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增敏微生物抑制法检测恩诺沙星药物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基于显色反应来定性判断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恩诺沙星药物残留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已知浓度的恩诺沙星来提高敏感菌的敏感度,协同显色剂来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恩诺沙星残留。该方法使检测限从50μg/kg降低至10μg/kg。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药物残留检测,且能满足各国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及饮食卫生要求也在提高。然而,环境和食品不断受到污染:农药在植物中的残留;工业废水污染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兽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这些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试就兽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危害问题做一简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1违禁药物和未被批准使用的药物及其危害这类药物如甾体激素,β-兴奋剂,甲状腺抑制剂,玉米赤霉醇和镇静药物等。1.1盐酸克伦特罗β-兴奋剂。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作添加剂使用。但是,不法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在饲料中添加以促生长提高瘦肉…  相似文献   

3.
动物源性食品原料种类较多,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也较多,如饲料质量、添加剂使用的不规范、药物使用的不规范、动物疫病、环境、饲养管理、生产加工和运输、储存过程的不规范等。在实际生产中,要从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诸多因素入手,采取科学选址、合理规划,选用配方科学、健康均衡的饲料,合理使用药物和添加剂,搞好疫病防控、加强监督检疫,规范加工程序、保证环境安全,防止运输、储存过程中有污染等措施,科学防控,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为人类健康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色、香、味在饲料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朝勤 《饲料工业》1990,11(12):26-28
<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色、香、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食品的色泽、味道不仅能使人们感官享受到真正的愉快,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对食品的消化吸收。然而,目前对于饲料的色、香、味却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实际上,动物对饲料的色、香、味的要求在某些方面并不低于人的要求。正如巴甫洛夫指出的“食欲即消化液”。没有食欲就不可能有消化液的分泌,从而饲料的消化吸收就会变缓甚至受到阻碍。假若饲料的颜色悦目,香气外散,滋味适口性好,动物只要见  相似文献   

5.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的卫生和营养是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 ,动物源性食品即畜禽产品及水生动物产品 ,又是人们荤食品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动物源性食品 ,首先是要保证其安全 ,即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质 ,除此以外 ,还应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应有的营养和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这一点对我国美食文化较深厚的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要不掺假、不伪造、无病变、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产品从长期的数量短缺转为阶段性过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畜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以前计划经济时代肉食品匮乏 ,人们只能凭票买肉 ,数量很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安全转移。特别是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已引起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和安全不仅关系着人类健康与安全,也关系着畜牧业是否能现实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当前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做研究并提出相关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 (一)动物源性食品的易变性变质特点动物源性食品的特点是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能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但同时又容易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8.
质量保障体系和规范化生产体系 (GMP)能有效防止饲料被不安全的污染物所污染,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增强消费者对动物食品安全性的信心.因此,如果饲料生产企业与动物食品生产和消费链上的其他相关伙伴密切合作,完全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畜产品的消费,扩大内销和出口.  相似文献   

9.
我国兽药行业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食品的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大众健康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量也日益增加,动物源性食品的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源性食品,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受到了普遍关注。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是影响其质量和安全因素之一,掌握养殖环节兽药实际使用情况,研究切实可行的药残控制技术,对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也逐渐攀升,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基层由于存在地域限制、基础设施薄弱、检疫技术人员匮乏、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导致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隐患越来越高.动物屠宰检疫是防控动物疫病传播的有力手段和动物成为人类安全食品的最后一道防线,笔者通过在基层从事动物检疫等相关工作多年,对基层动物屠宰检疫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兽药残留若干管理规定的公告。公告要求进一步加强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兽药残留管理,禁止违法违规使用兽药,规范动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公告强调,动物源性食品生产者应严把进货关,禁止采购无畜禽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以及注水、注胶、病死、来源不明或记录不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兽药管理,降低兽药残留超标率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动物性产品的产量,兽药的使用范围、用量不断增加.但由于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超量使用或非法使用违禁药品,常导致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超标.兽药残留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并成为制约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显露无疑,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及人体健康,已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系统分析认为,饲料的污染、养殖场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养殖生产中滥用抗生素、使用违禁添加剂、动物源性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违规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检出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多、政务分割是产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的根源。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控制对策是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发展生态畜牧业模式,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加强监管,确保动物源性食品源头的质量安全、强化监管职责,确保畜产品的屠宰加工质量、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奶业标准体系,各职能部门应切实承担起这项工作,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以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兽药的使用范围及用量的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动物产品的产量。但由于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超量使用或非法使用违禁药品.常导致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兽药残留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并成为制约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的瓶颈。因此.在无公害养殖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如何控制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禽、蛋、乳等动物源性食品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现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兽药残留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在人们食品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凸显,成为影响市民生活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动物源性食品主要包括人们饲养的家畜家禽所提供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以及经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所提供的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人们不仅关心动物源性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更关心其卫生与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动物疫病的发生,动物源性食品因药物残留引发的一系列食物中毒事件等,引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用于肉制品加工,不仅能改善其色、香、味,提高食品的品质与营养价值,还能降低食品加工的成本。本文将在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的基础上,就几种主要的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而若想生产出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所用饲料必须首先是安全的。所谓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而且这些物质和因素也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即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畜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