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秋刺葡萄引种贵州铜仁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秋"是从我国南方野生刺葡萄资源中选育出来的栽培品种[1].2003年贵州省铜仁市川硐镇坞坭村的农户,从湖南芷江引进此品种.通过几年观察发现,由于贵州铜仁毗邻湖南怀化,生态条件相似,紫秋刺葡萄在铜仁表现良好,因此得以迅速发展.紫秋刺葡萄的成功落户,不仅结束了铜仁市葡萄生产为"零"的状况,还以优良品质迅速地打开了市场,使果农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南方刺葡萄新品种"紫秋"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葡萄属东亚种,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一种宝贵的野生葡萄品种资源,结果好,抗逆性强,但经济综合性状较差。怀化市地处湖南西部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刺葡萄分布较多。为了更好地挖掘利用野生品种资源,我们通过人工驯化栽培,从中筛选出了适合人工栽培、具有良好经济性状的刺葡萄新品种———紫秋。目前,紫秋刺葡萄已在湖南、贵州、重庆、湖北等地推广3 000 hm2以上。1选育过程1986年,怀化市芷江县木叶溪乡木叶溪村养蜂专业户孙武积为给蜜蜂遮阴,在当地采集了37株本地野生刺葡萄栽植在房前屋后。1988年,从中发现一株果穗大、果穗较紧、果粒较…  相似文献   

3.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鹫峰山脉、太姥山脉和洞宫山脉之间,葡萄野生种质资源丰富,在高岭村尚存1株800年葡萄古树.当地特产的福安刺葡萄由野生葡萄驯化而来,2009年福安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从福安刺葡萄栽培群体中筛选出优良单株,暂定名为惠良刺葡萄.  相似文献   

4.
刺葡萄是葡萄属东亚种群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陕西、甘肃、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湖南省西部和南部山区分布较多,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野生状态。近年来,在对湘西刺葡萄野生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育出葡萄新品种‘紫秋’2004年秋通过现场评议,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登记。  相似文献   

5.
刺葡萄硬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屑培养电热催根技术,田间扦插育苗,结果表明,该技术使刺葡萄硬枝扦插繁殖成活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野生刺葡萄枝条生根难、种子育苗变异大的问题,为刺葡萄产业营造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刺葡萄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葡萄种类。其果实风味甜、香气浓、耐贮运、可观赏,且营养丰富,是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地方优良品种。本文主要针对泰顺地区的刺葡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要的总结,以期能对相近区域刺葡萄的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刺葡萄Vitis avidii Foex.原产中国,属东亚种群,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葡萄种类,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南方省区,常生长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沟谷、杂林或灌丛中,适应高温高湿环境,抗病虫、抗逆性强,浆果可鲜食、酿酒等。刺葡萄是商品化栽培开发和葡萄抗湿热、抗病害育种中,值得重视的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资源,特别是其中的两性花类型。  相似文献   

8.
地处湘西南丘陵山区的怀化市,近年来快速发展刺葡萄新品种紫秋,面积已达1 867 hm2。紫秋刺葡萄已推广到贵州、湖北、重庆等省(市),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衡阳市、邵阳等地(市)也引种栽培,推广面积已达1 000 hm2。灰霉病是怀化紫秋刺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两年在一些葡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云南省葡萄属野生资源的分布情况,根据文献记载、标本查询以及通过对云南省15个州市的50多个县的葡萄属野生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样品收集鉴定,用Arc GIS软件绘制了云南野生葡萄分布图。标本与文献资料记载,葡萄属野生资源几乎在云南全省各个州市均有分布,其中毛葡萄分布最广;桦叶葡萄、葛藟葡萄、刺葡萄、蘡薁次之;小叶葡萄、网脉葡萄、美丽葡萄分布相对狭小;云南葡萄、勐海葡萄、蒙自葡萄、凤庆葡萄则呈孤点分布。实地调查共收集到6个种的葡萄属野生资源,分别是:毛葡萄、蘡薁、刺葡萄、云南葡萄、美丽葡萄和桦叶葡萄,其中毛葡萄也分布最广,其他种的葡萄属野生资源除蘡薁葡萄外均属于零星分布。部分文献记载和标本采集地点的葡萄属野生资源在此次调查中未发现,但发现一些新的葡萄属野生资源分布点。结合文献记载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葡萄属野生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对云南野生葡萄资源的调查和鉴定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加大力度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刺葡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葡萄是湖南湘西地区特有的植物资源,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刺葡萄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刺葡萄果实加工果汁,果皮提取天然色素,加工制汁后的种籽提取刺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籽粕可用于制作膳食纤维,以实现对刺葡萄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ex)是葡萄科葡萄属的一个野生种,起源于我国,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华中、华南、华东、云南、贵州等广大地区。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此种葡萄作为栽培品种的报道。但据我们调查,发现江西玉山栽培的葡萄80%是刺葡萄驯化栽培而成的无性系后代,其原产地和栽培较集中地方为玉山县横街乡塘尾村,故定名为塘尾葡萄。全村共有此类葡萄256株,年产葡萄3万余斤。目前该葡萄在玉山县已发展到2000余株,年产量达9万余斤,除当地销售外,还运销上饶等地。由于刺葡萄无性系后代群体具有遗传性状上的稳定性和相对一致性,生产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前期的种质资源评价过程中,发掘一株中国野生刺葡萄0943,该株系高抗葡萄白腐病。基于mi-croRNA(miRNA)在植物抗病中的重要作用,拟从miRNA水平探讨刺葡萄在受到病原菌侵染后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以抗病的中国野生刺葡萄为试材,对比感病的欧亚种'美人指’,分别以病原菌诱导,在0 hpi(hours post inoculation)和病菌诱导后的12 hpi、36 hpi处理后采样,进行二代测序,并对数据进行KEGG及表达量的差异分析。【结果】对比感病葡萄'美人指’,分析了抗病刺葡萄在基础代谢和抗病途径中的差异,结合miRNA的表达量,获得了150个表达量发生变化的miRNA,其中44个miRNA的表达在刺葡萄和'美人指’之间存在差异。5个miRNA在刺葡萄中特异表达,但是在'美人指’中不表达,实施定量验证了这一结果。靶基因预测显示,其靶基因包括与抗病的紧密相关的WRKY、SPL、EFR等转录因子,还包括与抗病直接相关的LRR类的抗病基因。【结论】筛选出5个在刺葡萄上特异表达候选miRNA(miR172a、miR172b、miR845a、novel_81和miR159a),可作为刺葡萄抗白腐病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湘刺1号是从怀化市中方县桐木镇选育得到的野生刺葡萄新品种。两性花,果实可用于鲜食及酿酒。果穗呈圆柱形,松紧适中,果粉中等厚,平均穗质量220 g,平均单粒质量4.4 g,成熟时果皮呈蓝黑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可达17.5%。使用9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遗传特异性。该品种抗旱性强,耐高温高湿环境;对黑痘病、白粉病等具有较高的抗性,但不抗霜霉病;抗虫性强,但不抗根瘤蚜。适宜栽培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春、秋两季可种植。坡地环境会影响湘刺1号的果实品质,建议尽量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的环境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葡萄白腐病是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不同的葡萄种质对白腐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在前期的研究中筛选到了1份抗病种质刺葡萄0941,该种质为中国野生葡萄,具有耐湿热、抗病性强的特点。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和WGCNA筛选,挖掘刺葡萄抗白腐病关键基因。【方法】以抗病的刺葡萄0941(Vd)和感病的欧亚种美人指(Vv)为试材,通过室内接菌,设置0 h、24 h、48 h三个时间点,研究病原菌诱导下感病和抗病种质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出抗病基因,并利用qRT-PCR进行验证。【结果】根据|Log2Fold Change|≥2和p≤0.05的筛选条件,在0 h、24 h、48 h抗病品种刺葡萄和感病品种美人指之间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5266、4725、4653个。其中上调基因数分别为1737、1788、1727个,下调基因数为3529、2937、2926个;进一步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了具有防御反应、跨膜运输和一些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功能的基因或者通路。为了明确不同品种葡萄果实抗病之间的调控网络,进行了WGCNA分析,得到7个基因模块,筛选出2个与抗病高度相关的关键的模块并且...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野生腺枝葡萄和刺葡萄种子为试材,以栽培品种水晶葡萄种子为对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吸水量、细胞膜透性、粗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等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水量变化呈"快-慢-快"趋势,相对电导率、粗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生理指标协同变化程度高,说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4项指标存在着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近几年来,福建省福安市穆云乡刺葡萄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果农增产增收。2011年,该乡溪塔刺葡萄被评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3年,该乡申报的“溪塔刺葡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证,刺葡萄销售顺畅,价格上升至12~20元/kg,果农自酿的刺葡萄酒销售价格更是高达60元/kg,刺葡萄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悉,福安市穆云乡刺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该乡溪塔村是刺葡萄原产地,如今这里的刺葡萄是通过长期栽培驯化和风土适应选育出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x.)的ISSR分子标记体系以及分析刺葡萄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为刺葡萄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8份外缘葡萄品种或类型为对照,52份刺葡萄类型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同一试验考察多个因素及水平的筛选方式对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中的Mg2+、d NTPs、引物、模板DNA的浓度及循环数进行优化,建立适用于刺葡萄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在优化的反应体系中进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并进行分析,同时根据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采取改良CTAB法提取的刺葡萄DNA质量优于常规的CTAB法,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中,从100条ISSR引物筛选出了13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13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45%。聚类结果显示,对照组8份外缘资源均在刺葡萄种群外,刺葡萄与华东葡萄的遗传距离较腺枝葡萄近;52份刺葡萄类型分为三大组群,两大江西刺葡萄组群及湖南与福建刺葡萄组群,而在湖南与福建刺葡萄种群中又分为4个群组。【结论】刺葡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可有效揭示刺葡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刺葡萄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中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分析各野生种果皮花色苷的组分,对中国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及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玫瑰香’‘普列文玫瑰’‘赤霞珠’和‘黑比诺’等4个欧亚种品种为对照,以刺葡萄、桑叶葡萄、蘡薁、山葡萄、腺枝葡萄、华东葡萄和1个分类地位未知的野生葡萄等中国野生葡萄为材料,利用14个花色苷标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分析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结果】欧亚种葡萄果皮中花色苷以单糖花色苷为主,而除腺枝葡萄外,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的花色苷多以双糖花色苷为主;欧亚种葡萄果皮花色苷以二甲基花翠素(Mv)类花色苷为主,花葵素(Pg)类花色苷含量较少,而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含有较多Pg类花色苷;除刺葡萄个别株系外,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总量明显高于欧亚种;中国野生葡萄不同种间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与欧亚种存在显著差异,且各野生种类之间也存在差异,可为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来源于中国野生抗病种质刺葡萄0943的转录因子Vd WRKY49基因,揭示其序列特征、基因功能与抗葡萄白腐病之间的关系,初步揭示抗病种质抗病机制。【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别获得刺葡萄0943的转录因子Vd WRKY49基因的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域,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其对白腐病菌和水杨酸诱导的反应,同时以感病品种欧亚种‘黑比诺’为对照,分析不同种质中的转录因子Vd WRKY49基因序列及表达差异。【结果】来源于中国野生种质刺葡萄0943的Vd WRKY49基因,在其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域都有抗病基因的序列特征和位点特征,同时也存在不同,在DNA和氨基酸水平上与来源于欧亚种的‘黑比诺’Vv WRKY49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造成了其结构功能的差异;受到葡萄白腐病和水杨酸诱导后,Vd WRKY49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Vv WRKY49。【结论】来源于刺葡萄0943的Vd WRKY49基因受到白腐病菌和水杨酸诱导后表达量和表达模式明显区别来源于‘黑比诺’的Vv WRKY49基因,推测在葡萄抗病途径中转录因子WRKY49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敏  杨国顺 《中国南方果树》2023,(2):124-129+134
以5年生刺葡萄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刺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各糖组分含量,降低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其中,施钾量540 g/株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说明适量施钾有利于促进刺葡萄果实中糖分的积累。同时,施钾显著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早期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对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影响较小,施钾量540 g/株处理各时期代谢酶的活性最强,说明适量施钾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关代谢酶活性,促进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