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以荷兰薯与川薯3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加入不同浓度NAA、6-BA、2,4-D、KT,探讨不同植物激素对试管苗生长的差异,研究光照条件、固液培养方式和不同激素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对试管苗根部作用明显;6-BA对试管苗茎叶作用明显;2,4-D对试管苗株高有显著促进作用;KT单独使用对试管苗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激素NAA和6-BA混合使用培养出的试管苗效果最好。使用固体培养基MS+NAA0.1mg/L+6-BA0.05mg/L+GA30.1mg/L,在24h全天强光照条件下,14~28d后即可获得试管薯。黑暗培养优于光照培养,液态培养优于固态培养,采用黑暗培养与光照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形成的试管薯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红颊草莓试管苗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究不同激素配比、pH值、蔗糖浓度和不同外植体对草莓试管苗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颊草莓试管苗在以激素配比MS+6-BA 1 mg/L+IBA0.05 mg/L时继代增殖系数最高达9.8;pH为5.8时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系数达8.2;添加20 g/L蔗糖最适宜草莓试管苗增殖,增殖系数达8.0;以草莓离体试管苗半棵芽为外植体可显著加快侧芽萌发时间,增殖系数提高30%。本研究针对几个影响红颊草莓试管苗继代增殖的因子进行研究,为草莓种苗的快速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试管地黄的不定根膨大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消长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薛建平  葛德燕  张爱民  柳俊  朱艳芳 《作物学报》2004,30(10):1056-1059
通过分析4种内源激素IAA、GA3、ABA和JA在试管地黄形态建成中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试管地黄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在MS+6-BA 0.5 mg·L-1+NAA 0.1mg·L-1+5%蔗糖培养基中诱导地黄无菌苗茎段形成不定根,再转入MS+6-BA 1.0 mg·L-1+IBA 0.1 mg·L-1+5%蔗糖继代培养,取不同生长时期的根,对其内源激素进行分离和纯化,经HPLC  相似文献   

4.
甘薯苗期根系农艺性状与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甘薯苗期根系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水培的方法分析了根系农艺性状与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栽后25天内,‘烟薯25’的根长指标一直保持最高,色素提取型甘薯品种Aya和‘济黑1’的平均根鲜重最高,但其平均单株根干重却最低。淀粉型甘薯品种(‘徐薯18’、‘济徐23’)根系在栽后10天就已块根分化完成,并开始了干物质的积累,早于鲜食型甘薯品种(‘济薯22’、‘烟薯25’)和色素提取型甘薯(Aya、‘济黑1’)的根系分化过程。对不同节位根系的内源激素分析发现,尽管6个品种的不同时期、不同节位上根系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但3个节上根系生长促进类激素(IAA、ZR、GAs)含量在栽后15天左右达到高峰,倒三节根系中的ABA含量低谷也出现在栽后15天左右。对甘薯苗期不同节位根系农艺性状与内源激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从栽后5天至栽后25天,倒一节根系体积的增大主要与生长类内源激素的平衡紧密相关,生长较为缓慢,而薯苗的倒二节和倒三节根系在栽后20天左右进入了生长的旺盛期,干物质积累迅速。倒一节至倒三节根系分化的时间分别为栽后20天、栽后15天和栽后10天左右,从薯苗基部向上,各节位根系分化时间有逐渐提前的趋势。总之,甘薯苗期不同节位根系的生长、分化特点以及内源激素调控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细子龙扦插的影响,找到适合细子龙扦插生根的方法,提高生根率,以细子龙成年母株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分别探讨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和浸泡时间3个因子对细子龙扦插生根率和愈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和浸泡时间3个因子对细子龙扦插生根率和愈伤率的影响显著(P<0.05);影响细子龙生根率最大的因子是浸泡时间,而不是激素种类;激素种类及激素浓度显著(P<0.05)影响细子龙扦插愈伤率且激素种类影响力大于激素浓度;用浓度为500mg/L的IBA溶液处理10min细子龙扦插生根率最高为62.22%。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探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碳源及植物激素对非洲紫罗兰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同时对比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活性炭(AC)对非洲紫罗兰试管苗抗褐化影响的差异,并结合正交试验数据筛选最优培养方案。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试管苗增殖诱导最优处理为MS+蔗糖20 mg/L+抗坏血酸100 mg/L+6-BA 1.5 mg/L+NAA 0.25 mg/L,非洲紫罗兰试管苗生根最优处理为1/2 MS+蔗糖20 g/L+柠檬酸100 mg/L+NAA 0.2 mg/L。  相似文献   

7.
人参果‘长丽’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人参果遗传转化再生体系,以‘长丽’品种试管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种类、pH对人参果试管苗生长和激素组合对人参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pH 5.7~6.0时,MS培养基有利于人参果试管苗的生长,培养24天时平均株高达8.5 cm;GS培养基有利于试管苗生根,培养24天试管苗的生根量达到13.8个/株。6-BA与TDZ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叶片不定芽的再分化能力,在MS+6-BA 2.0 mg/L+TDZ 0.5 mg/L培养基上叶片的再分化率达到83.3%,再分化系数达8.5。本试验研究发现人参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TDZ 0.5 mg/L。  相似文献   

8.
内源激素变化与甘蔗愈伤组织分化绿苗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甘蔗愈伤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分化过程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愈伤分化分胚性细胞发生、分化苗发生和绿苗长吭等过程。与此同时,内源激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IAA的合成在胚性细胞大量发生时达到峰值,分化苗大量发生时,CTK达到峰值,GA1+3,在分化20d达到峰值,它的合成与分化苗的长高密切相关,分化后期,各种内源激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大蒜幼苗二阶段培养离体繁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大蒜栽培品种为试材 ,B5为基本培养基 ,研究了利用脱毒大蒜萌生幼苗的离体繁殖技术。提出经均等纵切的试管苗假茎基部切块 ,在含激素的培养基上 ,具有较高的芽增殖能力 ;且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 ,通过苗繁殖阶段与生长阶段的交替进行 ,外植体具备比较稳定的芽增殖率。研究表明 ,采用此技术 ,至少在 5个循环期 ,约 1年的时间内 ,幼苗的增殖率 2个月维持在 4~ 7芽/株。切片状态及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及浓度均影响芽增殖。 8h短光照能有效降低试管苗基部鳞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穿心莲芽增殖的影响、不同代数试管苗生长的差异以及试管苗生根的试验。结果表明:穿心莲生长的最适合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KT1.0mg/L+NAA0.1mg/L;3代以内试管苗生长状况良好;试管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1mg/L。  相似文献   

11.
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红  国振杰  易津 《种子》2007,26(8):8-12
对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研究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存在发生时间、含量的差异,在不同植物种间其变化规律也有不同。4种植物激素峰值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性和种间一致性的特点,赤霉素和脱落酸出现最早(8~14 d),其次是生长素(11~23 d),最后是细胞分裂素(11~33 d);种间存在含量差异,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种植物激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激素间和种间差异,以峰值含量比较,3种促进激素中赤霉素含量最低(15~35 ng/g)(鲜重),其次是生长素(35~91 ng/g)(鲜重),最高是细胞分裂素ZR(104~129 ng/g)(鲜重);抑制激素脱落酸峰值含量(43~113 ng/g)(鲜重)的变化范围最大。激素含量在6种根茎禾草中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无论是抑制激素还促进激素,均表现为长根茎禾草显著高于短根茎禾草。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从高到低的趋势,即发育早期激素含量较高于后期,但是激素含量存在明显种间差异;3种促进激素变化呈双峰曲线;抑制激素ABA变化呈波浪式降低曲线,峰值不明显。抑制激素/促进激素的变化规律呈从低到高的趋势;即发育后期抑制激素含量高于促进激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相思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激素浓度、光照条件、接种量等各因素对相思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0.2~0.5mg/L的2,4-D浓度水平最有利于相思愈伤组织的生长。通过不同光照强度的对比试验得出,弱光在保持愈伤组织的形态上较有利。将接种量控制在0.3 g/瓶时,在愈伤组织的增殖和保持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同时,通过对不同相思愈伤组织细胞学观察可以看出,不同相思品种的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各不相同,在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细胞的形态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13.
浓硫酸与沸水浸泡对厚荚相思种子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厚英相思种子是硬实性种子,本试验采用浓硫酸与沸水浸泡处理方法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浓硫酸25min 沸水浸泡20min的处理方法最好,萌发率可达95%;浓硫酸与沸水浸泡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对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整齐度均优于单独用浓硫酸处理或沸水浴处理,而异状萌发率、腐烂率也较低.该处理方法对提高其它相思类的种子萌发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硼素对甜菜内源激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菜叶片中IAA、GA3、ZT、ABA 4种内源激素的条件,研究不同硼浓度下4种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的变化,为甜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以甜菜单粒种HI0099为试验材料,在室内水培条件下,设置十分缺乏、缺乏、适量及过量硼营养浓度,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菜叶片中IAA、GA3、ZT、ABA进行测定,分析各激素含量变化与硼处理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硼浓度的增加,甜菜叶片内IAA、GA3、ZT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BA含量随着硼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然后升高的趋势。缺硼和硼毒害胁迫都会使甜菜叶片中IAA、GA3、ZT含量降低,同时使ABA含量升高,IAA/ABA、GA3/ABA、ZT/ABA比值降低。缺乏胁迫情况下,硼素营养水平与甜菜叶片ZT/ABA比值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r=0.866*);硼素毒害胁迫情况下,硼素营养与植株叶片AB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58*),与ZT/AB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915*)。综合分析说明,硼素改变了甜菜叶片激素的含量及平衡关系,可以通过大田试验验证和利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控植物内源激素平衡最终缓解甜菜硼胁迫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用2个粒重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济麦20(小粒型)和山农710331(大粒型),对比研究其籽粒发育过程中4种主要内源激素(IAA,GAs,ZR和ABA)的含量变化及籽粒灌浆特征。结果表明,2个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但品种间内源激素含量存在基因型差异。在籽粒发育过程中,IAA,GAs和ZR含量呈籽粒发育前期高、后期低的趋势,而ABA含量呈“V”型曲线变化。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看出,籽粒灌浆启动时间、灌浆速率以及灌浆持续时间共同决定小麦最终籽粒重的高低。与小粒型品种济麦20相比,大粒型品种山农710331籽粒发育初期较高的ZR含量使其籽粒灌浆启动时间早;在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较高的GAs,ZR和ABA含量与较高的籽粒灌浆速率相联系;籽粒发育后期较高的ZR含量及相对较低的ABA增幅,可能是其籽粒灌浆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胞质雄性不育和核雄性不育辣椒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和比较分析了CMS和GMS辣椒不育系(株)和相应保持系(可育株)花蕾和叶片中的内源IAA,Z ZR,GA3,ABA含量及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CMS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蕾中IAA,Z ZR,GA3和AB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GMS不育株和可育株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不育系(株)IAA,Z ZR,GA3和ABA含量低于保持系(可育株);叶片中Z ZR,GA3和ABA含量变化趋势GMS和CMS也基本一致,即不育系(株)中的含量高于保持系(可育株);花蕾中IAA/ABA,(Z ZR)/ABA,GA3/ABA激素比例的变化GMS与CMS也相同,即不育系(株)比值小于保持系(可育株)。说明虽然GMS和CMS辣椒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不同,但在调节雄性不育时激素的变化规律大多相同,辣椒雄性不育在生理生化机理上可能存在一些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光皮树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高效的扦插技术体系,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了光皮树扦插过程插穗中IAA、ABA、GA及ZR 4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研究了光皮树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表明:光皮树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密切相关,高浓度的内源IAA及低浓度的内源ABA有利于插穗根原基分化形成及生长发育,高浓度的内源GA抑制了光皮树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光皮树扦插生根的不同时期,其内源ZR的作用不同,低浓度的内源ZR促进根原基分化形成,而较高浓度的内源ZR有利于根原基生长发育;4种内源激素的初始含量与生根率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IAA、ZR的初始含量与生根率呈正相关,而ABA、GA呈负相关,其中IAA与生根率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8.
华北五角枫‘京2’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高效的扦插技术体系,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了华北五角枫‘京2’扦插过程中插穗内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玉米素(ZR)4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研究了华北五角枫‘京2’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表明:华北五角枫‘京2’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密切相关,插穗根原基分化形成及生长发育在高浓度的内源IAA及低浓度的内源ABA作用下被促进,华北五角枫‘京2’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在高浓度的内源GA作用下会被抑制;华北五角枫‘京2’扦插生根的不同时期,其内源ZR的作用不同,低浓度的内源ZR促进根原基分化形成,而较高浓度的内源ZR有利于根原基生长发育;4种内源激素的初始含量与生根率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ABA、GA的初始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而IAA、ZR呈正相关,其中IAA与生根率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9.
泥鳅激素浸泡催产试验的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寻找一种简易的泥鳅催产方法。浸泡催产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和地欧酮(DOM),以HCG250 IU+LHRH-A22 μg+DOM1 mg/尾为基本剂量(X),食盐作为浸泡助渗剂,食用色拉油为消泡剂。分别进行不同浸泡时间、浓度和盐度的泥鳅催产试验。累计激素浸泡催产种鳅13.987 kg,900尾,获受精卵80.218万粒,其催产率在0%~100%,平均催产率为34.66%;得泥鳅水花苗71.42万尾。孵化率为在45.6%~93.3%之间,孵化率平均值为81.21%。激素浸泡催产率高达80.0%,激素浸泡催产获得泥鳅受精卵的孵化率和注射激素催产获受精卵的孵化率差别不大,说明利用激素浸泡泥鳅催产方便省时,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方法。浸泡催产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和地欧酮(DOM),按照HCG250IU+LHRH-A22μg+DOM1mg/尾基本剂量(X);食盐为浸泡助渗剂,食用色拉油为消泡剂。2011年6月15日至20日,笔者分别进行不同浸泡时间、浓度和盐度的泥鳅催产试验。累计激素浸泡催产种鳅13.987kg,900尾,获受精卵84.826万粒,其催产率在 0.00%~80.0%,得泥鳅水花苗71.42万尾。孵化率为在45.6%~93.3%之间,孵化率平均值为81.21%。  相似文献   

20.
Law of Endogenous Hormone Variation of Growing Tobacco Root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烟草根系生长过程中根系和叶片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烟根内3种内源激素含量和两种酶活性的相关性,初步阐明了内源激素对烟草生根的诱导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