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原浓度和DC数量对OT-I小鼠CD8+ T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肽SIINFEKL浓度和树突状细胞(DC)数量对CD8+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小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性生物因子(GM-CSF)和IL-4诱导骨髓细胞来源的DC增殖和分化,将所得成熟树突状细胞(maDC)和SIINFEKL抗原肽,与免疫磁珠法分离的OT-I小鼠CD8+T细胞共培养。用不同质量浓度的SIINFEKL(100,10,1,0.1,0.01和0.001 ng/mL)或不同数量的DC(DC/T比例分别为1/20和1/5)与CD8+T细胞共培养,刺激CD8+T细胞增殖分化。于共培养不同时间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CD8+T细胞的数量、分裂速度、细胞表面活化分子的表达丰度,碘化丙叮(PI)染色测定细胞活力。【结果】在任一DC/T比例下,SIINFEKL浓度过低,均不能引起CD8+T细胞的充分增殖,而高于CD8+T细胞最佳增殖浓度的SIINFEKL则导致CD8+T细胞数量减少;在SIINFEKL质量浓度为0.001~0.1 ng/mL时,增加DC数量能促进CD8+T细胞的扩增;而SIINFEKL质量浓度为1~100 ng/mL时,提高DC数量反而导致CD8+T细胞数量减少;高浓度抗原和DC数量能有效诱导CD8+T细胞的活化和分裂增殖,但过量刺激会使细胞死亡,导致CD8+T细胞数量减少。【结论】CD8+T细胞的增殖受DC数量和抗原肽浓度的共同调节,要获得持久有效的CD8+T细胞免疫,必须保证CD8+T细胞得到足够的抗原信号,同时避免抗原信号过强导致的细胞活化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致炎因子LPS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Mac)-1的诱导作用及有关的信号机制,为LPS致炎机制及抗炎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ac-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Janus激酶(JA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10、100、1 000 ng/mL的LPS对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100、1 000 ng/mL的LPS明显促进Mac-1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1、10、100、1 000 ng/mL的LPS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猪中性粒细胞JAK mRNA表达(P<0.01);100 ng/mL LPS可显著促进p38 MAPK mRNA表达(P<0.05);10 ng/mL LPS可分别显著促进PI3K、p65 NF-κB mRNA表达(P<0.05)。【结论】LPS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其信号机制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抗CD58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可用于定量检测山羊血清中CD58含量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方法】以纯化的CD58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CD58单抗,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建立CD58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不同生理时期山羊血清中CD58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出1株稳定分泌抗CD58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G6;玫瑰花环抑制试验和Western-blotting试验表明,制备的细胞株能分泌针对CD58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建立了检测CD58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该方法最适可测范围为10~1000000 ng/mL,理论最低检测限为3.087 ng/mL,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50%和5.22%;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未发情和发情山羊血清中CD58含量分别为(32.160±3.69)和(35.929±3.08)μg/mL,怀孕山羊血清中CD58含量为(61.564±5.10)μg/mL。【结论】建立了山羊血清中CD58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特异,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不同生理时期山羊血清中CD58含量的检测表明,怀孕山羊血清中CD58含量显著高于未发情和发情山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左旋肉碱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脂肪代谢和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左旋肉碱,观察其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利用油红染色、三酰甘油定量试剂盒和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其对卵母细胞脂肪代谢及其关键水解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在成熟液中添加100 ng/mL左旋肉碱能极显著促进猪卵母细胞的脂肪滴代谢(P0.001),并显著提高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孤雌激活囊胚发育率(P0.05);在胚胎培养液中添加100 ng/mL左旋肉碱能够显著提高猪孤雌胚胎卵裂率(P0.05),其囊胚率和囊胚质量均有提高的趋势;通过定量RT-PCR进一步发现100 ng/mL左旋肉碱极显著降低猪卵母细胞中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P0.01)和三酰甘油水解酶基因(ATGL,P0.001)的mRNA表达水平,表明左旋肉碱能够影响调控脂肪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表明,左旋肉碱具有促进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能力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控脂肪代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影响大鼠脂肪细胞perilipin、ADRP和TIP47 mRNA表达的分子机理。【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用50 ng/mL Leptin及Leptin与JAK-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MEK通路抑制剂(U0126)、PPARgamma激活剂(罗格列酮(Ros))联合处理原代大鼠脂肪细胞3 h,提取总RNA,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法检测PPAR gamma、perilipin、ADRP和TIP4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阻断JAK-STAT3通路,可以减弱50 ng/mL Leptin对原代大鼠脂肪细胞perilipi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但加剧了Leptin对大鼠脂肪细胞ADRP和TIP47 mRNA表达的抑制(P<0.05);阻断MEK通路可以加剧Leptin对大鼠脂肪细胞perilipin、ADRP和PPAR gamma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Leptin通过JAK-STAT3通路抑制原代大鼠脂肪细胞perilipin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体外培养的绵羊附睾上皮细胞(E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EECs,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角蛋白18(CK18)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用CCK-8法测定EGF的最佳作用质量浓度,用RT-PCR检测EECs中附睾分子标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PX5)和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EGF对EEC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将P_4代EECs分别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Gefitini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DMSO(对照组)处理后,再用EGF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将P_4代EECs分别用EGF(-)、EGF、EGF+Gefitinib和EGF+LY294002处理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GFR、AKT和叉头盒蛋白O1(FOXO1)磷酸化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EECs可表达CK18,细胞纯度较好;EGF对EECs增殖促进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用含50 ng/mL EGF培养基培养的EECs具有最高的增殖潜能,且不同传代EECs细胞均可正常表达GPX5和AR;EGF处理S期EECs细胞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Gefitinib组S期EECs细胞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LY294002组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Gefitinib组EECs细胞的凋亡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而LY294002组EECs细胞的凋亡指数无显著变化。EGF组中EECs细胞的EGFR、AKT和FOXO1磷酸化水平较高;与EGF组相比,EGF+Gefitinib组中EECs细胞的EGFR、AKT和FOXO1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而EGF+LY294002组中EECs细胞的AKT和FOXO1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EGF可增强绵羊EECs体外生长活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EGF通过介导EGFR和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了FOXO1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左旋咪唑(LMS)刺激的猪内皮细胞(VEC)对单核源树突状细胞(MoDC)的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LMS刺激猪血管内皮细胞后,筛选出能够使内皮源IL-8表达量上调的低质量浓度LMS(10~(-6) mg/mL),将经LMS处理的内皮细胞与MoDC共培养,收集共培养的MoDC。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的CD80/86和MHC-II的表达;丝裂霉素C处理后的MoDC与淋巴细胞混合,MTS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oDC抗原递呈和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共培养分为诱导后共培养和诱导共培养。【结果】LMS处理VEC后,两种共培养方式所得MoDC的MHC-II与CD80/86阳性率、淋巴细胞刺激指数、Tc和Treg细胞阳性率均显著下调,而Th细胞阳性率和CD4~+/CD8~+比值显著上调。【结论】低浓度LMS处理的VEC可抑制MoDC的抗原递呈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小檗碱(Berberine,Be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IGF-I)对猪体外受精胚胎发育效果的作用。【方法】通过在NCSU-23基础培养液中添加IGF-I (50、100、150ng/mL),筛选出最佳质量浓度;以添加Ber (0.1μg/mL,Ber组)、最佳质量浓度的IGF-I (IGF-I组,100ng/mL)和同时添加二者(Ber+IGF-I组)为三个试验组,观察猪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效果,并检测各组别IGF-I、IGF-IR(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e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转录水平。【结果】IGF-I 100、150ng/mL组胚胎各时期发育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ng/mL组(P0.01),100ng/mL与150ng/mL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最佳质量浓度为100ng/mL;Ber组、IGF-I组、Ber+IGF-I组胚胎各时期发育率、IGF-I、IGF-IR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三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er和IGF-I可显著提高猪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率,提高其内源性IGF-I、IGF-IR基因转录水平,但同时添加二者与单独添加相比并无显著变化,推测二者可能参与介导同一个信号通路,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PC12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0(CK),125,250,500,1 000和2 000ng/mL)的DON处理PC12细胞24h后,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免疫荧光、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等技术,研究DON对PC12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LC3聚点率及自噬相关基因classⅢPI3 K、Beclin-1、P62 mRNA和蛋白LC3Ⅱ、P62、classⅢPI3K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DON均可诱导PC12细胞自噬,各试验组细胞自噬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K),并随着DON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先增加后下降,在DON质量浓度为1 000ng/mL时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classⅢPI3 K mRNA和Beclin-1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增高(P0.01),P62mRNA表达水平随着DON质量浓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Western-blot结果显示,LC3Ⅱ蛋白表达量在DON质量浓度为1 000ng/mL时最高,与对照组相比,250~2 000ng/mL DON处理组的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500~2 000ng/mL DON处理组classⅢPI3K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其中以1 000ng/mL DON处理组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DON处理组P62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1 000ng/mL DON处理组最低。【结论】DON能够诱导PC12细胞发生自噬,自噬相关基因classⅢPI3 K、Beclin-1、P62及蛋白LC3Ⅱ、P62、classⅢPI3K等参与了DON诱导PC12细胞自噬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CD4+/CD8+T细胞在公鸡生殖器官中的分布密度。【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IL-8的表达水平,以及通过冰冻切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定位健康公鸡的生殖系统中CD4+和CD8+T细胞。【结果】IL-8在附睾中表达水平最高,在睾丸中的表达水平最低;有少量的CD4+和CD8+T细胞被定位在睾丸间质细胞区。在附睾管和输精管的固有层和黏膜上皮中,均识别到两种类型的T细胞。而且CD4+和CD8+T细胞在公鸡生殖道中不同部位密度的变化趋势明显:CD4+和CD8+T细胞在公鸡生殖管道中段(输出管、附睾管)的密度高于两端(睾丸网、输精管)。【结论】T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主要发生在附睾,尤其附睾输出管和附睾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