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麦信息     
据可靠消息,1991年进口啤酒大麦达100万吨以上,严重冲击了我国国产大麦生产基地。今年黑龙江庆安啤酒原料厂等,针对这一情况,向国务院申诉要求大麦原料立足于国内,该  相似文献   

2.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2经过2007、2008年在荆州、襄樊进行的小面积示范.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好。2008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认)定,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3。  相似文献   

3.
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3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3经过二年的湖北省大麦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08.85kg/667m^2,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13.1%,连续2年居第一位,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好,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6,为了探索该品种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东海农场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建设大麦生产基地,开发生产大麦,取得较好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简要介绍了“八五”后两年该场大麦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5.
大麦新品种     
据《Crops and SoilMagazine》1984年4—5月号报道,美国北达科他州农试站发放了一个名叫‘Hazen’的六棱大麦新品种。这个白糊粉大麦品种可代替‘Glenn’。它的产量、容重和茎秆强度都比Glenn好。经五年测定,其平均产量为95.9蒲式耳/英亩。Hazen的制麦芽和酿造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大麦新品种“云大麦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畜牧业及啤酒工业的带动下,云南省大麦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8年全省大麦用作啤酒原料,其余均作为饲料大麦利用.  相似文献   

7.
球茎大麦在大麦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球茎大麦法诱导栽培大麦单倍体的技术要点和利用球茎大麦进行大麦抗病育种的前提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球茎大麦在抗病基因转移效率上的差异,找出了以PB8为最佳抗病基因供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球茎大麦法诱导栽培大麦单倍体的技术要点和利用球茎大麦进行大麦抗病育种的前提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球茎大麦在抗病基因转移效率上的差异 ,找出了以 PB8为最佳抗病基因供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大麦黑粉菌呈世界范围分布,是大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在中医上又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大麦黑粉菌的分类及生理特性,大麦黑粉菌与寄主大麦的互作及其侵染机理,大麦黑粉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大麦黑粉菌转基因技术体系建立和大麦黑粉菌基因组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大麦的起源     
大麦起源学说近代有关栽培植物起源的第一个研究者Alphonse de candolle在他的杰作[Originof cultivated plants.Reprint 2nd(1886)ed;468pp]中,关于大麦的起源曾作过推断:“从这些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假说:1、四棱和六棱大麦是在古埃及人建成古迹以前,在史前农业中由二棱大麦H.distchon衍生而来;2、六棱和四棱大麦从前是野生种,但从历史纪元以来就绝种了。假使这样,这将是不  相似文献   

12.
大麦突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3.
14.
突变是遗传变异性的根本来源,对遗传、育种和进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植物良种中,利用理化因素诱发遗传变异,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用的突变体,既可育成优良品种直接在生产应用,也可作为种质间接地用来改  相似文献   

15.
大麦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斌 《大麦科学》2003,(1):26-29
大麦的耐盐性机制很多,有细胞的渗透调节作用,盐分离子的选择吸收与区域化分布(即高K+/Na 比的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糖类物质代谢活性,氮类物质合成,矿质营养等。其中有些方面又包括许多小机制,如调节细胞渗透势的内源有机物质主要为甜菜碱,脯氨酸和蔗糖,决定K^ ,Na^ ,Cl^-的选择吸收和较高K^ /Na^ 比的机制有离子分隔作用,根部细胞的排盐性和Na^ /H^ 交换作用;影响细胞膜透性的主要因素有盐离子毒害作用及SOD的活性;氮类物质的合成则包括各种氨基酸、几种多胺以及盐诱导蛋白的合成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大麦虽系自花授粉作物,但农家自留自种,田间混什退化严重。据我市种子部门调查(1989),大面积平均纯度仅9.67%,其中30%的面积纯度在96%以下,因此提纯复壮很有必要。“盐辐矮早”“系七十年代的育成品种。由于,我市建立了良种繁殖体系进行提纯复  相似文献   

17.
大麦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根腐病是严重危害大麦产量和品质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在我国的大兴安岭西麓和长江流域分布广泛。大麦根腐病是由根腐离蠕孢菌(Biplaris sorokinian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其致病菌可寄生也可腐生,适应性极强。本文主要从大麦根腐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病害症状、病害鉴定、抗性遗传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大麦根腐病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黑大麦新品种“赣大麦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大麦1号是以秘鲁引进的Lima黑大麦为母本,舟麦2号(81-C1)为父本,进行二棱大麦亚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12种选育而成。赣大麦1号系春性,属二棱皮大麦,幼苗直立型,叶色浓绿,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96-100cm,穗和芒、籽粒品质极佳,并富含硒成份,麦芽品质极优,是研制生产中名啤酒和开发系列特色营养保健品、饮品、麦片、咖啡、大麦茶等优异的特种新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大麦 7号 (原编号 895 0 67)系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用植3 作母本、85 - 1 0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大麦新品种 ,具有高产、高抗白粉病、高千粒重等优良性状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 2 0 0 1年获得农业部科技司颁发的农作物优异种质叁级荣誉证书 ,并被录入《中国大麦遗传资源和优异种质》一书。1 产量表现莆大麦 7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 ,一般亩产 30 0 kg左右 ,高的可达 35 0 kg以上。1 995~ 1 997年两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 ,平均 349.8kg/ 667m2 ,比对照种莆大麦 5号增产 1 2 .8% ,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1 997~ 1 998年度参…  相似文献   

20.
大麦新品种“荆黑大麦1号”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大麦新品种"荆黑大麦1号"经过2002至2003年对比试验,2003至2005年参加湖北省大麦区试,2005、2006年在荆州、襄樊进行小面积示范,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好.2008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2008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