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建蕾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2):I0005-G7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生物,一些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影响了谷物原料、食品和饲料贸易的正常进行,直接危害了人和动物的健康.在已知的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最大,研究的也最多.作者就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毒理学、危害、预防和去除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的广泛存在对动物及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霉菌毒素降解剂可降解霉菌毒素,减少其对动物和人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对霉菌毒素降解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主要对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降解剂的分类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霉菌毒素研究者提供较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直接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猪摄入霉菌污染的饲料后,会产生各种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主要介绍了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污染不仅能够造成畜牧业经济损失,部分霉菌毒素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作用,通过肉、蛋、奶等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引起免疫抑制和繁殖紊乱,但是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容易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抗氧化剂对动物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污染极其严重,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霉菌毒素因具有肝毒性、遗传毒性,对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动物和人类多种急慢性疾病,而造成机体氧化损伤是霉菌毒素对动物和人类产生毒副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抗氧化剂的添加能有效地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饲料发霉变质以后产生的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很大,畜禽采食后会影响食欲,导致采食量下降,日增重下降,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中毒严重的还会损伤畜禽肝脏、脾脏、肾脏、法氏囊等内脏器官,导致免疫力下降。霉菌毒素沉积到肌肉、乳汁、肝肾等动物产品后,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根据当地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情况,介绍了饲料霉菌毒素的控制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褚曲霉毒素等。霉菌的产生使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降低,脂肪迅速变质,使饲料代谢能下降,严重损害动物的健康并降低生产性能,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降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及其防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或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动物体中,霉菌毒素的毒性是慢性的,很少引起动物死亡。但是霉菌毒素的存在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动物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生产力,且霉菌毒素在畜产品(肉、奶等)中的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作者主要介绍了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伏马菌素等),以及其毒性和危害,并从预防与去毒两个方面,阐述了霉菌毒素的防制措施,进而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江西饲料》2008,(5):42-42
我国饲料工业受到霉菌污染的比例比较大,将近有2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导致浪费。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为了减少损失,很多学者采用一些物质作为霉菌毒素的吸附剂来处理霉变饲料,试验效果良好。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和吸附剂种类:常见的霉菌毒素从目前大量霉变饲料的检测来看,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F-2毒素、T-2毒素等。这些毒素在饲料当中比较常见,并且对于动物体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有些毒素对于一些动物来讲比较敏感,很容易造成动物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经常存在多种霉菌毒素,而且这些霉菌毒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叠加的毒性,导致其对动物的危害加重,但又常被人忽视。为了防止霉菌毒素的产生及消除或缓解多种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文章从多种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霉变的防控,以及利用微生物和酶制剂进行霉菌毒素的脱毒和解毒等方面进行论述,为饲料安全及畜禽健康养殖服务。  相似文献   

11.
霉菌毒素主要是霉菌或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毒性在动物体内的表现缓慢,虽不能引起动物死亡,但是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生产力,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本文主要概述了饲料中的集中霉菌毒素,分析了其毒性,并提出了霉菌毒素的脱毒方法,减少霉菌毒素给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来源、影响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因素、饲料霉菌毒素对生猪健康生产的危害以及减少饲料霉菌毒素对生猪健康生长影响的措施等。以期加深生猪生产者对饲料霉菌毒素危害的认识,并掌握降低饲料霉菌毒素的相关技术措施,为生猪的健康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Mycotoxins)普遍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是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毒素既可在田间生长时产生(田间毒素,如镰刀菌毒素)也可在仓储期间产生毒素(仓储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谷物和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气候条件、作物品种、作物的易感性、霉菌的种类、昆虫或化学物质的破坏、收获时是否用杀虫剂处理、贮存条件以及其他任何后续的操作过程。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常发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导致肿瘤和癌症的发生(主要为肝癌和肾癌),雌激素紊乱综合征,抑制免疫功能,动物性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除急慢性毒性影响外,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饲料质量对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及其产品安全。在适宜条件下,霉菌可在饲料中生长并产生毒素,受污染的饲料一旦被动物摄食,能够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组织器官病变以及繁殖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霉菌毒素也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牛、羊等反刍动物养殖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而用于饲喂反刍动物的饲料在收获前和贮藏过程中易受霉菌侵袭,导致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出现。目前,国内外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猪、家禽等单胃动物,反刍动物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文章从反刍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污染现状、对反刍动物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大多是由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霉菌产生。它们在谷物和饲草收获前后产生。因为它们的毒性效果和协同作用。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是有害的。人和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代谢过程很复杂,其中包括生物灭活和去毒。去毒过程是在人和动物的细胞内或消化道内微生物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一些毒素或它们的代谢产物会在人和动物的组织中被固定下来,但是大多数通过尿、粪和乳汁排出。在动物中,霉菌毒素的毒性是慢性的,很少引起动物死亡,但是它们会引起动物采食量下降,影响生产力。而且,霉菌毒素在畜产品(肉、奶、下水)中的残留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国际组织对饲料和乳制品中各种霉菌毒素的可允许最大含量做出了规定。霉菌毒素的危害可以通过检测植物产品中的霉菌污染程度、改进作物的栽培、收获和存贮方法、稀释已污染的饲料原料、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等措施得到控制或者减轻。作者将就对养猪业产生危害的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的产生、危害及霉菌毒素的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饲料霉菌毒素对奶牛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估计全世界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发霉饲料和霉菌毒素中毒是世界范围内奶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饲料中自然产生的毒素污染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饲料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可在谷物的生长过程、饲料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中产生。普遍存在于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人奶牛体内发挥生物学效应,影响奶牛生产性能,造成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有效地减少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于获得高产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高毒性,是全球畜禽饲料和人类食品安全的威胁因素,很容易通过农作物和饲料原料进入动物食物链,从而造成安全危害和经济损失。对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污染情况、对动物的危害及霉变饲料脱毒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作者综述了1992—2007年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6种主要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了危害我国饲料安全、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主要霉菌毒素以及控制策略.得出如下结论: (1)由于霉菌的生长受温度和湿度影响.不同霉菌毒素的发生概率和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中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霉菌毒素是镰刀属霉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属田间型毒素)。过去我们一直重视的黄曲霉毒素(仓储型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均比较低。而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较高。而镰刀菌属毒素的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则比较低。 (2)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不同毒素间具有协同作用,这将加剧毒素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和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霉菌毒素造成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和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甚至死亡.并能通过动物的肉、蛋、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 (3)由于加工过程中霉菌毒素的浓缩效应,副产品原料.特别是玉米副产品如DDGS和玉米蛋白粉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非常严重。 (4)与单一能量和蛋白饲料原料相比,配合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检测水平才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控制指标。 (5)由于我国饲料原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3种镰刀菌属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为田间型毒素.因此预防霉菌毒索对动物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在采购环节控制原料质量和饲料生产中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1,(5)
正霉菌毒素(Mycotoxin)是某些丝状霉菌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已查明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和动物饲料。当前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在饲料原材料、青贮饲料和成品饲料中变得更加普遍(霉菌毒素当前在80%以上的农产品中都存在)。所有的农作物在生长、采后贮藏以及加工时期,都可能会被产毒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污染。许多霉菌毒素是在引起动物尤其是农场动物发病后被检测出来的。只要有一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就会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0.
饲料霉变问题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饲料霉变会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动物摄入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霉菌毒素残留在动物体及其代谢物中,造成动物性食品污染,又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加强饲料中霉菌及毒素的预防和处理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