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葡萄种质资源的抗晚霜表现,为育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晚霜发生后3 d,对中国野生葡萄17种或变种的56个株系、美国野生葡萄6种的8个株系及17个栽培品种(系)共81份葡萄种质资源抗晚霜冻害表现进行自然鉴定。【结果】中国野生葡萄中,毛葡萄、桑叶葡萄、瘤枝葡萄、华东葡萄表现为避霜;燕山葡萄、麦黄葡萄、麦黄复叶葡萄高抗;蘡薁葡萄高抗或抗;陕西葡萄、小复叶葡萄、菱叶葡萄抗;山葡萄、秋葡萄、复叶葡萄、刺葡萄、秦岭葡萄种内存在抗性差异,既有高抗或抗的株系,也有不抗或极不抗的株系;裂叶刺葡萄'宁强-6’极不抗。美国野生葡萄中,冬葡萄为避霜;美洲葡萄、甜冬葡萄高抗;河岸葡萄、峡谷葡萄和沙地葡萄抗。栽培品种中,欧亚种品种'无核白’高抗',早玫瑰'’早金香'’绯红’抗',无核紫'’新郁'’京秀’不抗;欧美杂种'巨峰’高抗',藤稔'’早生高墨'’京优'’木星’和'海王星’抗;欧山杂种'00-1-10’为避霜',00-1-5’高抗',北醇’和'左优红’不抗。【结论】中国野生葡萄、栽培品种抗晚霜表现具丰富多样性,美国野生葡萄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葡萄种质资源对晚霜抗性表现与冬季抗寒性表现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对葡萄双棘长蠹成虫寄主选择有显著的忌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处理对葡萄双棘长蠹成虫寄主选择产生的忌避作用随施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弱.6.0 ml/L、3.0 ml/L、1.5 ml/L和0.75 ml/L 4个浓度处理中,叶面喷雾6.0 mg/L处理在处理后72 h仍表现出对葡萄双棘长蠹成虫较强的忌避作用,寄主选择忌避率达73.5%.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喷雾对葡萄双棘长蠹雌虫产卵也具有忌避作用,对产卵的忌避作用随施药浓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对邯郸市永年区格润合作社葡萄生产基地内的葡萄避雨设施栽培进行了霜霉病跟踪调查,综合表明,霜霉病发生严重程度与当年的降水量呈正相关,葡萄避兩设施栽培能有效地降低霜霉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2016年,兵团第七师葡萄霜霉病成为葡萄最重要病害,该病严重流行时,对葡萄品质和产量均有很大影响。本文概括了兵团第七师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并综述了葡萄霜霉病的农业技术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技术的研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轻葡萄病害发生程度,提高葡萄品质和效益,2017年4月,对避雨栽培的葡萄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避雨棚为钢竹结构,种植品种为红芭拉多和阳光玫瑰,以同样品种和管理的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通过葡萄套袋后到采收前的5次调查,比较分析叶片和果穗发病率,得出结论为避雨栽培对提高葡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延迟采收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葡萄作为鲜食水果因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水果市场上供应量较大的水果种类之一,较大的供应量也造成了葡萄在运输贮藏过程中较大的损耗量。就葡萄保鲜技术机理及国内外近年来的葡萄保鲜技术做了探讨,并对新一代的葡萄保鲜技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巨峰葡萄因其果粒大、着色好、含糖量高、耐贮藏而成为目前葡萄的主栽品种之一。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巨峰葡萄的落花落果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巨峰葡萄盼品质连年下降。如何防止落花落果,提高果实品质,有以下几项具体的技术措施。 (1)改良土壤,保持稳定的树势。增施有机肥,一般每亩年施用量应在5000公斤左右。粘土掺砂,砂性土掺粘土。合理留蔓留果,留主蔓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巨峰葡萄丰产试验朱贵峰(安徽省砀山园艺场·砀山县)巨峰葡萄,粒大美观,风味较好,树势健壮,抗病较强,目前已成为我县鲜食葡萄主栽品种。但该品种产量不稳定,上市量集中,经济效益不高。为进一步探索巨峰葡萄丰产技术.早上市、高效益,在我县推广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葡萄无公害种植技术成为我国葡萄生产中实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优质酿酒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兴起以及发展,使葡萄种植业达到高效、高产、优质,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增产。从葡萄建园、修剪整形、土壤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了优质酿酒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无核葡萄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总结了国内外无核葡萄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无核葡萄的常规杂交育种,胚、胚珠培养,无核葡萄的有籽处理技术,多倍体无核葡萄育种,转基因技术等,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红地球葡萄绿苗建园技术楚燕杰牛春霞(河北涿鹿县林业局075600)金士强(河北迁安市林业局红地球葡萄以其大粒、色艳、晚熟、耐贮运和脆肉型等特性成为栽培效益较高的葡萄品种。目前,由于市场苗木紧缺,价格较贵,采用直接扦插建园,虽可降低成本,但管理措施不当...  相似文献   

13.
张丹  陈娟 《烟台果树》2017,(3):47-48
冰温贮藏技术因其在果蔬贮藏中优良的性能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到葡萄保鲜中。文中介绍了冰温贮藏结合其它保鲜技术在葡萄保鲜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冰温贮藏葡萄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温室葡萄间作蔬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温室葡萄间作蔬菜的原则在温室栽培葡萄的条件下间作蔬菜 ,要求①间作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葡萄相近 ;②间作蔬菜植株要矮小、生育期要短 ,能避天葡萄旺盛生长期 ,充分利用葡萄生长前期的光照和“时间差” ,不能影响葡萄的光照 ;③间作蔬菜应为浅根性作物 ,不能与葡萄发生剧烈的水、肥竞争 ,避免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发育 ;④间作蔬菜与葡萄无共同的病虫害 ;⑤间作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2 温室葡萄间作蔬菜的种类①绿叶菜类 :如菠菜、生菜、香菜 (芫荽 )、荠菜、小白菜、油菜等 ;②甘蓝类 :如结球甘蓝、青花菜、芥蓝等 ;③蒜类 :如青…  相似文献   

15.
葡萄无核性状遗传与胚挽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葡萄无核性状遗传以及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是葡萄无核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已经成为葡萄无核育种主要手段,在无核葡萄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胚挽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无核葡萄育种方法,极大地拓宽了葡萄无核品种育种的范围和效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无核葡萄的类型、无核性状的遗传以及现在生产上应用的无核葡萄无核性的来源,胚挽救技术在培育葡萄无核品种、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缩短育种周期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对影响胚挽救成功的因素如品种、培养基类型及成分、接种时期及珠被处理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葡萄胚挽救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云南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资源,使云南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早熟葡萄产区。该研究从水肥管理、整枝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对云南优质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早熟鲜食葡萄绿色生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葡萄枝干病害(Grape Trunk Diseases,GTDs)是一类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葡萄枝干性病害的统称.目前该类病害在国内外的葡萄生产区普遍发生,且缺乏高效的防控技术,导致发生区的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风险逐步加大.对葡萄枝干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危害、症状特点、病原菌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综述,并...  相似文献   

18.
葡萄斑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其别名有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伽师县葡萄品种以马奶子、和田红、无核白等本地品种为主,外引少量巨峰葡萄。2000年以来引进木纳格、红提、黑提。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也随之侵入本县,自2003年开始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危害特点是以成虫或若虫在葡萄叶片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先出现失绿小白点,后连成自斑,致使叶片苍白早期脱落。目前已发展成为葡萄害虫优势群体.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为此,2003~2005年,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葡萄斑叶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掌握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温室葡萄生产过程中环境条件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温室葡萄栽培的成败,因此,环境调控成为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如何科学,合理地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气体等生态环境因子使之能更好地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对于温室葡萄生产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福建葡萄高产稳产优质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葡萄高产稳产优质的技术措施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吴伯娇,范永占葡萄生产近十年来在福建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种植业。许多种植户已获得了“一年壮苗,二年结果,三年丰产”的葡萄丰产经验;福建是葡萄新区,栽培历史不长,科学管理技术薄弱,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