均可检出抗生素;其中6头奶牛在第6d仍然抗生素阳性,残留时间最长的可达8d。8例用金霉素子宫灌注治疗的奶牛,停药后第48h所采的奶样,抗生素检出率100%,其在牛奶中的残留时间为2~5d不等。2例经庆大霉素子宫灌注治疗的患病牛,药残时间分别为1~2d。3头经静脉滴注治疗的病牛,牛奶中的药残时间约达到9d以上。此外,从3头用金霉素子宫内灌注的奶牛采集牛奶用于乳酸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牛奶TTC阳性时,发酵产酸较低。在治疗后6h采集的牛奶都不能正常发酵产酸、凝固。3例试验牛牛奶发酵产生的酸度分别于治疗后第13、24和48h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评价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奶牛场开展了临床试验.该试验从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伊利、蒙牛乳业所属奶牛园区、奶牛养殖公司、奶牛联社的8家奶牛场选择377头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炎患牛,对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临床药效观察.依据不同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子宫内膜炎3个治疗组,各组又用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相同给药处理,均按相同剂量60 mL/(次·头),一次性子宫内灌注药物原液,隔日给药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给药后观察10d.统计分析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及不同批次药效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批次的鱼腥草子宫灌注液治疗同等程度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基本相近,经x2检验,差异不显著(P >0.05),表明药物质量和药效稳定一致;鱼腥草子宫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总有效率为94.7%,总显效率为86.2%;相同给药剂量和次数对轻度(卡他性子宫内膜炎)、中度(黏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重度(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0.1%、82.8%,显效率分别为94.5%、81.2%和63.8%,经x2检验表明,轻、重度2个病情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所有使用鱼腥草子宫灌注液的患牛,均未见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及局部刺激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宫净液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用宫净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155例,治愈率为85.16%(132/155),有效率为92.26%;治疗后3个情期受胎率为83.23%(129/155);治愈奶牛3个情期受胎率为97.72%(129/132)。用宫净液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80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病率降低了11.88%,产后3个情期受胎率提高了9.45%。药理学试验表明,宫净液具有抗菌消炎、缩宫排脓、免疫调节、促进子宫组织修复、促进生殖机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不孕的常见疾病之一。我县一规模奶牛场共存栏奶牛约980头,其中成年适繁母牛460头,均为全年舍饲饲养。2010年该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达55%以上,严重影响了本场的生产和发展。该实验从我县一规模奶牛场中共收集病例100头,分成4组,每组25头,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宫净康进行子宫内灌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9.
对产犊后4—5天的60头母牛应用初乳乳清注入子宫内(间隔48小时一次),以预防疾病。另对60头患有产后子宫炎和产褥期子宫内膜炎的母牛进行治疗,用初乳乳清和“Endozol”(一种氯霉素在丙二醇中的悬浮液)进行子宫灌注,每次50毫升,在产犊后7—10天之间应用3—5次。又对40头患有产褥后期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母牛也用上法治疗,每次25毫升。结果在预防处理组,产犊过程正常者为85%,产犊到怀  相似文献   

10.
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延长产犊间隔,严重的还会使母牛屡配不孕,致使奶牛场经济效益降低,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用北京兽药厂生产的官得康混悬剂,于1995年8月一1996年8月进行了防治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l材料与方法1.l材料药品:北京兽药厂生产的官得康混悬剂,批号为9504o入牛群:产后奶牛,年龄为3~10岁,胎次为2~8胎。1.2方法预防试验:于胎衣排出后第1天和第6天分别向母牛子宫内注药四次,每次1支。治疗试验: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2~7天往药1次,每次…  相似文献   

11.
临床型子宫炎在大型奶牛场的发病率增加,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最初,临床型子宫炎作为散发病来记载,产后奶牛的发病率达到5—10%,但是目前在高产奶牛的大型奶牛场中经常是以地方病的形式流行的。据报道在产后1个月时,对奶牛作系统的临床检查可发现高达40%的感染率。在子宫炎流行严重的4个奶牛群中,把产犊后30天诊断为临床型子宫炎的153头母牛随机分为3组:(1)子宫内给于抗生素(氯霉素、新霉素_B)3次,每次间隔1周(n=53);(2)肌注前列腺素2次,每次间隔14天(n=61);(3)给于安慰剂的对照牛(n=39)。为了评价治疗效果,用其中的59头母牛制做了子宫化验标本,有51%分离出了化脓棒状杆菌。产后将近60天时2个治疗组的总临床恢复率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土霉素和乳酸依沙吖啶联合应用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疗效,选取豫北一个中型牧场63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试验,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1头。第一组只用土霉素溶液;第二组用土霉素+乳酸依沙吖啶的水溶液;第三组只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每组均按3次送药为一个疗程进行子宫内灌注。结果显示,第一组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8.1%、66.7%,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9%、85.7%;第二组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7.6%、85.7%,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0%、95.2%;第三批奶牛用药一个疗程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3.8%、47.6%,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1%、61.9%。结果表明,土霉素和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用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对泌乳期奶牛的安全性,试验选用24头泌乳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其中3个受试药物组(Ⅰ、Ⅱ、Ⅲ组)分别给奶牛子宫内注入不同剂量的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1个空白对照组(Ⅳ组),给奶牛子宫内注入一定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给药2次,间隔72h。在给药第0天、末次给药日及停药第7天,观察记录试验奶牛的各项指标,包括体温(直肠温度)、脉搏、呼吸频率、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精神状态等临床表现及日产奶量和乳汁体细胞数(SCC)等,并对其进行考查。结果表明,泌乳期奶牛按推荐方法使用受试药物硫酸头孢喹肟子宫注入剂较安全,临床可用于治疗泌乳期奶牛的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4.
<正>本试验采用改进的采胚管,对奶牛子宫内灌注抗菌药物,进行子宫内膜炎的治疗。结果表明,应用碘伏和宫净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土霉素、碘甘油和洁尔阴。  相似文献   

15.
来稿摘登     
1983年5月以来,我们试用不同浓度的生理盐水与煤酚皂溶液混合(以下简称盐酚合剂)冲洗子宫,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取得满意效果。治疗方法将煤酚皂溶液加生理盐水配成1:500的混合溶液。在发情期内治疗,每次用400毫升注入子宫,每个情期为一个疗程,用药1—2次。严重的脓性子宫内膜炎可用药3次。颈口未开者,可用三合激素开口。每个疗程最后一次注药后的6—12小时,将药液导出。再用灭菌用水200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中药生化汤煎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采用子宫内灌注的方法治疗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256例,其中第1疗程治愈201头,占78.5%,第2疗程治愈49头,占19%,无效6头,占2.5%,故总治愈率为97.5%。证明该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因患卵巢静止、卵泡囊肿、持久黄体和子宫炎等疾病而致长期不孕的黑白花奶牛为对象,研究了TDP照射对其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应用TDP对患牛作穴位(百会、交巢)照射,每日一次、每次40分钟,5~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2天、一般经2—5个疗程即能收到明显疗效。50头供试患牛中,经TDP照射后治愈配种受胎27头治愈率达54%,治疗效果显著并恢复正常发情周期14头,显效率为280%,治疗好转7头、好转率为14%,合计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效果不明显2头,占4%。  相似文献   

18.
清宫助孕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清宫助孕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本试验将临床确诊为子宫内膜炎的奶牛80头,随机分为"清宫助孕液"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分别为60头和20头,治疗组采用直肠把握法将清宫助孕液子宫灌注,每次100 mL,隔日一次,4次为一疗程;对照药物将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用生理盐水50mL稀释后,子宫灌注,隔日一次,4次为一疗程。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60头,治愈52头,治愈率86.67%,显效3头,显效率5.0%;有效2头,有效率3.33%;无效3头,无效率5.0%,总有效率95.0%。三个情期受胎率86.67%。对照组治疗20头,治愈15头,治愈率75.0%,显效1头,显效率5.0%;有效2头,有效率10%;无效2头,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0%。三个情期受胎率75.0%。可以得出,"清宫助孕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9.
复方聚维酮碘凝胶是一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新型药物.本试验以金霉素、土霉素和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复方聚维酮碘凝胶治疗子宫内膜炎后对患牛卵巢机能恢复及配种受胎的作用,并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测定参试牛乳中孕酮含量,进一步分析各种药物在治疗前后对卵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聚维酮碘凝胶对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催情率和受胎率显著高于金霉素、土霉素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用药后发情的时间也缩短(P<0.05);RIA测定结果也表明使用复方聚维酮碘凝胶后排卵牛的比例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进一步证明复方聚维酮碘凝胶能改善卵巢活性.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不孕的常见疾病之一。2004年某奶牛养殖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场的生产与发展。该试验在某牛场1、2号圈中随机选择产后15d从产房转入的患有子宫内膜炎的病牛。分别编入4个试验组,各组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共收集病例80头,每组20头。经过1~2疗程(5~10d)的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氟哌酸和甲硝哒唑联合用药,配制成药液进行子宫内灌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