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现有的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分析当前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现状,提出对我国发展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几点建议,包括完善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推进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的国际互认、优先发展有市场前景产品的认证和加强对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2.
非木质林产品与减少贫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国,而林区尤其是偏远山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丰富却普遍贫困的背景下,文中从非木质林产品与居民收入增加、非木质林产品与粮食安全、非木质林产品与乡村安全网、非木质林产品的市场化等方面,结合我国的研究和实际情况总结非木质林产品与减少贫困的研究概况,对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评析,讨论现有研究特点和不足,并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展望如何利用和开发非木质林产品来减少贫困,增加林区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非木质林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国首批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试点单位。依据GB/T 18951-2012《中国森林认证生产经营》与《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征求意见稿),对其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审核。一年来,迎春林业局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总结在了迎春林业局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试点中取得的经验,提出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是维持农民生计和增收的重要手段。欧盟将发展非木质林产品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循环生物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欧洲非木质林产品的发展概况和政策措施,分析其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创新的典型案例,提出对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启示: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协调好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加快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与流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林业产业与其他行业政策融合机制;四是推动非木质林产品制度创新,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美国林务局网站消息:美国林务局研究人员在近期发布的题为《变化中的美国非木质林产品评估报告》中,综合分析了最易获得的非木质林产品相关科学知识,并且提供科学证据,帮助决策者、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推动非木质林产品的可持续采获。美国林务局代理局长Vicki Christiansen指出,许多私有林主通过采获非木质林产品,提高森林经营的收益。药草、野葱、食用菌等当地特色产品的采获不但创造了工作机会,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美国,非木质林产品的采获每年能创造上百万美元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林清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6):48-51,58
龙陵县非木质林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香料类、食用类、药用类、树脂类、野生观赏植物及花卉类.文中分析了龙陵县非木质林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生产加工种类少,利用程度低,掠夺式的采集活动导致野生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等非木质产品开发、采集与利用现状.进一步分析了非木质林产品的不合理采集利用对森林可持续利用产生的影响,包括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森林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藉此,提出开展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防止野生资源过度采集,注重非木质林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人工培育和技术投入等非木质林产品采集利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森林认证已经获得广泛认可。非木质林产品认证作为森林认证的新领域,也开始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什什么么是非木质林产品非木质林产品是在森林或任何类似用途的土地上,以森林环境为依托,所获得的除去木材以外的林下经济资源产品,包括药用和食用的植物果实,以及树脂、乳液、香精油、纤维、饲料、菌类和动物产品等。世界各国对非木质林产品有很多种叫法,如非木材林产品、林副产  相似文献   

8.
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计量方法学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木质林产品是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使用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正确合理地对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进行估算和评价, 不仅会影响到未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 还会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带来一定的影响。文中从计量和报告的角度对IPCC缺省法、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这4种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概述, 并论述了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计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现状及其分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臻提高,开发和利用非木质林产品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际调研数据,以我国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为基础,参考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国内外非木质林产品分类经验,把我国非木质林产品资源以冯彩兰等分类方法为蓝本,分为菌类、动物及动物制品类、植物及植物产品类及生态景观和生态服务类等4个一级类,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其实用性,对类型较为复杂和运用极其广泛的植物及植物产品类划分为干果、水果、山野菜、茶和咖啡、林化产品、木本油料、苗木花卉、竹及竹制品、药用植物(含香料)、珍稀濒危植物、非木质的纤维材料和竹藤、软木及其他纤维材料等12个二级类。同时研究我国主要非木质林产品的资源分布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运用ArcGIS9.3生成主要产品产量产地分布图,并探讨我国非木质林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为我国即将开展的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的制定工作提供前提条件,也为进一步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的认证工作提供初步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的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体系运行机制,重点概述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在中国的实践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的良好效益,以及在实践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木质林产品品牌价值评价通则》进行了解读,其中包括品牌评价及其标准化工作对于木质林产品行业的重要性,分析了木质林产品品牌评价方法的特点,探讨了品牌评价国际和国内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商贸信息     
《国际木业》2010,40(2)
欧洲EUROPE经济危机下的全球林产品市场及木质能源的使用情况欧洲经济委员会/粮农组织(UNECE/FAO)对2008—2009年的林产品市场的评论指出:目前的经济危机使UNECE成员国的林产品部门受到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松潘县牟尼和小姓两个乡的典型调查,对该县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县域非木质林产品的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热带、亚热带地区非木质林产品的可持续经营非木质林产品包括: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燃料、药物、纤维和生物化学制品的植物;用作食品、皮毛的动物、鸟和鱼类以及它们生产的诸如蜂蜜、虫胶和丝绸等产品;用以游憩、自然保护区和流域管理的自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非木质林产品的种类、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的利用现状、调查的必要性和采集利用现状调查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后,双边经贸关系曲折不断,木质林产品贸易面临极大考验。文中在梳理2015—2020年中美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贸易摩擦对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美贸易摩擦对双边贸易规模具有较大影响,贸易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大幅下降;木家具和人造板等木质林产品贸易受到较大冲击,双方短期内均难以找到替代市场;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木和锯材大幅下降,但中国木材供应和木材安全未受到威胁。未来,建议从增加国内木材供应、拓展替代市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林产品市场方面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木质林产品外贸依存度算法研究及其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大量依赖木材进口对中国林业产业安全日益形成威胁,更被指责为"毁林"的罪魁祸首和"世界森林资源的黑洞";而作为木质林产品出口大国,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也蕴藏着越来越大的风险。目前中国木质林产品外贸依存度尚没有统一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口径,现有测算结果差异很大,直接影响到对中国木质林产品外贸依存程度的正确判断,进而影响到相关贸易、产业政策的制定,迫切需要明确定义、制定科学的算法。【方法】分析现有中国木质林产品外贸依存度研究中的各种定义、算法、研究角度、使用目的、统计口径和数据来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不同算法反映的信息、适用范围和数据要求。利用改进的算法,使用中国林业统计数据,测算中国木质林产品外贸依存度水平和变化趋势;使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测算并比较评价世界主要林产品进口国木质林产品外贸依存度水平。【结果】提出考虑林业产业总产值中产业构成的传统价值量算法的修订算法,基于该算法的测算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2.59%和14.51%,并不高;明确原木折算法在木材资源供给进口依存度测算中的应用,提出木材消费净进口依存度及其算法,讨论是否计算废纸问题,确定原木折算法使用的原木当量系数、在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应使用的林产品统计口径范围和数据来源,基于该算法的测算结果显示,2002—2014年中国木材资源供给进口依存度和木材消费净进口依存度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014年分别为47.94%和35.85%,与世界主要林产品进口国相比均处于中等水平;提出产品数量法适用于计算某些林产品的生产出口依存度和消费进口依存度,确定其具体算法,对刨花板等中国主要木质林产品的测算结果表明,几种林产品生产的出口依存度均在8%以下,但胶合板尤其是纸和纸板的出口贸易安全还有必要加以持续关注,几种林产品的消费进口依存度很低,均在3%以下,但刨花板、纸和纸板消费对进口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实现进口替代。【结论】在中国木质林产品外贸依存度的测算上,不同算法反映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不同的数据要求,在使用时要针对实际研究问题和具体用途谨慎选择。总体上,中国木质林产品的外贸依存度处在一个相对安全、合理的变化范围内,尚没有对林业产业安全形成实际威胁。  相似文献   

18.
森林食品质量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食品是指由森林动植物为原料进行采集食用.或经过加工开发出的各类食品。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5年出版的《影响非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的贸易限制》一书中,森林食品与其他16类产品构成了非木质森林产品的大家族,它主要包括坚果(如巴西坚果、松子、欧洲五针松的可食松子、锦葵属的坚果、胡桃、栗类等)、果实类(如枣、人心果、银杏等)、食用菌(如羊肚菌、块菌、  相似文献   

19.
非木质林产品是用途广泛且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的重要生物资源。文中梳理美国与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管理相关的各级机构和法规政策;总结美国在非木质林产品管理方面的特点,如多级政府管理体系、关注原住民权益以及法律责任明确等;分析其现存的一些不足,如总体法律框架模糊、缺乏跨地区和跨国界跟踪机制以及缺乏生物信息和采集技术等;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非木质林产品管理体系的建议,以期为同领域的管理机构和研究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产品的消费也不断变化。世界林产品消费的变化因林产品种类不同、各国消费水平和结构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产品年鉴”(FAO“Yearbook of Forest Products”)的林产品生产统计报告和林产品进出口统计报告,根据“消费量=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的公式,推算出1961-1988年世界各国林产品的消费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国近30年的林产品消费动向,为把握和预测90年代世界林产品消费趋势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