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遵义市播州区甘蓝型冬油菜栽培专用缓释肥选择提供依据,设置田间试验比较西洋复合肥(T_1)、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肥(T_2)、沃夫特缓释肥(T_3)、金正大缓释肥(T_4)、鄂中长效缓释肥(T_5)在氮施用量相同时的油菜性状和产量、效益差异。结果表明:5种肥料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甘蓝型冬油菜生育期、生长性状、产量和效益均不同。全生育期以T_1处理最长,为240 d,高于其他处理7~15 d。T_1处理角果数为409.3个/株,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7.6~96.1个/株,其中T_5处理角果数最少,为313.2个/株;角粒数以T_3处理为最大,达21.1粒/角,高于其他处理0.9~3.2粒/角,其中显著高于T_1和T_2处理;各处理冬油菜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以T_4处理较大,为4.32 g。T_1处理的冬油菜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190.7 kg/667 m~2和1 220.5元/667 m~2,分别高于其他处理7.4~20.9 kg/667 m~2和54.4~133.8元/667 m~2;经济效益以T_3处理为最高,达335.9元/667 m~2,高于其他处理35.7~68.6元/667 m~2,效益增加明显。T_2处理在总养分投入量最少(20.0 kg/667 m~2)的情况下,经济效益达306.7元/667 m~2,说明其配方相对均衡,既保证经济效益又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建议播州区甘蓝型冬油菜栽培以施用沃夫特缓释肥为主,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肥和金正大缓释肥为辅。  相似文献   

2.
为免耕移栽油菜轻简化栽培施肥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的油菜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施复合肥的处理;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处理间的油菜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施用量70kg/667m2和60kg/667m~2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余施肥处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复合肥施用量与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经济效益和油菜田间性状考虑,稻田免耕移栽油菜复合肥适宜施用量在60kg/667m~2左右,可实现田间性状的合理结构,进而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 油菜单产(667m~2)决定于每667m~2的株数和单株的产量;而单株产量又是由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构成的。其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是受一次有效分枝数、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和二次有效分枝角果数及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决定的。在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一次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和千粒重的遗传力相对较低,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单株有  相似文献   

4.
为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的确定及适应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的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模拟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进行64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不同密度田间直播试验,研究油菜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性,探明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在密度26 940株/667m~2时达最大值,在高密度条件(32 205~46 036株/667m~2)随直播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系数为-0.378 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花序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长度、角粒数、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 8、0.156 0、0.780 4、0.819 8和0.792 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蓝型杂交油菜直播密度通过主花序角果数影响其他产量构成因子,进而影响油菜的单株产量。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为26 940株/667m~2左右;甘蓝型杂交油菜尽可能选育主花序角果数多的材料,以弥补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造成主花序角果数减少的影响,使其适应油菜机械直播的轻简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比较常用配方肥、缓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上、中、下肥力水平地块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缓释肥可改善水稻经济性状,增产效果极显著,经济效益明显。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施用常用配方肥平均增产53.54kg/667㎡,增产率9.97%,缓释肥平均增产28.04kg/667㎡,增产率5.22%;常用配方肥平均新增纯收入104.7元/667㎡,缓释肥平均新增纯收入93.5元/667㎡;肥料利用率常用配方肥平均提高9.5个百分点,缓释肥平均提高4.95个百分点。综合比较,水稻配方施肥中常用配方肥(10-8-7)施用效果优于缓释肥(22-8-10)。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22,(1):10-11
为稻田油菜免耕移栽减量施肥提供参考,以油菜品种黔油早1号、黔油早2号和金矮油2号为试验对象,在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良种场进行了常规施肥[西洋复混肥缓释肥(N∶P∶K=15∶15∶15)50kg/667m~2、硼肥2kg/667m~2、氮肥10kg/667m~2]和减量施肥(西洋复混肥缓释肥37.5kg/667m~2、硼肥2kg/667m~2、氮肥7.5kg/667m~2、有机肥1 000kg/667m~2)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常规施肥的产量在158.41~180.65kg/667m~2,减量施肥的在155.63~183.43kg/667m~2,减量施肥对3个油菜品种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小。稻田油菜免耕移栽减少常规施肥量25%,同样可以达到稳产或者增产的效果,同时可以培肥地力,改变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比较油菜配方缓释肥、配方施肥、当地习惯施肥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配方缓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6.9~21.0kg/667m2、23.6~37.1kg/667m2,产值分别增加86.19~107.10元/667m2、120.36~189.21元/667m2;油菜配方缓释肥产投比最高,为3.19~5.5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机理,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6—2019年度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植株、品质性状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性状因子。【结果】杂交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54.98 kg/667m2,平均产量169.31 kg/667m2;常规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04.28 kg/667m2,平均产量159.83 kg/667m2;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平均产量提高5.93%。影响杂交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单株有效角、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常规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角粒数和千粒重。【结论】杂交油菜在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单株有效角、千粒重、单株产量较常规油菜显著增加,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油菜。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超级稻茬免耕迟撒播油菜栽培密度对其产量和分枝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较低密度条件下(4万株/667m~2以下),油菜籽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其适宜的密度为4万株/667m~2左右;超过4万株/667m~2,油菜籽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2)主攻油菜籽150kg/667m~2的产量水平,适宜单株有效分枝数为4个左右,群体有效分枝数为12万个/667m~2左右,分枝角果数占总角果数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置杂交油菜黔油14号6个不同父母本行比处理,研究其对黔油14号制种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和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与各主要经济性状均为负相关,其中对株高、单株总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角粒数的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0.971-、0.860-、0.919和-0.986。父母本行比为1∶6的处理C产量最高(78.2 kg/667m2),随着父母本行比数的增加或下降,产量有所下降,呈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
正一、油菜高产创建基本情况近年来,南阳市卧龙区油菜高产创建面积666.67hm~2,分布在蒲山镇的丁庄、官庄和龙王沟风景区的陈家岗、陡沟、后庄、狼洞岗等6个行政村,涉及农户6 000余户。通过高产创建示范,示范区内,油菜株数1.2万,平均单株角果数293个,平均角粒数17粒,示范片平均每667m~2产量203kg,比项目区上年平均每667m~2产量增加11kg,增幅达到6%。  相似文献   

12.
为直播油菜轻简化栽培中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以杂交油菜品种臻油89和油研599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缓释肥和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杂交油菜产量、品质、发病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缓释肥和复合肥适宜施用量均为50kg/667m~2,该条件下施用缓释肥,臻油89和油研599的产量分别为87.58kg/667m~2和99.49kg/667m~2,病株率分别为11.09%和13.46%;芥酸含量、硫苷含量、含油率、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0.69%和0.93%、28.68 mol/(g·饼)和28.60 mol/(g·饼)、44.16%和44.41%、24.45%和24.87%、63.50%和60.67%;施用复合肥,臻油89和油研599的产量分别为86.27kg/667m~2和82.93kg/667m~2,病株率分别为10.23%和9.35%;芥酸含量、硫苷含量、含油率、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0.87%和1.09%、29.45 mol/(g·饼)和29.64 mol/(g·饼)、50.2%和50.11%、19.99%和18.46%、68.0%和69.43%。  相似文献   

13.
选用双低优质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阳光2009为材料,对油菜高产高效技术"345"模式进行了实例探究。结果表明,生产成本约320元/667 m~2(其中缓释肥100元/667 m~2、机械开沟40元/667 m~2、防病虫及除草35元/667 m~2、机收80元/667 m~2、人工65元/667 m~2);油菜单产173.02 kg/667 m~2;2017年油菜子价格4.8元/kg,产值830.5元/667 m~2,纯效益510.5元/667 m~2,基本实现了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345"模式成本、产量和效益目标。  相似文献   

14.
西藏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14份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采用品种比较试验方法研究白菜型春油菜的适应性,分析产量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系143280-1,平均增产15. 73%,综合性状好,提升为下一轮的区试。淘汰4个品系为125343-3、125280-2、125013-1、103141-2,留作育种中间材料。其余品种(系)明年继续留试。由此可得,株高、分枝数目、角果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选育优质高产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与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油8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菌核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12 kg/667m~2,密度在2.0万~2.5万株/667m~2之间时,汉油8号的产量较高、群体结构较为合理;继续加大施氮量和栽培密度,油菜单株营养生长势弱,容易造成倒伏,且角果总数难以保证,油菜菌核病发病严重,加大了机械化收获的难度,对产量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3因素2项分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贵杂4号油菜成熟期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处理2(垄作+宽窄行+喷多效唑)的千粒重和产量最高,分别为4.967 g和174.53 kg·667m-2,为最佳栽培组合措施.其中"垄作+宽窄行"互作效应能提高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喷多效唑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而垄作、宽窄行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栽培密度和肥料运筹对杂交油菜新品种"庆油3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稀植油菜增产主要依靠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二次分枝数,其次是每角果粒数. 2)栽培密度是决定油菜超稀植栽培产量的最大因素,施肥量次之. 3)"庆油3号"每667 m~2栽1 200株、施50 kg复合肥的栽培方式纯利润最高,达到每667 m~2为361.0元,比对照常规栽培方式每667 m~2纯利润提高290.3元,其产量达到178.3 kg.  相似文献   

18.
为发展六枝特区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探索最佳施肥方式和种植密度,选用志远油8号为材料,开展施用常规基肥、缓释肥+硼砂一次性做基肥、常规施肥3种施肥方式和4 000株/667m2、5 000株/667m2、6 000株/667m2、7 000株/667m2 4种植密度的种植试验,比较各处理志远油8号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缓释肥40 kg/667m2+硼砂1 kg/667m2一次性作底肥,种植密度为6 000株/667m2时,志远油8号的产量最高,为129.02 kg/667m2;株高最高,为169.83 cm;主轴角果数最多,为113.5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75.50个,角粒数为17.80粒/个;千粒重第三,为5.15 g。该施肥方式与密度为志远油8号种植的最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受成都华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在蒲江县寿安镇沙湾村进行了油菜施地佳土壤调理剂田间示范。示范结果表明,油菜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后土壤理化性状、油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均优于常规施肥。与试验前比,对比田土壤pH值提高了1.15;平均增产油菜11.1 kg/667 m~2,增产率7.8%,新增产值55.50元/667m~2,新增纯收入15.5元/667m~2,产投比1.4∶1。4002m~2示范田块油菜平均单产达到150.8kg/667m~2,增产率6.8%,新增产值288元/667m~2,调节土壤酸碱度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杂交油菜品种沣油682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度在湖南省8个试验点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沣油682油菜在湖南省不同地区种植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沣油682油菜8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65.0 kg/667m2。经济性状表现为植株生长整齐,株高较矮,平均株高155 cm,分枝发达,一次有效分枝数8.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8个,主花序角果数69个,每角粒数20.0个,千粒重3.89 g。平均生育期216.9 d,病害发生轻,抗倒能力强。其中以常德、衡阳、怀化和岳阳4个试点的产量较高,产量最高为169.3 kg/667m2,其次为165.5 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