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解释,“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次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占甘肃省土地面积32.56%的水蚀区、49.18%的风蚀区、3.85%的融冻侵蚀区、4.56%的滑坡泥石流高发区、西北部大面积沙暴区以及长周期干旱,是土地荒漠化的外部条件。甘肃省是我国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全省的沙漠、戈壁、盐漠、重盐碱地、裸岩(土)等荒漠化土地共1934.1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8%。土地荒漠化的原因1.直接因素一是滥垦取粮增收入。由于人口增殖对…  相似文献   

2.
据普查结果显示──全疆86个县市中53个县市有沙漠分布,受风沙危害的有76个县市及80个团场。荒漠化土地分布总面积795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47.7%……由新疆林业勘察设计院承担历时两年的新疆荒漠化土地普查与监测任务已全面完成。普查结果显示,全疆有86个县市中53个县市有沙漠分布,受风沙危害的有76个县市及80个团场,荒漠化土地分布总面积为795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47.70%,在总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中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4304万公顷,占54.08%;戈壁3264万公顷,占41.01%;其它荒漠化土地(风蚀残丘、重盐碱地、盐漠、闯田)39…  相似文献   

3.
当今,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世界头号灾难。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大。我国现有荒漠化面积33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4%。新疆是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50.56%,其中沙漠戈壁71.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12.4万平方公里。沙漠的推进、荒漠化土地的扩大和沙尘暴的侵袭,对沙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全区有二分之一的土地近1000万人正受到土地荒漠化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2亿亩草场严重退…  相似文献   

4.
据荒漠化调查资料显示,武威市共有各类荒漠化土地332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6.7%。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2383万亩,占荒漠化面积的71.63%;盐渍荒漠化土地211万亩,占荒漠化面积的6.34%;退化耕地面积105万亩,占荒漠化面积的3%;中低山草地退化面积628万亩,占荒漠化总面积的18.8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少雨,沙尘暴频繁发生,频次高、时间长、范围广,各类荒漠化发展逐年呈递增趋势,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为此,必须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防治荒漠化,大兴植树造林,加强…  相似文献   

5.
一、金塔县的荒漠化概况 金塔县是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815.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39%。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765.2万亩,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50.52万亩,主要分布在县内南部白水泉、北部明沙窝、中部东沙窝和东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四大中温带干旱区。  相似文献   

6.
辛娟 《陕西林业》2011,(5):33-33
我省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三大沙区主要分布在陕北贫困山区。现有荒漠化土地294.7万hm2、沙化土地141.3万hm^2,分别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4.3%和6.8%,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的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棣 《防护林科技》2002,(1):12-13,38
通过多年的观测与实验结果 ,黑龙江省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开发综合试验区的改造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具体表现为 :①降低风速 ,抑制风沙活动 ,延缓荒漠化进程 ;②减轻土壤风蚀量 ,减少空中含沙量 ;③恢复和提高风沙化土地生产力 ;④改善沙区小气候 ,实现沙区生态环境的好转。  相似文献   

8.
飞播治沙是一项快速而有效的治沙措施,是沙质荒漠化土地植被重建与恢复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飞播治沙无论是研究水平还是生产规模,都已走到世界的前列。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飞播治沙试验开始最早、成效最为显的沙区之一,然而,沙区飞播用种主要是能够适应流沙环境的物种,飞播后随着沙丘的固定及表层土壤的形成,沙层水分状况也随之变化。为此,探讨飞播后植被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形势已非常严峻,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即已有近 1/3的国土受到荒漠化危害,与此同时,我国沙化土地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受荒漠化影响的范围更大,荒漠化土地所占比例已接近80%。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草地和耕地的退化沙化已相当严重,草地退化率已达56.6%,耕地退化率也超过40%,天然林和人工林也受到严重威胁,出现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4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的土地沙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与1999年的土地沙化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土地沙化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4年研究区沙化土地面积10169.9hm^2(不舍沙化趋势地,下同),占沙区乡(场)土地面积的1.56%,占若尔盖县土地总面积的0.97%。与1999年沙化监测相比,若尔盖县沙化土地面积增加4307.1hm^2,递增率73.46%,平均每年以11.65%速度递增。其中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及沙趋地的增长率分别达到61.20%、72.97%、92.00%和163.40%。  相似文献   

11.
我省地处长江中游,全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湘、资、沅、澧四水与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现为三口)汇聚的洞庭湖区,范围涉及常德、益阳、岳阳、长沙四市的18个县(市、区),155个乡(镇),涉及区总面积2519516.1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8%。经定期监测,目前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58071.9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0.27%,占沙化土地分布区总面积的2.3%。沙化土地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改田和非工程治沙等5个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0.3%、1.3%、85.4%、12.7%和0…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47%。当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烈。因此,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现实路径的选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态脆弱度的灰色评判法建立了沙质荒漠化的干扰-应变关系,进而求算了不同荒漠化程度样地的生态脆弱度,结合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特征指标对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土地荒漠化作出评价:该区的土地沙质荒漠化可分为强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轻度沙漠化、微度沙漠化、潜在沙漠化五个级别,各等级及其相应的生态脆弱性、植被群落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等指标可用于中小尺度的荒漠化土地评价图的绘制,其可作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林业》2005,(2):18-20
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腹地,位于黄土、青藏和阿拉善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森林覆盖率仅9.90%,是我国沙漠化发展活跃,风沙危害严重,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分布大省。全省沙区面积3.729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8.4%。其中河西沙区位于中亚荒漠地带的边缘,涉及河西走廊五市及白银市景泰县,面积3.546亿亩,占全省沙区总面积的95.1%,是我省防沙治沙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5.
据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甘肃省目前沙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了8.36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67万公顷。这一监测结果表明,甘肃省以河西走廊沙区为主的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河西商品粮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经过多年的平原绿化工程建设,河西走廊12个平原县全部实现国家平原绿化达标,酒泉市的敦煌、肃州、玉门等城镇绿化覆盖率平均达30%,80%的村屯实现了绿化,有1个乡镇、6个行政村被国家绿化委命名为“造林绿化百佳乡”、“千佳村”。  相似文献   

16.
甘肃是我国沙化土地分布大省,沙漠化发展活跃,风沙危害严重。全省沙区总面积2486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4258公顷的58.4%。其中:沙化土地1436.5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3.7%。以黄河为界,大致可划分为河东沙区和河西沙区两大片。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白银和庆阳等市及甘南州,共24个县(市、区)496万人。其中,河西沙区(河西走廊5市及白银市的景泰县)面积2364万公顷,占全省沙区总面积的95.1%,河东沙区包括环县、玛曲、平川———靖远北部三块,面积1.22万公…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生境条件生存着不同的生物。在每一具体环境条件下,由于环境和植物的长期双向选择,形成该环境条件下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1.乌拉特中旗生态环境特征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西北部,总土地面积3411.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720.0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1.1%,其中严重沙化面积75.0万亩;发展强烈沙化面积175万亩;正在发展沙化面积470万亩;潜在沙化土地面积达163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0.0%。该旗年平均气温3~6.8℃,年均降水量125~275mm,年均蒸发量2032~…  相似文献   

18.
芽梢斑螟幼虫危害特点及其密度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7,33(3):247-251
芽梢斑螟是马尾松二年生球果的重要害虫。根据种子园雄花发生特点,研究了芽梢斑螟越冬幼虫转移危害及其在树冠和林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7轮生枝的马尾松树冠上,芽梢斑螟越冬幼虫集中侵害第六、七轮生枝上的二年生球果,球果被害率达53.6%,幼虫数量占总数的58.8%。种子园内不同无性系有少雄(花)、中雄和多雄树之别,芽梢斑螟越冬幼虫转移后的危害率及其数量分布,随马尾松雄梢率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危害率(y1)和幼虫数量(y2)与雄梢率(X)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0.660+0.473X,y2=-0.829+0.303X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土地荒漠化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柴达木盆地土地荒漠化的现状,选取年均降水量、年均蒸发量、森林覆盖率、坡度、土壤有机质、人口密度、人均GDP、农牧业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等因子作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并就各个因子对生态安全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得出盆地内有83.06%的土地处于次安全区,16.94%的土地处于较不安全区.基于以上分析与评价,对柴达木盆地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甘肃土地荒漠化与人类活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谭雅枝 《甘肃林业科技》2002,27(1):22-25,56
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荒漠化土地分布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既有风蚀沙化为主的风蚀荒漠化,又有水土流失为主的水蚀荒漠化,还有以不合理灌溉等人为作用为主形成的土壤盐渍荒漠化。就甘肃省荒漠化土地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