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玉米种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3,(5):12-14
立足吉林省实际,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所处的阶段,并指出目前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的特征是起点低、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研发能力弱、育种规模小和种业创新人才培养不足,针对吉林省玉米种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确立玉米种业核心地位、构建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构建现代玉米种业体系和加大政府对企业的创新投入4条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玉米种业现状、瓶颈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蓉 《农业展望》2013,(11):51-53
从生产状况、品种、种业企业和制种基地等方面概述了中国现代玉米种业的现状,总结了面临跨国种业集团竞争压力大、公益性和商业化育种的关系尚未理顺、培育突破性新品种能力不足、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壮大民族玉米种业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先玉335对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先玉335对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工程化育种体系的建立,提升企业育种技术与方法,种子质量全面提高,玉米品种示范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必须改革种业科研创新体系,建立现代种业龙头企业,加强育种新技术的应用和现代种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缩小与先锋等跨国种业的差距,保证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种业的高效发展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张掖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其玉米种业发展对于中国玉米种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张掖玉米种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DEA方法为手段,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学计算,对张掖市2005-2014年玉米种业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张掖市玉米种业经济效益逐步达到最优,水平良好;种业规模效益处于递增或不变状态,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制种资本投入和制种农户人均纯收入对种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同时,为进一步发展张掖市玉米种业,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玉米种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玉米种业科学管理与决策水平,针对种业系统多变量、多因子、多风险、非线性等问题,采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方法、技术对玉米种业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并开发了为玉米种业决策领导层进行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对张掖市玉米种业实施标准化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张掖市玉米种业的现状和实施种业标准化的问题,指出了“公司建基地基地联农户”模式是张掖市玉米种业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严把种子纯度关,树立品牌意识是张掖市玉米种业实施标准化最有效的保征:借助市场利益驱动,发挥乡村政府职能是对张掖市玉米种业实施标准化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打好种业翻身仗”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推动玉米种业创新发展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种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玉米品种科技创新能力、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文章从品种审定、知识产权保护、种业获奖、品种推广应用等方面总结分析了2011—2020年我国玉米种业创新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为推动玉米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1玉米种业概况1.1国外玉米种业现状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竞争,企业不断的并购重组。种子行业已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贸易额的35%,就发展趋势而言,未来世界种业的集中程度会越来越高。目前全球大的玉米种业集团(按玉米种子营业额与知名度)有:第一集团依次为美国先锋国际良种公司,美国孟山都集团下属玉米种子公司,法国利马格兰种业集团,德国KWS种业集团,瑞士诺华集团下属玉米种子公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各领域都进入了加快转型和全面转型的新阶段,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动能是当前一段时期农业大发展的必然路径。当前,玉米种业虽然具备了加快全面转型的条件,但仍然面临多方面严峻的挑战。通过对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了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路,以构建育种创新体系、育种创新高地,形成种业利益共同体为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展望了我国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模式、新思维、新技术,并提出培育玉米创新育种新技术是未来提高玉米种业效益的有效路径,为玉米种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玉米阶段性过剩问题已经相当突出。面对新形势,玉米种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该文从玉米市场行情、产业发展和国家政策入手,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种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从而提出了促进全国玉米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