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继勋  马文明 《草地学报》1996,4(4):240-245
在东北羊草草原研究羊草群落,拂子茅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和碱蓬群落六种生境条件下微生物生物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生物翻天复地量与土壤pH值和电志率呈指数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指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土壤盐碱化对羊草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利民  李建东 《草地学报》1997,5(3):154-160
从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三个测度水平,采用八个指数和Zahl的大折刀法统计处理,探讨了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次生盐碱化梯度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碱化的加重,群落植物多样性单调衰减,并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显著指数负相关,与土壤水分呈指数正相关;其植物多样性的演替序列是:羊草-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羊草-星星草群落〉星星草群落〉朝鲜碱茅群落〉角碱蓬群落,结果与次生盐碱化演替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3.
用静态气室法对草群落和碱茅群落的土壤呼吸量进行测定,分析了2种群落土壤呼吸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种群落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均呈单峰曲线,羊草群落的土壤呼吸量在8月中旬达最大值13.27g(m^2.d),碱茅群落土壤呼吸量在7月中旬达最大值11.4g(m^2.d)。2)在11种环境因素中,pH、风速、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对2种群落土壤呼吸量均有较大的灰色关联度,是主要因素;地温和降水量对2种群落土壤呼吸量的灰色关联工小,是限制因素。3)建立了2种群落土壤呼吸量(y)与土壤0-10cm含水量(x)的回归模型。羊草群落:y=126.51x-6.5121(R^2=0.92,P<05);碱茅群落:y-60.425x-1.7024(R^2=0.98,P<0.05)。  相似文献   

4.
不同利用方式下(刈割和放牧),比较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及群落结构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表现为:刈割草地>放牧草地,在不同植物群落中表现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群落。无论在刈割还是放牧区,真菌的分布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细菌的分布为: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放线菌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土壤微生物随土层垂直递减分布,在土层0~15 cm土壤微生物分布最多。3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大, 放线菌次之, 真菌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只在刈割方式下羊草群落(sp1)和碱茅群落(sp2)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其余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性质及酶活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性质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pH值和全钾升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均明显下降;所测的7种土壤酶中,除多酚氧化酶活性呈现随土壤层次加深而升高外,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钾除与多酚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余6种酶呈显著正相关;全氮、有效磷、阳离子交换量除与转化酶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它6种酶呈显著相关;有效氮、全钾只与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H值、全磷与所测的7种酶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多酚氧化酶和转化酶与部分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余土壤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各种土壤因子不仅直接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大小,还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间接调控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沙地植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库布齐沙地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人工种植的沙打旺和塔落岩黄芪植被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土壤蛋白酶、脲酶、转化酶活性比流动沙地增加6.73%~59.09%,固定沙地酶活性最大,其次为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活性最弱。多酚氧化酶在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比流动沙地均有所减少。人工植被的土壤蛋白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转化酶的活性比天然植被分别提高了23.41%,37.10%,7.96%和47.41%。土壤蛋白酶和转化酶在夏季活性最大,脲酶在秋季活性最大,多酚氧化酶在春季和冬季活性大。蛋白酶、脲酶和转化酶在土壤表层0~2cm活性大,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20cm土层范围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和大针茅群落热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7月、8月进行了群落组成调查和生物量测定,并采样测定了各植物种热值,按各种的干质量权重计算了群落水平的热值.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观测期羊草热值平均为18.99 kJ/g;大针茅热值平均为19.16 kJ/g;羊草和大针茅无论样地间还是种间差异都不显著.在观测期内,羊草和大针茅的热值均表现出一定的随季节略微增加的变化特征,羊草热值的季节变化以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大针茅热值的季节变化以线性拟合更好.群落水平上,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热值最高的均是大针茅,分别为19.03和19.28 kJ/g,热值最小的植物种在羊草群落中为轴藜Axyris amaranthoides和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在大针茅群落中为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羊草群落干质量加权热值为18.73 kJ/g,大针茅群落为18.43 kJ/g.整个观测期群落地上部分、根系、凋落物及立枯物热值结果说明,地上部分热值高于地下部分,群落热值随时间和群落结构变化而有略微波动,群落水平热值与种及器官水平上的热值有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松嫩平原不同盐碱化草地的羊草种群叶片游离脯氨酸、甜菜碱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季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是影响叶片内甜菜碱含量、CAT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pH是影响叶片内脯氨酸含量和SOD、POD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在同一取样时期,随着样地盐碱化程度增加,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与各自主要因子呈正相关。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的大量积累及抗氧化酶系统的调节,是羊草种群对盐碱化适应的重要生理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黄土高原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地的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同时测定紫花苜蓿种植1、2、4、11和16年土壤中的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受到紫花苜蓿的种植年限、季节和土层深度的影响。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与季节呈显著相关,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表现为6月较高,蔗糖酶活性3月较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具表层富集性,在0~5cm土层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高于5~10cm土层的1~3倍,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在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种植4年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较高,种植11、16年的土壤酶活性显著下降。可见,种植紫花苜蓿达10年以上土壤酶活性下降明显,需加强人工牧草地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以三江源区重度退化草地(“黑土滩”)作为对照试验,研究了6 年人工草地和10 年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理化特征、6 种土壤酶活性,分析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根系活力、群落数量结构与土壤微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6 年人工草地的禾本科植物生物量最大、豆科植物开始入侵;10 年人工草地的禾本科植物较6 年人工草地生物量降低,杂类草生物量最大,豆科植物大量入侵,开始出现莎草科植物;人工草地根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发生变化,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提高,土壤容重、温度、pH值降低;6 年和10 年人工草地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脲酶的活性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全磷和水解酶类正相关,与土壤容重、pH值、多酚氧化酶负相关;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与土壤含水量、pH值、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负相关;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变化的趋势是6 年人工草地高于10 年人工草地,土壤微环境的改变使得植物间对于土壤资源利用竞争增大,植物根系活力随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的分配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北羊草草原 8种群落类型的地上植被 ,土壤理化因素 ,土壤微生物的初步调查 ,取得的数据用模糊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与羊草群落最相似 ,碱茅群落类型和碱蓬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最小 ,隐子草群落类型 ,拂子茅群落类型和芦苇群落类型的相似程度居中。在未来的群落演替过程中 ,虎尾草群落类型和杂草群落类型最先演替为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12.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草地三种禾草叶片再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刘颖  王德利  王旭  巴雷  孙伟 《草业学报》2001,10(4):40-46
运用组织转化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天然羊草草地3种禾草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叶片再生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禾草在不同再生期间的叶片伸长率、萎蔫率、发生率及枯死率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放牧强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一般不显著(P>0.05)。放牧不利于羊草叶片发生,中等强度放牧促进芦苇和碱茅叶片伸长与发生。  相似文献   

13.
吴东辉  胡克  殷秀琴 《草业学报》2004,13(5):121-126
选取吉林省大安市姜家甸草场清塘羊草草地、三年生人工碱茅草地和一年生人工碱茅草地为研究样地,2002年分7月、8月和10月3次对样地野外采样.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4 190只,分别隶属3门7纲16目18类.土壤动物群落间个体密度有一定的差异,鞘翅目在各生境中都有较高个体密度分布,显示其是该草原地带大型土壤动物的特征性类群.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垂直分布表聚程度群落间有较大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存在空间分异和明显季节间波动,人为水肥干预可以增加土壤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DG多样性指数更适合表达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动物群落的差异,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能够指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东北草原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崇邦 《草地学报》2001,9(2):117-120,127
对东北草原8种植物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呼吸速率,地上生物量等1种环境因素进行初步调查,利用相关分析和模糊分析的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8种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呼吸速率表现出不同的生态分布特点,该特点与8种群落的1种环境因素存在着一定差异有关.从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化比较,虎尾草和杂草群落与羊草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呼吸速率综合水平最相似,碱茅和碱蓬群落的相似程度最小,隐子草、拂子茅和芦苇群落的相似程度居中.  相似文献   

15.
两种土壤类型对羊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玉辉  周广胜 《草地学报》2000,8(3):220-225
研究两种土壤类型对羊草个体和群落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化草甸土,羊草的叶宽、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低于风沙土型,而单株重则高于后者,而叶长、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碱化草甸土型羊草的群落密度、地上生物量均高于后者,而根冠比则低于后者。株高、凋落物量及地下生物量在两者间差异不明显,碱化草甸土型羊草群落土壤呼吸及凋落物分解排放的CO2量均高于风沙土型。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年限啤酒花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啤酒花不同生长年限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非根际,而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非根际。随啤酒花植龄延长,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脲酶活性显著升高,而中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与5年植龄的相比,植龄为8,18,20和22年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降低14.80%,24.34%,23.03%和22.04%,差异均显著;脲酶活性分别提高3.96%,30.35%,80.99%和106.33%,除8年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通过对产量和α-酸含量的分析表明,植龄为18和20年时啤酒花产量最高,与其他植龄差异显著;α-酸含量在植龄为5和8年时最高,与其他植龄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松嫩草原几种主要禾草植物群落水分生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设计的蒸散仪和CampbellCR10datalogger自动气象设备,研究了松嫩草原羊草、星星草、朝鲜碱茅和虎尾草4种主要禾草植物水分生态状况。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晴天条件下,4种群落的蒸腾速度基本为双峰曲线,但同一时期各各落间及不同时期同一群落的蒸腾速度差异显著。在影响群落蒸腾速度的诸多因素中,太阳辐射强度为主导因了,其与群落蒸腾速度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在生长季,4种群落中,只有虎尾草群落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刈割对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刈割时间和合理的留茬高度,以科尔沁草原区羊草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利用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2个因素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中,刈割时间设3个水平,留茬高度设4个水平。结果表明,8月15日刈割的群落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和羊草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8月1日刈割(P〈0.05);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群落和羊草cP含量逐渐下降,群落ADF和NDF含量逐渐增加,且8月1日刈割与9月1日刈割间差异显著(P〈0.05),但与8月15日刈割无显著差异(P〉0.05);羊草ADF和NDF含量呈增加趋势,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0-10cm、10-20cm和20-30cm土层群落地下生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羊草根茎生物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留茬高度2cm处理的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留茬高度8cm处理(P〈0.05).与留茬高度5cm间无显著差异(P〉0.05),留茬高度2cm、5cm和8cm处理间的群落C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科尔沁草原区羊草草甸草原适宜刈割时间为8月15日左右,以留茬高度2-5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