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猪价U型跌涨,饲料稳步增长 上半年,猪粮比价一度跌至3.9:1,处于价格重度下跌红色区域。8月份结束了生猪价格周期历史上最长的(长达22个月)猪价下跌低谷期,开始反弹。饲料行业发挥价格波动缓冲器作用,克服了猪价下跌、原料暴涨的不利因素,调整产品结构,保障产品质量,实现了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2.
张永泰 《养猪》2008,(1):79-79
1 这次猪价大幅波动与历次猪价波动规律有本质不同.一是生猪产能下降达到伤筋动骨程度,其标志是猪价暴涨而且一涨再涨(表1);二是全球背景能源粮价大涨和近二年猪病猖獗降低生猪供给在持续推升猪价;三是散养户受到空前重创大量退出市场,规模猪场也受疫病影响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自5月中旬猪价大幅攀升以来,猪价继续在高位盘踞.按照目前价格计算,猪粮比价高于5.5∶1平衡点,平均出栏一头育肥猪可获利150元以上.随着本次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看到了养猪获利的机会和空间.在高养殖利润回报的刺激下,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4.
王赤龙 《饲料广角》2011,(16):24-27
2011年上半年.猪价大幅攀升.生猪养殖行业利润丰厚.是养猪业大丰收的半年。生猪结构性出栏减少.供需缺口扩大导致猪价上升。2010年猪价的持续低迷.能繁母猪和仔猪双双下降。使生猪产业链遭遇瓶颈.导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加上疫病肆虐,养殖成本的逐步攀升.宏观经济等因素,致使猪价高位震荡。下面笔者就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及影响因素作一回顾.并展望下半年猪价走势。  相似文献   

5.
2022年,我国生猪价格总体稳中有涨,猪价在3月份触底,进入4月我国生猪市场步入新一轮猪周期,生猪价格攀升速度加快,特别从7月开始,生猪价格迎来一波小高潮,在国庆后价格上涨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猪价周期特点我国猪价周期呈现大周期嵌套小周期特点,具体表现大周期猪价持续走低,养殖户减少母猪存栏,导致后期生猪供应减少,猪价上涨,养殖利润持续增加,养殖户增加母猪存栏,后期生猪供应增加,从而导致猪价再次走低,养殖户再次减少母猪存栏。大周期猪价走势中嵌套了小周期猪价走势,如2008年中至2010年中猪价呈现大周期下跌,但在2009年春节期间及2010年春节期间猪价出现小  相似文献   

7.
<正>1我国生猪价格周期及行业生猪价格波动,影响了养殖户利润,利润变化改变了养殖户养殖意愿,跟风养殖或淘汰导致供需矛盾变化,生猪价格跟随供需矛盾转变形成猪价周期。2000年至今我国生猪经历完整的5个猪价周期,2016年中猪价创下历史新高后走低,进入第6个周期开始下跌,2017年猪价延续了大周期下跌,预计2018年猪价仍以寻底为主。猪养殖规模的持续提升,伴随着养殖、防疫水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的蔬菜都要二三元一斤,但毛猪价格已经跌倒5元多一点,大多数养猪户都赔钱了。"作为全国最大的"养猪户",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目前关注的不仅是猪价过低,而是让养猪人害怕的"猪周期"──"2015年、2016年猪价高,养猪的都挣了钱;但从2017年开始猪价又低了,到2017年底2018年初已经跌到了成本线,养猪的又赔钱了。几十年来中国养猪行业也没能走出‘猪周期’。"他认为,只有通过规模化、规范化养猪才能有效防御"猪周期",因为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保、土地、  相似文献   

9.
<正>猪肉价单月上涨30%,生猪价格创五年来历史高点,猴年开春"二师兄"出尽了风头。接下来,猪价将何去何从?"猪周期"要持续多久?透过农业部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关于猪价你最关心的10问题,答案都在这里。1为什么今年春节后猪价走势与以往不同?历年春节后是消费低谷期,猪价也会受此影响而下滑,猴年猪价却不降反升。事实上,2004年,2007年,2011年,还有2016  相似文献   

10.
朱中平 《猪业科学》2022,39(6):118-122
所谓养猪周期红利都是由猪周期底部被淘汰的养猪出局者所奉献。其基本逻辑是:猪价周期波动的规律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猪价上涨周期是因为猪少了,供不应求;猪价下跌周期是因为猪多了,供大于求。既然猪多了,就需要一些猪场“出局”。谁当“出局者”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由客观原因决定的。笔者总结了成就“出局者”的2大原因和相应的2种能力:一是非洲猪瘟中招(生物安全防控能力);二是生产成本超标(低生产成本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生猪价格进入振荡下跌轨道亟待通过生猪期货规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雨 《中国猪业》2009,4(2):4-17
我国生猪价格从2008年3月攀升至猪价高峰后开始滑落,2008年9月下旬和10月上旬跌至最低谷。猪苗价格、种猪价格也相应地出现了暴跌。由此,猪价长达22个月的上升周期出现了拐点,猪市发生了逆转。养猪业,牛年能否有牛市?在钢材、稻谷期货被“金融30条”点名后,生猪期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2.
<正>1猪价跌跌不休,外购小猪已现亏损2016年6月猪价大周期上涨结束,进入了下跌大周期,8月份至2017年1月份上涨仅为大周期下跌的阶段性反弹。2017年春节后,猪价再次持续走低,截止5月初,全国猪价跌至14元/公斤,较春节前18元/公斤下跌近25%。猪价持续下跌,创下2015年下半年以来最低点,5月第2周生猪理论养殖利润仅为128元/头,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五因素左右猪价判断,周期性是研究重点影响猪价的五大因素是:周期性因素、趋势性因素、季节性因素、偶发性因素、货币因素。猪价的周期性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的关注热点,供应变化是引发价格周期波动的核心要素;趋势性因素决定猪价中枢中长期上移,每轮周期价格底部和顶部高度上移;季节性和偶发性因素对具体某个周期构成边际影响(如延长或缩短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H-P滤波方法分解出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间生猪价格、猪肉价格、仔猪价格的趋势和周期,并结合猪粮比分析猪价周期波动特征。研究发现:生猪价格、猪肉价格、仔猪价格波动周期大多数超过40个月,一般下跌持续时间较长;猪粮比对识别猪价周期具有一定指向作用。动物疫病、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引发猪价大幅周期波动,防止猪价过度下跌预案的实施在短期起一定效果。本文基于实证分析,并就如何借力"土地新政"、"金融改革"等新国策,对构建平抑猪价大幅周期波动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今年以来猪价为何出现持续上涨?如何看这轮猪价上涨?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今年春节过后,我国猪价呈持续攀升走势,生猪养殖从6月份开始盈利。据农业部监测,7月份最后一周,猪肉价格26.76元/千克,连续上涨18周,同比上涨20.9%。随着猪价上涨,猪粮比价于6月份第3周达到6∶1之上,生猪养殖结束了近1年半的连续亏损局面。目前猪粮比价超过7∶1,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可盈利300元左右,处于200~400元的正常盈利区间。这轮猪价累计涨幅较大,是生猪产能持续调减后的结果。据农业部监测,全国  相似文献   

16.
正生猪产业是陕西省南郑县畜牧业的支柱,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南郑生猪产业曾取得突破性发展,饲养总量不断扩张,标准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适度规模户和大户发展迅速。2013年,由于受"猪周期"影响,全县生猪养殖出现滑坡,大场逐渐倒闭,散户纷纷退出市场,现有猪场存栏逐步缩小。2014年下半年,猪价开始回暖,并一路攀升,今年2月份,南郑县猪价最高曾涨到每千克  相似文献   

17.
<正>从猪粮比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本轮猪周期已接近或已经在尾部。新一轮周期已经开启,猪价下半年会缓慢上涨,并可能于2015年达到阶段高点。猪周期触底的证据1)猪价达到底部。猪周期触底的一个简单标志是:猪粮比下探至接近5.0或者已破5.0(或猪价破12.0元/kg),并且中度和深度亏损(即头均亏损超过200元)持续3个月以上。2014年春节前,生猪价格即出现大幅下  相似文献   

18.
潘巧莲 《中国畜牧杂志》2012,48(2):16-21,27
2011年,猪价大幅攀升,生猪养殖行业利润丰厚,是养殖业"黄金年"。生猪结构性出栏减少,供需缺口扩大导致猪价上升,伴随着强劲的猪价,高通胀、高疫情、高成本、高风险亦如影随形。高盈利、强扶持政策已不能如往年一样有效刺激散养户的补栏脚步,反而使大量养殖户弃养或陷入深度观望中。这样盈利周期或将延长,但丰厚的盈利期已经过去,随着新进产能逐渐恢复,生猪市场或将步入周期性下行通道。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来,生猪养殖者频繁地体会着市场的冷暖交替。在猪价的大涨大跌中,"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似乎成了养殖户们躲不掉的怪圈,给养殖业带来不可承受之重。这个怪圈,正是赫赫有名的"猪周期"。一般而言,猪周期的循环轨迹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通常2至3年循环一次。目前,猪价又进入了这个怪圈。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第3周,全国猪肉零售价格每千克28.6元,同比上涨35.2%;活猪价格每千克18.82元,同比上涨54.8%;仔猪价格每千克40.68元,同比上涨101.3%。  相似文献   

20.
正前些年,"猪周期"的产生和变化总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高猪价刺激养殖户疯狂补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而一年以后这些扩张的产能同时出栏,进而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猪价暴跌,如此周而复始,"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成了养殖户们躲不掉的怪圈,令其身心俱疲。从2017年7月份开始,始于2016年下半年的生猪价格跌势开始逆转,并且成为一种稳定上涨的态势。这种现象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本轮"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