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探究蛇鮈对不同诱食剂的偏好,从而提高人工养殖蛇鮈的摄食兴趣与生长效率,本实验通过嗅电图法(EOG)研究了蛇鮈对几种动植物提取物诱食剂(摇蚊幼虫、蚯蚓、甘草、陈皮)的嗅觉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5 g/l和0.005 g/l时,诱食效果摇蚊幼虫提取液>甘草提取液>陈皮提取液>蚯蚓提取液;在浓度为0.01 g/l时,诱食效果甘草提取液>摇蚊幼虫提取液>陈皮提取液>蚯蚓提取液。诱食剂的种类与浓度均对相对刺激效应有显著影响;摇蚊幼虫、甘草和陈皮均对蛇鮈有显著诱食效果,摇蚊幼虫诱食效果最好,最佳浓度为0.05 g/l。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煎煮法对22种植物进行提取,采用抑菌圈的方法测定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的活性。结果发现8种植物室温水浸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其它14种无活性。对以上8种植物中的6种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结果其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均无活性。另外,8种植物的室温水浸提取液抑菌效果受提取时间和粒径大小的影响。丙酮、乙醇对柞蚕链球菌无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150左右日龄的鲤鱼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咬球试验和喂养增重试验,对池塘中生物量大、易于获得的摇蚊幼虫和田螺对鲤鱼的诱食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摇蚊幼虫提取液和田螺提取液的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摇蚊幼虫提取液的干物质大于田螺的干物质含量;摇蚊幼虫提取液的粗蛋白含量高于田螺提取液粗蛋白含量;摇蚊幼虫提取液的氨基酸含量总量高于田螺提取液氨基酸含量总量2倍多。摇蚊幼虫提取液和田螺提取液对150左右日龄鲤鱼都有一定的诱食作用,可以诱使鲤鱼提高开口率、增加摄食量,且摇蚊幼虫提取液的诱食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丁鱥(又名丁桂)是欧洲各国的重要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近几年引进我国并广泛推广,该鱼为底栖鱼类,以植物残渣及水生昆虫为食。目前国内正在大力开发丁鱥人工配合饲料。试验表明,丁鱥鱼种的嗅味觉对水葫芦提取液有强烈反应,水葫芦提取液可作为诱食剂、生长促进剂应用到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5.
施氏鲟消化酶的分布及几种诱食剂对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施氏鲟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谷氨酸钠、牛磺酸、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和复合诱食剂,以研究其对施氏鲟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用G1、G2、G3、G4、G5表示,其中G1为对照组,其余各处理组分别添加1%谷氨酸钠、1%牛磺酸、0.04%DMPT和0.02%DMPT+0.1%谷氨酸钠+0.1%甜菜碱复合型诱食剂,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6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显示:(1)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胃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十二指肠瓣肠胃肝胰脏幽门盲囊。(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牛磺酸和复合诱食剂消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添加谷氨酸钠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添加DMPT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试验表明:0.04%DMPT对施氏鲟消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是一种良好的诱食剂。  相似文献   

6.
选用7种植物(石榴叶、大蒜、萱草花、独活、薄荷、黄芪和辛夷)提取物作为试验材料,以体长为7 cm的金鲫鱼为试验对象,通过摄食行为学法对金鲫鱼进行诱食活性研究,5次重复试验,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蒜、萱草花和薄荷对金鲫鱼均有显著诱食作用;石榴叶、独活和黄芪对金鲫鱼诱食作用不显著;辛夷对金鲫鱼有抑制摄食作用.研究为以后的金鲫鱼诱食剂生产试验和进一步的筛选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中草药的诱食活性,根据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将3种中草药复合诱食剂分别设计制成10%、20%、30%和40%4种不同质量浓度,以鲫鱼为对象进行诱食活性试验,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诱食作用,结果表明:3组复合诱食剂对鲫鱼均有诱食作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复合诱食剂诱食效果各异,其中复合试剂Ⅰ20%和30%质量浓度有明显诱食作用(P0.05),40%质量浓度有非常显著诱食作用。复合试剂Ⅱ和Ⅲ10%质量浓度有明显诱食作用(P0.05),20%和30%质量浓度有非常显著诱食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鲟鱼天然饵料水蚯蚓和摇蚊幼虫的游离氨基酸成分进行检测,筛选出含量较高可能具有诱食活性的六种单体氨基酸,并结合行为学方法研究了这六种单体氨基酸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的诱食活性。结果表明:史氏鲟对氨基酸有较强的反应,10-5mol/l的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的试验组有明显的诱食活性,与对照组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高浓度的苏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脯氨酸(10-3mol/l)对史氏鲟鱼的诱食活性呈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试验结果为史氏鲟鱼高效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促摄物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显著增加了养殖对象的摄食量,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本试验以泥鳅为研究对象,用四角蛤蜊粗提物、甘氨酸、组氨酸、谷氨酸作为诱食剂进行了诱食活性的研究。统计分析显示,四角蛤蜊粗提物和组氨酸表现出较强的诱食促生长作用,单一的甘氨酸或谷氨酸对泥鳅没有诱食活性。  相似文献   

10.
孙丽萍  杨佳林 《中国蜂业》2009,60(12):54-56
为了评价蜂花粉的化学组成、植物来源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巴西无刺蜂(Melipona subnitida)采集的黄色和褐色花粉为样品,黄色花粉由三种类型的植物花粉组成,其中Mimosa gemmulata花粉占98.95%。褐色花粉由五种类型植物来源的花粉组成,其中豆科植物浅色花粉占89.84%。在巴西东北部半干旱的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无刺蜂(Mimosa subnitida)采集几种植物的花粉。从黄色花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柚皮素、异鼠李素和D-甘露醇,从褐色花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β-谷甾醇、3’,4’,5’,5,7-五羟黄酮、亮石松碱和8-甲氧基草质素。亮石松碱和D-甘露醇(34.9%)是首次从蜂花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用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评价不同溶剂蜂花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大小按下面顺序依次递减:乙酸乙酯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己烷提取液。结果表明,蜂花粉乙酸乙酯提取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1.
试验探究复合诱食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与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只对虾,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对虾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1.5%的复合诱食剂。结果显示,复合诱食剂能够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养殖成活率,明显降低饲料系数。0.5%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明显提高对虾肝胰腺和胃肠道蛋白酶、胃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1.0%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胃肠道组织中蛋白酶和脂肪酶及胃肠道淀粉酶活性(P0.05),明显提高对虾肝胰腺淀粉酶活性。1.5%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蛋白酶和胃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明显提高对虾肝胰腺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复合诱食剂能够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水平。试验表明,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1.0%复合诱食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给植物源杀菌剂防治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Embellisia astragli)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试15种药用植物以及大蒜(Allium sativum)、变绿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核桃青皮 (Juglans regia)3种植物提取液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矮根腐病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的影响,并测定抑制效果最好的植物提取液对沙打旺种子萌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大蒜、核桃青皮3种植物提取液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P <0.05),抑菌率均达100%,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力较强, 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85%.防风、大蒜、核桃青皮3种植物提取液原液对沙打旺种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 <0.05),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在50%以下.说明防风、大蒜和核桃青皮的提取液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田间防治有一定应用前景,但在沙打旺播种时不宜使用其提取液进行药剂拌种.  相似文献   

13.
郭松林  席峰 《中国饲料》2002,(22):18-20
1 诱食剂的特点鱼虾诱食剂是以鱼虾的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研制的 ,是指能将鱼虾吸引到食物周围并激起其食欲进而促其摄食的一类物质。因此 ,鱼虾诱食剂应包含两方面的物质 :一是引诱摄饵物质 ,二是促进摄饵物质。研究发现 ,鱼虾诱食剂的类型与鱼虾食性有关。一般来说 ,肉食和杂食性鱼类对碱性和中性物质较敏感 ,而草食性鱼类则对酸性物质较敏感。2 诱食剂的作用机理诱食剂主要由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天然物质(如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提取的浓缩物 )和人工合成香味原料 (如醛、酮、醇、酸、酯、醚等化合物 )配制而成。诱食剂是一种色、…  相似文献   

14.
选择常用的四种鱼用诱食剂天科宝、四达、肝贝素和碧香源,进行了对黄鳝的诱食活性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科宝、四达、肝贝素和碧香源都能有效诱导黄鳝摄食,天科宝的添加量为4.0‰,四达的添加量为2.O‰,肝贝素的添加量为3.0‰,碧香源的添加量为4.0‰时,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并且在饲料中添加以上4种诱食剂养殖黄鳝,能显著促进黄鳝生长,降低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15.
4种诱食剂对杂交鳢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鱼溶浆、酵母膏、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和复合诱食剂对杂交鳢的诱食效果,配制了1种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0%鱼溶浆、2.0%酵母膏、0.1%DM PT和0.1%复合诱食剂的4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均重(17.30±0.03)g的杂交鳢8周。5种饲料等氮等能(粗蛋白质42%,总能18 MJ/kg)。结果显示:添加诱食剂组杂交鳢的终末均重(FA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FABW、WGR、SGR和摄食率(FI)显著高于鱼溶浆组和DMPT组(P0.05)。各组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鱼溶浆组、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肝体比(HSI)显著降低(P0.05),脾体比(SSI)显著升高(P0.05)。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脏体比(VSI)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鱼溶浆组、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血清胆固醇(CHO)、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TP)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球蛋白(GLOB)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以提高杂交鳢的摄食量,降低血脂水平,同时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其生长,以酵母膏和复合诱食剂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Epichloё属内生真菌侵染(E+)和未被侵染(E-)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生物碱提取液为材料,测定其对麦角菌(Clavieps purpurea)、德氏霉(Drechslera erythrospila)、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半裸镰孢(Fusarium semitectum)、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和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8种植物病原真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明确醉马草生物碱提取液的抑菌活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结果发现,E+醉马草提取液中含有麦角新碱和麦角酰胺两种生物碱,其浓度分别为26.178和369.074 mg·kg-1,而E-醉马草提取液中不含这两种生物碱。不同浓度的E+和E-醉马草提取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繁殖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对真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要大于E-,其中对腐皮镰孢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大,分别达到63%和57%。生物碱提取液浓度与供试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生真菌的侵染提高了醉马草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共生体中含有生物碱成分,具体的抑菌机制和机理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提取法从野生麻花秦艽中提取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和黄酮(flavonoids),用不同浓度龙胆苦苷和黄酮提取液处理受试植物紫花苜蓿、红三叶和白三叶,通过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苗高、根长、鲜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探讨了野生麻花秦艽的化感作用及抗氧化性。研究表明,野生麻花秦艽中龙胆苦苷和黄酮提取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大多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仅龙胆苦苷浓度为2.52 mg/mL时,对白三叶的苗高表现出促进生长的作用;随龙胆苦苷和黄酮提取液浓度增大,对3种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程度不同:3种受体植物幼苗体内的POD和CAT的活性分别在6.30和1.95 mg/mL时达到最大值,紫花苜蓿幼苗体内SOD活性在浓度分别为12.60和3.90 mg/mL时活性最大,分别为22.971和25.013 U/g,红三叶和白三叶幼苗体内的SOD活性在6.30和1.95 mg/mL时达到最大值,说明不同植物对化感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紫花苜蓿对化感胁迫的耐受能力强于红三叶和白三叶。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3种复方中药对锦鲤的诱食活性及促生长的影响,采用触球法对锦鲤摄食行为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种配方复方中草药都有较强的诱食活性,且诱食活性的强弱与复方中药的质量浓度有关,其中以配方1(刺五加和西洋参等)效果最显著(P0.01);基础饲料中参加复方中药后,鱼体的体质量和肥满度比只饲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增加显著(P0.05),说明3种复方中药对锦鲤均有促生长作用,其中以配方2(人参和灵芝等)效果最显著(P0.01),其与对照组比较,可降低饵料系数0.26,增重率达16.8%。因此利用低质量浓度的中草药添加饲料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可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系数,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有"陈皮"和"广陈皮"二类。陈皮气香,味辛、苦,营养丰富,且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黄酮以及少量的生物碱、类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这些物质不但有防治疫病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增进食欲,提高采食量,可以作为动物的诱食剂,具有化学类诱食剂所无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主持的“饲料诱食剂的研究”已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成果研制出了仔猪、鸡、犊牛、鱼、虾等五类六种诱食剂产品,其中,畜禽诱食剂解决了香气挥发与留香平衡、香气与味料科学配比等关键技术,有较强的诱食效果,有比国外产品更好的稳定性;鱼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