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些年来,汽车与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方便。在实践中,两者由于驾驶方式等的不同,时有发生碰撞,威胁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主要以汽车与电动自行车为主体,以汽车驾驶员安全避让为主线,对汽车驾驶员安全避让电动自行车展开了分析,希望为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机、环境和管理是安全生产系统的四要素。其中人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显而易见,提高驾驶员的素质,是农机安全管理的基本和重要措施。驾驶员的素质包括法制观念、安全意识、理论水平、技术素养与能力和心理素质。目前,农机监管部门对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驾驶操作人员也常忽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本文着重阐述驾驶员心理特征对农机安全作业的影响,希望能有益于深化农机安全管理。一、驾驶员心理特征对农机安全作业的影响驾驶员心理特征对农机安全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感觉与知觉特性感觉特性,重…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决定着行车的安全。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行驶中的车辆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着,偶发突发事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这就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稳定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正确判断、分析和处理行车过程中的突发事态,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必备条件。1控制好情绪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一直保持良好的情绪,就可以心情舒畅、心理舒  相似文献   

4.
现代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安全技术包括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个方面,从提高驾驶员操纵、改善驾驶员视野、预防驾驶疲劳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为了方便出行,开始购买汽车。汽车是一种代步工具,在交通工具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优势,比如:灵活性强、速度快等,在这些运输方法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如果驾驶员在驾驶中缺乏安全意识,往往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汽车驾驶员不管在何时何地行车,都必须要意识到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应当安全驾驶,这样不仅为自己的安全考虑,而且为他人的生命负责。而影响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是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驾驶员行车的影响因素,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主动制动不仅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更是保障驾驶员驾驶安全的基础内容。基于此,文章对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主动制动实现的方法,以保证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及时预测危险事件,预防危险,并构建了以驾驶员及乘客为核心的安全避撞系统,这种安全避撞系统的构建,能为探究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主动制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进一步提升驾驶员和乘客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们对汽车、拖拉机等驾驶员的饮酒问题,都给予了足够重视,许多国家己对驾驶员饮酒作出了严格的限制。 驾驶员饮酒,确实危及行车安全。但是,近来有科学家指出,驾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也给驾驶员的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行车安全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因此,优化驾驶员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汽车安全距离模型中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是一个重要参数,该参数的大小变化会影响到汽车制动时的安全距离。针对目前该参数多采用固定值的不足,文中提出采用模糊控制原理的方法来控制驾驶员反应时间,通过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出的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更符合驾驶员的个体差异,并且汽车防撞安全距离随制动反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过去在驾驶员培训中,我们只注重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而忽略了心理素质的教育,这是极不科学的。因在车辆事故发生时,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好坏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驾驶员培训中,必须补上心理素质教育这一课。驾驶员的心理素质真正含意就是指驾驶员在驾车行...  相似文献   

11.
一个性能优良的驾驶座椅除了为驾驶人员提供一个与人体生理特点相适应的舒适而稳定的坐姿、良好的视野位置、具备一定的操纵空间和安全空间外 ,最重要是减轻传给驾驶人员身体的振动和冲击 ,满足振动舒适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操纵过程进行分析,应用传递函数这一经典控制理论工具,构建了驾驶员的行为操纵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实现,通过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正常状态和疲劳状态进行仿真比较分析,表明驾驶员在疲劳状态时比正常状态时需要更长的操纵时间才能跟随着道路环境的变化,其果断性和灵敏性、实时性均下降很多,为进一步研究机动车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的汽车-驾驶员-环境闭环系统模型,给出了汽车运动计算机仿真算法,实现了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进行典型道路实验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实验与仿真结果具有相当的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立的汽车-驾驶员-环境闭环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DVE闭环系统中驾驶人模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DVE(Driver,Vehicle and Environment)闭环系统中典型驾驶人模型进行分类分析,在总结现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视角的驾驶人行为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工程软件,建立DVE闭环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所建模型充分考虑了驾驶人前视效应,道路跟随效果较好,符合驾驶人实际驾驶特征。该模型可为以后驾驶行为特征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主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人机工程学在车辆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在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与车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其核心是驾驶员,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车辆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操纵装置、仪表显示装置以及驾驶视野的设计,以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车辆的被动安全系统设计主要是翻车保护装置(ROPS)的设计,根据最新国际标准ISO 3471:1994对ROPS的结构类型特点及性能要求设计,减少翻车时车辆对驾驶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从驾驶员视角出发,构建汽车行驶轨迹跟踪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工程软件和C语言,建立驾驶员-环境-汽车闭环系统仿真模型。利用Matlab平台遗传算法(GA)仿真包,以驾驶员道路跟随精度、车辆侧向加速度和转向盘忙碌程度所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为目标函数进行分析,获得模型参数最优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设计合理,能较好地反应熟练驾驶员正常驾驶特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农村需要和防汛抢险的要求,研究开发了一种手持式液压打桩机,性能与效果比现有设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汽车智能前照灯系统可以根据转向盘转角等各种车载传感器,判断驾驶员的操纵意图,并直接控制前照灯的转动、补偿角度及光照类型,为驾驶员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照射区域。从前照灯灯光分布特性出发,结合现有的智能前照灯发展现状,介绍了目前国际主流的基于汽车行驶状态信息和基于道路几何信息的智能前照灯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建敏  付俊 《农机化研究》2022,44(4):244-250
针对目前农机用户界面信息获取性差、界面布置不合理、界面设计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界面交互容易引起驾驶员操作疲劳,以及不合理的界面设计与布置会增加驾驶员认知偏差与操作错误等现象,应用Rhino软件建立拖拉机动力模型,JACK软件中建立数字虚拟驾驶员,将Rhino模型导入JACK人机工程软件,进行仿真试验。通过研究驾驶员对农机用户界面的可视域、可达域及舒适性等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传统界面布置与存在的人机交互问题,优化设计目标、验证设计的可靠性。结果表明:JACK软件的结合设计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的操作准确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实验费用,可为农机用户应用界面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