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将14头成年秦川阉牛分4组分别用4种营养水平日粮进行60天舍饲肥育,並测定了试牛肥育期体增重、饲料报酬、胴体与肉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肥育性能、胴体体尺还是从胴体组成(特别是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重)来看,均以中档营养Ⅰ组(MI)最优;日粮营养过高(高档营养Ⅰ组与Ⅱ组,HⅠ、HⅡ)並不能进一步提高成年秦川阉牛的增重、饲料报酬和其它肉用性能,反而增加了胴体脂肪沉积,相应降低了瘦肉量。建议成年秦川阉牛肥育日粮营养标准的制定参考本研究MI组日粮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随机选取的1.5岁左右秦川公牛、阉牛和母牛各20头进行肥育试验,经过10d的预试期和90d正式育肥试验。肥育试验结果显示,公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10kg,最高达到1.22kg,最低为0.96kg;阉牛平均日增重为0.98kg,最高达到1.04kg,最低为0.87kg;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96kg,最高达到1.00kg,最低为0.90kg;公牛、阉牛、母牛三者平均日增重达到1.01kg。屠宰试验显示,公牛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牛肉产率和优质肉切块率分别达到64.54%、53.27%、85.04cm2、9.45%和53.27%,阉牛、母牛次之;三者平均值依次为62.32%、51.53%、77.26cm2、9.08%和50.65%,说明性别对青年秦川牛肥育及产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月龄组的对比肥育和屠宰测定结果,说明渤海黑牛公、阉牛的适宜肥育期为14—24月龄。在14—18月龄期间,在中等营养水平下,经120天短期肥育,渤海黑牛平均日增重迭1kg左右;每kg增重需TDN5.64kg,ME20.44Mcal、DCP747.60克,优亍其他各年龄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分别达58.95%、51.12%、86.71%,与其它各月龄组差异不显著;眼肌面积、脂肉比、骨肉比、经济效益显著大于其他各年龄组。肉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达95.11%,其中必需氨基酸(不含色氯酸)40.85%,与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相近。从公、阉牛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牛肉可食部分对比分析,公牛优于阉牛。同时可看出,渤海黑牛骨量较轻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随机选取的1.5岁左右秦川公牛、阉牛和母牛各20头进行肥育试验,经过10d的预试期和90d正式育肥试验。肥育试验结果显示,公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10kg,最高达到1.22kg,最低为0.96kg;阉牛平均日增重为0.98kg,最高达到1.04kg,最低为0.87kg;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96kg,最高达到1.00kg,最低为0.90kg;公牛、阉牛、母牛三者平均日增重达到1.01kg。屠宰试验显示,公牛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牛肉产率和优质肉切块率分别达到64.54%、53.27%、85.04cm2、9.45%和53.27%,阉牛、母牛次之;三者平均值依次为62.32%、51.53%、77.26cm2、9.08%和50.65%,说明性别对青年秦川牛肥育及产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营养水平对荷斯坦肥育牛胴体品质及肉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24头去势荷斯坦公牛随机分成3组,进行为期180 d的肥育试验.Ⅰ组饲喂低营养日粮,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中、高营养日粮.结果显示:试验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胴体出肉率及内骨比均显著提高(P<0.05);Ⅱ、Ⅲ组之间胴体出肉率和肉骨比差异显著(P<0.05).胴体品质:Ⅱ组和Ⅲ组的背膘厚、胴体脂肪、肠系膜脂肪、眼肌面积和大理石花纹均优于Ⅰ组(P<0.05);Ⅱ和Ⅲ组的背膘厚、胴体脂肪、肠系膜脂肪三项指标显著差异(P<0.05).常规化学成分:各组间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显著差异(P<0.05);各组的钙、磷差异不显著(P>0.05).牛肉质量:Ⅱ组、Ⅲ组的滴水损失、pH值和剪切力值均优于Ⅰ组(P<0.05);Ⅱ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营养水平对荷斯坦肥育牛的胴体品质及肉品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思南黄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7头思南黄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牛,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低、中、高3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均随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料重比随之下降。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Ⅲ组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70%(P0.05)和3.60%(P0.05),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8.06%(P0.05)和22.22%(P0.05),而料重比分别下降了12.58%(P0.05)和14.66%(P0.05)。试验Ⅱ组、Ⅲ组牛的胴体重、屠宰率、肉重、净肉率和背膘厚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但三组试验牛的胴体骨重、胴体骨率和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牛肉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Ⅲ组牛的大理石花纹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但三者的熟肉率、失水率、嫩度、p H值、肉色、水分和粗灰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有利于提高思南黄牛的生长性能,提高屠宰率和净肉率,改善牛肉风味。  相似文献   

7.
米糠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米糠和不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饲养试验选择体重(49.72±4.28)kg的肥育猪6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即(Ⅰ组)玉米-豆粕型饲粮;(Ⅱ组)含15%米糠的饲粮;(Ⅲ组)Ⅱ组+200mg/kgVE;(Ⅳ组)Ⅱ组+200mg/kg抗氧化剂。试验猪75kg左右时屠宰。结果显示:日增重Ⅱ组极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1),Ⅲ组显著低于Ⅳ组(0.01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胴体性状及部分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60头日龄、胎次相近,体重在60 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肉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复合酶Ⅰ组、复合酶Ⅱ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5头。试验期为58 d,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酶Ⅰ组饲喂基础日粮+1.0‰复合酶,复合酶Ⅱ组饲喂基础日粮+2.0‰复合酶,阳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0.2‰酶制剂。试验表明:①生长性能方面,复合酶Ⅰ组试末均重(BW)、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BW、AD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9%、12.45%,F/G降低了11.2%;②胴体性状方面,各组间屠宰率、胴体重、胴体长、皮率及骨率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酶Ⅰ组的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瘦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皮厚、板油重及肥肉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眼肌面积略高于对照组(P>0.05);③肉品质方面,各组间肉的pH值、L*值及a*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Ⅰ组有提高的趋势;复合酶Ⅰ组肉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可改善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以1.0‰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方法]为研究不同粗饲料处理对秦川肉牛新品系产肉性能的影响.[目的]选取20头14月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按饲喂粗饲料种类分为:苜蓿组(A组:苜蓿+青贮+精料)、桑叶组(B组:桑叶+青贮+精)、麦草组(C组:麦草+青贮+精料)、对照组(D组:青贮+精料).整个试验分为三个阶段,育肥前期1~60 d、中期61~120 d、后期121~18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以及骨重.计算出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牛柳、西冷、眼肉、上脑、牛腱、米龙、膝圆、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牛前、牛前柳13个部位进行称量.[结果]表明:苜蓿和桑叶作为优质干草对于提高秦川肉牛的产肉性能效果比较明显,而桑叶效果更好.桑叶可以明显地提高眼肉和米龙的产量,而苜蓿对于高档牛肉产量的提高比较明显.[结论]在肉牛育肥过程中,适量的加入苜蓿或者桑叶可以提高秦川肉牛产肉性能以及高档牛肉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特种野猪肥育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解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对特种野猪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胴体品质的影响 ,进行了此项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营养水平较高的Ⅰ、Ⅲ组日增重分别为 3 3 4 84 g、3 1 9 81g ,料重比分别为4 2 5、4 3 9。而营养水平较低的Ⅱ组 ,日增重 2 4 9 77g ,料重比为 4 96。Ⅰ、Ⅲ组与Ⅱ组的日增重组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Ⅰ组与Ⅲ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胴体品质 ,如瘦肉率 ,三个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特种野猪屠宰率 72 4 1 %、瘦肉率 5 7 92 %、眼肌面积 3 3 83cm2 ± 5 4 7cm2 ,腹肉少 ,肉味鲜嫩 ,肉质良好 ,符合当前人们的消费要求。特种野猪具有耐粗饲、爱食青绿饲料的生物学特性。舍饲条件下 ,若日粮营养水平过低 ,会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胴体组成中骨、皮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11.
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标准化育肥、年龄为24月龄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5头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里脊、西冷、眼肉、上脑、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肋条肉、牛前10个部位取样进行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剪切力、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8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日增重、屠宰率、产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生产性能较传统秦川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经过标准化育肥,24月龄时已具备良好的肉用生产性能,达到国际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胴体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差别较大,通过对其10个部位牛肉品质评定,西冷、上脑、里脊、眼肉为高档肉,肋条肉、臀肉、黄瓜条为中档肉,牛腩、胸肉、牛前为低档肉。  相似文献   

12.
生长期秦川牛能量代谢规律与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长期秦川牛能量代谢规律与需要量。选择30头体况良好、体重[(336.33±18.28)kg]相近的生长期秦川牛公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牛,分别饲喂按我国《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提供的预期平均日增重900 g/d所需净能的85.0%(Ⅰ组)、92.5%(Ⅱ组)、100.0%(Ⅲ组)、107.5%(Ⅳ组)、115.0%(Ⅴ组)配制的5种试验饲粮。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秦川牛生长性能及能量代谢指标,并建立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预测模型。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Ⅲ组秦川牛平均日增重为880.15 g/d,较预期的结果略低;Ⅳ组平均日增重达到最大值(1 160.10 g/d),能量利用效率最高;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平均值分别为(76.44±3.23)%、(66.75±3.16)%、(87.31±0.54)%;秦川牛的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DER=0.778W0.75+37.05ADG;MER=0.668W0.75+33.49ADG[DER为消化能需要量(M J/d),MER为代谢能需要量(M J/d),W0.75为单位代谢体重(kg),ADG为平均日增重(kg/d)]。综合得出,生长期秦川牛的维持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0.778、0.668 MJ/(kg W0.75·d),每千克增重的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37.05、33.49 M J。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抗菌肽对荷斯坦去势奶公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液生理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18头10月龄左右、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351.62±4.69) kg的荷斯坦去势奶公牛,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菌肽组(AP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 g/(d·头)抗菌肽。预试期30 d,正试期270 d,每30 d为1个阶段,共9个(Ⅰ~Ⅸ)阶段。试验Ⅰ、Ⅴ、Ⅸ阶段,静脉采血用于血液生理指标测定;试验结束屠宰后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结果表明:1) AP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2)AP组宰前活重、头重、蹄重、净肉重、骨重、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3)AP组热胴体重、72 h冷胴体重、胴体后腿宽、皮下脂肪覆盖度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ON组(P<0.05)。4) AP组高档肉重、优质肉重和优质肉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CON组(P<0.05)。AP组肌肉pH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肌肉水分含量、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低于CON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水平饲粮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端羊肉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选取断奶后、平均体重为20kg左右的健康无疾病的滩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铜,饲粮中铜含量为9.0mg/kg;试验I、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5.5和7.0mg/kg铜。预试期为10d,正试期为60d。结果表明:1)4组间舍饲滩羊的初重、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4组间舍饲滩羊的体长、体高、胸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舍饲滩羊的体高相对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3)4组间舍饲滩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骨重、胴体脂肪重、GR值、眼肌面积、骨肉比以及胴体产肉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Ⅱ组舍饲滩羊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舍饲滩羊的尾部脂肪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组间舍饲滩羊的肌肉pH、初水分、失水率、滴水损失和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舍饲滩羊的肉色红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Ⅲ组(P<0.05),试验Ⅰ、Ⅱ组舍饲滩羊的肌肉剪切力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铜可提高舍饲滩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3.0mg/kg铜(饲粮铜含量为12.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7头利延杂交一代牛的短期快速肥育和屠宰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利延杂交一代牛肥育性能和产肉性能。17个月龄的青年改良牛肥育128天,日喂精料2.5~3.5kg,肥育期日增重1079±177g,屠宰率61.4%,净肉率51.61%,胴体产肉率83.97%,骨肉比1:4.97,脂肉比1:28.22,眼肌面积120.5cm~2,饲料报酬1:2.85;29个月龄的成年改良牛肥育56天,日喂精料4~4.5kg,肥育期日增重796.6±120g,屠宰率63.75%,净肉率51.75%,胴体产肉率81.51%,骨肉比1:4.24,脂肉比1:27.01,眼肌面积108.8cm~2,饲料报酬1:5.38。研究结果表明,利延杂交一代牛的肥育性能良好,产内性能达到了国内外同类试验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喂水平对多胎萨福克公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等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选择体况健康、体重相近(20.00±1.50 kg)的多胎萨福克公羊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试验Ⅰ组自由采食,试验Ⅱ组饲喂自由采食量的60%,试验Ⅲ组饲喂自由采食量的40%。当试验Ⅰ组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35 kg时,将所有试验羊屠宰,测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内脏器官重量和发育情况。预饲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1)随着饲喂水平降低,试验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终末体重、净增重、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组料重比(F/G)均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2)试验Ⅰ组胴体重、胴体净肉重和脂肪重显著高于试验Ⅱ和Ⅲ组,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Ⅰ组净肉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试验Ⅰ组骨重、肉骨比和腹脂重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试验Ⅰ组瘤胃重量最高,试验Ⅲ组最低,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性别对关岭牛产肉性能的影响,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8~10月龄、体重135±13.8 kg的关岭牛公牛、阉牛、母牛各8头,按性别分为试验Ⅰ组(公牛)、试验Ⅱ组(阉牛)、试验Ⅲ组(母牛),3组试验牛的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3头牛屠宰测定。试验结果: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Ⅰ组的体尺指标、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最高,试验Ⅱ组次之,试验Ⅲ组最低;试验Ⅱ组的肉质指标最优,试验Ⅲ组次之,试验Ⅰ组最差。结果表明:后备牛阉割后进行育肥,可显著提高牛肉品质,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玉屏风散对育肥阉牛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548±50 kg),40月龄的"利×鲁"杂交一代育肥阉牛36头,随机分为四个组,分别按精料量的0%、1%、1.5%、2%添加玉屏风散,饲喂60 d后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玉屏风散可以显著的提高育肥阉牛瘤胃纤维素酶、皱胃蛋白酶以及小肠中的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活性;在日粮中添加玉屏风散可以提高阉牛的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高档肉占活重的比率、净肉率,降低料重比,以1.5%添加组最佳,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日粮中添加玉屏风散可以显著提高育肥阉牛胃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并有提高育肥阉牛生产性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云南半细毛羊体蛋白质沉积、屠宰性能以及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选择50只10月龄、平均体重为(37.48±2.40)kg的云南半细毛羊(羯羊)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按8.38%、10.42%、12.49%、14.99%、19.29%的日粮蛋白质水平饲喂。预试期14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5),14.99%蛋白质水平组耗料增重比最低;云南半细毛羊的体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沉积量、蛋白质摄入量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5),19.29%蛋白质水平组最高,蛋白质沉积率的变化不显著;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5),胴体净肉重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内脂率和肉骨比在各组间无显著变化;14.99%蛋白质水平组的净肉率和胴体净肉率最高(36.54%和78.15%);心脏、肝...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10头(公6、阉4)未经肥育的户养役用、中等膘情的渤海黑牛进行了肉用性能屠宰测定。公牛平均年龄2.02±0.84岁,宰前活重372.81±46.22kg,胴体重205.61±25.46kg16,净肉重169.62±21.36kg;屠宰率56.10±2.55%,净肉率46.70±3.27%,胴体产肉率83.17±2.53%,眼肌面积90.29±17.05cm~2,胴体各组织中肌肉占78.31%、脂肪7.19%、骨骼14.50%。阉牛平均年龄3.13±1.24岁,宰前活重378.74±38.23kg,胴体重203.52±19.28kg,净肉重167.77±16.50kg;屠宰率53.84±2.52%,净肉率44.37±2.05%,胴体产肉率82.41±0.59%,眼肌面积65.99±10.80cm~2,胴体各组织中肌肉占75.97%、脂肪9.51%、骨骼14.52%。通过对比分析,从肉用角度看,公牛优于阉牛;公牛在2岁前以不阉为好。同时,对其胴体性状,非胴体部分及牛皮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