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林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龄果园行间空隙大,空闲时间长,用来种植马铃薯,在不影响果树生长的同时,可多收一季马铃薯,还能保持水土,培肥地力,抑制杂草生长。桂林市各县在稻田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基础上,试验示范了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果园套种马铃薯0.3万 hm2,经测产验收,折合平均每1 hm2果园产马铃薯29.25 t,比常规栽培可增产15%。  相似文献   

2.
张洪春 《蔬菜》1999,(7):26-27
近几年,我地山区果园面积发展迅速,但果树见效慢,特别是1~3年幼龄果树处于低产低效期,因此果农普遍收入较低,为了提高幼龄果树园的土地利用率和增加果园经济效益,笔者自1996年以来,根据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幼龄果树株型小,蔬菜根系浅,植株矮,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开始摸索果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其中早春套种马铃薯,越夏间作番茄已取得良好效果。667m~2幼树果园平均产马铃薯1100kg,番茄2000kg,增收4000元左右。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马铃薯栽培1.整地施肥春季结合果树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桂林市砂糖橘产业发展迅猛,新增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不少幼龄果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如何利用幼龄果园空闲地套种作物,提高幼龄果园经济收入,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已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桂林西甜瓜综合试验站结合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幼龄果园套种西瓜生产模式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幼龄果园套种嫁接西瓜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6,(7):54-55
针对中原地区现代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状,总结出了相对集中用工、省工的一种露地栽培模式——春秋2季马铃薯套种西瓜栽培模式。系统总结了春秋2季种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和注意事项,马铃薯套种西瓜的具体栽培方法等。该模式采收集中,土地高效充分利用,达到了省工高效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单施复合肥与混合施用多种单一营养元素肥料对免耕马铃薯的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掌握在免耕栽培条件下的最佳施肥方法,笔者于2007年冬进行了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水平对比试验,以期为今后马铃薯免耕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果园套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伍才  李上彬 《食用菌》2012,34(6):47-48
大球盖菇具有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栽培技术简单(一般生料栽培)、生产成本低、栽培效益好等特点。近几年,在闽西山区大球盖菇栽培以冬闲田连作和果园套种两种模式为主。现就果园套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李慧梅 《广西园艺》2009,20(4):67-67
秋冬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在广西北部地区容易遭受霜冻、冰冻。为此,2006-2007年笔者在临桂五通镇茶场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实施了不同播期的试验,为指导秋冬种植马铃薯的适宜播期提供了依据,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马铃薯产量与栽培密度不成正比,紫花白马铃薯以每1 hm2栽培9万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马铃薯栽培中,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法,采用田地不翻耕,播种不覆土,增温不覆膜,采收不用挖的免耕栽培。实践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既可省工节本,又可利用废物改土培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介绍了枣树间作套种不同蔬菜的栽培模式,并对各套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枣树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枣树冬闲期套种不同蔬菜,都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园收益。其中套种香菜的经济收益相对较高,套种上海青、乌塌菜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且省工省时,农户可根据各地果园条件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2.
山地幼龄果园和油茶园套种马铃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红壤山地幼龄井冈蜜柚园、油茶园空闲资源套种马铃薯,应用"机垦机整、快速培肥、免中耕、高密植"集成技术套种马铃薯获得高产和显著效益。同时对培肥和改良幼龄果园、油茶园土壤,促进早挂果、丰产起到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早春栽培地膜马铃薯,在马铃薯垄沟内套种玉米,马铃薯收获后,玉米行间套种大白菜,一年三熟,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丽水市茭白因长年连续种植引起的病虫害频发、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土壤酸化、茭白秸秆处理困难、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丽水市农作物站在缙云县开展了单季茭白—马铃薯轮作免耕栽培模式探索,并总结出适合配套的栽培技术,全年每667 m~2产值可达13 800元,经济效益较好;同时轮作免耕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茭白秸秆进行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有效减少茭白病虫害,明显改善土壤品质,减轻栽培水体富营养化等,具有良好的生态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秀 《中国蔬菜》2008,1(6):44-45
广西2004年在玉林、贵港、百色、钦州等地示范推广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栽培模式,2007年已达66.7 hm2.与传统的单一作物栽培模式相比,以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模式进行栽培,节省了玉米秆的砍伐和处理用工,而且玉米秆可为菜豆遮阴降温,菜豆秧及玉米秆又为马铃薯提供了很好的播种覆盖材料及营养.每667 m2菜豆增产50.7 kg,马铃薯增产225.4 kg.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产地,近年来广西每年甘蔗种植面积都稳定在66.7万hm^2以上,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甘蔗与菜、粮争地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利用冬闲蔗田套种马铃薯可以提高蔗区的土地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减轻甘蔗与菜、粮争地的矛盾,实现增产增收,提高蔗区农民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推广马铃薯蔗渣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相比,省工、节水、节肥,  相似文献   

17.
根据藏红花生物学特性和果园果树种类特性及栽培管理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果园套种藏红花的技术研究。经过2年多的观测与试验,基本形成了每年11月中下旬到翌年的4月上旬在落叶果树的休眠期进行露地或设施避雨果园土地的空闲期套种藏红花的技术线路。  相似文献   

18.
柳江县成团镇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及地理位置优势,规模发展了葡萄生产和草莓种植。该镇葡萄种植面积近1000hm^2,草莓种植逾100hm^2,近年又尝试了葡萄园套种草莓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果园管理,果园效益凸现,真正实现了“万元果园”的目标。目前葡萄园套种草莓种植模式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将葡萄园套种草莓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是一个“柑桔之乡” ,具有四十年栽培柑桔历史。由于种植时间长 ,果园内空旷而郁闭 ,为增加果园收益 ,我们在柑桔园中进行了套种平菇的实验 ,并获得成功。1 套种原理1 1 套种原理 柑桔园套种平菇 ,充分利用两者优势 ,避开劣势。柑桔园地下部分土地闲置 ,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免耕栽培覆盖技术试验和小面积生产示范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覆盖处理比对照传统开穴盖土方式商品率高,增产增收显著。其中少量稻草加地膜覆盖处理比单用稻草覆盖、薄膜覆盖处理的大薯率和产量均高、小薯率低、综合成本相当、综合生产经济效益最好,在实际生产上更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