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颉颃剂,可快速逆转阿片受体激动剂引起的镇静和麻醉,被国外兽医广泛应用于阿片受体激动剂诱导动物镇静和麻醉后的苏醒,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从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在动物麻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该药物在国内兽医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电针麻醉法是运用祖国针灸医学针刺镇痛作用的原理,来代替药物麻醉的一种方法。在兽医外科手术方面,对羊只过去是采用药物麻醉进行手术,应用电针麻醉法对羊只进行手术是一种新的试验。我们曾应用电针麻醉法进行羊(山羊)二十七例治疗和试验性腹部手术,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杭州动物园兽医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使用盐酸赛拉嗪和盐酸氯丙嗪复合麻醉野生动物效果安全稳定。该麻醉方法临床应用也相当广泛,包含杭州动物园大多数动物。梅花鹿、马鹿和旋角羚3~4mg/kg(盐酸噻拉嗪,下同)体重用量,可以达到深麻状态,诱导期较短,麻醉深入稳定;黇鹿和黑麂10~15mg/kg体重,可以达到深麻状态,诱导期相对较长,需要30min以上,效果稳定;斑马用此麻醉方法效果不佳,但是6~8mg/kg体重用于镇静串笼,过程安全且省力;对食肉动物用量为6~8mg/kg体重,种间差异小,麻醉效果佳。文中将各动物的麻醉应用情况总结统计,旨在为兽医临床麻醉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动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动物医学治疗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区。在兽医临床医学上,不仅仅是兽医诊疗会产生误诊,许多临床医学都会产生误诊情况,这也是兽医临床和其他临床想要急切解决的问题。例如,在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用药、治疗时间等,从而非但不能将猪病治疗痊愈,还使得养猪户因为用错药而导致病情加剧与恶化,后果无法估计。这些误区会影响猪体功能的恢复和健康的恶化,会导致疾  相似文献   

5.
<正> 家畜耳针麻醉是我国兽医科学工作者对祖国医学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在氦氖激光照射马正中神经及胫神经取得比较满意麻醉效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氦氖激光照射穴位的麻醉效果,又进行了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6.
鹿眠宝是针对养鹿业及野生动物医学、科学在鹿科动物麻醉方面的迫切需求,而研制的鹿特异性复合麻醉剂。试验主要研究该复合制剂的麻醉效果及其对鹿主要生理机能的影响,为鹿眠宝下一步在临床、科研及生产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选取7头梅花鹿,颈部肌肉注射鹿眠宝,剂量为0.02 mL.kg-1,于注药前和注药后5、15、30、45、60、75、90、105 min,进行麻醉监测,监测镇静、镇痛、肌松等麻醉指标。结果表明,鹿眠宝对梅花鹿的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应均衡,脉搏血氧饱和度(90%以上)充裕,对机体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7.
<正> 电针麻醉是祖国医学上的一个创举,是传统的针灸治病方法的发展。笔者从70年代开始将体针麻醉运用到兽医临床,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它无论在外科手术或一般外科治疗上,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医疗手段。现将麻醉的具体做法和体会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鹿科动物麻醉药物的发展变化及国内鹿科动物麻醉现状。结合十几年野生动物临床麻醉,对几种复合麻醉剂型在诱导时间、麻醉效果、麻醉成本及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常用的复合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属于中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兽医临床上多用于局部表面或浸润麻醉,其主要作用还包括镇痛、抗心律失常和促动力学等。利多卡因廉价易得,但目前兽医临床上对于利多卡因其他方面的应用却不如局部麻醉广泛,这不仅关系到药物的充分应用,也关系到动物福利。通过查阅国外文献,对利多卡因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给临床兽医用药提供参考,更好地为患畜解除病痛,提升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0.
基因治疗是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该技术的研究一开始就与动物医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主要是通过建立动物疾病模型分析和研究基因治疗各种层面上的问题,但它真正在兽医临床上的研究是近年才开始的。许多试验结果表明,一旦载体的安全性有了保障,基因治疗将有可能成为动物重大疫病有效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在兽医学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红血球沉降速度的测定,因其操作方法简便,巳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在疾病的诊断和予后上都很有价值。在兽医临床方面,对我国家畜红血球沉降速度指标的测定研究作得还不多,因而有关这方面的文献也很少见。由于备类家畜生理特性的不同,其中某些动物如牛、羊等的血沉具有极其缓慢的特性,单位时间内的沉降值差异甚微,很难准确地观察其沉降变化。同时一般常用的测定方法如魏斯特格林(westergren)氏法,用血量较多,很不经济。根据此种情况,我  相似文献   

12.
近代研究表明,猪在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疾病发生机制等方面与人体较为相近。皮肤移植、异种肝脏移植、动物营养研究,近代临床医学上有大量用猪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的案例。然而,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人们开始意识到麻醉的重要性,麻醉的好坏是决定临床实验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麻醉效果影响到手术能否精准的进行,甚至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马属动物的全身麻醉,在兽医临床上大多使用水合氯醛。该药是一个良好的催眠药,但不是一个好的麻醉药,突出缺陷是恢复期较长,术后睡眠常达2—4小时之久,安全范围小,镇痛效果亦不理想。硫贲妥钠在医学上广为应用,效果甚为满意。硫贲妥钠是超短作用麻醉药,麻醉产生快,维持时间短,动物苏醒迅速。现将我们利用硫贲妥钠进行马属动物静脉滴注全身麻醉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兽医药物与动物机体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基础兽医和临床兽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的医学桥梁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学科面广、涵盖基础知识多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难理解、难记忆。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是兽医药理学教师很关切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1983年10月3日和20日农牧渔业部召开了农牧渔业系统兽医教育和实验动物工作座谈会。特邀美国实验动物专家、美国康乃尔大学兽医学院院长 E.Melby 教授和美籍华裔学者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比较医学系主任徐兆光教授参加咨询。经过讨论提出建议如下:(一)关于加强兽医教育问题鉴于我国兽医人才比农业其他方面人才偏少,应加强兽医人才的培训工作。建议在原有农业院校兽医系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兽医系,扩建成兽医学院。我国国土辽阔,应以北京、南京、东北、西北、华南各建一院为宜,首先应建北京、南京各一。但对单建兽医学院抑建畜牧兽医学院,未做最后定论。(二)关于建立实验动物中心问题鉴于实验动物对发展生物科学和农业、医学等关系重大,三年来做为重大技术项目引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关于麻醉的传说和记载,兽医麻醉技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本文就我国兽医麻醉技术的发现与萌芽,近代临床麻醉学的形成及现代麻醉学的发展与繁荣(如电针麻醉、激光麻醉和低温冷冻麻醉)等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包括动物健康、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兽医公共卫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兽医公共卫生学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观赏犬药物麻醉与气体麻醉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观赏犬剖腹术时麻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 :气体麻醉比传统药物麻醉更具优越性 ,气体麻醉可直接供氧 ,从而使动物氧分压 (PO2 )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有利于防止动物呼吸抑制引起的酸中毒。气体麻醉后 ,动物肌肉完全松弛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任意控制麻醉时间 ,对大手术、疑难手术尤佳。气体麻醉机具有供氧系统 ,可使被麻醉犬只较早地苏醒而不会产生任何惊厥现象或术后沉睡  相似文献   

19.
家畜电针麻醉是我国兽医科技人员落实毛主席关于中西医相结合,刨造我国新医药学指示,发明的一项新医疗技术。它具有有效、安全、简便等优点,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北京部队和北京市兽医院研究的家畜三阳络组穴电针麻醉;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的家畜岩池组穴电针麻醉,广东农林学院研究的百会、大转等穴的电针麻醉;甘肃省甘谷县礼辛公社兽防站研究的百会、关元俞组穴电针麻醉等,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为了进一步普及电针麻醉的临床应用,力求纠正部分病例还存在有镇痛不全等缺陷以及尽快揭示其作用机理起见,我们兽医工作者目前仍需要继续努力,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康若青 《北京农业》2011,(18):98-99
分析和探讨了犬猫临床吸入麻醉和非吸入麻醉,总结、探讨其风险性相关因素,在麻醉实施前作出较为准确的预后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麻醉危害,对当前兽医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