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富赛宝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Ⅲ-M3型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产品在加工工艺技术、产品组分构成及功能特性上与大豆分离蛋白、同类浓缩蛋白进行比较,阐述了Ⅲ-M3型产品工艺与产品的特点。Ⅲ-M3型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功能特性,提高了产品得率,扩大了应用领域,是大豆蛋白的一个方向性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富赛宝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III-M3型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产品在加工工艺技术、产品组分构成及功能特性上与大豆分离蛋白、同类浓缩蛋白进行比较,阐述了III-M3型产品工艺与产品的特点。III-M3型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功能特性,提高了产品得率,扩大了应用领域,是大豆蛋白的一个方向性产品。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豆蛋白抽提率的加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大豆蛋白抽提率的加工方法无锡轻工业学院沈蓓英众所周知,不论是由大豆加工成大豆蛋白基料——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还是由大豆直接加工为豆乳、豆腐等大豆制品,第一步均必须从原料豆中将蛋白抽提出来。目前,多数厂家蛋白抽提率在70%左右,再综合其它影...  相似文献   

4.
以市售33份大豆蛋白产品为材料,其中包括10份低温脱脂大豆粕,10份大豆浓缩蛋白和13份大豆分离蛋白。通过聚类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其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灰分含量、氮溶解指数、凝胶硬度和乳化性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大豆蛋白产品的理化特性之间存在差异,其中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和凝胶硬度差异较大(CV>10%),粗蛋白含量差异较小(CV<10%)。有10%的低温脱脂大豆粉符合GB/T13382-2008对灰分的要求,有80%的低温脱脂大豆粉符合GB/T13382-1992对氮溶解指数的要求;100%的浓缩蛋白符合GB/T20371-2006的要求;有76.9%的分离蛋白符合GB/T20371-2006对粗纤维含量的要求。三种大豆蛋白产品间主要差异为氮溶解指数和凝胶硬度。  相似文献   

5.
大豆食品中的植酸会阻碍多种矿物离子及蛋白的吸收,为了提高大豆蛋白的营养吸收性,加工中应去除植酸。本文研究了离子交换法脱除大豆分离蛋白中植酸的方法和效果,并进一步考察了处理后大豆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透析、超滤与离子交换法进行比较,阴离子交换后植酸含量下降77%,较优于其他方法。后采用离子交换法去除大豆蛋白中的植酸,对不同树脂、不同蛋白状态及酸碱度对植酸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以确定植酸去除的最优方案。与其他树脂相比,D201树脂对植酸的吸附率达到12 mg·m L-1,在p H7.0的条件下可将植酸含量降低到1 mg·g-1,下降约90%。制备的低植酸含量的大豆蛋白等电点向右偏移,溶解性略有下降,分散速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气象因子对大豆主要贮藏蛋白组分及亚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同年同地点分六个播期种植,考察了整个生长期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的气象因子(总积温、总日照时数、总降水量、日均温差和日均相对湿度),对春大豆和夏大豆籽粒总蛋白以及主要贮藏蛋白组分、亚基相对百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大豆籽粒总蛋白含量以及组分、亚基相对百分含量会随播期的改变而变化。(2)整个生育期间,5个气象因子极显著影响20份大豆总蛋白含量,对春大豆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也达极显著水平,仅总积温、总日照时数和总降水量对夏大豆总蛋白含量影响达显著水平。(3)整个生育期的总积温和总日照时数与20份大豆蛋白11S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显著负相关,总积温与20份大豆蛋白7S含量显著正相关;但气象因子对春、夏大豆的7S、11S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的影响不显著。(4)整个生育期间气象因子对各组分亚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夏大豆各蛋白组分亚基的相对百分含量受两个生育时期的气象因子的影响皆不显著,而春大豆许多蛋白亚基相对百分含量受两个生育时期的气象因子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国产大豆蛋白水分含量参差不齐,相差2%~3%,影响加工参数及产品质量,将近红外检测技术应用于大豆及豆粕的水分、蛋白质、残油含量的快速检测,通过快速检测保证了加工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其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并根据大豆质量进行分级存储,实现了分级储存及加工,根据大豆原粮的水分,通过润湿器与2%左右温水进行增压润湿,脱皮效率高达80%以上,粕中残油降低为0.5%,生产出48.0%以上的高蛋白粕,润湿脱皮提高了大豆产品的档次。  相似文献   

8.
11S球蛋白是大豆蛋白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本文报道了中试水平上提取富含11S组分大豆分离蛋白技术,及其添加到冰淇淋和面粉中对产品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试生产所得到的富含11S组分分离蛋白中,11S组分的含量达81.3%(占总蛋白含量).添加6%左右的富含11S组分大豆分离蛋白代替冰淇淋原料中的脱脂奶粉可提高冰淇淋的膨胀率,并具有良好的风味;在中等筋度的小麦粉中添加3%的富含11S组分分离蛋白,可提高面团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性,粉质评价值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为原料生产豆浆,为了实现传统豆浆工艺的现代化改造,提出了一种干法脱皮处理、浆渣共熟化的豆浆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获得豆浆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脱皮带渣煮浆100℃、10min时,豆浆中蛋白质含量为15.145%,溶出率提高了0.9%,纤维素含量为12mg/mL,溶出率提高了41%,胰蛋白酶抑制活性为0.13U/g,去除率为80%。浆渣共熟化技术生产豆浆从营养成分溶出率方面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0.
那桂秋  刘明霞 《杂粮作物》2003,23(3):185-185
以大豆为主料或辅料的深加工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饮品、药品、饲料制品、纺织品、精细化工制品、建材制品及生物制剂等。1 大豆蛋白制品除以豆腐为中心的传统大豆制品外,以大豆蛋白为中心的新型大豆制品也开发出许多种。如:脱脂大豆粉,功能性浓缩大豆蛋白,组织大豆蛋白,分离大豆蛋白,多肽,蛋白发泡剂,大豆蛋白纺织纤维,海绵蛋白。高分子聚合材料。大豆蛋白制品不但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好,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而且具有很多功能特性,如与水、脂肪的结合能力,乳化作用及泡沫形成能力,薄膜形成,凝胶作用,黏合作用等,因此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工艺对酸性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大豆多糖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低卡占度的稳定蛋白质,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以酸性乳沉淀率为指标对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促进其深入开发.单因素试验表明,pH、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大豆多糖得率及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有显著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 (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多糖中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的各因素的顺序为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水平组合为pH3.5、温度125℃、时间90 min.该工艺条件下,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多糖含量为65.05%,蛋白含量为3.69%,酸乳饮料的沉淀率为0.72%.  相似文献   

12.
设置2种种植方式,以13个不同基因型大豆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对大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净作模式下,参试的大豆材料蛋白质含量、脂氧合酶、蛋白亚基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及含硫氨基酸在各材料间差异显著;套作对不同材料各蛋白特性的影响不一致,其中11个材料蛋白质百分含量在栽培模式间无显著差异;4个材料脂氧合酶相对百分含量在套作模式下显著降低;不同大豆材料同种蛋白亚基以及同一个大豆材料不同蛋白亚基的变化规律不一致;3个材料含硫氨基酸显著增加,5个材料蛋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组氨酸、精氨酸变化系数高。根据粗蛋白、脂氧合酶、蛋白亚基和氨基酸含量受套作的影响程度,分别对供试大豆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蒙庆6号、菜豆在套作模式下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11S相对百分含量增加,脂氧合酶相对百分含量降低,总氨基酸、含硫氨基酸含量增加。说明通过套作种植模式配合选择特定大豆品种,可保证大豆蛋白营养组份、提高豆制品风味及口感,同时延长保存时间,满足人们对豆制品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豆浓缩蛋白(SPC)是大豆蛋白工业中一种新兴产品,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烘焙食品、肉制品、乳制品等行业之中。(SPC)因为它的蛋白含量高,又可以改变食品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性,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及物理性能,所以在许多食品中可替代昂贵的分离蛋白和乳蛋白。...  相似文献   

14.
东北大豆品种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区)近10 a来通过审定的163个大豆品种的11s和7s球蛋白亚基组成、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并对其进行了省份问比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问大豆蛋白各亚基的相埘含量存在较大差异;163份供试材料的7s、11S球蛋白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8.95%和56.30%.变幅分别为18.40%~36.20%和47.90%~71.50%,11S/7S比值的变异幅度在1.34~3.32之间,平均值为1.97;初步筛选出α和A3缺失或稀少的特异大豆品种9份;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4个地区大豆群体蛋白亚基组成及11S/7S比值存在显著差异.7S和11S组分含量问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0.2862,P<0.01).东北大豆品种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变异,为大豆品质育种和豆制品加工业原料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水溶解大豆异黄酮粉后,采用离心分离,使极性大的水溶性杂质与大豆异黄酮分离,达到提高大豆异黄酮纯度的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水剂法提纯大豆异黄酮的方法,以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提高率为考察指标,底物纯度为20%时,大豆异黄酮含量可提高到40%以上;当以下层沉淀物得率为考察指标时,底物纯度为10%时,大豆异黄酮得率最高,较常规法更为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改性机理与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豆蛋白制品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说明了功能性大豆蛋白的技术核心在于改性。本文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入手阐述了改性的原理,最后讨论了浓缩大豆蛋白改性在工业化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超声处理对碱法制备蚕蛹蛋白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响应面优化,研究超声处理对碱法制备蚕蛹蛋白得率的影响,得到了蚕蛹蛋白得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制备条件,提高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得率。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液固比(V/m)对蚕蛹蛋白得率影响显著(p0.05)。蚕蛹蛋白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20 min,浸提液固比(V/m)60∶1,NaOH浓度0.3%。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的得率为88.14%。制备的蚕蛹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FAO/WHO推荐标准,可以作为食品基料使用。  相似文献   

18.
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包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可有效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本实验对向面包粉中单独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和添加大豆蛋白及乳化剂(硬脂酰乳酸钠,SSL)混合体的面包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后者明显优于前者。又对添加最大量大豆分离蛋白的面团进行了流变学特性和焙烤品质的研究,结果显示,添加了5.0%大豆分离蛋白及0.5%SSL的面包的焙烤品质最优。对生产高蛋白和功能性面包产品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简述大豆食品的种类,提出生产优质豆奶和专用大豆蛋白制品对大豆中几种重要成份含量的要求,并综述大豆品种对豆腐得率和品质的影响。同时还强调了大豆储藏以及特性保持生产体系对大豆食品加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密切相关.获得具不同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不同11S/7S比值的种质材料是对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进行遗传育种改良的重要材料基础.本研究利用SDS-PAGE技术,对706份中国大豆种质资源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6份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中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7S和11S组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1.00,P<0.01);603份地方品种和103份新育成品种或主栽品种的7S、11S组分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40.00%,20.58%~56.65%,60.00%,43.35%~79.42%和38.21%,30.33%~52.67%,61.79%,47.33%~69.67%;11S/7S比值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1.54,0.77~3.86和1.65,0.90~2.30;筛选获得了63份7S、11S组分或亚基含量变异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