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敬章 《蔬菜》2014,(12):41-42
采用地膜加小拱棚双层覆盖栽培技术,马铃薯较露地栽培提早20~30 d成熟上市。选用中五、中薯1号、中薯2号或早大白等品种,1月上中旬催芽,2月上旬按行距15~20 c m、株距20 cm播种,播种覆地膜后及时扣棚,加强管理,4月底至5月初马铃薯即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鸡东县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增温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小气候,西瓜上市期可比地膜栽培提早15 d以上,而且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可提前和延长结果期,因而增产效果较明显.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3.
 早春茬番茄双层“天膜”覆盖栽培早春茬番茄栽培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是3层或4层覆盖,即大棚内搭小拱棚、小拱棚下盖地膜或在3层覆盖的基础上再在小拱棚上盖草帘。近年来,笔者在大棚内改用双层“天膜”加地膜;或双层“天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明显地提高了棚温,在最...  相似文献   

4.
王寒菊 《中国瓜菜》2010,23(3):53-54
<正>早春利用拱棚栽培脱毒马铃薯,可比地膜栽培提早20~30d(天)上市,且薯块品质好、产量高,667m2产量3000~3500kg,效益可观。该模式经曲周县西牛屯村部分农户7~8年的实践种植,管理省工,操作简单,收益见效快,是春茬蔬菜种植的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5.
<正>本市的西瓜栽培经历了从地膜栽培、小拱棚栽培,再到大棚春早熟栽培和秋季大棚延后栽培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探索出大棚西瓜一种多收的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移栽,4月下旬开始采收,陆续采收到11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6.
春马铃薯双膜栽培配套措施及其效果丁建飞朱兰琴(江苏省海门市平山乡农技站226142)春马铃薯双膜栽培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播种后覆盖地膜并加搭小拱棚。自1992以来,笔者对春马铃薯双膜栽培进行了试验比较及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春马铃薯采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是在地膜马铃薯的基础上,加盖拱棚,利用拱棚和地膜的双重覆盖,增温保墒,使马铃薯早播种、早出苗、早上市,取得比地膜马铃薯更高的经济效益。1整地施肥冬季深翻,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浅耕,整地耙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我国长江流域春季松花菜栽培经常遭遇倒春寒,造成的"早花"现象,导致散球,栽培中要精心育苗,在春季早期必须要提高地温,发大棵,定植在拱棚或者大棚内。如果种植面积大,没有小拱棚条件的,可以利用地膜作小高畦栽培或窄畦栽培。  相似文献   

9.
翟胜祥 《蔬菜》2010,(12):18-20
<正>枣庄市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近10年来,利用钢架大拱棚(竹木结构大拱棚)+中拱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方式(俗称"三膜覆盖")栽培早春马铃薯,面积逐年增加,设施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广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膜加小拱棚覆盖简易模式栽培春早熟西芹,产品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每667m^2产量达6000-7500kg,生产效益好。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地蛋等。它具有抗旱、高产、优质、高效、营养全等特点,因此成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在我国广泛栽培,栽培方式也多种多样。目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栽培除了用地膜覆盖外,还有拱棚内覆盖地膜的两膜栽培模式,大拱棚和地膜之间再搭建小拱棚或二层膜的三膜栽培模式。我们采用的是三膜覆盖的栽培方式。一般于1月  相似文献   

12.
1 栽培形式 1)半促成栽培。在草莓花芽分化完成,自然通过外界低温,短日照打破休眠后,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提前保温,促使草莓比露地提前生长结果的一种栽培方式。可采用地膜加小拱棚、加中棚、加大棚或日光温室等形式。中小拱棚从2月中旬开始保温,可于4月上中旬开始收获;大棚和日光温室的保温  相似文献   

13.
摘要:针对河北省二季作区大棚马铃薯栽培面 积逐年增加,但生产中存在土地利用率较低、效益 不高等问题,通过合理安排茬口,综合两膜覆盖马 铃薯栽培技术、夏甘蓝栽培技术及秋芫荽栽培技 术研究,总结了马铃薯—甘蓝—芫荽1年3作高效栽 培模式,通过大棚+地膜(小拱棚)覆盖种植马铃 薯可实现提前10 d左右上市,下茬甘蓝收获时恰是 “伏淡”缺菜的季节,芫荽属于反季节栽培,3茬 作物均能获得较高收益,较传统地膜马铃薯—大白 菜1年2作种植模式每667 m2 增加效益近3 000元,可 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7,(9):54-55
潍坊市是山东省洋葱主要产区,也是我国主要的洋葱出口基地。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形成了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的洋葱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模式,洋葱的上市期比单纯地膜覆盖提前1周左右,每667 m~2产量可增加1500 kg。详细介绍了洋葱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技术,可为当地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洋葱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薄皮甜瓜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上市时间及产量、产值情况,于2015年在广西来宾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盖地膜加小拱棚和露地盖地膜栽培模式的盛收期,分别比露地不盖地膜早14 d和8 d;每1 hm2产量分别增加8 580 kg和3 900 kg,每1 hm2产值分别增加71 000元和25 500元,比对照增加78.9%和28.3%。试验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在盖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模式下采收期早、产量和产值高,可在广西来宾作为主要栽培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浙江省部分地区在改西瓜露地栽培为地膜加小拱棚栽培的基础上,又积极示范推广西瓜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覆盖栽培方式,不仅使西瓜上市较露地栽培提前1个多月,而且使西瓜坐果次数、采收的茬次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加上早期西瓜售价高,销路好,每667m2收益可达6000多元。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西瓜早熟栽培应选用耐低温弱光,易坐果,单瓜重4~5kg,品质优的品种;同时为满足早坐果早上市的要求,宜选择在低节位坐果不易产生畸形或空心的品种,如新疆农业科学院的早佳,雌花发生密,坐果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拱棚栽培生姜产量高、效益好,生产中最好选用新茬地,前茬作物以葱、蒜和豆类等为好,不宜选种过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并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或连作发病地。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春季大白菜,从定植到收获一般需50天左右,每667m^2产量可达7500~8000kg,所产大白菜能错季提早上市,经济效益较好。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巾 《北方园艺》1998,(2):76-76
地膜西瓜高产技术张巾辽宁省阜新地区因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西瓜上市较晚。多年来,早春的西瓜市场几乎被南方生产的西瓜所占领。为了使阜新的西瓜提早上市,抢市场,我们从1993年开始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卧凤沟乡高家村利用地膜加扣小拱棚的双层覆盖栽培西瓜。通过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