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成品油管道发生泵站意外停电事故后通常执行水击超前保护程序,该保护方案对管道的安全性有决定性影响。为了确保管道从事故前稳态安全平稳过渡到事故后较优的运行状态,需要制定最佳的水击超前保护方案。对成品油管道泵站意外停电水击工况进行分析,以水击事故发生后下一稳态时输量最大且各调节阀节流压力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相应的约束条件为全线不超压、不汽化。模型求解采取两种不同策略:事故站下游以各站出站压力最低为目标分别寻优,采用水力坡降线平移法求解;事故站上游以整体总节流最小寻优,为了提高求解速度,采用深度优先搜索法求解。以某成品油管道泵站意外停电事故工况为例,对该优化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并根据优化结果制定水击事故过渡过程的控制逻辑,并使用仿真软件SPS验证了控制逻辑的合理性,表明该优化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
大庆至铁岭输油管道建于70年代,是一条复杂的双线、双泵机组互联的管道系统,由于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耗大,目前正对其实施密闭输油工艺改造。为此,依据该系统现状,针对不同的工艺改造方案,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管道可能出现的各种水击事故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管道改建的条件、通信能力和沿线允许操作压力等因素,建立数学模型,用特征线差分方程进行数值计算的水击模拟软件,对各种水击事故及控制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计算。控制保护措施主要有①输油泵站高、低泄压阀组成的自动保护装置,②泵站调节阀的开关、调速电机变速和部分泵机组停启组成的自动调节系统,③由通信系统向上下游泵站传递命令,进行阀调节,停运部分泵机组或调速电机降速,以拦截水击事故产生的正负压力波。水击控制的方法主要是超前保护辅之以各站自动调节和保护,最早拦截水击波措施的动作时间为事故后30s。  相似文献   

3.
韩春宇  黄春  陈飞  南兵 《油气储运》2008,27(2):53-55
东临复线配置有完善的水击压力保护系统,同时采取了压力泄放、顺序停泵、硬线停泵及水击超前保护等措施.通过对东临复线水击保护实例的分析,指出采取泵站独立压力保护系统和全线水击超前保护系统等多重保护措施,可有效防止严重水击工况对管道和设备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格拉输油管道水击分析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多礼 《油气储运》2005,24(11):39-41
输油管道运行中发生水击现象易造成管道局部超压、液柱分离和泵汽蚀.针对这一问题在格拉输油管道上采取了水击多重保护措施,即各站泵出口汇管处设置调节阀调节、机械式泄压阀保护及其紧急停泵措施.并对非正常停泵、意外关阀等事故工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管道的水击保护过程.提出了增加水击超前保护系统,提高该管道的检测能力、具备可靠的控制和通讯手段,编制开发工况分析与水击保护的控制软件和专家诊断系统,防止和减少因设备误操作及设备故障引起的水击等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落差输油管道由于高差产生巨大的静水压力,因此,在设计中确保其在高承压下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结合三塘湖原油外输管道设计,采用离线仿真软件SPS建立三塘湖原油外输管道模型,进行稳态、瞬态模拟,并根据不同输送工况参数,采取设置减压站、变壁厚设计、站场安装泄压阀和压力调节阀、SCADA系统的水击超前保护程序等措施,制定预先保护方案,从而实现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管道水击危害,需要计算管道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击压力,以便采取相应的水击保护措施。采用SPS软件对某成品油管道泵站泵机组事故停运工况下的管道水击压力进行分析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没有任何水击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某泵站泵机组事故停运产生的水击压力超过了站内管网设施设计压力和站间管道设计压力。为确保输油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在水击泄放系统中增加水击保护措施,经仿真系统验证,该措施能够实现对管道瞬变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长输原油管道在输油生产过程中,会因输油站的误操作而造成管道水击现象,使管道发生局部超压、液柱分离和泵机组汽蚀。介绍了输油管道产生水击的原因;分析了日照-仪征原油管道压力自动调节系统、压力超限保护系统和水击控制系统的构成;对仪征误关进站阀的事故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说明了该管道的水击保护过程。结果表明:日照-仪征原油管道水击保护系统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可有效防止严重水击工况对管道和设备造成危害。(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8.
李小洪 《油气储运》2013,(11):1171-1174
介绍了氮气式水击泄压阀的工作原理以及基于泄压阀流量系数泄放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采用目前常用方法计算的泄放量远大于实际泄放量的原因,探讨了根据工艺管网压力试验方法的原理.采用流体密闭长输管道发生水击时进行水击保护泄放量的近似计算方法的结果优于目前常用方法的计算结果,可为正确选择泄压阀的规格与合理设计泄放罐提供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对生产中发生的水击事故进行超前保护和有效控制设计目的的实现,避免设备、设施损坏.(表2,参5)  相似文献   

9.
针对秦京管道输量、输送介质、工艺流程改变及设备的配套更新,原有水击保护方案已不适合当前运营要求的问题,从输油管道瞬变流动过程的控制方法入手,实施技术改造,以完善水击压力保护方案,真正实现压力调节加三级保护.仿真系统验证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方案能够实现对秦京管道瞬变过程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方爱国  薛海鸿 《油气储运》2011,30(6):465-466,391
三塘湖输油管道两次翻越天山,落差较大,易发生水击,导致输油泵机组和进站阀门突然关闭,使泵进出口侧和阀前后产生高低压波。为了防止高压波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而导致管道破裂,低压波使稳态运行时压力较低管道的液流分离而诱发输油泵汽蚀,基于三塘湖原油管道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管道电动阀调节压力、安装泄压阀和全线超前水击保护等多重保护措施,可以避免水击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安—延管道密闭输油后产生的水击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模拟计算了该管道四种瞬变过程的水击压力,并绘制了压力变化曲线图。通过对各工况的计算结果分析,指出安—延管道密闭输油,必须在沿河湾站设出站调节阀,进站设低压泄压和低压回流保护系统,杨山进站设泄压阀,各站设低压报警设备,通过就地控制和人为调节可以实现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王铁成  李忠伟 《油气储运》2001,20(10):16-18,30
介绍了大庆-铁岭输油管道(庆铁线)改造前的工艺流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工艺流程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输油泵站工艺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高效患联泵,取消给油泵,简化工艺流程,采用原油/热媒换热器与间接加热系统取代直接式方箱炉,实现“先炉后泵”输油工艺,改造后的工艺流程简单实用,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并可支持调度与站控端对管道系统实时调节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针对库鄯输油管道工程,从输送工艺,自动化系统,电气系统,消防及热力系统诸方面进行了技术评价。该管道在设计上采用了常温密闭输送工艺,按照国际上通行的管道建设标准,全线采用了计算机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使其具备高度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苑莉钗  高炉  翟建习 《油气储运》2003,22(11):16-17
管道发生水击时的水击压力波对管道的危害非常严重。在分析水击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讨论了液柱分离形成的过程及其对管道的影响,结合实例,利用公式推导计算出管道在发生水击过程中的水击压力,提出了避免出现油品液柱分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PLC在输油泵站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智佳  黄懿雪  侯旭 《油气储运》1999,18(11):29-31
介绍了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在输油泵站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PLC具有控制能力强,工作可靠,编程简单,操作灵活,便于维护,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以PLC作为站控系统核心的监视安全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提高管道和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输油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朱坤锋  桑广世 《油气储运》2000,19(10):11-14
通过分析离心式输油泵在管道顺序输送运行中的水击现象,阐述了水击产生的原理及给管道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在对多泵站输油泵水力工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击控制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曾多礼 《油气储运》2001,20(9):55-57
介绍了格拉成品油管道6号泵站的具体改造内容和改造成效。改造后的6号泵站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更为简捷、合理,输油生产实现了站控化,并对今后全线的SCADA系统预备了接口,为格拉成品油管道整体实现自动密闭输送创造了条件。分析并给出了技术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强调了全线技术改造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