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学分析--以湛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生态学为研究土地利用问题提供科学方法。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又产生景观生态问题。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从城市整体、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三个方面,分析了湛江市城市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认为在景观布局、景观结构、景观类型和景观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城市绿地景观和居住用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土地生态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陕西淳化县西坡村为例,利用生态学、经济学、景观生态学以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借助于G IS技术,对其土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和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地生态特征的两个主要因子,故依据地貌垂直分异特征、坡度和土地生产力指数(P I)将全村39个土地生态单元归并为7大类,并按地貌、坡度、土壤3个生态特征因子,对各土地生态类型的利用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然后利用交互式线性规划软件(L INDO)对全村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规划,最后作出不同土地生态类型利用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城市生态学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及进展,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兴起与分化、发展与实践阶段;指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动向和热点,生态城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想模式,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环境学成为各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制定21世纪议程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态位是生态学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该文系统总结了生态位概念的演变历史,生态位概念已从生境生态位、功能生态位、超体积生态位发展到时间生态位;试图将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加以综述,阐述了生态位理论在动物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应用.合理利用生态位理论,使其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中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工具.最后就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集约型资源利用与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巍  王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399-5400,5584
城市生态环境所受破坏日益严重,"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目标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创造优于原景观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土地资源、山水及森林资源、能源等资源的集约,是集约型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是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截取中国2004~2015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城市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并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动态分析方法,对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①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农地城市流转有利于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提高,说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利于带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②农地城市流转对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在短期内有反向作用,长期内农地城市流转和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趋于稳定。说明城市地区土地的经营模式需要向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模式转变,国家及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城市地区生态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7.
南海区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已成为制约南海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采用生态敏感性与生态适宜度的方法,对南海区土地利用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确定其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地开发保护策略,并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提出适宜南海区的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为南海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目标、措施的确定及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整、土地开发的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态位、城市生态场势等城市生态学概念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润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98-11999,12003
如今,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城市生态学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不断发展的生态位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城市问题研究与发展决策中。对生态位、城市生态场势等相关概念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9.
以巢湖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方法,并探讨巢湖市中心城区生态绿地系统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化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了农村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求生存,他们由于自身的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及城市的政策性限制,大部分人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造就了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通过将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用生态学的视角和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作为框架,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态环境、生态群落及系统内的能量流动3个方面,详细阐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婷  简敏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53-8755
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和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这对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季淮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208-209
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态组成因素中的植物,起到一个反映和调节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现阶段的城市植物研究中,城市植物对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主要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包括绿地系统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绿地景观的分析与评价、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设计等。围绕以上3个方面,研究者们用了许多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今后在景观生态方面的研究方向和着重点。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谦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10-6712
通过评估与核算乌鲁木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评估体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为24.688 9×108元(不包括森林的游憩类价值),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游憩类生态资产总价值为58.7×108元。  相似文献   

14.
松江生态园是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典型案例,它保留了原有起伏多变 的地貌和具有杀菌保健功能的林木,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 源,在气候调节、污染物降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哈尔滨城 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品位的提升,绿色人居环境的形成,城市环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是当前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不同类型绿地内部与周围空间小气候的静态分析,而对于绿地对周边环境的生态过程则报道甚少。笔者报道的试验主要以灌木为研究对象,选取太原市几处有代表性的灌木林,利用仪器对植物群落斑块周边温度和湿度在空间和时间的梯度变化进行了测试,以探索城市绿地对其周边环境温湿度的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的叶面蒸腾是绿地产生降温增湿等生态效应的主要原因。绿地对周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随着与绿地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其影响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正相关。该研究揭示了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高温的机制和影响格局,丰富了城市小气候环流理论,对城市规划和绿地景观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优先--城市滨河空间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城市滨河空间的概况,对其生态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如何以生态优先的原则探索了城市滨河空间的规划设计,即水体的生态净化、驳岸的生态化设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的概念、功能和类型,从植物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城市生态绿地建设需要遵循的原理,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要建立城市生态绿地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尹玉洁  王璟  曹星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55+20825-20655,20825
对城市生态敏感区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分析,提出合理规划城市生态敏感区,将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引导城市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探讨了生态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思路,即依据城市生态敏感区在整体城市中的区位定位、地域面积,以及敏感区保护级别进行梯级开发,由此提出了旅游休闲绿地、相关展会、产业园区、新城组团4种保护和建设模式,同时结合已成功实施的案例进行阐释,以期为未来城市生态敏感区的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景观生态学与土地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诠释。进而将宏观的景观生态学引入相对微观的景观设计当中,进一步丰富现代景观的设计理念,以适应新时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探讨——以焦作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樊良新  牛海鹏  陈金海  李瑞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04-2605,2693
城市绿地系统属于强干扰、脆弱的生态系统,而绿地系统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它的生态功能的发挥.焦作市属于一个"资源型城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绿地系统是其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地状况,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健康,而且还严重制约着焦作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变.依据焦作市城区影像数据、绿地统计数据,对城区绿地系统2000~2004年绿地结构、格局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其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