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油田外输油罐下部和底部严重腐蚀的问题,提出采用牺牲阳极法与玻璃鳞片涂料对油罐进行联合保护。介绍了牺牲阳极法阳极的重量和数量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这种联合防护措施对油田油罐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2.
姜卫东 《油气储运》1996,15(2):39-40
老式浮顶油罐在技术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油罐浮船密封的氯丁橡胶板老化及破损;浮船单盘变形严重;罐底边缘板有严重的腐蚀;浮顶导向装置失去原有的导向作用;转动浮梯滚轮脱轨;罐底变形严重,中央排不管上的套筒式密封漏油等。针对上述问题对浮顶油罐进行了如下的技术改造。对大型浮顶罐增加人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设清罐用蒸汽明汽直接加温系统;减少了底油加温时间,节约了能源;改罐底放水系统兼作清罐抽底油系统  相似文献   

3.
曲冬梅 《油气储运》1994,13(4):16-18
论述了加油站输油工艺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求。输油工艺系统可分为出油系统,进油系统和能通气系统。出油系统中,油罐与加油机之间的出油管呈直线布置,出油管在罐内的末端须加单向底阀。进油系统中卸油一般为密闭式卸油,进油管应距罐底200mm,以防产生静电。油罐与管道连接的附件都集中在人孔盖上,罐和管道使用前进行防腐,试漏试验,加油机底阀的安装决定着加油机的正常人工作,底阀的试压可检验螺纹连接处的密封。加油站内  相似文献   

4.
耿光辉 《油气储运》2001,20(5):40-42
油罐呼吸系统是保障油罐安全运行和减少油料蒸发损耗的的安全系统,定期对呼吸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是保护保证油罐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分析介绍了地面立式油罐和半地下立式油罐呼吸系统,洞式油罐呼吸系统,卧式油罐呼吸系统,粘油罐呼吸系统的组成,阐述了油罐呼吸系统的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的检查维护及洞式油罐,粘油罐呼吸系统的检查维护。  相似文献   

5.
杨炳泉 《油气储运》1996,15(10):19-20
一、油罐的整治状况 1986年,在仪征站6号浮顶油罐(20000m~3)的大修中.发现外边缘板严重腐蚀,并引起高度重视.一致认为它将严重威胁安全生产,决定对20000m~3的旧油罐进行全面整治。整治前对各油罐进行了腐蚀调查,按腐蚀轻重程度逐个进行整治。同时制订了油罐整治暂行技术规程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对需要整治的油罐委托设计,由华东输油管理局具备施工  相似文献   

6.
机械呼吸阀是油罐的重要附件,几址年来我国油库使用的机械呼吸阀基本形式是阀盘在水平面内,靠自重或弹力控制罐内压力,阀盘工作时沿导杆升降。这种呼吸阀的主要问题是:沿导杆运动引起的机械故障多;阀盘自重大,使阀盘工作时开度小,通气量小,严重时造成油罐受损。  相似文献   

7.
罐装过满、罐内液体蒸汽压上升、液体泵入罐时呼吸阀及通气孔处于关闭或堵塞状态都会使油罐超压,产生巨大的上举力。当上举力超过油罐向下的反作用力,油罐即发生严重的上举破坏。本文列举了由于不同原因引起油罐发生上举的实例,介绍了上举力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出100~10000m~39种拱顶罐允许的最大上举力及对应的临界上举力。指出上举力并不随油罐尺寸增大而上升,也不取决于罐内液量的多少,只要罐内有很小的静压力就可以产生巨大的上举力。针对上举力对油罐破坏的程度,提出发生过上举的油罐一般都可以修复使用的观点,对严重上举破坏和不严重上举破坏陈述了处理的意见。此外,还对油罐发生上举的机理作了分析,阐明了从设计、操作、维修三个环节防止上举的措施,强调指出所有的防止上举的措施中保持排气孔清洁、呼吸阀开关灵活是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10000m^3拱顶油罐主要用于长输管道的中间泵站,其顶板为板架结构。当油罐吸油和排油时,罐内气体压力发生变化,致使顶板产生交变应力。这类油罐经十多年的使用后,发现顶板腐破坏十分严重,有的已出现孔洞,其腐蚀主要分布在内外柱之间的环形带处。针对此问题,运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该类油罐顶板在排油和中油两种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规律,得出了如下结论。在距中心柱10m左右环形带处应力值最大,且两种工况时的交变应  相似文献   

9.
张足斌  王海琴 《油气储运》2000,19(11):23-26
从实际计算出发,将等壁厚油罐和变壁厚油罐统一考虑,得到了最省材料的中小型油罐的高度确定方法。计算表明,油罐的最优高度不但与钢材种类,焊接水平,顶底厚度之和有关,而且还与所设计油罐的圈板数(或圈板高度),最小壁厚、液面蒸气压等有关。用原有方法确定油罐高度有些偏大。地公称容积同但计算容积不同的油罐,其设计高度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固定顶油罐大型化的技术经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伟 《油气储运》1998,17(3):42-44
论述了建造大型化固定顶油罐的必要性,大型油罐良好的经济性能是推动油罐大型化的直接接动因。对金属油罐建设费用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以实例对油罐在钢材方面,土地使用方面,各项费用指标,辅助工程费用及操作费用等方面分析了讨论,指出增大油罐容积,可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操作费用,减少投资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耕地 《油气储运》1998,17(8):57-59
随着油品牌号的增加,油罐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在节约占地面积,进行合理平面布置的基础上,提出立式金属分割油罐的设计方案。在进行试水试验时,因部分割板和罐外壁变形、壁板加强筋和拉杆产生应力荷载等原因使该方案不理想,存在利用率低、计量不准确、内部泄漏等问题,通过采取罐中罐分割罐形式,能克服以上不足,使分割油罐设计方案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内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规律,对于加强环境污染控制、保障罐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风洞实验平台,测试小型内浮顶罐风速及浮盘位置对蒸发损耗速率的影响,并考察了风场、浓度场分布规律。基于CFD数值模拟,使用UDF导入环境风,建立了内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的数值模型,并通过风洞实验数据验证其模拟的可行性。重点讨论了内浮顶罐外风场及风压分布规律、风速对内浮顶罐油气流场分布及油气扩散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浮盘位置越低、风速越大,蒸发速率越快;罐壁的静压力分布规律为迎风侧最大、背风侧居中、罐两侧最小;不同风速下,罐内油气分布整体呈现对称状态;风速越小,油气质量浓度越高,浮盘缝隙处的油气质量浓度最高,并存在安全和环境污染隐患。研究成果对于内浮顶罐设计及运行维护、环保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锡山  马铁伦 《油气储运》1998,17(10):15-17
针对外浮顶油罐密封装置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密封不严或密封压缩过紧的现象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油罐基础沉降,罐壁的垂直度和椭圆度超差等是造成密封不严或密封压缩过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施工控制方法,特别是要加强油罐壁板预制质量控制,提高底圈壁板的安装质量,对第二圈以上壁板垂直度逐圈控制,把总体垂直度的控制误差分解到各圈壁板中,建议在大型储罐施工中,除提高技术水平外,还应加强人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储油罐底外边缘板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储油罐底外边缘板相对于混凝土基座立体位移的运动形态和环境变化对罐底外边缘板造成的腐蚀机理.分析了大型储油罐底外边缘板防腐保护采用传统方法效果不佳的原因,研发了适应于罐底外边缘板在混凝土基座立体位移的运动新型材料,并提出了罐底外边缘板防腐处理的新工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谭小川  刘丽川  饶华 《油气储运》2003,22(10):43-46,59
在油罐渗漏事故中,底板渗漏占的比率最高,渗漏的油水混合物腐蚀能力极强,而一般的检查方法有时很难判断底板是否发生渗漏。通过对油罐底板渗漏及其检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实时监测油罐底板渗漏的技术——油罐基础检漏层技术,介绍了油罐基础检漏层的结构原理、设计计算及安装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油库罐区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扩散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宁  潘东  冷明  赵会军  刘晅亚 《油气储运》2012,31(4):263-266,328,329
危险化学品在储运过程中发生泄漏扩散后会引起中毒、火灾、爆炸等灾害,其理化性质和特殊的扩散规律是决定事故灾害大小的主要因素。准确认识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规律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监管措施的基础。在实验室对油库罐区的重质危险化学品在不同泄漏位置和不同泄漏方向条件下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罐组中心的罐发生泄漏时,气体容易在罐区聚集,扩散速度较慢;当罐组边缘的罐发生泄漏时,气体的扩散速度较快,影响范围大;泄漏方向为垂直向上或垂直向下时,气体容易在泄漏口周围的罐区聚集,其气体体积分数很快达到爆炸极限,危险性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危险化学品罐区应急救援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石油储罐防火防爆常见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啸 《油气储运》2000,19(10):52-54
随着国内石油储罐类型和设计构造的不断改进,容量趋于大型化,相应安全技术条件不断完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油罐安全运行的问题。从加速 油罐防火防爆问题出发,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盛凤  张春兴 《油气储运》1994,13(3):53-54
针对目前泵站加热炉放空是通过找开紧急放空阀向污油池泄放这一做法之不足,将-50m^3卧式罐稍作改造,作为临时放空罐代替污油池,并增设加热炉紧急放空污油回收系统,极好地将污油回收到300m^3储罐中。介绍了污油回收及泄放系统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加热炉泄放系统改造的原因,从安全角度出发,对罐的安装位置及方式做了说明,阐述了使用该系统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