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有了较大规模的应用,紫叶的、红叶的、金叶的、彩脉的、镶边的、斑叶的、花叶的……色彩绚丽,种类繁多,让平日里看厌了绿色的人们耳目一新。下面介绍几种“金叶”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2.
杏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是传统的观赏植物。杏原产我国,公元前二世纪时,经“丝绸之路”传至波斯(今伊朗),后又传入亚美尼亚、希腊、罗马等国,遍布于世界温带地区。癌症,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世界性疾病,每年约有36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每年约100万人患癌症。因此,世界各国集中了相当人力和物力,研究对付癌症的办法。不过,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斐济,却是世界首届一指的“长寿之国”,而今又有“无癌之国”的美称: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洪扎部落,人们平均寿命均在九十——一百岁以上,亦并未  相似文献   

3.
园林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室外、室内的绿化,特别是进入千家万户的家庭养花中。近日,多个媒体报道有52种植物促癌(据称,“促癌”不同于“致癌”,是间接诱导致癌之意);其中,近一半不只是药还是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恐慌与波动。其实,1999年就已有过同样的报道,而1988年某报纸登载了“夹竹桃致癌”为标题的文章后在重庆、福州、南昌、上海等地都刮起了砍伐夹竹桃  相似文献   

4.
动物的胎生乃天经地义。奇怪的是有一类植物,当果实还高悬枝条上,茁壮的幼苗就从果实内钻出。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胎生”,称这类植物为“胎生植物”,如南美洲的佛手瓜,南国海边的红树。“胎生”是某些植物为适应特定的环境长期进化所致。令人瞠目的是君子兰竟也有“胎生”。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我国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一些养护成本低、景观效果好的植物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笔者引种应用和观察发现,常夏石竹是一种优良的节能耐旱地被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6.
仙人掌类植物,全世界约有70~110个属2000余种,多产于美洲干旱荒漠或半荒漠地区。墨西哥分布最多,约有900余种,野生分布的仙人掌类植物有300万公顷,素有“仙人掌王国”之称。成片的仙人掌属(Opuntia)植物在公路两旁随处可见,在海拔较高的中部、北部干旱地区,仙人掌类植物更是天然植被中的主要成分,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在墨西哥,人们不仅把这类植物作为优美的观赏植物,建设了许多以此为特色的植物园和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变性的报道屡见不鲜,不过"变性"可不是人类才有的"专利",在植物界也有很多变性高手。比如,天南星属植物就是著名的可变性植物,它一生中能变性几次。天南星一生中能变性几次植物世界里,有一些植物因为某些外在因素的改变就能改变了性别。"天南星属植物,就是比较著名的可变性植物。"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牛洋博士说。如果仔细观察天南星属植物的一些种类,人们会发现它们当中具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三种类型。牛洋说,这些种类的天南星在开花的第一年往往比较矮  相似文献   

8.
绍兴"通缉""加拿大一枝黄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加拿大一枝黄花”,它有一种歹毒的秉性——能迅速导致其他植物灭亡,带来严重的生态失衡。日前,这种曾经一度被当作观赏植物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成为绍兴县紧急“通缉”的对象。绍兴县政府日前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要求各镇、街道紧急搜查,及时清除这一有害植物。据了解,“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为多年生的根茎植物。据记载,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落户”上海、南京一带, 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荒地、道路两侧、农田旁边、平原城镇住宅旁甚至绿化地带的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在近20年来导致…  相似文献   

9.
芦芽山保护区是山西省高海拔景区,其野生植被丰富多样,具有极大研究开发价值。笔者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的方法,对保护区的观赏植物进行实地调研。经调查,野生观赏植物155种,隶属于42科113属,且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占81.3%。其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113个,隶属于35科89属;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个,分别是沼兰和沙生柽柳;山西地方保护植物2个;另有一些特色植物,可作为化学原料、直接食用或油料作物。综上,芦芽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研究结果可为芦芽山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12日,“国际无性繁殖观赏植物与果树育种家协会(CIOPORA)”年会暨“亚洲植物育种者权益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应CIOPORA秘书处办公室的邀请,国内品种权代理人郁书君博士在会上向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国与植物新品种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我在《中国花卉园艺》今年第10期36页上看到关于“重庆发现我国已绝迹的红玉兰”的报道,引起我的一些感想。报道说:前不久在重庆南川海拔1300多米的王坪林场发现了我国已绝迹200多年的传统名花红玉兰,引起各方关注,但它的繁育却成了一个科学难题。 我认为红玉兰这个植物品种,虽然我国很  相似文献   

12.
叶插,就是利用植物具有再生能力的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进行扦插,在插穗基部、边缘或正中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个体的繁殖方法。一、两种不同来源的胚原基很多观赏植物均可用叶插法繁殖。由于花卉种类不同,叶插时产生新根和新梢的胚原基完全不同。可分为初生分生组织原基和次生分生组织原基,尤以后者最为常见。 1.初生分生组织原基形成新植株:落地生根的离体叶,叶缘周围的凹处会发生小植株。它们均起源于所谓的叶胚,在叶片发育早期是由叶缘一些小的细胞群形成的;随着叶片的扩展,叶胚也发育,直  相似文献   

13.
幅射已作为延长农产品的贮藏期限的一种方法被提出来了。但人们也已知道幅射会增加农产品对某些贮藏真菌的敏感性。因此,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幅射对某些一般作为食物的农产品(小麦、玉米、高粱、土豆、黍、洋葱)产生黄曲霉毒素能力的影响。发现,黄曲霉毒素对某些经照射过的谷物、小米、和根类植物比未照射的对照样品是明显地增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园林之母”的美誉,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70~80年的时间里,西方园艺植物学家从中国引走了数以千计的特有珍贵观赏植物,直接引种栽培应用于园林中,其中有不少相继成为育种的亲本材料。而这些美丽的花卉在她们的故乡至今依然很少应用,颇有“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正>亮丽的紫,沉静的紫,浪漫的紫,别样的紫,野牡丹科植物带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一种梦幻般的紫色世界,令人着迷,令人沉醉。野牡丹科植物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至亚热带地区,许多种类都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近年来,一些外来的野牡丹科植物进入我国,在各地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花卉。有些您也许见过,有些也许就不太熟悉了,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相似文献   

16.
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家庭,喜林芋都自然而然地成了室内绿化的主角。人们对它的某些种类很熟悉,但若谈起整个大家族,恐怕就不是每个朋友都了解的了。喜林芋属(Philodendron)植物为多年生常绿藤本,大约有275个种,原产美洲中部和南部的雨林中。拉丁文名称来源于希腊语中的“philein”(喜爱)和“dendron”(树),性喜攀缘在树干上。大部分喜林芋叶片大而有光泽,全缘或锯齿状;叶  相似文献   

17.
自1994年4月我国加入UPOV以来,1997 年我国又颁布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目前已有35个木本观赏植物和8个花卉品种通过申请被纳入新品种保护范畴。国外公司也已陆续将一些优良品种在中国申请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已逐渐引起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种植者的重视,但仍然有些单位和个人对此认识不足,特别是在新品种保护与花卉进出口的关系上认识更为肤浅。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花卉企业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意识,必将会提升我国花卉进出口水平。进口新优品种 参与国际竞争由于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时间不长,对植物…  相似文献   

18.
松塔掌是芦荟科松塔掌属多肉植物的总称,属名“Astroloba”,意为“星状裂开的花冠”。其形态与同为芦荟科瓦苇属植物中的小型硬叶亚属的一些种类接近。肉质叶一般为坚硬锐利的三角形,有规则的向上分布生长,有的种类会带有一些螺旋,叶绿色或蓝色、黄绿色,在阳光充足而强烈的环境中,叶缘呈紫红色或橙红、橙黄色,甚至整个植株都呈橙色。  相似文献   

19.
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前几年一提起彩色植物,就会想起秋色叶植物。其实彩色植物的概念很广泛:只要乔木、灌木或花卉中的叶片或茎干中,任何一处呈现出非绿色彩,就可被称为彩色植物,这些彩色植物并不一定只是到秋季才呈现彩色,有很多是一年四季都是彩色。在彩色植物中一般以叶片呈彩色为主,彩叶植物的颜色大多以红、黄色为基调,有金黄、橙红、火红、紫红以及比较少见的蓝色系列等;也有集上述色彩于一身的“混血儿”,呈现出花叶性状。一些种类的彩叶树还会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20.
玉簪花是目前国内常见的观赏植物,同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记载。为研究中国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玉簪”以及与“玉簪”有关的植物的原植物科学名称以及分类学地位,通过整理在历史典籍中出现的“玉簪”,以及与该名称相关的植物的原始记载、原始插图等各种信息,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结合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确定“玉簪”的原植物为百合科玉簪属的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对“玉簪”原始资料的整理,揭示尽管中国先民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植物分类体系,但是依然准确而清晰地记述了不少重要的植物分类学信息。同时,根据“玉簪”的“傅面助妆”的记载,整理出中国古代妆容中主要饰品胭脂的植物性原料,结合先民对“玉簪”的认识,揭示出“玉簪”原植物本身的植物学特点,是该种植物为人类选择使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