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绛县温室蔬菜粉虱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温室粉虱目前已是各国蔬菜和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山西省运城市的新绛县是全国著名的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明确该地区温室蔬菜上粉虱的发生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初步调查结果表明:(1)在温室中,尚未发现烟粉虱的发生;西葫芦、黄瓜、冬茬番茄等蔬菜上温室白粉虱发生较严重;春茬番茄、油菜等蔬菜上温室白粉虱发生一般,甚至不发生;而在豆角、辣椒、甘蓝等蔬菜上未发现温室白粉虱;(2)农民大都采取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也被采取,但效果一般;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农民的防治也为温室白粉虱的大发生提供生存、繁殖的条件;有些防治方法仍值得推广。本文对该地区温室种植模式以及近年来温室白粉虱爆发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1.毒死蜱(乐斯本).防治对象为菜青虫、小菜蛾、温室粉虱、豌豆彩潜蝇、豆荚螟、红蜘蛛等害螨、地下害虫. 使用方法: (1)菜青虫.在幼虫2~3龄期,用40.7%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草莓立体栽培现状和新疆伊犁有机草莓种植实际,在已有的基础上采用定点调查、系统调查等方法,掌握伊犁河谷温室有机草莓-平菇立体栽培中有害生物发生与流行规律,明确温室有机草莓-平菇立体栽培中危害草莓的有害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病害有蛇眼病(Mycosphaerella fragariae)、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白粉病(Sphaerotheca macularis);虫害有蚜虫(Aphis gossypii)、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蓟马(Thrips fevas)、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等,与常规草莓相比其有害生物发生种类与危害程度基本一致;但与温室常规平菇的有害生物发生种类与危害程度相比,在温室有机草莓-平菇立体栽培中危害有机平菇的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少且危害很轻。依据国家有机农业相关标准提出温室有机草莓-平菇立体栽培中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相结合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为伊犁温室有机草莓-平菇有害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丰富新疆温室有机草莓立体栽培的技术样本。  相似文献   

4.
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绿色防治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可行的绿色防治措施替代化学药剂防治温室白粉虱,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本研究在蔬菜大棚内采用笼罩小区法,运用多种天敌昆虫、黄色诱虫板单项和集成组合技术防治温室白粉虱,比较各项措施的防治效果、投入、投入产出比、纯增效益、番茄产量和增产率。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和黄色诱虫板集成组合技术防治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76.66%,增产率9.64%,投入250元·标准棚~(-1),纯增收益1 332.8元·标准棚~(-1),投入产出比1.00∶6.33,放蜂量20 000头·标准棚~(-1),放蜂次数3次,每次释放间隔7 d;悬挂黄色诱虫板防治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62.54%,增产率7.36%,投入50元·标准棚~(-1),投入产出比高达1.00∶24.19,用量50张·标准棚~(-1)。综合考虑,运用黄色诱虫板防治温室白粉虱,投入成本低,使用方便,防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绿色食品(A级)温室黄瓜生产条件和特性的研究,制定了绿色食品(A级)温室黄瓜生产技术规程,着重阐述了绿色食品(A级)温室黄瓜生产从品种选择到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为绿色黄瓜生产提供技术简化、操作性强的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笔者归纳总结了先进的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并整理了近4年的温室草莓架式栽培(图1)生产中的相关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温室草莓架式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路线,和大家分享。绿色防控技术路线温室架式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结合生态控制,应用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农业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7.
温室白粉虱繁殖快,代数多,并有世代重叠现象,既在同一时期卵、不同龄期的若虫、成虫在植株上同时存在,缠绵不断,很难彻底清除。由于北方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街接、相互交错,白粉虱周年发生,为此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1、杜绝虫源。(1)在大棚或温室内轮作其不喜食的芹菜、蒜黄等蔬菜,尽量不要在大棚或温室附近种植番茄、茄子、菜豆等白粉虱喜食的蔬菜。(2)育苗室与大棚或温室分开。(3)育苗室在育苗前、温室在定植前进行熏蒸。(4)在大棚或温室的通风口上用尼龙纱密封,以控制白粉虱飞入。(5)温室或大棚在定植蔬菜前,将前茬作物的残株、杂草彻底清除,拿到室外深埋或销毁,生产期间打下的枝权、枯黄老叶带出室外处理。2、黄板诱杀。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  相似文献   

8.
(一)温室 1.温室的规划 (1)场地的选择首先应选择阳光充足,在温室的东西两侧,南侧不能有高大的建筑物、树木、自然遮挡物,避免遮阴.其次,温室应选择水电齐全、交通方便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保护地番茄发展较快 ,但由于管理不善 ,防治不及时以及保护地的特定环境适宜病虫害发生等原因 ,造成产量损失较大 ,同时一些农户缺乏病虫害诊断防治技术 ,盲目施药 ,任意加大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造成蔬菜被严重污染。为了做到科学有效防治病虫害 ,拟定了本规程。1 范围1 .1 本规程适用于温室、塑料大棚及中小棚等保护地番茄的病虫害防治。1 .2 防治对象为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早疫病、溃疡病、病毒病、猝倒病、立枯病、生理病害、温室白粉虱、斑潜蝇等。2 育苗期2 .1 苗床土消毒床土选用无病土 ;若用带菌土应消毒 ,每m2…  相似文献   

10.
正花卉栽培常用的设施有温室、塑料大棚、荫棚和风障等。1.温室温室是指覆盖透光材料,并附有防寒、加温设备的特殊建筑,能够提供适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温室对环境因素的调控能力比其他栽培设施(如风障、冷床等)更好,是比较完善的保护地类型。温室有许多类型,对环境的调控能力也不同,在花卉裁培中有不同的用途。(1)高温温室。高温温室又称热温室,室内温度保持在18~30℃,  相似文献   

11.
茄子是保护地蔬菜的主要作物之一。在茄子栽培生产过程中 ,生产者往往由于对病虫害发生与危害认识不足 ,防治不力 ,导致产量损失严重。要想做到病虫害有效防治 ,必须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 ,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做到有的防矢。因此 ,有必要制定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1 .1 本规程适用于温室、大棚及小棚等保护地茄子病虫害防治。1 .2 防治对象为黄萎病、灰霉病、叶霉病、根腐病、枯萎病、褐纹病、早疫病、绵疫病、白粉病、褐色圆星病、猝倒病、立枯病、生理病害、截形叶螨、温室白粉虱、斑潜蝇、茶黄螨等。2 育苗期2 .1 苗床土消毒床土消毒…  相似文献   

12.
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概述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rorariorum(Westwood)的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形态变异、寄主范围、危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内容。烟粉虱的真正起源地目前还不确定,现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温室粉虱广泛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西部等地。粉虱的个体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期,通常人们将第4龄若虫称为伪蛹。温室粉虱的寄主已达121科898种植物,烟粉虱的寄主已超过600种。宜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经验,利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单机版)PAID4.0,开发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管理专家系统.本系统包括番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模块、248条规则.通过将专家研究成果与计算机的结合为温室番茄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黄瓜白粉病(Erysiphe achoracearam,Sphaerotheca fuliginea)是塔城地区温室黄瓜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筛选出对温室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对该病进行有效控制.[方法]选择成标、翠贝(醚菌酯)、阿米西达、多菌灵和百菌清药剂,采取喷雾法对黄瓜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施药2次防治黄瓜白粉病较为有效,防治效果60;以上.[结论]80;成标和5086翠贝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并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豫北地区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高温闷棚、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栽培理、药物防治等,为温室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温室番茄采用沼肥+60%化肥用量,配合滴灌,集成无公害栽培技术(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景泰灌区温室番茄沼肥滴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1.10月份继续建温室并做好病虫定的防治工作(参照9月份).2.11月份开始闷棚.桃树需要一定的低温冷量才能生长、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8.
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灰霉病、菌核病、叶斑病等是温室花卉多发、常发性病害.由于温室特殊的环境条件,温室作物种类更迭频繁,加上许多病原物(如灰霉菌等)寄生广泛、传播方式多,同种作物发生部位和受侵染途径多样,很容易造成病害在同一温室不同作物种间或温室之间辗转危害流行,给防治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单一措施难以奏效,因此,建立一个生态防治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丽蚜小蜂及配套措施联合控制技术对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丽蚜小蜂应用技术中一些配套措施的作用,在越冬番茄温室内,进行了丽蚜小蜂及配套措施联合使用控制温室粉虱效果的试验。以传统农药防治为对照(CK),研究了3项措施联合使用技术(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适时清除底部老叶)、未装防虫网(释放丽蚜小蜂+适时清除底部老叶)、未清除底部老叶(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对温室粉虱成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联合使用的温室11月~翌年6月粉虱数量持续低于2头/株,未装防虫网的温室(释放丽蚜小蜂+适时清除底部老叶)3月下旬~6月中旬粉虱数量从0.90头/株增加至11.99头/株,未及时清除底部老叶的温室(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2月底~4月中旬粉虱数量从0.25头/株迅速增长至8.93头/株,农药防治的温室(CK)自3月以后粉虱数量持续在3~5头/株。3项措施联合使用对温室粉虱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和农药防治。释放丽蚜小蜂、安装防虫网和适时清除底部老叶3项措施联合控制技术,能够较好地防治越冬番茄温室粉虱,且控制效果可持续作物整个生长期。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温室种植黄瓜生长期的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情况,并筛选出了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药剂,结果表明:1)从3月初至6月底,温室白粉虱虫口基数从5只上升至50只,至6月5号达到最高值,为50只,其后趋于平稳;2)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吡虫啉、甲胺基阿维菌素几种药剂相比,溴氰菊酯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较高,药后1d防效为90%,药后3d防效为81%,药后7d防效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